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哪有那么难
2666200000004

第4章 社交篇

如何让孩子交好朋友

同伴教育在成长中的作用

同伴在成长中有多重要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当时有6个婴儿在集中营与父母分离,3岁时一起住在托儿所。在这之前他们很少与成人接触,主要是自己照管自己。6个人产生了强烈的依恋,长大后没有一个身心有缺陷,都成为正常有为的青年人。这事例反映了同伴对儿童社会化的功能。亲子依恋是儿童完整个性形成的重要因素,但同伴的影响似乎是更重要的。

心理学家认为,同伴是“社会上平等的”、“共同操作时在行为的复杂程度上处于同一水平的个体”。同伴关系是人在早期生活中除了亲子关系之外的又一重要的社会关系,虽然这种关系有时候会显得不那么持久、巩固和稳定,但是因为有了与同伴的交往,儿童能在更大范围内体验一种全新的人际关系,对情感、认知和自我意识的发展产生了独特的影响。

当儿童跨出了家庭这个狭小的圈子,进入一个更为开阔广大的世界,与同龄伙伴的广泛交往就开始了,他们因此具有了与以前大不相同的社会交往经历。在此之前,他们与之接触和交往的对象主要是家庭中的成人,而成人的能力、社会经验、发展水平都完全不同于儿童。因而这种儿童与成人的交往关系是不平等的,主要是被照顾者与照顾者之间的关系。现在,儿童与之接触的对象与自己年龄相似,发展水平也相差不多,相互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这种与同伴的交往,就使儿童的社会性交往有了一个新的开始,在与同伴的接触过程中,儿童可以充分表现和评价自己的技能,并强化自我的感觉。

同伴关系对儿童发展的影响还表现在早期的同伴交往经验会影响儿童未来的个性、行为的发展以及身心健康。梅里尔·罗弗(Merrill Roff)等人收集了大量在儿童指导中心进行治疗的儿童的追踪材料,在追踪多年后,罗弗等人发现,童年期的同伴关系不良预示着以后可能产生严重的情绪障碍,被同伴拒绝和忽视的儿童在青少年期常有违法行为,并表现出大量严重的心理调节方面的问题,如精神病,精神变态、性倒错等。另一项追踪研究也发现,被同伴拒绝的三年级儿童在十一年后比其他有良好同伴关系的儿童有更多的情绪障碍。

虽然,同伴关系不良并不是导致行为问题的唯一因素。但与同伴的正常接触可以促进适应性社会反应的发展,没有与同伴建立积极联系的儿童更有可能出现行为的变态模式。

同伴之间如何互相影响

毫无疑问,儿童建立并保持良好的同伴关系可以掌握许多能力和社会行为的适应模式,那么,同伴之间是如何相互影响的呢?

同伴之间一般会相互模仿与学习、相互感染与熏陶、相互鼓励与激发;良好的同伴关系有助于孩子间的相互交往、相互了解、相互帮助;良好的同伴关系有助于激发孩子的潜能、强化积极向上的进取意识;良好的同伴关系使人重友谊、重情感,热情、开朗、坦诚,避免害羞、多疑、恐惧、嫉妒等交往障碍。

发源于澳大利亚,流行于英美等国的“同伴教育”,就是利用了同伴之间有巨大的影响力这个人类心理行为特点发展出来的。所谓同伴教育,就是指年龄相仿,知识背景、兴趣爱好相仿,或是由于某种原因使具有共同语言的人在一起分享信息、观念和行为技能,并实现教育目标的一种教育形式。具体做法是先对有影响力的个体进行有目的的培训,通过他们与自己年龄相仿,知识背景和兴趣爱好相近的人分享信息、观念或者行为技能,以实现某种教育目标。这种教育方式广泛应用于生殖健康、艾滋病的宣传教育和吸毒、自杀、酗酒、性别歧视和妇女问题等社会领域。

同伴教育之所以能产生一定的影响力,其根本核心在于:

(1)同伴之间的交流更加通俗,各种行为更有亲和力,动作更易模仿,意见和建议更容易被采纳。

(2)同伴之间年龄相仿,知识背景、兴趣爱好相仿,相互之间容易接纳。

(3)同伴之间容易争强好胜,相互之间的心理暗示起着比较大的作用。在小学生的同伴关系中,每一个儿童都处于平等的地位,都拥有更多的自由和互惠互利,完全是儿童自己选择、自己构建形成的自己的世界。所以这种关系对学生的社会化成长的影响更广泛、更强烈、更持久。

同伴活动中父母做什么

同伴间的影响是如此重要,但在独生子女家庭中,父母往往过于溺爱孩子,生怕社会交往让孩子学坏,导致人际交往能力下降,为以后的身心发展埋下了隐患。父母应该认识到只有父母爱的孩子并不是最幸福的孩子,只有博得大家喜爱的孩子才是最幸福的孩子!

那么,现实中对于孩子不会与同伴合作该怎么办呢?

首先,要提高孩子与同伴合作的意识,激发孩子与同伴合作的愿望。鼓励孩子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在集体中学会交往,在集体中结识朋友,在集体中巩固友谊。爸爸妈妈可利用星期日或节假日带孩子做游戏、参观菜场、小吃店、商店等互相协调工作的地方。孩子一个人玩的时候,爸爸妈妈可问孩子:“你的汽车要加油吗?”“你的变形金刚会打仗吗?”激发孩子渴望与同伴合作的愿望,主动与同伴交往。

其次,要教会孩子与同伴友好合作的方式,学会为别人着想,学会换位思考,学会问自己:“假如我是别人,怎么办?”多提醒孩子:“别只顾自己,无视他人。”爸爸妈妈应教育孩子在活动时对同伴有礼貌,用别人喜欢的名字招呼他们。要与同伴互相谦让,友好相处,分享玩具、图书;对大家都喜欢的玩具不争抢,可以让别人玩一会儿,自己玩一会儿,大家“轮流玩”。这样,可以使孩子遇事想到别人,知道有了同伴,才能玩得更愉快。

再次,要积极鼓励孩子参加游戏活动。游戏是培养孩子合作交往能力最有效的活动,在游戏中孩子可逐步摆脱“自我中心”。如让孩子跟邻居的同伴玩“娃娃家”的游戏,孩子可以做娃娃的爸爸或妈妈,在游戏中履行爸爸或妈妈的义务,洗衣、做饭、带娃娃。孩子从一个人玩发展到与同伴共同游戏,也就发展了合作能力。

最后,要教会孩子解决合作中遇到的小纠纷。学会尊重他人,既要尊重他人、也要尊重自己,不自以为是、盛气凌人,也不自卑自贱、妄自菲薄。宽容谅解别人的缺点,经得起误会和委屈。

孩子与同伴在活动中意见不统一时或玩得不愉快时,爸爸妈妈应及时引导孩子相互商量用什么方法可以使大家都玩得愉快,如猜拳、轮流等方法,协调关系,确定共同的目标,使活动顺利进行。

常言道:孩子总不能跟爸爸妈妈一辈子。只有让孩子逐步适应外界环境,学会与同伴的交往合作,才能健康、活泼地成长。

家长要帮孩子选同伴

由于同伴的能力相当、地位平等,属于一种水平关系,因此从同伴那里,个体可以得到关于自身能力的反馈,可以了解自己的表现是优于还是差于其他人。在同伴群体中,个体的社交地位具有很大的个体差异,有的非常受欢迎,有的非常不受欢迎,有的地位一般。心理学上用同伴接纳来表示个体被同辈群体接纳喜欢的程度,它反映了个体同伴关系的好坏。

影响个体同伴接纳的因素很多,如个体的社会行为特征、认知能力、身体特征、名字等。以儿童为例,以往的研究发现,受欢迎的儿童往往缺乏攻击性、外表吸引人、能坚持交往、愿意分享,被拒绝的儿童常常有许多破坏行为和不当行为、极度活跃、说话过多、有许多单独活动。被忽视的儿童一般很害羞、不敢自我表现、攻击少、逃避单向交往。同样,影响同伴接纳的因素在不同年龄段也有不同体现,如越小的儿童越看重外部特征,越大的儿童越看重个性特点。

调查显示,儿童接受同伴的主要原因类型依次是同伴相互作用、性格品质、亲社会行为、学习成绩。小学生接受同伴的主要原因类型依次是同伴相互作用、亲社会行为、学习成绩、性格品质。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更看重同伴的性格品质等内在特点。小学生拒绝同伴的主要原因类型依次是攻击行为、性格品质、同伴相互作用、控制、学习成绩。攻击行为在小学生拒绝同伴占拒绝原因类型的第一位。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认识到不同类型同伴的被接纳程度,也就昭示着我们,对学龄阶段孩子的交友应该在父母或老师的监护之下,父母可以引导交往,为孩子选择一些“益友”。

不光是面子问题——孩子变得虚荣怎么办

孩子刚上初中,除了学校硬性规定上学期间必须穿校服外,身上的穿着全是名牌,鞋子非要阿迪达斯不可,平常休闲衣服是耐克的,连皮带都要选鳄鱼的。去年刚买的手机,现在就吵着要换一款3000元的新手机,说什么落伍了。

平时每星期都固定给他零花钱,自从孩子升上初中后,每星期的零花钱都是100元,有时达到150元。但是最近他老是说钱不够用,要求每星期再多点零花钱。问他那些钱怎么花了,他说有时就是与同学们互相请吃麦当劳、肯德基等,有时就是看到精品店有些东西不错就买了。没答应他增加零花钱的要求,他居然气得几天不跟我们说话,还摔了一个杯子,最终我们妥协了。

现在孩子不让爸爸开车载他上学,问他为什么。孩子说爸爸开的是奇瑞QQ,与其他同学的父母相比,丢他面子。

最近他与家境富裕的同学来往较多,因为里面有一些人成绩不好,素质较差,所以我劝他远离这些人,多和学习好的同学在一起,共同进步。你猜,他怎么回答?他居然说现在这个社会读书好是没用的,关键是要有钱,有钱才能让人尊重你。还说班里那些家境不佳的同学很多都被人看不起,不管你学习好不好。

我孩子怎么会变成这样,变得如此爱慕虚荣,有什么办法能劝导劝导他呢?

孩子虚荣心“虚”在哪里

父母莫做不良榜样

消费观反映着人的健康心理和价值取向。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越来越个性化、多样化、高档化,社会与家庭消费的时尚影响着孩子的消费心理与行为。儿童的消费价值观尚未形成,对不良的消费心理与行为缺乏辨别能力,因此,需要从改变家长观念做起。孩子身上的爱慕虚荣、攀比消费的现象,往往是得到父母错误的支持,使孩子的消费欲望不断膨胀,虚荣心不断增强,心理健康水平下降。要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就要求家长们认识到高消费不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应提倡适度消费,对于幼儿的攀比消费的要求不能有求必应。在选择玩具时要考虑玩具的教育价值和发展价值,为孩子选择购买衣服时要考虑衣服的实用价值,为孩子购买吃的东西时则要考虑营养价值等等。父母的言行对孩子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当家长抱怨孩子非名牌不穿、不断更换新手机时,反思自己:平时自己买衣服时,是不是经常买名牌,还经常把“名牌”之类的话语挂在嘴边在孩子面前说?家长的手机是不是都是最新潮的,更新换代比较快?

