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人生要不甘寂寞
2663200000003

第3章 抛开自卑才能活得更精彩

一把老椅子

佚名

过去20年里我一直是一位室内设计师,我的设计出现在杂志、报纸和电视上。但有个秘密我很少向人谈起。我的事业是从一辆拖车上起步的,准确点儿说是从一把老椅子开始的。

当时我和丈夫新婚不久,我们住在一辆拖车里。一天的大部分时间我都懒洋洋地躺在沙发上无所事事,既孤独又沮丧。我感觉自己是个没用的人。

我也曾雄心勃勃。我热爱绘画。我知道自己将是个与众不同的人。但是在大学里的第一个学期我的信心受到了致命打击。老师们不喜欢我的作品,同学们也都嘲笑我。我一蹶不振,退了学,嫁了人。我变得很自卑,甚至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气。白天我除了睡觉就是看电视或吃零食,对我来说最困难的事情就是从沙发上起来去超市。

有一天在从超市回家的路上,我看到了一把旧椅子。它被人扔在一堆垃圾旁边,显然也是个“弃儿”。不知为什么我想走过去仔细瞧瞧它。它已经老态龙钟:一条腿儿松动了,椅面上的绸布已经破烂,漆皮开始剥落,椅背上还有许多刮痕。我坐上去试了一下,感觉还不错。忽然我回忆起孩提时做手工时坐过的椅子,我曾坐在上面裁纸、粘亮片儿、画画儿,憧憬着当画家的美好未来。不知是出于怀旧还是同病相怜,我决定把这把破椅子带回家。

一天,我又躺在沙发上看一部重播的喜剧。其实它一点儿也不好笑。盯着电视屏幕,我不知不觉陷入深深的自责之中。我到底怎么了?我难道就这样浑浑噩噩地过一辈子吗?我向窗外望去。太阳正从乌云后面钻出来,光线照在那把旧椅子上。它还是老样子,仍然瘸着一条腿,一副饱经沧桑的模样。但是在阳光的照射下,它似乎向我发出了某种召唤。我为什么不把它修理一下,装饰一新呢?

我的身上不知从哪儿来了一股干劲,我又找回了当小姑娘时画画的冲动。我在旧货店买来绸布、胶水和漆,花了几天时间将那把旧椅子翻修一新。嘿,它看上去相当漂亮!在工作过程中那些已经被我放弃的梦想和计划又回来了。我可以重新回到学校,我可以修复椅子和沙发,甚至装修整个房间。没准儿我会成为一个室内设计师呢!我打量着拖车,决定先从这里开始。我要给它换上新窗帘、新枕头,用我喜爱的颜色将墙壁重新粉刷。这不会很难,也花不了几个钱。所有材料在旧货店里都能买到,只需花一点儿想象力和时间。

一个月后,我邀请邻居们来我的“新家”参观。他们的反应让我既骄傲又开心。“哇,太漂亮了。你是花了许多钱请别人做的吧?”“简直难以置信!”我知道自己成功了,我又找回了自信。

此后不久我重新回到学校并取得了毕业证。我开办了自己的公司,帮助成百上千的人装修他们的房子,使他们的生活发生了改变。冥冥之中我认为是那把老椅子帮我找回了生活的方向。

人生感悟

每个人的心中,其实都隐藏着无穷的创造力,而要激发出这些创造力也并不难,只需要一点儿鼓励和一点儿努力,甚至只是一把老椅子就足够了。

40000美元的学费

佚名

在黑暗的二月的早晨,肯·巴塔菲德拖着疲备的脚步走在第二大街上,他意志消沉,完全绝望,可以说再也想象不出世界上还有这样的人了。

他刚在店里吃了吐司加咖啡的简单早餐,现在口袋只剩下七张脏兮兮的一元钞票。他昨天晚上是在流浪汉的收容所里度过的。

可是有一件事情帮助了他,那是他在经济状况还好的时候买的一套相当不错的西装,使他看起来还很整洁。

他堕落得非常快。父亲留给了他约40000美元的遗产。他从来没有得到过这样的巨款,于是他开始挥霍这笔钱。开始是去豪华俱乐部,最后是到小酒馆,直至把钱花光。

“我完全绝望了。”他对人说。

“你应该去见诺曼·文森特·皮尔。”有人向他这样建议。

“那是个什么样的人呢?那个人对我有什么用?”

