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创新思维的习惯
我曾问过一个学员:“为什么有那么多人不能拯救自己,始终陷入痛苦的挣扎中呢?答案就是他们有健康的身体,却无健康的大脑,没有认真思考的能力,完全不能根据自身条件和时机寻找一条有创意的道路。创新思考是你在百般无奈时、沉思默想时的意外发现,是一种细致的观察,是一种才智的爆发!”
生活中,思考创新更是不可缺少的。以求职为例,职业具有多样性,给每个求职者提供了可能。那种认为只有一种职业适合自己的观点,肯定是错误的,因为它本来就缺少创意,仅仅是一种不愿努力改变自身被动状态的懒惰心理而已。
“唯有工作改变才能创新人生。这就是说,现代人试图改变人生的方法就是把智慧用在工作的创新中,形成一种工作适合于自己的观点。用不同的工作挑战自我,就是最大的创新!”
这些,只有通过思考才能实现。想成功就要开动大脑,思考自己的未来,才会有所突破,你的人生才会多姿多彩。
一位教授说过:“考试的时候,你们把我讲的内容全部复述出来,最多也只能得‘良’,我要的是你们自己的思想。”这种学术上的包容开拓了学生的思维,影响到他们的学生时代,而且对他们日后的工作思路和方法是一个启迪、一份宝贵的思想财富。
如果你想成功,一定要养成思考创新的习惯,因为它是成大事的催化剂。你要不停地思考,在学习前人优秀的东西的同时,要用创新思考的习惯,突破前人的束缚,突破这张网。
18世纪化学界流行“燃素学”。这种认为物体能燃烧是由于物体内含有燃素的错误学说,严重束缚了人们的思想,许多科学家都积极寻找燃素,没有一个人对此表示怀疑。瑞典化学家舍勒也是热衷于寻找燃素的人,他从硝酸盐、碳酸盐的实验中,得到了一种气体,实际上就是氧气。但他以为自己找到了燃素,命名为“火气”,并解释为火与热是火气与燃素结合的产物。舍勒如果不受燃素说的影响,当时就得到了氧气的发现权。英国人普利斯特在实验中也得到了氧气,可是也因为笃信燃素说,而把氧气说成“脱燃素的空气”,遭到了和舍勒同样的命运。
后来,普利斯特把加热氧化汞取得“脱燃素的空气”的实验告诉了拉瓦锡。拉瓦锡却未从众,他不受燃素说的束缚,大胆地提出怀疑,经过分析,终于取得了氧气的发现权,使化学理论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要善于思考、敢于否定前人,培养提出问题的能力。学习新知识,不能完全依靠老师,也不能盲目迷信书本,应勇于质疑。勇于提出问题,这是一种可贵的探索求知精神,也是创造的萌芽。由于知识的继承性,在每个人的头脑里都容易形成一些比较固定的概念,当某些经验与这些概念发生冲突时,惊奇就开始产生,问题也开始出现。而人们摆脱“惊奇”和消除疑问的愿望,构成了创新的最初冲动,因此“提出问题”是创新的重要前提。
多少年来,不知有多少人为创新向历史发出了挑战,或许人们已经把他们的容貌淡忘了,但他们对历史作出的贡献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你应把创新作为自己思考的特质之一,努力地成就自己的事业。
运用逆向思维
人们想问题,一般都是顺着想,也就是按照某种常情、常理、常规去想,或者遵循事物的某种客观顺序去想,比如从前到后、从大到小、从上到下、从近到远等。
顺着想,容易找到思考的切入点,思考的效率会比较高,人与人之间也会比较容易互相理解、沟通。这是人类自古以来就运用的一种思考方法。
逆向思维通常就是我们所说的倒过来想。倒过来想指的是将顺着想的思路加以颠倒,它的具体形式多种多样。倒过来想的作用在于,能使我们注意和思考顺着想想不到,或者容易忽略的问题的另一端、另一点、另一面。这样就有助于我们更全面、更深入地思考问题,特别是有助于我们形成新的看法,产生新的设想。
无论你思考的是哪个方面的问题,按照常规思路去思考,大家都懂,大家都会,因此也就早有很多人那样想过了。如果你不满足于只是重复别人的思路,不满足于只是停留在别人已经达到的高度,而要有新的突破,新的创造,那就有必要在按照常规思路进行了一定思考,再沿着非常规的思路去想想。其中也包括,在顺着想了以后,再倒过来想一想。
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的创始人丰田喜一郎说过这样的话:“如果认为我取得了一点成功的话,那是因为我对什么问题都倒过来思考。”
火箭本来是以“往上发射”的方式起作用,前苏联工程师米哈伊尔却倒过来想,终于在1968年设计、研制成功了“往下发射”的钻井火箭。后来他在此基础上与他人合作,又研制出了寒冰层火箭、穿岩石火箭等。人们把这些向下发射的火箭统称为钻地火箭。这些钻地火箭的重量,只有一般起同样作用的钻地机械重量的1/17,能耗可减少2/3,效率能提高5~8倍。科技界把钻地火箭的发明视为引起了一场“穿地手段”的革命。
原来的破冰船起作用的方式都是由上向下压,后来科学家们倒过来想,研制出了潜水破冰船,这种破冰船将“由上向下压”改为“从下往上顶”,既提高了破冰效率,又减少了动力消耗。