零花钱不是随便花的

家长平时没有对孩子的零花钱有具体要求,平时哪些钱该花,花多少,家长可能就没给孩子讲过。因此孩子花钱的随意性就比较大。父母应该和孩子共同协商,每个月需要多少零花钱,在哪些方面需要开支,详细列出来;每个月给孩子固定的零花钱,交给他,让他自己支配。如果超出预算,家长不再管。

经常满足孩子的无理要求

许多家长在孩子无理取闹时,为了息事宁人,就很不情愿地答应孩子的要求,岂不知,就是这样一次次妥协,导致了孩子任性、执拗等不良性格的形成。如:这位家长不满意孩子坐车要求高档次和人攀比,为什么不让孩子自己骑车上学呢?给孩子讲明:除非恶劣天气,否则,一次也不用车接送。如果孩子提出无礼要求,要坚决拒绝,而且家长的态度要一致。父母不要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以免产生一方护、一方管的情况,使孩子觉得有机可乘,反而助长孩子的任性、虚荣心等不良性格的形成。家长对待孩子的每一次任性,都要以同样的态度来解决。而不是有时限制孩子,有时放纵孩子,使孩子无所适从。

让虚荣心落到实处

正确区分,宽容体谅

儿童适当有点攀比心是正常的,因为孩子在幼儿期就有表现的欲望,即便是成人,又有谁能毫无虚荣心呢?其实当得知孩子爱慕虚荣时,家长或许应当感到高兴。因为从某种程度上讲,虚荣心代表着儿童在成长过程中自我意识的增强,表明他们期待着展示出自己最美好的一面以赢得大家的认可、称赞。孩子喜欢用好看的玩具、漂亮的衣服等来吸引大家的注意,但过分的不切实际的攀比,则会发展成虚荣心。孩子的虚荣心大多出于单纯而强烈的不服输的心理。适度的虚荣心也是激发孩子见贤思齐、积极进取的内在动力。因此,我们要用宽容的心体谅、接纳孩子爱慕虚荣的心理,给孩子的虚荣心留出适当的生存空间。因此,家长、教师面对孩子的攀比行为时,要正确引导,把握其程度,适时给与鼓励,保护童心。但也不要过分溺爱,对孩子百依百顺,防止出现攀比惯性。

未雨绸缪,适当控制

要遏制住孩子虚荣心膨胀的势头,将其控制在适度的范围内就首先要求教育者从自身做起,端正教育思想。我们在为孩子爱慕虚荣而发愁时,应该觉察到这其实是教育者自酿的苦果。每逢家里来了客人,家长总是自豪地拿出孩子获得的各种奖状让人欣赏。在学校里,教师为了班级在比赛中获得好成绩,总是派出个别尖子生代表集体“上阵”夺魁。家长、教师在不经意间已经将自己的虚荣心转嫁给了孩子,在给孩子罩上光环的同时也在暗示孩子怎样让师长为自己感到骄傲、怎样去满足成人的虚荣心。长此以往,不仅滋生了孩子的优越感,而且使得他们不能心平气和地去面对平凡,而去苛求自己各方面都要比别人强。让孩子不那么爱慕虚荣,就请教育者先放弃虚荣:不要时时处处炫耀孩子的优点,不要过分争强好胜地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比高低。

细心敏锐,循循善诱

家长应在平时多留心,仔细观察孩子的行为表现,敏锐捕捉孩子的心理动态。孩子由正常的虚荣心到过分地爱慕虚荣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其间会有很多明显的信号,例如:孩子对衣着、文具、玩具等特别挑剔,抱怨父母不能给自己提供优越的物质条件等。当我们发现孩子有这样的行为时,唯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地引导才是良策,所以不妨试试“迂回战术”。如果你苦口婆心地与孩子正面交谈:“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妈妈给你丢人了吗?”这恐怕不会奏效;如果恶狠狠地打孩子一顿,则可能更加糟糕。不妨和孩子心平气和地谈话,间接地问孩子:你们班学习最好的同学父母是什么职业?你最喜欢的同学是谁?同学们喜不喜欢你?咱们家有哪些让你喜欢的地方?妈妈有哪些优点?这些问题旨在启发孩子认识到小伙伴不会因为妈妈是做小本生意的就不喜欢自己,大家最看重的还是我自己的表现;虽然妈妈不像医生那样神气,但是她很爱我,和妈妈在一起我很开心,我的妈妈同样让人羡慕!这样迂回地提问并不失时机地表达出家长的想法,有利于孩子心悦诚服地接受家长的引导。

零花钱自己挣

为了让孩子知道钱来之不易,端正财富和金钱观念,其实,在家庭中可以为孩子提供一些能获得报酬的劳动机会,这不仅可以培养他们的劳动意识,也可以让他们明白,劳动是获得收入的一种方式。只有付出,才有回报。

美国孩子经常从父母那里听到的口号是:“要花钱,自己挣!”许多儿童通过修剪草皮或照看小孩等工作挣钱,不仅有了劳动的体验,而且对金钱的价值也理解得更深了一些。洛克菲勒是美国的亿万富翁,这个家庭钱固然很多,但孩子却从小都要接受节约教育和劳动教育。每个周末,父母给孩子们发放几十美分的零用钱,怎么花由孩子们自己决定,但必须记在小账本上,以备父母查询,零用钱不够,父母就鼓励孩子自己挣钱。星期天,孩子们便忙着去拔草、打扫花园或擦皮鞋。擦一双鞋5美分,一双长靴10美分。

中国并不缺口号。“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意义绝不逊于美国的“要花钱,自己挣”。但是,中国的父母们缺乏美国父母的勇气去实施这些口号。因此对于国内的父母们来说,可以在子女们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他们创造一些通过劳动获得收入的方式。但是劳动报酬的标准不宜制定过高,以免孩子们在现实中有落差感。

不可缺少的一课:学会打架——被小朋友打了怎么办

前几天,张女士从幼儿园接回4岁的儿子乐乐时,发现乐乐一见她就满脸委屈,脸颊上还明显肿起了一块,隐约可以看出两排小牙印。幼儿园老师解释是同班小朋友抢玩具起冲突咬的。老师表扬乐乐很乖,挨打了并没还手,是小朋友学习的榜样。

张女士听了,心里很不是滋味:“宝宝从小就打不还手,在这遍地是‘狼’的社会,就怕善良的宝宝会成为‘美德’的祭品……”

“不主动打人,但被打了一定要还手。”同是4岁孩子的家长,王先生说,自从进入幼儿园后,宝宝已不止一次被打,每次他都教育宝宝要适当还手。

他坦言,他为孩子的“懦弱表现”感到担忧:“近几年频频发生的校园暴力案,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孩子懦弱非常危险。霸道总比懦弱好。”

面对欺凌:动手还是不动手

幼儿园开学了,孩子在交往过程中难免遇到小矛盾和小冲突,很多时候甚至会“动手解决”。若家中的小宝宝被其他小朋友“暴力欺负”,家长是教育孩子做“狼”主动攻击,还是当“羊”默默忍受?爸爸妈妈们为此争论不休。一项调查显示,几乎所有接受调查的家长都表示自己的孩子挨过别的孩子打,班里甚至有一些专门欺负别人的“孩子王”。讨论中,有的家长认为应该教孩子“还手反击”,也有家长认为不应该教孩子“以暴制暴”。

有的认为孩子拒绝“动手”不一定就是懦弱,而是善良的表现,作为家长这时候不能责备他,而应该认可他。但有些家长会常教育孩子不能动手打人,甚至被打都不应该还手,认为动手解决不了问题,这样你打我,我打你,最后受伤的也是孩子。有负面的例子,有的孩子很老实,在幼儿园老被欺负。家长心疼孩子,教孩子要还手。结果孩子下手太重,敲破了同学的脑袋。因为小孩子不知道哪些地方不能够打,一旦造成严重的伤害,家长会一辈子内疚和难过。

也许不少家长都有这样的困惑,孩子在幼儿园经常会受到欺负,该怎么办?是教孩子抵抗还是一味忍让?

打架看似小问题,却影响孩子性格成长,家长不愿孩子当“狼”,也不忍心他当“羊”,失去自我保护能力。

自我保护意识要先行

那么该如何处理孩子打架的问题呢?其实,不能简单地以“还手还是不还手”看待幼儿打架问题,关键在于树立孩子自我保护的意识和引导孩子自己寻找解决的方式。如何对孩子进行教育,怎样让孩子掌握好这个“度”尤为重要。

父母在其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孩子被打后回家哭,父母在此时应该引导其自己找到解决方式。比如父母可以问问孩子为什么被打,让孩子回想一下自己的行为是否先有不当,若孩子没有不当之处,教孩子向对方表达抗议,倘若遇上不讲道理、专爱欺负弱者的孩子,不妨鼓励自己的孩子跟他狠狠干上一架,让对方知道欺负人的结果。

3岁以上的孩子可以根据当时的情境,自己和对方的力量对比,以及老师的态度,决定自己是还手、躲避、和这个孩子化敌为友,还是去请大人帮忙。对幼小的孩子来说,能想出躲避或求助的办法,也并不总意味着怯弱,有时反而是机智的表现,能保护自己不受伤害。

打架是可选项关键在怎么打

幼儿园是孩子学习的乐园,也是小朋友们共同成长的大集体。在集体学习生活中,矛盾与磨擦难免会时有发生,一些小朋友被欺负或欺负别人的现象自然也时有发生。在常人眼里,幼儿间的冲突是很稀松平常的小事。但在家长眼里,看到自己的孩子受人欺负总是滋味不好受的。更为重要的是,教育幼儿在被他人欺负时的一些应对之策可能直接影响幼儿的心智成长与性格培养。

对此,幼教专家认为幼儿在幼儿园受欺负不能一味强调强硬反击或者一味忍让,要分析内在原因,注重正规的教育及灵活多变的处理方式的相互结合。如果抛开传统的教育观念,应该认识到孩子通过打架可以逐渐适应集体活动,并从中学会许多知识,如挨打时何等痛苦、怎样调节情绪、如何激怒对方、怎样相互原谅等。因此打架未尝不是一个可选项,但是关键在家长要教会孩子怎么打架。

其一,当孩子被别的孩子“欺负”时,家长切莫头脑发热一时冲动,一定要了解其中的缘由后再确定应对之策。

孩子受欺负,可能原因在于别的孩子太霸道,也可能是因为孩子惹恼了别的孩子,找清事因,分析出根本的解决之道。如果是因为别的孩子太霸道,则可让孩子学会“打架”;如果是因为自己的孩子太调皮了,则要从自身找找原因,做好自己孩子的教育工作。

其二,当孩子在幼儿园受“欺负”时,一定要注意与老师的沟通,重视老师的日常教育。

家园共育永远是幼儿成长的中心点,要首先及时将有关情况向老师反映,让老师做好日常的教育工作。当老师的教育效果未尽如人意时,则可教育孩子用坚强有力的回击来应对这些“成长的烦恼”。

其三,需要认识到,过于忍让只会让孩子越来越怯懦。

当孩子在遇到别人欺负时,一味强调忍让,会让孩子觉得自己的父母无法保护自己,会让孩子滋生怯懦的心理,遇事会一味地退让,无法塑造坚强的性格。因而,建议父母不要过多强调“忍让式”的教育,现代社会充满竞争,最需要坚强的性格。

其四,在教育孩子以“强硬反击”无理的“欺负”时,要注意适度适量。

防卫不能太过分,以免让孩子滋生暴力的性格倾向。适当的强硬反击一般会让不讲道理的孩子退而却步,但过分强调强硬,则会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

