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右影响力的五大效应
如果我们想改变自己的行为,有个有效的办法就是:把我们的行为的旧行为和痛苦连在一起,而把所有希望的新行为和快乐连在一起。我们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里,要学会了独有的思考和行为,继而再用自己的行为去影响他人。
1蝴蝶效应:把你的影响力传染给别人
一个人以一个灿烂的微笑、一个习惯性的动作、一种积极的态度或真诚的服务,都可能发现生命中意想不到的起点,它能带来的远远不止一点点喜悦和表面上的报酬,而是会给一个人带来一个具有影响力的人生。
当你处于明处,对方处于暗处时,你一定不会感到舒服。自己表露情感,对方却讳莫如深,不和你交心,你一定不会对他产生亲切感和信赖感。当一个人向你表白内心深处的感受,你可以感到对方:首先信任你,其次想和你达到情感的沟通。这就会一下子拉近你们的距离。
而有的人,虽然很擅长社交,甚至在交际场中如鱼得水,但是他们却少有知心朋友。因为他们习惯于说场面话,做表面功夫,交的朋友又多又快,感情却都不是很深。因为他们虽然说很多话,但是很少暴露自己的感情。其实人人都不傻,都能直觉地感到对方对自己是出于需要,还是出于情感而来往。
有影响力的人会认为,一个人应该至少让一个重要的他人知道和了解真实的自我。这样的人在心理上是健康的,也是实现自我价值所必需的。
当然,“自我暴露”不足不好,但过度也是不好的。总是向别人喋喋不休地谈论自己的人,会被他人看做是一个自我中心主义者。想提升自己影响力的人必须明白:理想的自我暴露是对少数亲密的朋友做较多的自我暴露,而对一般朋友和其他人做中等程度的暴露。
而且,你也不一定要说你的秘密,在不太了解的人面前,我们可以交流一些生活中并不私密的情感,既给人亲近之感,又不会让自己处于不安全的境地。
2互惠效应:一个古老的原理,给予、索取……索取
互惠原理认为:我们应该尽量以相同的方式报答他人为我们所做的一切。简单来说,就是对他人的某种行为,我们要以一种类似的行为去回报。如果人家给了我们某种好处,我们就应该以另一种好处来报答他人的恩惠,而不能对此无动于衷,更不能以怨报德。于是,我们身边这一最有效的影响力的武器,就被某些人利用来谋取利益了。
想想这个结果对我们意味着什么!这就是说,对那些平常我们不喜欢的人,像不请自来的推销员、令人讨厌的点头之交,或是一些稀奇古怪的组织的代表,只要他们在提出请求之前送我们一个小小的人情,我们就极有可能答应他们。
3社会认同原理:从成功走向成功的捷径
社会认同原理认为:我们进行是非判断的标准之一就是看别人是怎么想的,尤其是当我们要决定什么是正确的行为时。如果我们看到别人在某种场合做某件事,我们会断定这样做是有道理的。
每个城市、每个居民都熟悉一种现象,那就是儿童学钢琴热,或者学外语热,或者健身热。总之,社会中总是会有大规模的从众行为,似乎每个人都要参考周围的人的行为来决定自己应该做些什么,这样至少可以让自己顺应潮流。
4破窗效应:诱导的连锁反应
如果有人打破了一个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玻璃。久而久之,这些破玻璃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所以,影响力也是如此。
居民楼的一扇玻璃窗被打碎,如果得不到及时修理,就会给你们传递一个信号:没有人关心玻璃是否完好。于是,“破窗效应”开始发生作用,更多的玻璃被打碎。
美国有一家以极少辞退员工著称的公司。一天,资深熟手车工戴维为了赶在中午休息之前完成2/3的零件,在切割台上工作了一会儿之后,他就把切割刀前的防护挡板卸下放在一旁,没有防护挡板安放收取起加工零件来更方便、更快捷一点。大约过了一个多小时,戴维的举动被无意间走进车间巡视的主管逮了个正着。主管大发雷霆,除了目视着戴维立即将防护板装上之外,又站在那里控制不住地大声训斥了半天,并声称要作废戴维一整天的工作量。
事到此时,戴维以为结束了,没想到,第二天一上班,有人通知戴维去见老板。在那间戴维受过好多次鼓励和表彰的不规则形状的总裁办公室,戴维听到了要将他辞退的处罚通知。总裁说:“身为老员工,你应该比任何人都明白安全对公司意味着什么。你今天少完成了零件,少实现了利润,公司可以换个人、换个时间把它们补回来,可你一旦发生事故,失去健康乃至生命,那是公司永远都补偿不起的……”
离开公司那天,戴维流泪了,工作了几年时间,戴维有过风光,也有过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公司从没有人对他说不行。可这一次不同,戴维知道,他这次碰到的是公司灵魂的东西。
