书城传记安倍晋三传
2655600000001

第1章 序言

中日两国并不遥远。2006年10月8日上午当地时间10点47分(北京时间9点47分),上任仅仅11天的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乘坐的政府专机从东京羽田机场腾空而起。三个小时之后,这架飞机就稳稳地停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的停机坪上。安倍晋三曾于1995、1997年和2001年三次访华。从第二次访华至今,已经整整过去了五年。此时坐在机舱里的他在考虑这样一个问题:同样是这样一个短暂的地理空间,为什么有时能够轻而易举地迈腿而过,有时却是那样举步维艰呢?夫人安倍昭惠更是思绪万千。与丈夫不同的是,对东方文化情有独钟的她这是在半年内第二次踏上这块曾经给日本带来过巨大文化影响的邻国土地。10月的北京秋高气爽,停机坪上铺好了红地毯,红色的舷梯也接上了专机,当安倍晋三携夫人走出机舱时才发现,虽然起飞时东京上空布满了阴霾,但是此刻的北京却是晴空万里。

迎接队伍的最前端站着安倍晋三的两位老熟人:前任中国驻日大使、现任中国外交部副部长武大伟和前任中国外交部副部长、现任中国驻日大使王毅。虽说迎接者与被迎接者曾在小泉纯一郎执政时期是吵架对手,然而这正应验了一句老话:不打不相识。经过这么多年,大家大概都已经了解了对方的脾气禀性。看到在北京晴朗天空下前来迎接的人们真诚的笑脸,想到此次“破冰之旅”的意义,安倍晋三的心情一时轻松了许多。

安倍晋三迈出了第一步,这时身后的妻子突然伸出手来握住了他的左手。一个小小的动作,体现了安倍昭惠的良苦用意:好像是在安慰夫君,此次访问北京一定会成为一次轻松愉快之旅;又好像是在告诉停机坪上热情迎候的人们,安倍晋三并不是一个人们想像中的冷面铁杆鹰派。一向注意个人形象、2002年曾获日本男人时装协会颁发的第31届最潇洒着装奖的安倍晋三,今天穿的是三扣的深蓝色西装,将身体包得严严实实。而夫人安倍昭惠则是一身浅灰色的格纹套裙,几乎敞开的胸襟上只扣了一个象征性的扣子。

将就任首相后首次出访的国家定为中国,这在战后日本历代首相中还是第一次。除了4位首相在没有出访之前就辞职之外,安倍晋三之前的21位首相中,有10位将美国作为首次访问国家,其中包括中国人民熟悉的田中角荣、大平正芳、竹下登、桥本龙太郎和小泉纯一郎等。有4位首相选了韩国,3位首相选了俄罗斯(包括前苏联),其余4位分别选了加拿大、意大利、缅甸和菲律宾。此次选定中国,并且迅速实现出访,这是安倍晋三自己的意愿。因为这段时间正值安倍上任后的第一次日本国会的会期,除了处理国政,安倍还必须每天对付国会咨询,即使出访也只有周末时间可以成行。但是在上任后的第二个星期天,他就踏上了中国的土地。为了表示对邻国的重视,安倍在访华之后还要接着前往韩国。短短的两天时间,日程安排得很紧。有人注意到,安倍晋三将此次出访中唯一的一次“外泊”(在外住宿),选在了北京。

“投我木瓜,报以琼琚”,注重礼仪的中国也用博大的襟怀回应了安倍晋三的真诚。10月8日正是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召开的日子,在这样重要的日子里接待重要外宾,实属少见。细心的《读卖新闻》记者数了一下,北京市内的天安门和人民大会堂周围,有14处插上了中日两国国旗。在中国外交日益活跃的时代,天安门前挂起外国国旗的次数越来越多。这让极端关心国家大事、人人都像是可以当国家总理的北京居民,也已经搞不清今天究竟又是来了哪位总理。不过,当这里挂起日本国旗时,一些行人还是好奇地驻足观看,毕竟这是5年来的第一次。2001年10月当时的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访问中国以后,天安门广场前就再没有挂起过日本国旗。

下午4点,广场上响起了19响礼炮,中国总理温家宝为安倍晋三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东门外广场上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接下来温家宝、胡锦涛和吴邦国三位中国领导人与安倍晋三先后举行了会晤。在如此紧张的日子里,三位最高领导人全部出动,显示了中方对中日关系的重视。中国领导人提到了继续消除影响两国关系的政治障碍问题,而安倍晋三在讲话中尽量避免敏感话题。谈话一直在友好的气氛中进行,最终双方达成建立“中日战略性互惠关系”的共识。

就在安倍晋三首相与温家宝总理开始会晤之际,夫人安倍昭惠已经坐在了北京月坛中学初一(2)班的教室里。月坛中学是北京市唯一一所在初中和高中阶段都开设日语课的公立中学。学校成立于1963年,1972年中日两国建交后,为了适应两国之间交往的需要,这所中学被指定开设日语课程。从1985年开始,该校每年接待五六千日本青少年来学校开展各种交流活动,日本也给这所学校赠送了语音教室和学习机等设备。10月8日是星期天。但是为了欢迎贵宾,学校还是特地调换了上课的日子。虽然安倍昭惠始终带着满面笑容,但她人在月坛中学,心却始终没有离开她的夫君。在与学生们的交流会上,安倍昭惠不免担心起了丈夫。她告诉同学们,此时自己的丈夫正与温家宝总理会晤,“由于双方立场不同,有时难免会有争吵。但是我不是政治家,同学们也不是政治家。”如果安倍晋三此时听到夫人这段关于“政治家”的评论,不知道他的心中又会是什么滋味。

日本的政治家都爱给自己找一个“座右铭”,安倍晋三也有一句:“初心不可忘”。这句话出于在日本室町时代(1338—1573年)创立了能乐的世阿弥写下的《花镜》一书,原文为:“本流派的主旨,就在‘万能一德’一句,初心不可忘。”但世阿弥所讲的“初心”有三:即“是非的初心”、“时时的初心”和“老后的初心”,而后世的日本人对三种“初心”的解释也各自不一。“初心”的概念非常暧昧,所以估计也没有几个日本国民能够搞懂安倍晋三是从什么角度理解这句话的意思。例如就对中日关系的想法而言,什么才算是安倍晋三的“初心”?有人追溯到他当选日本政府首相以前的政治理念,有人追溯到他在给父亲安倍晋太郎外务大臣当秘书时受到的影响,有人追溯到他在大学时代学到的知识,有人追溯到外祖父岸信介对他的影响,甚至有人追溯到在他父亲安倍晋太郎结婚之前就已去世的祖父安倍宽留给他的政治DNA。

虽说众说纷纭,实际上都在强调同一个问题。那就是:要想找到安倍晋三的“初心”,就不能只将眼光盯在安倍晋三今天的言行上,还有必要看看安倍晋三的人生经历,过去的豪言壮语,以及了解安倍晋三的家族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