其五,需要强调的是,应对此事的教育核心是“我不被人欺负,但也不能欺负别人”。

在教育孩子应对此类事件时,家长一定要注重灌输这样一种理念,即孩子不能被人欺负,但也不能仗势欺负别的孩子,如果教育过线,最终吃亏的还是自己的孩子。

其六,教孩子学会打架的技能。

打架总存在胜负,受了无理的欺辱,暴力反击固然重要,但如果反击失败,会在孩子的心里落下更大的阴影,这时必要的搏击技能就显得很重要了。敢打还要会打,会打还要打到位,哪些地方不能打,哪些地方可以打,打到什么程度可以住手,这些都需要成套的搏击技能。所以在你鼓励孩子勇敢面对欺凌时,一定要事先“授之以渔”。

找啊找啊找朋友,要找一个好朋友——怎么帮孩子交上好朋友

杰杰躲躲藏藏地走进幼儿园,因为他不想让其他小孩看到他那“愚蠢”的发式,杰杰的同班小朋友尼尼注意到了杰杰的困窘,他从墙上拿了一项消防队员的大帽子,扣在他朋友的头上说:“没关系,头发会长回来的。”尼尼所显示的同情心令人非常激动,但是,几分钟之后,当两个孩子一块在给图画着色的时候,尼尼掉过头去对杰杰说:“我的画漂亮,你的画难看死了。”

一个孩子怎么可能一会儿富于同情心,一会儿又那么以自我为中心呢?这种互相矛盾的行为对这个年龄的孩子来说是很正常的。在大约5岁的时候,孩子的认知能力开始发生巨大的变化。最新的研究显示,同情心在孩子学步的时候就已经有了,但是学步孩子的表现不同,他会模仿他所看到的母亲安慰别人的方式,比如给别人一个吻来安慰别人。5岁的孩子已经有些能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但是,这种同情他人的新能力常常与5-6岁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特点相抵触,因此,孩子就会摇摆于这两者之间。

交往实践中调节技能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需要很多实践来调节他们的社交能力。例如,如果你的孩子不愿意到同学家里去玩,告诉他如何技巧地退出的方法,比如,告诉他不要说:“你家的玩具不好玩,我不想到你家去。”可以说:“谢谢你,但是我今天不想到你家玩。”

如果你的孩子与同伴有了争执,不要马上跳出来调解争执,5-6岁的孩子需要经历几次社会性的风暴来了解到他们对此有承受能力。如果家长不插手把事情闹大,很多争执很快会烟消云散,但是,如果裂痕很深,家长就需要和孩子谈谈社交技能的问题了。

你的孩子很可能需要你的帮助来对付不断变化的派别活动,在幼儿园,派别活动仅仅是容纳与排斥。女孩排斥男孩,男孩排斥女孩,因为大家都要寻找玩耍方式相似的伙伴。到了5岁,很多孩子发现他们可以通过赋予友谊或撤走友谊的方式来获得地位。这个年龄的一个特点是,如果一件事只有几个孩子能够做,这件事就变得特别起来。因此,生日聚会就不再邀请全班同学,也不再在乎收到的生日礼物的多少。

如果你的孩子一直收不到邀请,试着帮助他来克服他失望的感觉,你可以说:“我知道你没有收到约恩的邀请很难受,但是你是否有办法使自己好受起来呢?”这种说法使孩子感到他有机会来表明,他能够对付困难的局面,你可能会惊讶于孩子所表现出的内在力量。

你也可以帮助孩子打破这种派别活动,邀请个别的同学上你家来,由于你的孩子是在自己家里,他会具有更多的社交自信,孩子在脱离了派别的压力后也较易形成友谊关系。

一般说来,专家认为孩子不需要许多伙伴。如果你的孩子有一至两个非常要好的朋友,他在社交方面已经很强了。帮助孩子加深与这些孩子的友谊比要求孩子与班上最有人缘的同学结成友谊更为值得。

父母创设交往条件

交往即是幼儿个人生存发展的需要,也是现代社会对人的要求,那么就应从小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使他们更好地走向群体。父母给与孩子一定交往条件支持,有助于孩子社交能力更好地发展。

帮助孩子掌握简单的交往技能

孩子们都非常喜欢与同伴交往,但由于缺乏交往的经验、能力,因而在交往过程中经常发生这样、那样的矛盾,有时甚至会发生打架的现象,因此,父母给幼儿一些简单的交往技能是非常必要的。如教给孩子在交往的过程中使用“请”、“谢谢”、“对不起”等礼貌用语,遇到问题采用商量的办法共同解决,要相互谦让、友好相处,知道这样的孩子才能交到朋友。

积极创设条件,增加交往机会

父母要让孩子走出狭小的空间,接触外面广阔的天地,在与其他孩子的交往过程中,开始从“自我中心”中解脱出来,了解自我与他人的区别,学会正确处理自己与其他小伙伴,个人与集体的关系等,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在同说同玩、同笑同乐中获得知识经验和行为规范,学会控制自己的愿望、情感和行为,培养幼儿团结友爱,关心别人,克己忍让和勇敢、开朗、乐观向上的性格。如父母可以带孩子到儿童游乐场、到邻居家串门、和邻居家的孩子玩耍;也可以请小朋友到自己家里玩,热情招待小伙伴,有好吃的、好玩的与小伙伴共同分享;带孩子去商店,让孩子试试自己购物等。

多为孩子提供交往的机会。幼儿园是幼儿集体生活的地方,应充分利用这一资源,为幼儿积极创设温馨和谐的活动环境,并充分提供幼儿与同伴自由交往的机会,使幼儿在交往中,学会“帮助”、“同情”、“分享”等优良品德,并通过同伴的行为和态度不断得到反馈和直接感受,从而使自己积极的社会行为得到保持、发展,也可以不断消除或改进某些不良的行为。例如:孩子在幼儿园的活动中,与其他幼儿共同使用玩具和材料,交流思想和情感,遵守共同的活动规则,就可以使他们逐渐形成与同伴交往的各种合作性行为。在户外活动中,有意识地鼓励孩子参与两三人合作的活动,如抛接球、网球等,学会谦让、合作意识。

此外,父母要鼓励孩子主动与别人交往,培养其主动交往的意识。当孩子间出现问题时,启发孩子自己解决同伴之间出现的矛盾;安排他与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进行交往,如“大带小”等,使幼儿在交往中懂得关心弟弟妹妹,学习哥哥姐姐身上的优点等等,培养孩子的群体意识与合作精神。

丰富幼儿交往的内容

幼儿的特点是从众心理很强,并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针对幼儿游戏、生活中的需求及社会的热门话题,与孩子一起讨论问题,丰富交往内容,让孩子在游戏中展开讨论,丰富其交往的内容。

总之,不断鼓励孩子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游戏时多与孩子交流,生活上关心照顾他们,多创设机会,就会提高他们与伙伴、与外界交往的能力。让孩子学会交往将有利于孩子更好地适应新的环境,更好地走向群体;将有利于孩子豁达大度地面对人生的各种挑战,对其一生将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

当孩子交上了“坏”朋友怎么办

孩子现在读六年级,他跟班级里一位学习成绩差的同学关系很好,经常在一起玩,有很多共同的话题。老师出于好心,跟妈妈讲了好多次。周遭的朋友也都善意地提醒她,让妈妈叫儿子别跟差生走得太近了。妈妈想了很久,在和儿子聊天的时候,顺便问起那位学生在校的表现,儿子说,他人很好,很讲义气,也很喜欢帮助别人,除了学习成绩不好外,没什么别的缺点……听后妈妈默默无语,这样的孩子,有什么理由让儿子不跟他交往呢?

孩子长大了,能跑、能跳了,你终于可以省心了。然而很快,你发现孩子交上了“坏”朋友,劳神费心的事儿又来了。孩子交的朋友,有些家长并不认同。比如,在孩子眼里,会打架的朋友勇敢、会玩的朋友聪明,可家长则认为这些朋友不能交,他们会带“坏”自己的孩子。

哪些孩子容易交上“坏”朋友

入园后,孩子接触与交往的范围开始从家庭向社会扩展,原先的陌生人,有可能发展为玩伴甚至朋友——交朋结友的序幕就此拉开了。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技能,交友能让孩子学会与他人交往、合作,扩大、丰富其社会关系。没有朋友的孩子通常性格孤僻、态度消极,日后遭受学习、情感以及人际关系等困扰的可能性大,甚至会给其成年后的事业、前程发展蒙上阴影。

不过,孩子毕竟是孩子,交友通常凭借主观好恶,带有相当大的片面性与盲目性。因此,容易与“坏”朋友结缘便在情理之中了。

两类孩子容易交上“坏”朋友:学习成绩较差者和逆反心理过强者。前一类孩子大多在同伴中无法获得足够的尊重,经常被漠视与孤立。后一类孩子由于逆反心理作祟,专爱与他人对着干,以显示自己的强大、独立。

正面引导最重要

友情是孩子健康成长不可缺少的精神元素,所以家长要有一定的预见性,为孩子交友主动、提前给予正面引导,不要等到孩子已经结交了不良伙伴才手忙脚乱地加以制止。要知道,防患未然比亡羊补牢要简单有效得多。

孩子愿意结交自己欣赏或与自己相似的人。家长应为孩子树立榜样,引导他做一个优秀的人。

家长要教孩子区分他人行为的好坏,帮他逐步建立正确的交友观。如,懂得分享、乐于助人、懂礼貌、遵守纪律等属于好行为,常做出这些行为的人值得与之交往。欺侮小伙伴、打架、说脏话、说谎等则属于坏行为,对于常做出这些行为的人,最好敬而远之。

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爱好,鼓励他参加各种集体活动。如,兴趣小组、运动会等,扩大其社交圈,为其交友创造条件。

家长应先了解孩子的优势与劣势,有的放矢地引导他选择恰当的交友对象。如孩子胆子小,最好让他多与勇敢的孩子交往;孩子特别幼稚,不妨为他找个成熟点儿的朋友;孩子性格孤僻,则需要让他结交几个开朗的伙伴;孩子依赖性强,让他与独立自主的孩子交友将会受益匪浅。

和孩子一起拒绝“坏朋友”

判断孩子是否真的交了“坏朋友”,家长不要以自己的择友标准强行代替孩子的择友标准。要了解、观察孩子的朋友,但不要轻易、武断地对孩子的朋友进行“好”、“坏”的分类,尤其不宜简单地以学习成绩的好坏来进行判断。不把孩子的问题都归罪于他的朋友。如果孩子出现了什么问题,应首先从孩子本身去找原因,而不应单纯地抱怨孩子是受了“坏朋友”的影响,这不但不能解决问题,还等于是为孩子做坏事找了个借口。

由于青少年珍惜友谊,喜欢讲义气,因此很可能在“朋友”的不良影响和压力下“学坏”。家长应教孩子学会拒绝。

教孩子用“三步法”来拒绝“朋友”的不良诱惑与要求,即:

提问:“干吗要这样做?老师和家长知道会怎么样?”

