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隋唐历史人物狄仁杰评传
2658200000004

第4章 家族源流

唐太宗贞观四年(63),狄仁杰诞生于一个普通官员家庭。尽管狄仁杰日后声名赫赫,千古以来有关他的传说为人们留下了无尽的话题,但此时当他呱呱落地时,其啼声与普通婴儿毫无差异,显得那么平凡,平凡得以至于连他的出生时间都没有留下无可争议的记载。

狄仁杰所在的家庭在注重门第、郡望的隋唐时代也是那么普通,与社会上倍受人们推崇的那些高门显族相比,顿失光彩,所以狄仁杰充其量也只是一个庶族子弟。如果更进一步地追溯,就会发现狄氏家族也是一个源远流长的古老家族,只是由于魏晋以来没有名人涌现,才不为人们所注目。在唐朝初年,这个家族中官职最高的是狄仁杰的祖父狄孝绪,曾充任过尚书左承,却未见建立过显著的功勋,因而名声及社会影响十分有限。狄氏家族中最著名的人物,还是要算狄仁杰,他在历史上的不凡表现,为这个家族增添了不少光彩,这才引起世人对其家族的重视。从这个意义上看,狄仁杰的降生对这个古老的家族来说,不能不是一件值得庆幸的大事关于狄氏家族的世系情况,今天能够了解的已经比较有限。唐人十分重视谱牒之学,当时人林宝编撰了一部名为《元和姓纂》的谱牒书,据他本人说,撰此书时“案据经籍,穷究旧史,诸家图牒,无不参详”。可见搜集资料还是比较广泛,比较丰富。后来宋人欧阳修撰《新唐书》时,其中的《宰相世系表》主要就是依据此书并增补了部分内容而编成的。现在以上二书尚存,然关于狄氏家族的记载非常简略,这就说明这个家族的谱牒早在唐代就已经残缺不全了。狄氏家族谱碟在唐代不如其他大家族完备的事实,与其不属士族阶层有很大的关系。

宋代名将狄青显达后,有一位狄仁杰的后人特地去拜会他,并献上狄仁杰的画像和告身(任官状)十余通,希望狄青能认狄仁杰为远祖。狄青认为自己一时幸运做了高官,不敢妄加攀附,冒充狄仁杰后人,因而拒绝了他的“好意”,厚赠后遣返。这一事件说明了一个间题,即狄氏谱虽然残缺,但在北宋时仍然存在,所以狄青才不敢贸然攀附。随着岁月的推移,有关这个家族的资料又有所散失,时至今日,我们所能考知的情况便十分有限了根据记载,狄姓出自姬姓。周成王把他的同母弟孝伯封于狄城(甘肃临沙)的,以地名为氏,孝伯遂成为狄姓的最早始祖。

孔子有一名弟子狄黑,就是孝伯的后裔。狄黑的裔孙狄山,在西汉充任过博士之职,世代居于天水(甘肃通渭西)。前秦末年,大将姚袭在关陇豪族的支持下举兵反秦,其中的天水豪族狄伯支就是狄山的后裔。姚茱建立后秦政权,任狄伯支为尚书他临终时召集四位大臣受遗诏浦佐其子姚兴,狄伯支也是辅臣之一。姚兴灭亡前秦符登,称帝之后,遂任狄伯支为征虏将军、乐平侯。不久,姚兴遣其弟姚平与狄伯支率步骑4万进攻北魏,由于姚兴支援不力,致使后秦军队先胜后败,姚平战死。狄伯支等人被俘。后双方关系和好,狄伯支被放回,很快恢复了官爵。后秦与割据陕北的赫连勃勃关系恶化,平北将军姚冲与狄伯支奉命率军征讨,姚冲图谋发动叛乱回师袭击长安,狄伯支不从,姚冲惧怕阴谋败露,便设计将狄伯支毒死。

狄伯支是后秦的开国功臣。地位较高,他的死使家族地位大受影响。到了其孙子狄恭时,移居于太原(山西太原西南)从此,这个家族就以太原为籍贯,旧史记载狄仁杰为太原人,其依据就来源于此。狄恭的儿子狄叔湛在东魏担任过帐内正都督、平西将军,封爵临邑子。狄叔湛的儿子狄孝绪,在唐朝初年曾先后充任过行军总管、大将军、尚书左、使持节洋州诸军事、金紫光禄大夫,封爵临颖男。从狄孝绪所任官职看,在唐初地位已经相当显赫了。行军总管,为一路野战部队的统帅。使持节洋州(治今河南开封)诸军事,则掌握这一地区的军政大权,并拥有专杀之权。尚书左承,为尚书省的主要官员,具体掌管尚书省的各种政务,只有大事才秉告尚书仆射左分管吏部、户部、礼部十二司事务,如果诏书不当有权封还重议,并有决定郎官人选的人事权。金紫光禄大夫,为文散官第四阶,正三品。在唐初这已经是相当高的官阶了。狄孝绪担任过的这些官职,不仅表明他位高权重,而且也才兼文武。

但是,有关狄孝绪的事迹在史书中非常罕见,恐怕不是年久湮没的问题,大约是他功绩不怎么显著,才致使史书中缺乏记载,这一点从他的封爵可以得到证实。狄孝绪尽管职事官颇高,却仅获得了一个临颖男的爵位,在唐代爵制中为最低一级,从五品上。唐朝初期的封爵主要根据功绩大小来封授,狄孝绪没有获得显爵,可能就是出于这个原因。

狄仁杰的父亲狄知逊是狄孝绪的第五子。由于其父为朝中高官,家业富足,所以狄知逊从小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后来通过科举考试而步入仕途。据载,他是明经及第后,被授以东宫内直郎,掌管太子东宫的符玺、伞扇、几案、服饰等事。对于初入仕途的人来说,这已是相当不错的职位了。据说狄知逊“龙章凤姿,”“神情秀发”,一表人材。后又充任过郑州(治今河南郑州)司兵参军,兼郑王府兵曹参军。郑王指唐高祖的儿子、唐太宗的异母弟李元筋。李元鳃本封滕王,贞观十年(636)正月,改封郑王,任郑州刺史。狄知逊充任这一官职当在这个时期。此后,他又历任梁州(治今陕西汉中)都督府录事参军、越州刻县(浙江4县)令、华州郑县(陕西华县)令、夔州(治今重庆奉节东北)都督府长史等职。死后赠使持节邓州(治今四川邓徕)诸军事、贑州刺史。狄知逊在仕途上很不得意,几乎没有充任过重要职务,死后的赠官还是沾了狄浮杰的光。

关于狄仁杰的母亲,史书中没有记载。《邓州刺史狄公碑》中略有提及,可惜由于碑文残缺,不知其姓氏。然狄仁杰有一堂姨卢氏,所谓堂姨是指其母的堂姊妹,即狄仁杰外公的兄弟之女。据此可以断定狄仁杰之母必然姓卢。上面提到的这块碑文记载说:“凤皇于飞,生享从夫之秩;蛟龙既没,死偕同穴之荣。初封太谷县君,追赠(下缺)。”说明在狄知逊获得蹭官的同时,他的夫人也得以追赠封号,只是由于碑文残缺已无法知道具体封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