“他一定会使你产生和过去不同的想法。总之,你最好去见见他。”

就这样,那个冬天的早晨他出现在我的办公室里。

“请你什么也不要隐满,把一切都说出来。”我说。

他简单明了地说明了自己的过去,最后说:“我没有用。是个彻底的落伍者,完全的失败者。”他是这样彻底看不起自己。

他虽然说自己完全没有用,但他说话时并不沉闷和重复,能够把握要领,言谈非常简洁。这证明他能有条理地思考并适当地表达出来。

“你很聪明。”我插话说。

“你说我聪明是什么意思?”

我向他说明很欣赏他那种有条理的说话方式。

“你很聪明。聪明的人如果真想从哪里摆脱出来,又能谦虚接受别人的建议,他就一定能脱离任何困境。”

“没有人说过我聪明。”他说。

“可是现在我不是说了吗?”

他拿出7张脏兮兮的1元钞票,一张一张地摆在桌子上,沉重地说:“这就是我的全部财产。”

“你以为我会流泪吗?我毫不觉得惊讶。你拥有比这7美元还要多的东西,例如我们现在谈论的你的头脑就是其中之一,而且你还年轻。你挺身站直的话,是很有风采的。听说你大学毕业的成绩是优等。为什么要说这7美元是你的全部财产呢?”

我们谈论的都是他不好的一面,所以我转过话题说:“现在谈谈你好的一面吧!”不久之后,他似乎对自己逐渐产生了好感,因为他开始谈起了过去。

他未婚,在酗酒之前原是某家公司的副经理。酗酒使他失去了极有前途的工作,从此他就迅速堕落了。现在他才真正体会到,他已有了设法改变自己的念头。

他领悟到首先要放弃消极的思想,也就是要赶快抛弃那种不怀希望的态度,这种态度伤害了自己,应该从寻找对自己有益的因素开始。

“我为什么会蠢到把父亲节俭省下来的40000美元浪费掉呢?”他问。

“再聪明的人也会做傻事。你的优点之一,就是能聪明地领悟自己过去的愚蠢。你付出了昂贵的学费,但学会了用钱的方法。将来当你获得比失去的遗产还要多的财富时,一定会聪明而谨慎地使用。你要认为这是一次很好的学习。”

“是的,我也这样想。但还是很后悔不该做那样的傻事。”他说。

我认为世界上最无聊的就是这句“如果怎样”,我把史麦利·布朗顿博士告诉我的事说给他听。

布朗顿博士说许多病人身心都有疾病。那是因为他们经常说“如果不做那件事”或“如果那样做的话”这类后悔的话语。

如果病人不再后悔地说“如果怎样”,而能有“下一次要怎样”的想法,就能恢复身心的健康。

他虽然有消极的想法,但还是把最后的希望寄托在积极思考上。由于与生俱来的开朗性格,使他能听从“创造成功的生活方式,现在开始也不嫌晚”的建议,不再注意那7张根本不值得依赖的1元钞票。

我没有忘记刚好有许多慈善家,交给我一笔基金,要我负责用以帮助贫困者。

我对他说:“肯,不要再想失败的事了。现在立刻使自己重新振作起来。首先要每天至少念30遍下列五条肯定的话语作为重新起步。现在你最需要的就是强化‘积极思维’。效果显现之后再把次数减少,不过现在先把这五条每天念30遍吧。

我现在开始重生。

我每天向上走。

我确实走向成功之路。

我现在正要获得自己应该得到的东西。

上帝在每天引导和帮助我。

“肯,我想对你做一点投资,你到YMCA(基督教青年会)借一个房间。今天要从这里开始,一边说‘在这个城市的某个地方有我的工作’,一边走出去。要这样相信。要很清楚地想象那种情形。然后去得到那个工作,比任何时候,任何人都做得更好。”