建议:“要不,咱们去打一场球,或者去看一场电影。”

拒绝:如果朋友仍然施加压力,则要明确说明——“对不起,我不能这样做。”并告诉对方,你已经为义气和友谊做出了努力,如果他还要强迫就不够朋友了。

无论采用哪种方法拒绝,教孩子说话时要用眼睛直视对方,表现出无畏、无惧的坦荡胸怀,千万不要手脚不安、眼神回避,好像心虚的样子。

要及时帮助已交了“坏朋友”的孩子

如果孩子已经陷入了不良团伙之中,父母应当机立断停止他们之间的交往,平时要经常了解孩子与朋友相处时的活动情况,应明确禁止孩子参与不良活动,教孩子学会拒绝同伴的不良诱惑。

同时,家长应对孩子有信心,绝不可以在孩子面前轻易说放弃之类的话,更不要用粗暴、简单的方式打骂孩子,这相当于推孩子重新投入坏朋友的圈子。事实证明,父母无私的爱和家庭的温暖是牵住失足青少年下滑脚步的最有力的缰绳。

亡羊补牢有办法

如果孩子已经交了“坏”朋友,家长不管不问固然不妥,而如临大敌也非良策。不妨试试以下五法:

曲线出击法

事例:老师告诉雯雯的妈妈,最近,雯雯与班上一个很不听话的女孩儿来往密切,上课老爱交头接耳,还完不成课上的练习。老师曾多次提醒她,但她依然我行我素,与那个女孩儿形影不离。

妈妈的做法:在一次愉快的游乐园游乐后,雯雯的妈妈一边抚摸着她的头,一边温柔地说:“昨天,妈妈去幼儿园了。老师说,自从交了新朋友,你就退步了,还经常完不成课上的练习。以前老师和妈妈都认为你是个出色的孩子,现在你要好好想一想,不要让我们失望啊!”雯雯的脸微微发红,点了点头。不久,老师告诉妈妈:雯雯已经不再和那个女孩儿一起玩了。

点评:雯雯的妈妈的做法,聪明之处在于没有直接斥责或批评孩子,而是以曲线出击的方法低调应对,既表明了意图,又给了孩子足够的反思时间,最终达到了目的。

对症下药法

事例:军军与一个“打架斗殴”远近闻名的男孩儿成了好兄弟。妈妈担心军军学坏,对他严加管教,并限期要他与那个男孩儿一刀两断,可军军根本不听。

爸爸的做法:爸爸见妈妈的做法不仅未见成效,反而使孩子越走越远。于是,他冷静下来,耐心地与军军沟通。原来,那个好斗的男孩儿会一点儿“拳脚”,喜欢武术的军军特别崇拜他,因而走到了一起。知道原因以后,每逢周末,爸爸便带军军去少年宫观看武术训练。当军军见识到真正的功夫后,好斗男孩儿的花架子就再也激不起他的崇拜心理了,军军渐渐疏远了他。

点评:有的孩子因为喜欢或崇拜某人的“一技之长”而与其走得很近。所以家长要搞清楚原因,像军军的爸爸这样对症下药,难题便迎刃而解了。

转移兴趣法

事例:勤勤特别喜欢跳舞,谁的舞蹈跳得好,她就和谁做好朋友。于是,一个“说谎大王”成了她的贴心人。

妈妈的做法:勤勤的妈妈知道,女儿不仅喜欢跳舞,还很喜欢演奏乐器。与丈夫商量后,在勤勤生日那天,她把一架手风琴送给勤勤作为礼物,并给勤勤聘请了专业老师进行指导。从此,勤勤认认真真地练起了手风琴,再也没去找那个爱说谎的朋友。

点评:转移孩子的兴趣,引导、开发他的其他爱好,常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借助“第三者”法

事例:爸爸发现东东的手指有烟熏的痕迹,再三追问,原来宝贝儿子正与一个小“烟民”过从甚密。受其影响,东东也逐渐由一个“旁观者”发展成吞云吐雾的“实践者”。爸爸多次给东东讲解吸烟的危害,甚至动用“武力”要求他与小“烟民”保持距离,可东东仍然与其“藕断丝连”。

舅舅的做法:东东的舅舅在医院工作,知道东东的情况后,他带东东参观了医院的呼吸科病房。病房里住满了患有各种呼吸系统疾病的人,舅舅告诉东东,他们患病的原因很多都是由吸烟引起的。看着病人咳嗽不断、呼吸困难的样子,东东一脸的惊诧与恐惧。从此,他便与小“烟民”彻底拜拜了。

点评:有时,找个让人信服的“第三者”做工作,会更有说服力,效果也会更好。

宽容妥协法

事例:假期,夏夏的妈妈给她报了一个英语补习班。最近,她听说夏夏与补习班中一个成绩很差、常旷课的孩子很要好,于是很担忧。后来,夏夏的妈妈从老师处了解到:与夏夏要好的孩子是一个心地善良、待人诚恳的好孩子。最近是因为妈妈生病,她帮助爸爸在家照顾妈妈,才出现旷课和成绩下滑的。

妈妈的做法:了解情况后,夏夏的妈妈不但不阻止,反而鼓励夏夏与这个孩子交往,并让夏夏帮助她补习落下的功课。而夏夏也在家主动做起了家务。两个孩子互相取长补短,取得了明显的进步。

点评:妥协有时不仅是一种宽容,更是一种智慧,夏夏的妈妈的做法堪为明智之举。

面对孩子交错朋友的现实,家长务必牢记:斥责、打骂、关禁闭等做法,效果只会适得其反,造成孩子情绪上的对立,使他心理上的“归属感”转移,将他与“坏”孩子推得更近。明智之举是运用智慧,将引导、说服、关爱、信任等融和起来,让孩子真正感受到亲情的温暖,从而避免他到外面寻找“知音”与“安慰”,这也是上述五法的真谛所在。

让孩子在社会交往中长大

对于当今在蜜罐里泡大的孩子来说,给予他们适当的挫折教育、并在挫折中培养他们的自信尤为重要。学习成绩的下降、比赛的失利、生活中的大小变故以及碰到的一些烦恼,都是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的良好“素材”。在这里,家长首先要能够承受挫折,平和地对待“暂时”的逆境,并鼓励孩子勇敢地站起来,不畏困难,自强不息,愉快生活。

有不少家长怕孩子被小朋友欺负,抑或是为了开发孩子的智力,让孩子学这学那,总之是整天把他们关在家里,在成人堆里生活。如此,孩子上了幼儿园、小学、甚至大学后,不知道该怎么和同龄人交往,内心孤独、寂寞,痛苦万分;同时也会任性、以我为中心,缺乏合作精神。人的社会化是从小开始的,孩子越早接触小伙伴,就能越早地融入群体之中。其实,这不仅仅是简单的玩,人与人交往的规则、为人处事的态度等等,都是在和伙伴的游戏甚至是打闹中一点点学会的,如果家长剥夺了孩子这一机会,他们长大后即便有再多的知识,也将无法适应社会。

孩子适应社会的前提是了解社会。父母首先应改变的一个观念就是,学习不仅是坐在书桌前进行的,生活、大自然处处都是课堂,很多未知的东西要到实践中去寻找,很多已知的东西也要在实践中得到印证,实践能给人以启迪和灵感。所以,给孩子提供广阔的生活空间,而不把他们限制在教室、书房里,不让他们在各种辅导班、兴趣班间奔波,给孩子一个宽松的、多彩的世界,这样,他们的才情和创造性才能得到更大的发挥。

今天的父母,童年并不富有,但他们大都很快乐,因为他们有伙伴,放学回家后能痛痛快快地玩,而不被繁重的学业所左右,他们没有今天的孩子那么大的压力。其实,孩子就是孩子,他们喜欢玩水玩沙,喜欢捉迷藏、喜欢做游戏,甚至喜欢鼓捣出一些有新意的“恶作剧”。可以说,在玩中,孩子的聪明才智,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作为父母,理解孩子是第一位的。这包括了解孩子的心理特点,把自己变成孩子、做孩子的朋友、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待孩子的问题;掌握必要的教育孩子的知识,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具体方法,对症下药。父母应该牢记的是:适合别的孩子的教育方法,不一定适合自己的孩子,正所谓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父母应该允许孩子犯错误。孩子是成长中的人,会犯错误,并会反复犯同一个错误。对此,父母的呵斥乃至打骂或许短期奏效,可从长远来看,对孩子改掉不良行为真的无济于事。父母要做的,就是耐心、细心、精心地倾听孩子,让他们放松地说出自己为什么会做错事、心里是怎么想的,然后,站在孩子的角度,启发、教育孩子,不挫伤孩子的自尊心。

父母要把孩子摆在和自己平等的位置上。生活中,做错事的不仅仅是孩子,我们成人在对待孩子的一些事情上也经常犯错误,比如错怪孩子、误导孩子。因此家长在孩子面前有勇气说出自己的不足,向孩子道歉,敢于承担责任,无疑是给孩子做出了一个谦虚、诚实、知错就改、有责任感的好榜样。如此,也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平常心,培养孩子开朗、乐观、豁达、磊落、自信、向上的性格,使孩子拥有健康的人生。

如何让孩子与老师搞好关系

警惕教师行为对孩子的心理伤害

孩子的心理伤害是泛指别人的言行,无论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只要导致儿童在行为、智力、情绪或身体等方面,受到暂时或永久性的伤害。心理上受过伤害的儿童,在成长中所遭受的思想和心理阻滞,比在肉体上受伤害的儿童影响更大。因为心理上的伤害对儿童自尊心的破坏最为严重。有些性格内向的孩子,有苦只能往肚里咽,有时,会使他们郁郁寡欢,烦恼不安,时间长了就会出现抑郁等心理问题;而对于外向的孩子,如果他们心理上经常受到伤害,就有可能以攻击性行为、残忍性行为、报复性行为、破坏性行为、恶作剧等来向外发泄内心的不满。因此,为了促进孩子心理的健康成长,需要重视儿童的心理伤害问题,尽量减少对孩子的心理伤害。

幼儿阶段,和幼儿关系密切的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幼儿健康心理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而教育观念的陈旧、教育语言的随意、教育评价的单一片面、教师个人的情绪波动及对个别幼儿的偏爱等均会对幼儿的心理造成伤害。对于学龄期儿童,教师的看法仍然是他们对事物、对自己的主要评价标准,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如果采用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不当,就会直接或间接地对学生造成心理伤害,导致学生厌学,害怕老师,或者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

目前,在中小学校仍存在着打骂学生、体罚、变相体罚、侮辱学生人格、侵犯未成年人隐私权、名誉权的不正常现象。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就育人者而言,是教师受封建残余思想的影响和教师法制观念淡薄,缺乏良好的师德所致。

为了帮助孩子正确认识老师的地位,防止孩子受到不当教育手段的伤害,家长应该了解现实教育中经常出现的一些对孩子不当评价的主要类型。

权威、挑战型

这种类型的批评语主要有:“你看看你这副德行!你能不能给我专心点?”“你给我……”“今天要是治不了你,我就不当老师了!”“看看是你厉害,还是我厉害!”等等。这种类型的批评语,表明教师没有把学生放在与自己人格平等的位置上。教师俨然以一副尊者、长者的面孔自居,俨然是一个发号施令的领袖,命令学生听从指挥,他们没有把学生看做是正在成长中的人,没有把学生看做是教育的真正主体。中小学教师的这些批评语极易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学生如果长期处在这样的环境中,就容易失去个性、失去自由、失去自我。

结论、预言型

“你为什么总是这样?”“你反正……”“什么坏事都少不了你!”“我当教师这么多年了,从没见过你这样的学生。”“你呀,不是读书的料。”“我看你这辈子是完了!”“你能考上大学,太阳就从西边出来了。”诸如此类的言语都属于结论、预言型的批评语。这类批评语杀伤力特别大,教师一个简简单单的判断、一句以偏概全的结论就毫不留情地将一个学生定格了。我们知道此时中小学生心理发展还不成熟,他们没有形成稳定的是非观,辨别分析能力和心理承受力还不强,如果教师轻易地给他们下了结论、判了刑,学生就会误认为自己真的不行,进而会自己否定自己,这样可能毁了一个孩子的前途和一生。同时这种类型的批评语在一定程度上也折射出了教师的人生心态:他们不能就事论事,给自己以希望,给别人以希望。