这个故事表明:一些影响深远的“小过错”通常能产生无法估量的危害,没能及时修好自己“打碎的窗户玻璃”也许能毁了自己的职业成果。所以,要想提升自己的影响力,作为公司的一员,为了避免此类“悲剧”的发生,我们应该:不去做打破窗子的事,如果做了也要及时修补。
5木桶定律:团队影响力的软肋
木桶定律,也叫短板定律。就是说一个木桶由许多块木板组成,如果组成木桶的这些木板长短不一,那么这个木桶的最大容量不取决于长的木板,而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一个组织,不是单靠在某一方面的超群和突出就能立于不败之地的,而是要看整体的状况和实力; 一个团体,是否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往往取决于其是否存在突出的薄弱环节。劣势决定优势,劣势决定生死。这就是市场竞争的残酷法则。
一个团体和一个人都需要注意短板效应,改进自己短处,发挥自己的长处。
第六章 掌控心境的力量善恶就在一念间,悲欢贫富也如此。在进取状态时,有自信、敢爱、坚强、快乐让你的能力源源涌出。在消极状态时,忧虑、沮丧、恐惧、悲伤让你浑身无劲。我们的行为源于我们的心境。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会有成功和失败两种结果,差别就在于自己处于什么样的心境中。学会保持良好的心境,我们的潜能就会不断得到释放。
一切从改变心态开始
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具有什么样的心态,他就可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也就能够拥有一个什么样的人生。事情往往是这样,你相信会有什么结果,就可能会有什么结果。这说明一个人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心境来改变自己的生活。
伟大的心理学家阿德勒究其一生都在研究人类及其潜能,他曾经宣称他发现人类最不可思议的一种特性——“人具有一种反败为胜的力量”。
我曾在课堂上讲述过一位叫汤姆森太太的经历,正好印证了这一点。
二战时,汤姆森太太的丈夫到一个位于沙漠中心的陆军基地驻防。为了能经常与他相聚,她也搬到那儿附近去住。那实在是个可憎的地方,她简直没见过比那里更糟糕的地方。她丈夫出外参加演习时,她就一个人待在那间小房子里。那里热得要命——仙人掌树荫下的温度高达摄氏50度,没有一个可以谈话的人;风沙很大,到处都充满了沙子。
汤姆森太太觉得自己倒霉到了极点,觉得自己好可怜,于是她写信给她父母,告诉他们她放弃了,准备回家,她一分钟也不能再忍受了,她宁愿去坐牢也不想待在这个鬼地方。她父亲的回信只有三行,这三句话常常萦绕在她的心中,并改变了汤姆森太太的一生:
有两个人从铁窗朝外望去,
一人看到的是满地的泥泞,
另一个人却看到满天的繁星。
于是她决定找出自己目前处境的有利之处。她开始和当地的居民交朋友。他们都非常热心。当汤姆森太太对他们的编织和陶艺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时,他们会把拒绝卖给游客的心爱之物送给她。她开始研究各式各样的仙人掌及当地植物,试着认识土拨鼠,观赏沙漠的黄昏,寻找300万年以前的贝壳化石。
是什么给汤姆森太太带来了如此惊人的变化呢?沙漠没有改变,改变的只是她自己。因为她的态度改变了,正是这种改变使她有了一段精彩的人生经历,她发现的新天地令她既兴奋又刺激。于是她开始着手写一部小说,讲述她是怎样逃出了自筑的牢狱,找到了美丽的星辰。
汤姆森太太的故事说明了这样一个朴素的道理:人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心境来改变自己的人生。这就充分证明了心态的重要性,调整心态的能力对于每个人来说都不可或缺。
困难、挫折、失败是胜利、喜悦、幸福的双生儿,人生总是这样顺逆交替,有如黑夜、白天或四季之变更。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能看清这一点的人其实并不多,这是因为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而只有那些能够调整好心态的人才能够走出困境。
大文豪巴尔扎克说:“世界上的事情永远不是绝对的,结果完全因人而异。苦难对于天是一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
困境时常来临,大的叫苦难、失败,小的叫失落、挫折,大大小小、林林总总的困境构成人生特有的色彩。人们给予它们的颜色或黑或灰,然而如果没有它们的锤炼,哪来五彩斑斓的人生?
