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安倍晋三传
2655600000005

第5章 孤独少年

吉田松阴纪念馆中安倍晋太郎的蜡像为什么是一座坐像?原来,1985年纪念馆为安倍晋太郎提前制作的蜡像也是立像。但是因为政局瞬息万变,安倍晋太郎数次冲击首相位置未果,尽管周围的人和他本人都认为他“离总理大臣宝座最近”,却一次次失意之后在1995年因胰腺癌死去。因为安倍晋太郎当年身高1?郾78米,体重达80多公斤,与历届出身于山口的首相们相比,可以说是人高马大。没有当上首相的安倍晋太郎,反而比当上首相的人形象高大,放在一起怎么也说不过去。于是蜡像就被锯去了下半身,变成了一座坐像。

就像这座蜡像的遭遇一样,安倍晋太郎本人也是命运多舛。他先后11次当选众议院议员,然而却功亏一篑,在离自民党总裁和日本政府首相只有一步之遥时抱病含恨而逝。相比之下,安倍晋三却以令所有日本国民吃惊的速度冲向权力高峰,当选了仅三次众议院议员就干上了自民党干事长,并在进入政界13年后就成功地登上自民党总裁和日本政府首相的宝座。如果不是自己的儿子,对于这一事实,地下的安倍晋太郎会作何感想?所幸,值得安倍晋太郎欣慰的是几乎所有的日本人都明白,在很大程度上,正是他的死为他的儿子安倍晋三走向权力顶峰铺平了道路。

安倍晋太郎1924年4月29日出生于东京四谷的新居中,其父为山口县出身的安倍宽,母为陆军大将大岛义昌的孙女静子,父母双方原本关系良好,但是因为娘家与婆家出现矛盾又互不相让,安倍宽与静子被迫离婚。于是,生下仅仅85天的安倍晋太郎就离开了母亲,被送到父亲的家乡山口县大津郡油谷町祖父家中抚养。

日置村是一个面对日本海的行政村,1946年这里被合并进油谷町。油谷町位于日本本州的最西北端,隔着对马海峡与朝鲜半岛南端的釜山相望。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历史上这里就是日本与亚洲大陆进行交往的门户。这里出土过大陆制造的“带柄细型长剑”,还流传着一个杨贵妃的故事,甚至还有一座被称为杨贵妃之墓的五角塔。据当地传说,“安史之乱”中杨贵妃虽在马嵬坡自缢,但却并没有死去,后来她漂流到了油谷町,不久死在这里。死后,杨贵妃的灵魂化为一只红色小鸟,飞向了自己爱恋的长安。当地的人们觉得杨贵妃可怜,在一座名叫二尊院的寺庙内用石头垒起高高的座基,在上面建起了一座面朝大陆,能够望见大海的塔形坟墓,厚葬了杨贵妃的遗体。杨贵妃在油谷町登陆的地方后来被当地人们称做“唐渡口”,而油谷町西南方面唯一的邻居就是下关市,也就是1895年4月17日李鸿章与伊藤博文签署了让近代中国受尽屈辱的马关条约的地方。

安倍晋太郎曾经告诉他人,他们是公元11世纪时因与朝廷派来的官员对抗而获罪被流放的安倍氏一家中的安倍宗仁的后裔,无论此话是否当真,但油谷町的安倍家历代都是大地主,除了拥有大量土地与山林之外,据说还开着酿造作坊。

安倍晋太郎的父亲安倍宽可算是当地的一位名士。他毕业于日本最高学府东京帝国大学(现东京大学)的法学院,因为在村里举办“农村塾”,所以在当地被称为“昭和时代的吉田松阴”。安倍宽非常尊敬出身于故乡长州(山口县)的江户时代末期的近代启蒙思想家吉田松阴,积极参加倒幕,并推翻德川幕府统治的志士高杉晋作,所以取高杉晋作之“晋”字为儿子命名,这也是对儿子寄予了政治厚望的表现。

1933年,安倍宽被选为日置村长,1935年成为山口县议会议员,1937年又当选为日本众议院议员(这一年和他同时当选的还有日后成为日本首相的三木武夫,德岛县人)。安倍宽因为担心再婚对方不能善待安倍晋太郎,所以与静子离婚后一生没有再婚。但是从婴儿时代就被寄养在祖父家中的安倍晋太郎,从他懂事的那一天起就开始渴望母爱,盼望着见到自己的亲生母亲。因为怕从精神上刺激并因此失去安倍晋太郎,安倍宽一直没有告诉他母亲静子的下落以及父母离异的真相,这曾使安倍晋太郎一度认为母亲从他一出生就已经不在人世,寂寞的日子里他只能将更多的精力投在了学习上。