挖苦、讽刺型

这种类型的批评语更是常见和普遍,比如:“你这脸皮比城墙还厚!”“我要是你,我早就不活了。”“你绝顶聪明,无师自通呀!”“笨得像猪似的!”“白痴!”“狗改不了吃屎!”“你怎么这么不开窍,这么简单的题都不会做?”这些都属于挖苦、讽刺型的批评语。教师使用这样的言语,损害了学生的尊严,同时贬损了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增加了学生的逆反心理,极易造成师生冲突。这样的批评带有很强的压制性,起不到应有的教育作用,充其量只是教师自身情绪的一种发泄。教师在批评学生时无可否认有恨铁不成钢的情感在里面,但是教师若以挽救学生、爱护学生为前提,以挚爱宽容和坦诚恳切的态度对待学生,就不会出现上述如毒针般的批评语。

驱逐、孤立型

“你不想听课就给我滚出去,不要影响其他同学。”“站出去!”“回家吧!”“同学们,大家都来说说他这是什么行为?”“大家以后千万不要学他那样!”“害群之马,以后大家不要和这号学生在一起。”这类批评语就是把犯错误的学生孤立起来,把这些学生贴上标签,以显示他们与其他学生的不同。中小学教师的这类批评语对挨批评的学生是极其残忍的,它剥夺了这些学生交往的权利,既然教师已经告诉其他同学不要与之交往,如若有同学与他们来往就会遭到其余同学的白眼和议论。长期这样下去,这些被“遗弃”的学生就会独来独往和自我封闭,也有可能会破罐子破摔、自暴自弃,甚至退学或成为问题学生。

放弃、无奈型

放弃、无奈型的批评语顾名思义就是对犯错误的学生不再抱有任何期待和希望,放弃对其教育的言语,如“唉,算了吧”、“算了吧,你爱怎么着就怎么着吧”等等这类言语。这类批评语显示了教师的无奈、失望和急于求成的心态,也凸显了教师对学生的不耐烦和反感。其实这样的教师没有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都有自己的不同,作为一名教师,不能要求所有学生的学习成绩都一样出色,对于学习成绩差和常犯错误的学生,这些教师不能只盯着他们的短处和缺点,不能轻言剥夺他们受教育的权利。否则面对教师这样的批评,挨批评的学生只能反复咀嚼和体味挫折感、被抛弃感和绝望感,这极不利于他们的身心成长。

以上只是对中小学教师常用的不当批评语进行了简要分析,当然不能囊括所有。教师的这些批评语对学生的伤害是显而易见的。

心理学上的精神分析学派非常强调“童年创伤”对人的影响。孩子的心理是脆弱的,是极容易受伤的,它一旦受到伤害,将对其人格健康发展带来难以预知的消极影响。因此,家长应该细心观察,主动和教师沟通,尽量减少学校教育活动对幼儿心理的伤害。体伤易发现,也易恢复,但心伤不易发现,甚至影响孩子终生!

为了避免对孩子造成心理伤害,家长可以在与教师沟通中提示教师:每个儿童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有独立的人格,有被爱、被肯定、被尊重的心理需要。要尊重儿童,平等地对待每个儿童,充分认识心理伤害的严重后果。

坦然面对老师的鼓励与批评——要孩子懂得老师的角色是什么

亮亮3岁半了,幼儿园开学一个月后,亮亮突然提出不愿再去幼儿园了,妈妈问亮亮是不是遇到了不开心的事。亮亮向妈妈诉苦:那天,他看到同桌乐乐有块漂亮的小手表,很羡慕,就趁乐乐不注意,偷偷拿来戴到了手上。老师当着全班小朋友的面狠狠批评了他,说他不该偷人家的东西,并且要他立刻将手表还给乐乐。之后,班上的小朋友都叫他小偷。听完儿子的讲述,妈妈心里很不好受,决定和老师好好谈谈。

“我家亮亮拿了别人的东西,作为老师,你应当批评,”妈妈情绪有些激动,“可是,也不能当着全班小朋友的面批评啊,而且还用了一个‘偷’字,太过分了!你必须向亮亮道歉!”

“亮亮偷拿了同桌的手表,本来是件很小的事,”老师平和地说,“可他竟然说手表是妈妈替他买的。这样下去绝对不是好兆头,我是因此才当着全班小朋友批评他的。”

最后,在园长的建议下,妈妈与老师达成协议:老师当着全班小朋友的面向亮亮道歉,并调和亮亮与同学之间的友好关系;在家里,妈妈也进一步教育亮亮,让他了解到拿别人的东西是不正确的,如果需要,妈妈可以买给他,并让亮亮向同桌乐乐道歉,同时写一份检讨书交给老师,认识自己的错误,以后改正。

很快,亮亮又恢复了以往的灿烂笑容,与全班小朋友玩成了一团,看着他那快乐的样子,妈妈内心无比欣慰。

和许多成年人一样,孩子们往住也喜欢听表扬而反感批评。法国心理学家高顿教授通过一项专题研究证实:孩子从来没挨过批评,到处都是赞扬声,那些在儿童时代难以接受批评的孩子长大后,也大多会对批评持“敬而远之”或干脆“拒之门外”的消极态度,不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是非不分,他会无法面临挫折,更无法适应社会的需要,这对促成事业成功是不起任何积极作用的,这对他的心理健康发展是毫无益处的。由此看来,早在孩提时代就学会接受批评,无论对一个人完整人格的塑造,还是对促成其事业的成功,都具有相当积极的意义。

德国著名的早期教育典范卡尔·威特对于儿子的善行,会加以表扬。尽管如此,老威特仍然提醒其他父母:不要对孩子过多表扬,也不要表扬过头。原因之一是随便表扬,表扬也就失去了作用。原因之二则是不让他自满。父母总是炫耀孩子在这方面或那方面的“与众不同”,这很容易使孩子感到自满。孩子一旦自满起来以后就难以纠正了。因为一些潜质很好的孩子不能成为栋梁,源于孩子的骄傲自满,狂妄自大,正是骄傲自大毁掉了他的潜质,毁掉了他成为天才的机会。

那么,家长和教师该如何让孩子学会接受批评呢?

教育孩子不必对他人的批评大惊小怪

教育孩子,当然应该以表扬为主,但在表扬之后,让孩子有意识地听到一些“反面”的批评,指出其“美中不足”,语气一定要温和,分析一定要中肯,以理服人。有意识地让孩子既听到“正面”的肯定,也听到“反面”的批评。这种把批评蕴藏于表扬之中的做法,会帮助孩子早早意识到批评和表扬是同样常见的,培养他正确面对批评的心态。此时,须注意对幼儿的批评一定要语气温和,分析中肯,且以更多的表扬为“前提”。这可以帮助尚未踏上社会的孩子下意识地体会到:批评和表扬同样常见!事实上,在幼儿时期就能适应批评的孩子,长大后往往也较能适应社会,其中也包括拥有正确对待来自他人的批评乃至非议的“平和”的心态,以及较强的承受挫折的能力。

要求孩子认真倾听批评

不论批评有多尖锐,多不中听,你都应该要求孩子认真倾听。因为只有认真倾听,才会发现其中也许确实有几分道理,最后才能虚心接受。该让孩子渐渐明白:对他人的批评认真倾听,不仅是一种文明的表现,而且也是完善自我之必需。应要求孩子在认真倾听的基础上掌握“冷处理”技巧,包括:不要对批评者反唇相讥,不要“自卫还击”,不要夸张引申等等。相反,冷静地分析出尽可能多的合理成分。冷静处理并不意味着对批评默默无语。家长应教育孩子对批评的合理成分虚心予以接受,甚至列出改进的办法或措施。当然,对批评者作一番衷心感谢更能体现出接受批评的诚意。

允许孩子对批评作出解释

如果教师批评不符合事实,那么也应允许孩子作出解释,因为孩子虚假地表示接受批评但心里大感委屈实际上不仅于事无补,而且可能引发种种弊端。不过与此同时也要让孩子明白:解释的目的并不是推卸本来应负的责任,还应要求孩子解释时保持心平气和、实事求是的态度。

对批评者一视同仁老师也不例外

不少孩子往往对来自老师的批评看得格外的重,有时会将老师不当的批评和否定内化成为评价自己的标准。这时应教育孩子:只要批评有道理,那么即便这批评来自小伙伴,也理应虚心接受;批评错了或者批评得没道理,即使这批评来自老师,也可以看淡。让孩子理解老师也是人也会犯错,不必用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

在家校合作中,家长只要把握教师的批评没有特别针对个人,没有损伤孩子的自尊心的尺度,其余都可以争取和老师对批评教育的具体方式和尺度进行沟通和协商。如果出现教师针对孩子个人进行人格侮辱贬低的情况,家长应该果断阻止,要避免老师的“错”进一步对孩子产生消极影响,最好的途径就是和老师的“错”直接进行对话,在对待老师的“错”的问题上,家长和老师直接进行交流是必不可少的步骤。在和老师进行交流时,家长应当尽量采取让老师能够接受的方式,避免不必要冲突的发生,以期能够达到老师、家长、孩子三方面的相互理解,从而能够让老师纠正,如果无法达成一致,可以与校方交涉,考虑给孩子转学或转班。

“讨好”老师其实并不讨好

一年级班主任张老师收到了学生的一份礼物,可是这份礼物她却无论如何都不能收下。班里的一位女同学毛毛告诉她,要送一个礼物给老师。张老师以为是学生自己制作的折纸、粘贴画等手工艺品,可是当毛毛放到她手里一看,却是一枚金戒指。张老师特别疑惑,孩子的爸爸妈妈怎么能教育孩子给老师送礼呢?仔细一问,才知道是孩子自己在家里翻出来送给老师的,孩子的父母根本不知道这回事。后来,孩子的爸爸通过与老师沟通,才了解到孩子上课不注意听讲,不等下课就自己跑出去玩;午间别的小朋友休息,毛毛却从床头蹦到床尾,影响别的孩子休息。张老师就教育毛毛,要注意课堂纪律,中午一定要休息。她以为老师不喜欢自己,于是从家中翻出爸爸妈妈的金戒指,作为礼物送给老师,想以此讨回老师的欢心……但是小小年纪的孩子怎么会如此娴熟地“送礼”?值得我们深思。

与老师搞好关系不等于送礼

即将面临送孩子到幼儿园——一个完全不在视线范围内的地方,很多家长都是心事重重。当这一刻来临的时候,大家大概也都希望自己跟老师很熟,会有人照顾自己年幼的孩子,希望能揣摩老师的想法,跟老师拉近关系。大家都希望老师能对自己的孩子关照多些,所以有些人会想到送礼,有些人会到处托关系说情,或者请客吃饭……还有很多家长在教师节前夕为是否要送礼这样一个问题而困惑。

一提到搞好师生关系,家长就会想到送礼,但是从老师的角度考虑,他会觉得压力很大,如果收了礼,那就从此在家长面前显得低一等,以后说话也底气不足,有什么情况也不能客观如实地向家长反映了。特别是对于那些一开始就来送礼的家长,老师更是心存反感,他会觉得你的目的性太明显了,说不定就是一个难弄的家长。

讨好老师带坏孩子

家长刻意“讨好”老师的心态和做法确实不少见,但家长也该反思一下。家长这样做,容易让孩子产生看老师脸色学习的心态,以为自己学习是为了老师,一旦老师不表扬了,很容易丧失自信。前面案例中的事件给我们很多启示。