他很快就在城西的一家小餐厅找到负责柜台的服务生工作。他全力以赴,工作得很认真。

那天到我这里来时他已经绝望了,正处于心情最恶劣的状态,再没有比这更坏的了,所以反而是最好的出发点。他唯一能做的便是向上走。

他的想法有了180度的大转变,绝口不提绝望的话语,只接受希望、信仰、积极思考的话语。

结果,他克服了酒精中毒,慢慢从柜台服务生升任经理,成为幸福的成功者。

他放弃了有害无益的“如果怎样”的话语,不断使用“下一次要怎样”的话语。

想法可以使任何人都能获得像肯·巴塔菲德那样的幸福,当然肯很快还清了债务,那7张1元的钞票,他留下一张镶在镜框里,挂在办公室的墙上。

人生感悟

很多事,不管你做得多么的差劲,既然已经过去了,就不要再去后悔了,关键是如何面对现在和未来。而那些已经失去的东西,就当作是交学费吧!毕竟,没有哪一个人的成长不需要付出代价。

不要因为你是一只鹰而羞愧

佚名

大学毕业的时候,他被分配到很偏远的一座水电站工作,这里离最近的一个小镇有二十多公里,电站内部食堂、小卖部、幼儿园样样都有,自成一个小社会。

电站有正式员工一百多名,加上家属和小孩,共有五六百人。在这个偏远而封闭的小社会中,男人女人们热衷于打麻将和讲一些蜚短流长的事情,让他觉得有些格格不入。

他喜欢看书,喜欢听外国音乐看欧洲影碟,每次进城都会买些新书和碟片回来。这让别的同事们感觉不可理喻,他们说:每天打麻将的时间都不够,还有时间看书?电视里演不完的电视剧,还花钱买碟,真是钱烧的!

如果分歧仅止于这些的话都要好些。问题就在于,长年生活在山里的老工人们又异乎寻常的热情,他们常会快乐地来到他寝室门口喊:

“打麻将,三缺一!”

“我套了只野狗,来喝口汤,别看书了,喝酒去!”

……

打麻将、吃狗肉、喝酒都是他不喜欢的。他更不喜欢的是人们叼着烟卷赤着膀子乌烟瘴气地讲荤笑话。最初去过几次,后来他因为受不了烟薰火燎,就渐渐不去了。这就变成了不合群,傲众,瞧不起人。在这小山沟里,背上这样名声的人通常是惹人厌恨的。因此,他的工作生活就不那么顺利了。人们渐渐对他开始怀有敌意,在一个充满敌意的环境中,随时面对别人的刁难和苛责,让他觉得生活没有任何趣味,受挫折感极其强烈。

为此,他绝望得想发疯。他给上大学时的老师写了封信,讲述自己的苦恼。他说,在他生活的空间里,他与别人从内到外都不一样,周围的环境和事物运行规律与他理解的完全不同,他感到很无力,不知该怎么办。究竟是委屈自己,放弃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去向自己并不认同的周边环境看齐;还是坚持自己所喜爱的东西,我行我素旁若无人地走下去?很快,老师回信了,信上讲的是一个故事:

从前,有一只鹰蛋不小心落到了鸡窝里,被当成鸡孵了出来,从出生那天起,它就与鸡窝里的兄弟姐妹们不一样。它没有五彩斑斓的羽毛,不会用泥灰为自己洗澡,不会三喙两嘴就从土里掏出一只小虫来。矮小的鸡窝总是碰它的头,而鸡们总是笑它笨。

它对自己失望极了,于是跑到一处悬崖,想跳下去,结束自己的生命。但它纵身跃下的时候,本能地展开翅膀,飞上云天,它这才发现,自己原本是一只鹰,鸡窝和虫子不属于它。它为自己曾因自己不是一只鸡而痛苦的往事感到羞愧……

你不要因为自己是一只鹰而感到羞愧!