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通过研究,证实了细菌可以在高温下被杀死,食物可以煮沸以后保存。英国科学家汤姆逊倒过来思考,推想细菌也可能在低温下杀死或使其停止活动,食物也可以通过冷却过程加以保存。深入研究后,他终于发明了冷藏新工艺。能巧妙地利用逆向思维观察研究,对创新大有益处。
精益求精,日益更新,这种精神能够在人与人之间相互感染。如果领导人有这种精神,他的下属也会被这种精神感染,努力谋求工作的创新。
一个要想谋求事业创新的人,必须经常同外界接触;必须常去参观、拜访同业的商店、展览会,以及其他种种可以使他有机遇得到经营新方法、新观念的地方;必须在他事业的血管中,注入新的血液。
如果你对你的行业很熟悉,你是思路自然就能打开,不论是正向思维还是逆向思维对于你而言都不是困难的事情。
逆向思维也不过是熟能生巧后信手拈来的思考方式。
创新能力测试
创新能力是一项伟大的才能,但是创新绝不是静止的。我们追求的不只是某一次的创新成功,而是精益求精,日益更新。
水不流动,必会污浊。同样,一切事业,假如当事人不常留意对之进行改进,努力使之日益更新,最后准会落伍,以致失败。
努力上进并有所成就的人有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他无论在哪里,都在追求创新。他唯恐自己的事业不进则退,唯恐自己的竞争力落后。
任何人都不可以在事业达到某一点时,就表示满足。他应该经常要求自己超越已经到达的那一点,精益求精。假使他自满自足,无意创新,那么他事业的衰落就开始了。
每天早晨出发奔向工作时,你就应当下定决心,力求在职务上较昨日有所创新。你应当力争把事情做得比昨天更好些,这样,你在傍晚离开工厂、办公室时才会心里踏实。你每天都应当谋求若干进步,每天向前迈几步,甚至几级。这样,在坚持了一年之后,你会发现,你的职务或事业都有了惊人的进步。
一位著名的芝加哥商人曾告诉他的朋友,花一星期的时间去拜访国内的各同业商店,可以完全更新他的经营理念。他每年总要出外旅行一次,去考察各家著名商店的管理方法与经营技巧。他觉得,要使自己能够站在广阔的、不偏不倚的角度观察自己的经营,为了使自己的事业不致衰败,这种旅行是绝对必需的。
他还说,除了获得种种办事、经营上的新方法、新观念、新暗示以外,他每次旅行回来,总觉得自己的商店与旅行以前大不一样了。自己在处世、经营上的小缺点,店员的小疏忽,以前不曾注意到或者虽然注意到,但总以为是无关紧要的细微弱点,现在都被他察觉,并引起了他足够的注意。由于有了新的眼光,以前的一些“细小”的事现在成为重要的了,于是他要实行店务的革新,改进经营管理的方法,辞退无能的店员,以一种崭新的气象来重新开始他的事业。
一个不出自己的店门一步,不同别人及别的商店接触的商人,他对自己商店的经营、店员的缺点,一定不容易察觉。而扩大自己眼界的唯一办法,就是要迎接新的光明,常常以别人为榜样。
人体中的血液必须不断新陈代谢,才能维持身体的健康强壮。同样,要保持业务的长盛不衰,也必须精益求精,日益更新,常常运用新方法,摄取新观念。
很少有人能够懂得“观摩”和“从客观的角度观察自己的业务”的价值。经常处在一个环境中的人,他在事业上总是要落伍的。他在老环境中的时间太久了,以致对于各种小缺点往往“习焉不察”,而已经存在的小缺点只有在不同环境的映衬下才能看得出来。
一个旅馆的经理,在他走进另一家旅馆的一小时之内,所能看出的那家旅馆应当改良之处,一定会比该旅馆终年不外出的经理在一年中所看到的还要多。
“今日在我的业务上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吗?”你应该将这个提示贴在你的办公室里,以便每天早晨看它一次,提醒你自己务必做到精益求精,日益更新。
下面的测验有助于你了解自己的创新能力。请你依据以下问题作出合理的自我评价,然后运用后面的得分指导检测你的创新能力。
1你是如何评价创新能力的?
A非常重要 B很重要 C一般重要
D不重要E无所谓
2任何创新都是有风险的,你敢于冒创新的风险吗?
A非常敢于冒险B比较敢于冒险C敢于冒险
D不太敢于冒险E从不冒险
3“现实的世界是有限的,想象的世界是无限的。”你注意培养你的想象力吗?
A非常注意B比较注意C一般注意
D不太注意E从不注意
4独立思考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前提,你努力做到独立思考吗?
A非常努力B比较努力C一般努力
D不太努力E从不努力
5“凝神专注”对于创新思维至关重要,那么你注意培养你的定力吗?
A非常注意B比较注意C一般注意
D不太注意E从不注意
6好奇心是创新的钥匙,你经常培养好奇心,避免盲目判断吗?
A经常培养B比较多地培养C一般性地培养
D不大培养E从不培养
7创新能力有时并不只是个人的事,而是整个团队的事,那么你经常参加一些团队的创新活动吗?
A经常参加B比较多地参加C一般性地参加
D很少参加E从不参加
评分标准:
每道题选A为5分,选B为4分,选C为3分,选D为2分,选E为1分。将7道题的分数相加就是你的得分。
结果分析:
28~35分:非常有创新能力。
21~27分:比较有创新能力。
14~20分:有一定的创新能力。
7~13分:没有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