家庭教育胜过一切,与其讨好老师不如多关心孩子,家长“讨好”老师也会为家庭增添不少负担,对一些家境不好的孩子也很不公平。

老师面对“讨好”的苦恼

其实,面对那些送礼的家长,老师心里也很无奈,很多老师都会认真对待每个孩子,毕竟那是他们的本职工作。老师更需要的是一种尊重和理解,如果收了礼而在该批评时不批评,显然是对孩子不负责,还会让孩子认为表扬是可以“买”来的。曾有一名初中老师自己也是一名一年级孩子的家长,儿子刚入学时也曾考虑给老师送礼,但通过自己的教学体会,及跟身边同事交流,放弃了给老师送礼的想法,因为孩子的成长关键在孩子自身。

正确的途径是主动找老师沟通

沟通比什么都重要,在家校合作中也一样。与其挖空心思钻研老师的爱好,琢磨送什么礼物,打听老师家里有什么“困难”,还不如坦诚地和老师深入沟通一下孩子的情况,毕竟所谓礼物、“帮忙”等等只是次要的,教育孩子才是老师的正职,当孩子教育出问题时,是任何礼物都不起作用的,不如踏踏实实支持老师的工作,共同辅助孩子健康成长。另外有些家长的确会主动找老师了解情况,但是也要注意一点:每次了解的内容应该不同。如果你经常重复同一话题,那就变成“祥林嫂”了,老师也会有词尽的时候。你一开始可以慢慢地以孩子为话题,拉近与老师的距离,慢慢地,你们也可谈谈其他的。这样过不了多久,你们就可以成为朋友了,这才能真正利于孩子成长。

走出家校合作的误区

“爸爸妈妈和老师,我知道你们的所谓合作是什么。这种合作几乎从我上小学就开始了。就是你们的合作,使我没有了属于自己的周末和闲暇时间。你们一直就合作得很紧密,特别是爸爸,不但天天守着我学习,还没事就往老师那里跑,数落我的种种不是,你们还要怎样更紧密地合作呢?如果家校合作仅仅是学校在家里的无限延长的话,我现在就声明‘我反对这样的合作’。”

这是一个15岁高中生对家校合作问题上的不同看法。家长与学校之间应该是一种什么关系?怎样合作才能最有效地实现教育目标?父母到底在家校合作中处于什么地位,充当什么角色?

首先应该肯定的是,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家庭与学校、家长与老师确实有合作的必要,随着社会的开放,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和纷至沓来的大量信息,在刺激着孩子们的感官,同时也对孩子们的心理、思维、情绪、行为等起着影响和干扰的作用。“孩子们到底在想什么”越来越成为一个谜,使老师们不解,令家长们困惑。在这种情况下,家校之间的合作尤为重要,需要双方形成一种合力,共同去探索孩子们的内心世界,有的放矢地寻求孩子们能够接受的教育方法,这也是家校合作的首要目的。不要急功近利,不要奢望家长和老师一合作,孩子的学习成绩就提高了多少,甚至就成了“才”。家长在与学校的合作中学会教育,老师在与家长的交流中不断修正自己的教育方法和提高教育能力,形成一种高质量的合力,这样的家校合作才有生命力。

误区一:家校合作目标不明确或不一致

“哪个当爹妈的不盼着自己的孩子好啊!”这是家长们常说的一句话;“哪个老师不希望自己的学生出色呀!”这也是老师们的心里所想。这样看起来好像目标绝对一致,相互配合应该不成问题。可实际情况却并不那么尽如人意。家长和老师之间互相埋怨、指责的事情时有发生。

误区二:“家长陪读”就是合作

今天的家长真不容易,在自己的工作岗位打拼之余,有相当多的人,花费相当大的精力在孩子的学习上,花钱择校、请家教等不说,就是“陪读”——检查作业,亲自辅导,额外加作业,甚至就坐在孩子旁边监督学习的,也绝不在少数。以某个初中毕业班为例:全班49人,家庭环境相对宽松,不直接过问和干涉孩子学习的寥寥无几。

误区三:老师与家长联系=告状

其实学生最烦老师找家长告状。也许有人马上会提出质疑:难道老师能做到不告状吗?不能,确实不能。如果一定要用“告状”这个词的话,那么要“告出水平,告出效果,不做无用功”。

家校合作的基础是沟通,但许多家长和教师对家校合作认识肤浅,对家校合作的理解片面狭隘,对家校合作活动中各自的职责认识不清,致使家长和教师合作的态度不积极。因此,提高家长和教师对家校合作的重要性的认识,明确各自的职责便成为当务之急。家校合作双方首先应清楚各自所扮演的角色,相互信任是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的基础。在家校合作中,双方若处于一种低度信任的状态,都在以一种挑剔的眼光看待对方,那么家校之间必然经常发生矛盾和冲突。相反,双方若处于一种高度信任的状态,那么家庭和学校之间的关系一定是友好、融洽的,因为双方都会用一种欣赏的眼光看待对方的行为,看到的积极成分要远远多于消极成分。在增进信任的问题上,学校应首先放下架子,将学校的教学和管理向家长开放,提高学校管理的透明度,这种开放的态度可以增加双方沟通的频度。接触的频度低,信任就可能处于一种低水平状态,从而导致家校对立和冲突的产生。

如何与孩子谈性话题

孩子并非性无知

婴儿长大成为幼儿,儿童长成少年,英俊青年长成成熟的中年人,人类的繁衍和发展,永不停息。每个人成长的过程,就是一个对自身、对他人不断探索的过程。既然人是这个世界上的精灵,人是创造世界的万物之灵,那么孩子对“人”本身发生兴趣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如果你认为孩子对性一无所知,可以蒙混过关,那就犯了一个大错,其实从很小的时候孩子就会对自己的身体仔细研究了,他们的感觉细腻,心灵丰富,虽然没有所谓知识,但每个孩子在长大的过程中,都会给父母提出各种各样的很“尖锐”的性问题,那么,你知道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都想问一些什么样的性问题吗?

根据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观点,他认为儿童从3岁起性器官就开始感受到快感了。另一位心理学家马丁森氏也认为,女孩到了3岁,男孩到了两岁半,在摆弄性器官的时候就可以获得快感。大多数儿童爱抚摩母亲的乳房,有些儿童爱扑卧使生殖器受到一定的压迫,这都说明儿童有一定的性感觉,儿童在抚摩母亲乳房、玩弄生殖器或扑卧时感到一种惬意。早期的儿童十分喜欢玩一些被动性动作的游戏,如让人摇晃或让人抛向半空。弗洛伊德认为机械性的刺激或者流动的空气扫过儿童的性器官时,可给孩子带来一种类似性活动的快感。

儿童在很小的时候,不仅有上述的性快感,还会有一些性行为。这些行为从幼儿园就开始萌发了。有的孩子常常会发生这样的行为:如相互拥抱、亲吻;把对方抱起来;小伙伴与其他孩子成为好朋友就会嫉妒;还有的孩子会对自己或同伴的身体器官感兴趣。有时,他们会独自观看自己的性器官,有时他们会与异性伙伴之间互相让对方看一看性器官,或者用手摸一摸,其表现形式多为“模仿医生”、“掀裙子”等游戏。

既然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有了性意识和与性有关的行为,父母不妨早点对孩子讲些性知识。尤其是当代的孩子,他们发育快,受媒体影响大,心智成熟早。这时如果不对孩子进行教育,总是指望找到一个成熟时机,等孩子大些了再谈。这样,孩子童年的性启蒙阶段就变成了空白。

人的成长是分阶段的,对性的了解需要也是分阶段的。科学研究发现,儿童对性的了解需要基本分四个阶段。

身体认识阶段(0-4岁):大多询问身体器官的名称及区别等问题

这个阶段的孩子处于婴幼儿阶段。这时他们的性心理发育往往具有两个特点,一是自发性,二是好奇性。尤其在幼儿时期,他们的性意识开始孕育,对性的愉快体验也开始从无意渐渐走向有意。因此,男孩会用手触摸阴茎,女孩会用桌子边角或者其它物体去触摸阴蒂。这种行为并不说明孩子有什么性目的,只是一种自发的现象。也有的孩子喜欢观看和触摸其他同性或异性幼儿的生殖器,或者裸体向异性小伙伴炫耀自己的生殖器,甚至进行性接触游戏。这些都是孩子的好奇心驱使的。

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我意识的产生,孩子开始意识到自己的性身份和性角色。尤其是当发觉自己和他人有差别之后,他们就会有意识地表现出对性的好奇和关心,也就会不断地提出各种关于性的疑问。例如人的妊娠、人的出生、男女身体与特征的不同、与父母的关系等。如:为什么妈妈的乳房很大,爸爸的乳房很小?为什么男孩站着尿尿,女孩子蹲着尿尿?为什么男的和女的要进不同的厕所?男人和女人应该在一起洗澡吗?

这时,父母应采取正确的态度,使用科学的名词,告诉孩子身体不同部位的名称。父母也可以参考一些专业书籍,利用图片让孩子认识男女身体上的器官及其不同,或者在与孩子一起洗澡的时候,帮助孩子了解人体各方面的构造。这样,孩子就可以从认识自己做起,慢慢地了解他人。比如,当一位儿童问妈妈自己是怎样住在妈妈肚子里时,妈妈解释说:“爸爸给了妈妈很多名字叫做精子的小生命,他们拼命向前冲,想到达妈妈身体里面一个叫子宫的地方。最先到那儿的精子就能钻进卵子,精子和卵子结合就变成了妈妈肚子里的小生命。你就是那场比赛里跑了第一的小生命!十个月以后,你便可以离开妈妈的肚子了。”通过这番话,孩子从妈妈那里不仅获得了坦然的态度,而且学到了“精子”、“卵子”、“子宫”等科学的名词。

有的父母认为孩子小,因此常常用幼儿语言对孩子讲话,把“屁股”说成“屁屁”,把大腿说成“腿腿”,把肚子说成“肚肚”,这样的话其实对幼儿认识自己并不好,因为这样的话语系统只适用于幼儿群体。当他长大一些以后,他就会发现屁股其实不叫“屁屁”,肚子也不叫“肚肚”。孩子会因为话语系统的不同而对以前所了解的知识感到困惑。

生命起源阶段(4-8岁):大多询问生命起源及生育等问题

此阶段孩子大多生活在幼儿园或者小学低中年级,他们开始认识到自己的重要性,因此对自己的归属感非常敏感,他们提问的重点主要是与“生命的起源”相关的一些问题。如:我是从哪里来的?我是怎么生出来的?爸爸怎么不能生孩子呢?生孩子是不是真的很疼?

这时,父母尽量不要以谎言来应付孩子,如对孩子说“你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你是爸爸妈妈在路上捡的”等,而应该让孩子清楚地了解,自己是爸妈相爱结合而生下来的。

性知识阶段(8-12岁):大多询问一些与性有关的问题这个时期,孩子已经进入了小学中高年级。由于智力快速发展,语言能力迅速增长,他们提出的纯粹与“性”有关的问题要远远多于前两个阶段。

而且,这个阶段的孩子识字能力增强,他们阅读文字读物、观看电视、收听广播、登录网络的能力都比小的时候大大增强,他们所接触到的与性有关的信息也渐渐多起来。但是,孩子的理解能力又是有限的,所以这个阶段孩子有关性的内容提问往往又与孩子自身没有太多关系,他们的性提问中道听途说比较多一些。因此,有的专家也称此阶段为“发问阶段”。如:为什么男生没有月经?女生干嘛有时可以不上体育课啊?什么是性梦?小便发痒就是得了性病吗?