安倍晋太郎学习成绩优秀,小学毕业后考入了山口县立山口中学,这里也是日后先后登上日本首相位子的岸信介和佐藤荣作兄弟的母校。就是在这里,安倍晋太郎第一次听到母亲静子仍然在世,并已在东京再婚的消息。于是,安倍晋太郎在假期来到在东京做议员的父亲身边时,曾多次瞒着父亲拿着父母的结婚照片到处寻找。但是在一个巨大的都市里,凭着一个孩子四处乱撞,当然无法得到有关母亲的任何消息。

从山口中学毕业后的第二年,安倍晋太郎考上了位于冈山市的国立第六高等学校(日本简称“六高”),这里是当时日本全国仅有的8所“序列高等学校”之一。当时日本的高等学校大约相当于今天的高中,但是因为8所“序列高等学校”的学生人数总和甚至少于东京帝国大学、京都帝国大学等7所“帝国大学”的招生人数,所以,进入了序列高等学校就等于敲开了进入帝国大学的校门,也就是开启了成为未来日本精英的大门。安倍晋太郎能够考进“六高”,足以说明他中学时代学习用功。“六高”时代,安倍晋太郎加入了剑道部,这也从一个方面锻炼了他的坚强意志。据说在他担任“主将”,也就是选手队长的日子里,“六高”的剑道部没有输给过其他学校。因为战争正在进行,安倍晋太郎在“六高”中仅仅上了一年半,就被迫提前毕业了。安倍晋太郎被推荐进入日本最高学府东京帝国大学的法学部,这里也是他父亲的母校。进入东大法学部不久,安倍晋太郎就收到征集入伍的命令。从小就没有母爱的安倍晋太郎,竟然有了厌世的想法,抱着死又何惧的想法志愿报名参加特攻队。特攻队就是驾着飞机去撞敌舰的敢死队。当时已时值二战末期,日本侵略政府已是黔驴技穷,竟将本来应该承担国家栋梁的帝国大学学生也当作炮灰使用。安倍晋太郎如愿以偿,成为了一位海军航空队的学生兵。但在当晚,患病在床的父亲听到这一消息,告诉了他父母离异的真相,并告诉他其母静子再婚后在生了一儿一女之后已经去世的消息。

因为对东条英机的政策发生怀疑,安倍宽反对东条英机内阁发布的总动员令,因此受到执政党大政翼赞会的排挤。1942年大选时,安倍宽作为无党派人士出马参加竞选,虽然当选,但是由于处处受排挤,心情十分压抑,加上早年体弱,所以一直多病,以后又患上背部骨癌。所幸安倍晋太郎入伍不久,还没有来得及被送上战场,日本就投降了,二战也结束了。战争结束后不久,抚养了安倍晋太郎的祖父逝世。安倍宽战后与同志结成“日本进步党”,然而还没等大选开始,1946年1月,年仅51岁的安倍宽就因心脏麻痹突然去世。从小就没有母爱的,年仅18岁的安倍晋太郎成了名副其实的孤儿。孤独一身的安倍晋太郎又回到了东京大学继续学习,据说是在家乡油谷町开业行医的亲戚木村的帮助下,晋太郎才得以继续学业。

1949年3月,安倍晋太郎从东京大学法学部毕业。4月,进入每日新闻社就职。虽然此后的生活重心一直放在了东京,但此后安倍晋太郎与故乡油谷町的关系并没有中断。50年前的一天,安倍晋太郎小学时代的恩师鹫头唯夫带着一位学生来到东京,当时还是每日新闻社记者的安倍晋太郎专门来与恩师一起吃饭。50年后,那位学生见到安倍晋三,安倍晋三居然自己说起其父曾经跟他谈过这件事情。不管安倍晋三此话是否当真,从那位学生对安倍晋太郎确信不疑的态度来看,毫无疑问,在安倍晋太郎当选政治家之后,油谷町的人们都认为安倍晋太郎重视与家乡父老的关系和感情。

当时的安倍晋太郎还没有走政治家的道路,这可以说明他对油谷町的感情还是一种纯朴的感情。日本实行议会内阁制,国会不仅是国家唯一的立法机关,也肩负批准条约、选举首相、审议预算、监督内阁等责任,所有有关国家政治的重大事情都是由选民选出的国会议员们在国会内决定。因此,日本的国会议员们虽然工作繁忙,却也不敢得罪选区的选民。为了得到能够保证当选的选票,他们都必须在自己的选区里保持一定的政治影响力,所以在自己的选区里都有自己的事务所,拉拢、组织自己的“后援会”,并依此为根据地维持、扩大选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