老师的信末尾是这样写的。

他看了这封信,心中豁然开朗。他不再因为周围的人的不认同而痛苦绝望甚至扭曲自己。他继续读书,并在两年后顺利考上研究生,后来,他成为一家外企的经理。老师信末尾的那句话,成为他一生的座右铭。

人生感悟

人生中,总会有苍白的时候。但生命永远是值得期待的,因为它蕴含着无限的潜能。为了领略更为高远的人生风景,不断地超越自我,我们应该时刻提醒自己——既然是雄鹰,就一定会有展翅翱翔的那一天。

活着的最高境界

小喻

其实和你一样——他出身卑微,却身怀远大理想。多年前,他在1983年版的《射雕英雄传》中扮演那个宋兵乙,为增添一点点戏份,他请求导演安排“梅超风”用两掌打死他,结果被告之“只能被一掌打死”。这个年轻时被称作“死跑龙套的”卑微小人物,第一次当着导演的面谈到演技时,在场的人无一例外都哄堂大笑。但他依然不断思索,不断向导演“进谏”,直至2002年自己当上导演。那年,他获得了金像奖“最佳导演奖”。

其实和你一样——上世纪90年代,在一趟开往西部的火车上,梳着分头、戴着近视眼镜的他看上去朝气蓬勃,内心却带有些许的彷徨。那时的他严肃乏味,常常独坐好几个小时不说话。后来转行做主持人,1998年他第一次主持的电视节目播出时,他发现自己说的话几乎全被导演剪掉了。他让身为制片人的妻子准备了一个笔记本,把自己在主持中存在的问题一一记录下来,哪怕是最细微的毛病都不肯放过,然后逐条探讨、改正。即使今天其身价已过4亿,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主持人之一,他仍未放弃面“本”思过。

其实和你一样——10年前,他是大学里的“小混混”,由于经常逃课而被老师责备。毕业后被分到当地的电信局当小职员,面对冗杂的机关工作,他感到既劳累又苦恼,后来他勇敢而果断地辞了职,然后自创网站,从而走向中国互联网浪潮的浪尖,他在2003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榜中位居第一位。

其实和你一样——5年前的他是一个防盗系统安装工程师,依他的说法,“就是跟水电工差不多的工作”,“工作时,一想到歌词就赶快写一下!”当年的他就是这么一边干活一边写词,半年积累了两百多首歌词,他选出一百多首装订成册,寄了100份到各大唱片公司。“我当时估计,除掉柜台小妹、制作助理、宣传人员的莫名其妙、减半再减半地选择性传递,只有12.5份会被制作人看到吧,结果被联络的几率只有1%。”其实那1%就是100%!1997年7月7日凌晨,他正准备去做安装防盗系统的工作,有人打电话给他,那个人叫吴宗宪,同时走运的还有另一个无名小卒——周杰伦。

可能你已经猜到他们是谁了,一个是周星驰,一个是李咏,一个是丁磊,一个是方文山。他们是目前中国最具知名度的人中的一部分。

人生感悟

其实很多成功人士,他们在成名之前都和你我一样平凡,但他们都通过自己的努力,最终改变了命运。所以,不要抱怨贫富不均,生不逢时,社会不公,机会不等,制度僵化,条理繁复,伯乐难求。要知道,其实每个人都平等地享有出人头地的机会。明天,或者明年,同样会诞生像他们一样成功的人,就看是不是今天的你了。

希望无敌

佚名

鲍勃·摩尔在参加哈佛大学的招生考试时,列入考试的五门功课中,竟然有三门功课不及格,因此没有能够顺利地进入到这所世界著名的大学深造。

用中国考生的话说就是他考砸了。在那段高考落榜、赋闲在家的日子里,鲍勃·摩尔感到非常的自卑,常常将自己独自关在黑屋子里,怨天尤人,唉声叹气。

这年夏天,鲍勃·摩尔的家乡接连下了一个多月的暴雨,终于,山洪暴发了。鲍勃·摩尔不幸被滚滚的山洪卷进了咆哮的河流。在浊浪翻滚的河水中,他像一片轻飘飘的树叶一样被抛来甩去,生命危在旦夕。这个时候,他多么想抓住一样能够拯救生命的东西,哪怕是一块木板、一根芦苇也好。然而,湍急的洪水中除了翻卷的泥沙,他什么也抓不到。他在心里暗想,这回算是完了,没有救了。也罢,人生在世,总有一死,死就死吧!