这个阶段孩子提出一些比较深刻的问题是很正常的,父母对孩子的性教育内容之一,就是科学地、大方地回答孩子的性提问。当然,也有的孩子发育相对早一些,虽然他们的性功能还没有完全成熟,但性别意识已经萌芽。有的女孩对自己渐渐隆起的乳房感到不安,有的男孩害怕去洗澡,怕被同学看到自己开始长出的阴毛。为了及时做出恰当的回答,父母应该学习一点有关儿童性教育的知识。

父母还应该认识到,自己在儿童性教育中的作用是其他人无法替代的。尤其是在回答孩子性提问方面,孩子能勇敢地向父母提出问题,首先说明他对父母的信任,说明父母与孩子在沟通方面存在良好的基础。这时,父母应耐心倾听,有问必答。

爱的教育阶段(12-16岁):大多询问一些与爱情、婚姻、性相关的问题

在这个阶段里,孩子一般进入了青春期或者青春前期。这也是孩子发育最快的阶段,这时不仅孩子的身体迅猛发展,各种性征也渐渐出现,以生殖器官和第二性征(即作为男人和女人的一些特征)明显发育为特征。女孩大多出现了月经,男孩则发生遗精。这时,孩子往往会对自己的生理发育速度、第二性征以及生殖器的大小和形状等产生忧虑。也有的孩子除了发生月经和遗精外,还会产生其它性心理表现,如强烈的性感受和性幻想,男孩阴茎勃起速度会增加,女孩阴道分泌液增加,自慰行为的频率会上升。

因此,他们特别渴望得到性知识。但他们的提问已经不会再如同小时候那么直接,而是间接地、策略地提出来。他们提出的问题大多不涉及到“我”,但实际上往往与自身密切相关。这个阶段孩子的身体、心理都会迅猛地发展,他们对爱情、性和婚姻的兴趣也在迅速增加。如:一个人老想看见另一个人,这就是喜欢他吗?为什么有的女同学乳房左右大小不一样啊?遗精是怎么回事?遗精是正常的吗?如果一个女孩的梦里老有一个男孩出现,这是不是不好的现象?

所以,除了父母要给孩子关怀和指导以外,更重要的是学校应有性教育大纲,真正根据孩子的性生理、性心理变化的自然规律,制定符合他们年龄特点、性别特征和知识水平的性教育计划,依据他们身心发展的序列,有目的、有顺序地确定恰当的教育时机,选择有针对性的教育内容。

仔细分析我们就会发现,父母们的主要障碍不是来自知识程度,而是来自父母的观念。有些父母因为害怕孩子“堕落”,所以会谈性色变;有些父母认为孩子提出一些性问题就是“不学好”,所以才会勃然大怒;有些父母认为性教育结婚以前再进行也不迟;还有的父母认为性教育就是“月经、遗精、手淫”,所以一开口就是对孩子的警告……正是因为这些观念上的问题,才导致了父母在性教育方面的误区。

父母要给孩子科学的性教育,需要重视四个方面的观念:

(1)对性的好奇心人人都有,性教育是知识教育,也是情感教育;

(2)性教育不单纯是性知识的教育,还包括人们对性应该持有的态度和观念;

(3)性教育的同义语是性学习,它需要全家一起去学习;

(4)性教育是家庭建设的重要内容,可以帮助你在家庭中培养一种理解、豁达、和谐的气氛。

当你具备了这几个方面的观念时,相信不论孩子对你提出什么样的性问题,也不论你的回答是否够专业,你的行动都不会挫伤孩子的好奇心,因为观念是行动指南针,是行动的方向盘。

孩子追问自己从哪儿来怎么办

明明听到小朋友妈妈告诉她说孩子都是从垃圾箱里捡来的,很担心自己也是从垃圾箱里捡来的,一进家门就激动地问妈妈:“我到底是不是从垃圾箱里捡来的啊?”明明问得那么迫切,那么认真,看得出,他内心对那种“捡来”的答案的恐惧很深很深。妈妈深受感动,忙把明明搂在怀里说:“明明是爸爸妈妈亲生的,一点不会错!妈妈还知道,别的小朋友也都是妈妈生的。”

“那为什么他们的妈妈要撒谎?”

“因为生孩子的事不好说。”

“妈妈,我们就是要知道自己是怎么来的!”

“明明,你是爸爸和妈妈结婚以后,在妈妈肚子里长成的。你在妈妈肚子里住过10个月呢!”

“那我为什么不记得?”

“因为那时你很小很小,最初小到眼睛都看不见,只是一个细胞叫‘受精卵’,后来它开始分裂成2个、4个、8个细胞……逐渐生长起来,这就叫‘胚胎’,再以后就长出了头、颈、身体和四肢,形成了‘胎儿’,妈妈肚子里有一个专给胎儿准备的‘房子’叫子宫,你就在那间房子里住了10个月,长成一个6斤多重的孩子才生出来。”

明明很惊奇,睁大了眼睛,似乎感到不可思议。可他最后,突然醒悟过来说:“妈妈,是不是我也像咱家的大猫生小猫一样,生出来的?”

这正是妈妈感到难以细说的地方,不料儿子用一个比喻给讲清了。妈妈忙说:“明明说得对,好多动物都是一样的,在妈妈肚子里长大的叫‘胎生’;像小鸡、小鸟,由蛋孵出来的叫‘卵生’。”

明明琢磨了一会又问:“那我和爸爸有什么关系?你不和他结婚,不能生我吗?”现在的孩子实在太精了,马虎是过不了关的。

“明明的问题很有道理,没有爸爸是不行的。你最初那个单细胞,有妈妈一半,还有爸爸一半,才成了一个完整的受精卵,才成为一个新生命,开始生长起来。”

“爸爸怎么会给你一半?”真是打破砂锅问到底。

“这就是为什么要结婚,结了婚,爸爸和妈妈就成了最亲爱的人,爸爸才舍得把那一半给妈妈;只有结婚,才说明两个人都决心把生下来的孩子共同养大成人。我和爸爸都有养育你的责任,你长大了,也有孝敬妈妈和爸爸的义务。”

明明紧紧搂着妈妈的脖子说:“妈妈,我真是你身上掉下来的肉,我更爱你了!”

可能所有的孩子都问过父母“我是从哪里来的”这个问题。面对这个问题你有被问得张口结舌的经历吗?除了“你长大了就知道了”、“是呀,这是为什么呢”、“你说呢”、“妈妈(爸爸)也不知道”、“让我想想”,我们还有没有更好的选择?有的家长回答:从垃圾堆里捡来的,有的回答从医院里抱来的,有的回答从猴子变来的……这些扭曲的谎言到底会给孩子带来什么影响呢?

为什么孩子会问“我从哪里来”

孩子探询生命历程的疑惑是天经地义的,1岁半以后宝宝就能注意到男女身体的差别,2-5岁的孩子处于性蕾期,会当众碰触自己的生殖器或玩“性游戏”,6岁的孩子已经开始萌发了对客观事物内在过程的兴趣。而孩子所好奇的“自己从哪里来”、“为什么男孩女孩不一样”一类的问题,其实就是对生命起源的好奇。也许我们应该看到,孩童时代的所谓“性教育”对于小孩子来讲,称为“生命教育”似乎更合适。

此外,从心理学认知发展来说,当孩子问“我是从哪里来的”,这正是孩子在建立自我意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标志。如同哲学家拷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一样,孩子对“我”从哪里来的疑问,可以说是孩子正在进行儿童式的哲思,而在很多父母看来,这却成了一个单纯的“性知识”问题。

生活化解答更自然

父母首先要有科学和健康的性观念。性不是禁区,性伴随着生命的全过程。我们往往认为只有成年人才有性反映和性兴奋,其实七八个月的婴儿在父母为他们洗澡时会出现大腿有规律地肌肉收缩和脊柱屈曲相结合的典型动作,只不过这种性生理反应没有引起我们的关注罢了。1岁以后的男婴常会抚弄自己的小阴茎,发现阴茎会勃起,这时他会很愉快。女婴在玩弄外阴时偶尔触及阴蒂时也会发现这是件很愉快的事情。当然这时的性好奇与成人完整的性意识是两码事儿。有了这样的理念,当孩子问及有关性的问题时就会觉得再自然不过了。

性繁殖是人类的自然事实,坦坦然然对孩子谈性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没有什么脸红心跳头发晕的必要。也没必要找个具体时间正襟危坐,郑重其事,侃侃而谈。搞得那么正规严肃孩子反而不知所措。顺其自然,遇到孩子发问时不经意地轻松并且简短的回答往往是最自然的传授时机。

根据孩子的理解能力简略真实地回答

面对3-4岁的孩子就应该进行性教育了,这个时期最容易取得良好的效果。正面回答“我是从哪里来的”这个问题并不难。不妨对宝宝这样讲:你是由一颗种子慢慢长大的,就像花儿一样。花儿、草儿、树木,所有的植物都种在泥土里,爸爸把你种在了妈妈的肚子里。肚子里有个子宫,那就是你生长的地方。因为你太小了,不会自己吃饭,妈妈通过你的脐带把营养输送给你,到了十个月的时候你就出生了。这样的回答三四岁的孩子会满足的,不用担心他们追根溯源,因为这个年龄的他们并不关心性交的原理。

6岁以后的孩子,自己可以看书看图,父母完全可以买些适合这个年龄段的性教育图书让他们自己去寻找答案,也可以亲子同看,父母讲解。这期间孩子可能收获的不止是性知识,可能还有一种获取未知领域的正确途径。

而青春期性健康教育更适合在孩子12岁左右时进行,只有女孩子有了月经,男孩子有了遗精之后,他们的性心理才会产生,也才能理解“性”的概念。

因此,家长应该把性教育看做是一个不同年龄段有不同任务,需要循序渐进、不断深入的知识学习和心理调适过程,而非一劳永逸的简单认知。

让他观察孕妇和初生婴儿

带孩子观察小区里正在怀孕的准妈妈散步或比孩子更小的初生婴儿,如果可能,和准妈妈或婴儿的父母搭搭话,并告诉自己的孩子:“当初妈妈就像现在阿姨一样,肚子里怀着小时候的你,你刚生出来时就像旁边这个小baby一样。”形象化的教育生动活泼,完全在言谈笑语之间,避免了尴尬,还让孩子认识到人类就是这样一代一代繁衍的。

如果是有心父母,将结婚到十月怀胎,从婴儿出生到慢慢长大的过程用照片、视频、文字整个记录下来,此时一一展示给孩子,可能教育效果会更好。

如果孩子想了解更多当时的细节,不妨找一些视频来看。《实话实说》曾播出过一期节目,讲述了一个中学生利用假期在产房拍摄一位母亲生产的全过程。当许多同学看了这部小小的纪录片以后,眼睛里满是感激的泪水,他们第一次知道了妈妈把自己带到这个世界来的艰难:一个与失去生命危险相伴随的过程。这些孩子并没有去关注生殖器的羞涩神秘,大家的焦点是妈妈的伟大,感叹的是生命如此来之不易。

让他观察小动物

带孩子饲养小动物(最好是哺乳动物,如小猫、小仓鼠、小兔等)或者观察小动物的生产,在整个喂养繁殖的过程中,让孩子了解其同类生命如何生长繁衍也是对孩子进行性教育的好方法。一个动物家庭有爸爸、妈妈和宝宝,与人类家庭的功能没有区别。观察它们的生活模式、传递感情的方式,对于孩子将来的责任感以及社会角色的认可都是启蒙教育。如果父母引导得好,还会让孩子对地球生命既繁衍不息又十分脆弱产生更深的认识,引发他的环境意识。

过家家游戏

五六岁的孩子会模仿大人拥抱、亲吻的动作,还喜欢玩过家家的游戏,你当爸爸我当妈妈,还有个布娃娃宝宝。这样的游戏让一代代的男孩、女孩有了最初的性别角色意识。其实他们对男人、女人的界线只有初步的认识,喜欢无所顾忌地玩耍,好奇地模仿。对他们的不太过分的“表演”装作若无其事比较合适,因为你越是关注或者呵斥他们,越会强化他们的行为。

禁忌和注意

不要丑化问题

中国文化里“性”常常是个被丑化被压抑的话题,孩子之所以认为“性”是个很恶心的东西,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家长在面对孩子的问题时,会觉得这不该是小孩子该问的问题,下意识地都会把成人想法加在其中,选择用“扭曲”的话来转移小孩子的注意力,这样就导致孩子顺着大人的想法把“性”丑化了。在“我从哪里来”的问题上,家长切不可指责孩子“小小年纪,问这么难以启齿的话题,真是没羞没臊”这类的话。

不要低估孩子的知识和理解力

有一个笑话:一个小孩问他爸爸:“我是从哪里来的?”他爸说:“你是我从碗柜里拣来的。”小孩又问他妈妈:“我是从哪里来的?”他妈说:“有一次啊,妈妈做梦,梦到枕头边有一个小孩,一睁眼你就在妈妈的枕头旁边啊!”小孩跑去问他爷爷,他爷爷回答:“爷爷奶奶做梦都想有一个乖孙子,后来天上的神仙知道了,就派一只老鹰把还是婴儿的你送到了咱们家门口。”晚上,这个小孩写下作文:我们家人太可怕了,已经3代没有性生活了!