所以,遭遇逆境并不等于宣判我们命运的“死刑”,真正的法官永远是我们自己。只有我们自己才有资格对神圣的生命作出判决,而调整心态的能力将影响你手中的判笔。
一个人心态的好坏地一个人的人生确实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好的心态会成就你的人生。
我就是我
你是不是一个有主心骨的人?你在做事时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做决定,还是听从别人的话而摇摆不定?你会不会因为有人说你新买的裙子太花哨而闷闷不乐一整天?会不会因为别人说你不行就不再去努力……无论以前的你是怎样的,从现在开始,试着不让别人影响自己的心情,让自己的心态“操之在我”。
事实上,要成就一番事业或工作,我们总会听到许多反对意见。这些意见或来自朋友与亲近的人,他们从自己的角度考虑,或纯粹是为你担心,可能不赞成你的做法;也可能来自那些对你心怀恶意的人,他们诬蔑、攻击、诽谤,把你所要做的事描黑。面对这种情况,如果你不能明辨是非,缺乏独立思考的精神,你就可能半途而废,甚至事情还没做就夭折了。因此,一个人要想有所成就,就不应受别人的干扰,“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牧场主罗伯特.尼兹为参观农场的小朋友们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故事中的孩子没有受其他人嘲讽态度的影响,最终实现了被人们认为不可能实现的梦想。
这个孩子读高中的时候,老师让他写一篇作文,说说长大后想当一个什么样的人,做什么样的事。那天晚上,他写了一篇长达七页的作文,描绘了他的目标——有一天,他要拥有自己的牧场。在文中他详细地描述了自己的梦想,他甚至画出了一张200英亩大的牧场平面图,在上面标注了所有的房屋,还有马厩和跑道。然后他为他的4000平方英尺的房子画出细致的楼面布置图,那房子就立在那个200英亩的梦想牧场上。
他将全部的心血倾注到他的计划中。第二天,他将作文交给了老师。两天后,老师将批改后的作文发给了他。在第一页上,老师用红笔批了一个大大的“F”(最低分),附了一句评语:“放学后留下来。”
心中有梦的男孩放学后去问老师:“为什么我只得了‘F’?”
老师说:“对你这样的孩子,这是一个不切合实际的梦想。你来自一个四处漂泊居无定所的家庭。你没有经济来源,而拥有一个牧场是需要很多钱的,你得买地,你得花钱买最初用于繁殖的马匹,然后,你还要因育种而大量花钱,你没有办法做到这一切。”最后老师加了一句,“如果你把作文重写一遍,将目标定得更现实一些,我会考虑重新给你评分”。
男孩回到家,痛苦地思考了很久。他问父亲应该怎么办,父亲说:“孩子,这件事你得自己决定。不过我认为这对你来说是个非常重要的决定。”
最后,在面对作文枯坐了整整一周之后,男孩子将原来那篇作文交了上去,没改一个字。他向老师宣告:“你可以保留那个‘F’,而我将继续我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