他的这个念头刚一冒出来,便立刻犹如散了架一般浑身乏力,四肢酸软,再没有一点挣扎的力气。整个人都在随着汹涌的波涛在沉沦。

就在鲍勃·摩尔万念俱灰,最后一丝生的希望也即将被死神抽走的时候,脑袋突然被洪水中滚动的石块给碰了一下,骤然的疼痛使他突然清醒过来。刹那间,他突然想起去年夏天与女友在这条河中漂流探险时,曾在这条河的下游遇到过一棵粗壮的老树,老树有一个粗大的枝杈,正好横贴在水面上。只要能够抓住这根树杈,他就能保住自己的生命。一想到这里,他的心中顿时充满了希望,一有了希望,浑身上下顿时力气倍增,心也不慌了,僵硬的四肢也变得灵活了。

鲍勃·摩尔心中默念着那棵救命的老树,在洪水中顽强地坚持着,拼命地挣扎着……历尽艰险,他终于游到了那棵老树跟前。但是,当他拼命地抱住伸向河面的树杈时,谁知那根树杈早已经枯朽。他使劲一拽,树杈便“咔嚓”一声断为两截。鲍勃·摩尔只好紧抱着断落的树杈,继续随水漂流。但还没漂出没有多远,他就被从河边经过的抢险队员搭救上岸了。

事后,鲍勃·摩尔说,要是他早知道那根树杈是枯朽的,他兴许就不可能坚持游到那儿。

经过这次事故后,远在英国的父亲打电话给鲍勃·摩尔:你瞧,连死神都害怕希望呢!只要你的心中还有希望,那么,再大的困难,再大的挫折你都能够战胜。你想,既然你已经通过了两门考试,那就一定能够通过更多的考试。记住,哈佛大学就是你生命的下游那棵紧贴河面生长的“大树”。

听了父亲的一番话,鲍勃·摩尔心中豁然开朗。于是,他重新回到学校,走进了教室,拿起了课本,并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进入了哈佛大学,成为哈佛大学最出色的学员之一。

人生感悟

鲍勃·摩尔曾经说过:“你可以失败一百次,但你必须一百零一次燃起希望的火焰。人生真的是希望无敌。”而他的代表作《你也能当总统》一书,更是鼓舞和激励了成千上万的奋斗者,使他们由一个个平凡甚至平庸的无名之辈,最终变成了万人瞩目的社会名流。

改变源于爱心

姜钦峰

祁健是家里的独子,父母都是下岗工人,仅凭微薄的收入艰难支撑祁建上大学。父母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儿子身上。然而,就在祁健大学毕业时,忽然被查出被患有白血病,而且是晚期。顿时,这家的天塌了!

为了给祁健治病,父母开始四处举债。祁健的病情暂时得到了控制,可是接下来,每月一次的化疗就要上万元,父母万般无奈之下,决定上街乞讨。两个年过半百的人,在冬天的刺骨寒风中跪着,只为了给儿子凑一个疗程的化疗费用。

躺在病房里的祁健得知此事,不禁潸然泪下。正在此时,忽然传来好消息,祁健的骨髓配型成功。这本来是治疗白血病最难的一关,祁健无疑是幸运的。然而,面对巨额的移植手术费用,全家人怎么也高兴不起来。绝望的祁健决定放弃治疗,并开始拒绝打针吃药。眼前的希望,反而变成了沉重的压力。

当地媒体报道了祁健的遭遇后,许多好心人向他伸出了援助之手。虽然只是杯水车薪,但仍让他深深感动。他开始静下来思考,如果把这些钱花在自己身上,继续做无谓的化疗,已经没有实际意义,还不如拿去做点儿有用的事。他决定先拿出500元钱,去资助一个失学儿童。他的想法很朴实,500元对自己而言,还不够一天的医疗费,但对于一个失学的孩子,也许就能改变一生的命运。

几天后,在朋友的帮助下,他瞒着父母,来到100公里外的小山村。当他见到张海霞时,不由得震撼了。海霞是个13岁的女孩,父亲患有严重的类风湿病,双眼几乎失明,早已丧失劳动能力;母亲几年前改嫁,全家的生活重担都压在这个小女孩稚嫩的肩膀上。但她从未对生活丧失信心,总是想尽办法克服困难。海霞即将小学毕业,正面临辍学,祁健送来的500元钱帮她解了燃眉之急。

从海霞家回来之后,祁健像换了一个人,一扫往日的消沉,变得乐观开朗起来。他告诉母亲:“海霞才13岁,就要扛起一个家,原来咱们不是最苦的,今后我要坚强起来,好好治病。”这让父母觉得很意外,又大感欣慰。

海霞深深地感激这位好心的大哥,但她无论如何想不到,这个陌生人竟会用救命钱来帮助自己,直到她在报上看到了祁健的消息。海霞决定把钱还给祁健,按照报纸上的地址,她找到了祁健住的医院。再次见面,祁健说什么也不肯收回那500元钱。海霞终于答应收下钱:“我一定努力读书考大学,但你必须答应我好好治病,我要想办法帮你筹钱。”

谁也没有想到,海霞回去之后,就给报社写了封信:“要是哪个好心人,或哪家银行愿意贷款给我50万,我大学毕业以后,一定会用一辈子的努力工作,去挣钱偿还的……”公开信在报纸上发表后,虽然无数人为之感动,但都认为这是孩子的天真想法。除非奇迹出现,有谁愿意借50万巨款给一个贫困的农村女孩?

奇迹真的出现了,一位美国纽约的华人答应帮助海霞。她叫崔英,从小在中国农村长大。海霞从山上往家里运花生的经历,让她深有感触。一袋花生有一百多斤重,海霞根本扛不动,她就想办法,折下一根粗树枝,然后把袋子放在树枝上,拖着下山。从不抱怨命运不公,遇到困难总是积极找办法去解决,正是海霞这种永不放弃的精神,打动了崔英。她借给了海霞三万美元,并且不计利息,不设偿还期限,因为她觉得,借钱比捐款更有意义。

如今,祁健已成功接受了骨髓移植手术,海霞也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升入初中。两人在病房里拉钩,彼此约定,要好好活着。

人生感悟

祁健原本是想帮助海霞改变命运,却没有想到,自己的命运也因此而改变。当他第一次见到海霞时,先前关于人生的种种看法,完全被颠覆了。的确,一个20多岁的人,而且还是大学毕业生,为什么就不相信奇迹会发生在自己的身上呢?但愿被海霞改变的,不止是祁健一人,还有你我吧!

上帝也是单亲家长

佚名

我是个孤儿,结婚后,丈夫关怀体贴,孩子聪明懂事,我总算甩掉了童年的不幸阴影。然而一场车祸夺去了丈夫的生命,我成了没有经济来源的单身母亲。我不想一辈子靠救济金生活,便决定重返大学校园——有了学位,我才能找到更好的工作,抚养儿子长大,然而,没有亲人的支持,我很快发现,这条路异常艰辛。

一天晚上,对着学校的催款信,我最后的防线崩溃了。付账单,照顾儿子,兼职,上课考试……这么多事情需要应付,可我只有孤零零的一个人。眼泪不争气地落了下来。

儿子见我流泪,丢下玩具跑来,露出满脸的关心与焦急。

“没关系,妈妈就是太孤单了,”我语无伦次地解释,“好多事情要做,却没有帮手……做单亲妈妈好累。”

儿子走近一步,用明亮的大眼睛看着我:“上帝也是一个人造了亚当和夏娃,他跟你一样,也是单亲家长。”儿子的话闪电一般击中了我。

“你说得太好了,儿子。”我搂住儿子,“妈妈要把这句话告诉所有人。”

第二天,我借钱买了100只咖啡杯,印了儿子的名言:上帝也是单亲家长。我在网上打出广告,杯子立刻被一抢而空。有个单亲家庭协会打电话,要预定1000只,我那个学期的学费就这么解决了。

每当看到案头的咖啡杯,我就会信心百倍,笑一笑说:“怕什么,上帝也是单亲家长。”

人生感悟

尘缘滚滚,物欲汹汹。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人,有着太多太多的压力。学业压力,生活压力,家庭压力,在面临这种种压力时,我们是胆怯地后退,还是勇于挑战?这往往取决于我们自己。既然上帝也是单亲家长,那么我们还有什么可怕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