当然这只是一个笑话,但它告诉我们,生活在互联网时代的孩子接受信息的途径远非现在成人认识的那么简单,曾经有位妈妈的经历更有启发意义:一次上中班的小女儿问自己从哪里来,妈妈告诉她:爸爸妈妈结婚后,很想要一个小宝宝,于是爸爸就把一粒种子放进了妈妈的肚子里。妈妈的肚子里有一个叫子宫的地方,种子可以在那里吸取养分,渐渐长大,成为一个小宝宝。爸爸妈妈都希望快点见到这个宝宝,所以妈妈每天要吃很多有营养的东西。终于有一天,妈妈的肚子再也放不下这个越长越大的宝宝了。你就出生了。女儿继续刨根问底,“那爸爸把我从哪里放进妈妈的子宫的呢?”妈妈只笑着让她自己猜。她的答案是肚脐眼。妈妈笑着并未给出答案,只是夸她真有想象力,她也以为自己猜对了,便不再追问。

可不久以后,有一次妈妈和爸爸偶尔说起韩国变性人河莉秀什么的,女儿突然插嘴:“那变成女的以后会有子宫吗?要不怎么生宝宝呀?”妈妈和她爸爸面面相觑……真不能小看了小孩的领悟能力。

不当回答会造成心理阴影

孩子对于自己从哪里来的问题,感受的角度和父母不同,不当的回答很容易对孩子造成心理上的伤害,有时这种心理阴影会笼罩孩子一生,甚至让孩子走上歧路。比如,父母回答几率比较高的一个答案:你是我们从垃圾箱捡回来的。父母可能觉得这只是个玩笑,甚至会觉得孩子应该在心里感激自己能把他捡回来,而对父母更孝顺。而孩子最直接的心理却是:我是个被遗弃的人!甚至会对自己是从那么肮脏的地方出来的感到沮丧和不幸,错以为是真的甚至会认为现在的父母不是自己的亲生父母,从而对父母的管教产生更大的误解和逆反——理由很简单:反正我也不是你们生的,你们本来就不喜欢我!

孩子发现私处和别人不同怎么解释

5岁的小强在小区花园和一帮小伙伴玩,小区里其他的父母也经常带孩子到这里玩。这时一位妈妈带着2岁的女宝宝给小树“浇肥”,正好被小强看到,他忽然发现小妹妹居然没有小鸡鸡!抱着这个惊人的发现,小强一口气跑回家和妈妈诉说,并问:“为什么小妹妹没有小鸡鸡啊?”妈妈被问得张口结舌,爸爸却在一旁笑得倒在沙发上……

性心理活动是人最重要的心理活动,3岁左右的孩子,处于一个性心理发展的特殊阶段,这个阶段心理学上称为“性蕾期”。在“性蕾期”孩子的性心理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性好奇,当孩子开始意识到男女性别的不同之后,就很自然地会产生好奇心,很想看看异性的生殖器到底是怎么样的。

对性别的探索是心理的正常发展

在“性蕾期”的孩子,男孩常会带着好奇心理去探究女孩生殖器,为什么女孩没有“小鸡鸡”,她们怎么撒尿,为什么女孩撒尿要蹲下来……这些都是男孩很常见的好奇心理,此外有的男孩还会对成年女性的乳房产生一种渴望了解的心理,如有机会就观看周围阿姨哺乳情景。

而这一时期的女孩感到好奇的是,为什么同样是小便,男孩的那个地方却长出一截?在她们看来,男孩子的生殖器在小便时似乎更为方便,既可站着小便,又可任意控制小便方向,常会带着好奇心理予以探究。这种探究有时候表现为毫无顾忌地看男孩小便,有时则不好意思地偷看,甚至尝试自己模仿男孩站着小便。她们常常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女孩那里没有突出的“香肠”。

这一切都是在儿童好奇心驱使下对性的探究,这种好奇感可持续到8-9岁,并出现与性有关的游戏。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好奇心并不十分强烈,在随后的成长阶段里绝大多数人也会淡忘这一时期的经历。

因此,5-7岁的孩子,在求知欲驱使下常对男孩与女孩的差异感到迷惑不解,会向父母提出各种问题,而此时父母应该根据事实情况而不添加成人感情色彩,简单明了地回答他们的问题,如果讲不透,孩子的好奇心得不到满足,会更觉得神秘,但也没有必要过分详细地讲述性、生殖等情节,更不可以呵斥孩子不该问这些问题。父母可在平时日常活动中,如讲童话故事、看动物世界、洗澡时或睡觉前,很自然地引导孩子认识性问题,如果家长是有心人,完全可以把这个过程变得富有趣味而科学。

勿从成人角度看待孩子的性探索

婴儿在出生的时候就是有性别的,但是他们的行为不受性别意识支配,当婴儿开始探索周围环境时,首先探索的就是他们自己的身体,这种探索是健康的,家长千万不要以为孩子存在“道德问题”。宝宝对自己身体器官的探索、以及通过和别人的交往,逐渐建立了自我意识和对性别的理解。

性别意识是宝宝形成自我意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性别认同的发展是一个从出生就开始,而且一生都在延续的学习过程。所以家长要以积极的态度去引导孩子建立正确的性别观念,不要让孩子以为他的探索是“羞耻”的。形成性或性别角色方面的认识是同自己身体上的性别特征的发展联系在一起的,但它也包括了情感方面的自尊发展和在家庭、同伴全体和社会中进行的社会化过程的发展。

心理学家认为儿童性教育要根据孩子的不同年龄进行不同内容的性教育。3岁左右的孩子,家长可以和他一起看图,边说边指,比较男孩女孩在身体上、发式上、衣着上的不同;5岁前的孩子,性教育主要是解决性别认知问题,父母可在洗澡、睡前很自然地让孩子认识自己的身体。

男孩女孩一起过家家

随着儿童性意识的发展,他们对同伴和异性同伴的身体开始感兴趣,想查看或窥视同伴的身体,同性孩子的生殖器是否与自己一样,异性孩子的生殖器究竟与自己有什么差异。但孩子们此时也已产生轻微的“性耻感”,知道这种游戏是“秘密”的事,常常因此窃窃私语、忐忑不安,而关上门不让成人看见,时间也十分短暂仓促。类似的友爱式游戏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形式:

假扮医生游戏:在幼儿园大班或小学一年级,有时可以看到孩子们模仿医生互相检查,或假装在肛门量体温,借以察看异性孩子的生殖器。这是因为到了6-7岁,儿童已清楚意识到性别的不同,这是他们互相观察裸体的原因。

扮新郎新娘结婚游戏:孩子逐渐感觉到男人和女人存在夫妇、结婚等关系,但并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这就使3-4岁的孩子有时会对父母或自己眷恋的人说:“我们结婚吧。”让大人很诧异或惊恐;而和异性小伙伴在一起时常常玩“结婚”游戏,男孩当新郎,女孩当新娘,性别角色绝不会颠倒换位。

过家家游戏:4-6岁的孩子对爸爸、妈妈、孩子组成家庭的日常生活感觉再正常不过,是他们游戏模仿的最方便素材,他们知道婴儿是由父母两人所有,但并不知道怎么会有孩子,于是异性小伙伴在一起玩耍时,常会提出“我们生个孩子吧”,于是女孩将布娃娃放在裤腰里,两人接吻拥抱后,女孩取出娃娃说:“我当妈妈,给孩子喂奶,你当爸爸,带孩子玩耍……”

对待这一时期异性孩子的亲昵行为,父母们常有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会对儿童行为产生不良影响,需要我们注意:一种是放任式的,不少家长觉得孩子的言行很好笑,对这种现象采取鼓励或无所谓的态度。殊不知家长的态度会强化孩子的模仿行为,让他以为这是妈妈所赞同的、喜欢的;另一种是严厉式的,有些家长戴着成人有色眼镜,发现孩子竟然有成人行为,大吃一惊,甚至表现出一些过激反应:“你这孩子,这么小就不学好,大了还了得?”“这孩子这么小就耍流氓,长大肯定不是好孩子!”……这些话很容易在孩子心灵中留下阴影,有的孩子会由于逆反心理而更频繁地模仿这种动作;有的孩子会产生自卑感,从此不敢和异性伙伴游戏接触,导致日后人际交往困难。

那么应该如何对待、引导孩子这个时期的亲昵行为呢?应该认识到孩子间的拥抱亲吻属于纯模仿性的行为,他们用从大人那里学来的动作语言来表达自己天真的喜爱之情,所以家长对此不必过于担忧,但也不必鼓励强化,适当的方式是家长可以对宝宝说:“我知道,你拥抱她是想和她做朋友,不过好朋友手拉手一起玩就可以了。”等到孩子度过了这个阶段,产生男女间的羞怯感时,他们自然会停止这种亲昵游戏的。

扮演好自己的性别角色

什么是性别角色呢?性别角色是以性别为标准进行划分的一种社会角色,它决定着一个人的行为模式。如人们要求男性行为体现出阳刚之气,女性行为表现出阴柔之美。虽然男女性别是由遗传决定的,但性别角色却是从儿童时期接受成人影响、教育的结果。一般来说,人从一降生,就因性别不同而受到不同的待遇和教育。

孩子从2-3岁开始渐渐注意到人类性别上的差异。不过无论男孩或女孩,一般来说,幼儿期的孩子不会对自己的性别表示出多大的关注,况且5-6岁的男孩女孩在体力上和能力上本没有很大的差别。因而在很大程度上受周围环境、家庭、媒体(书刊、电视等)的影响,导致男孩和女孩表现出明显不同的心理和行为取向,其中又以父母的影响最为直接。

现在男女平等的观念已经被社会广泛地认同,孩子们从上幼儿园到进入学校,都是处在无性别差异的平等教育的环境之中。面对这样的大环境,父母应该看到,对于每一个成长中的孩子来说,他们需要的是摆脱性别差异羁绊的同等的机会。他们的性别角色是会随身心的健康发展自然地认同和扮演的。所以,不管你的孩子是男还是女,从观念的建立到提供孩子能力发展和学习时机,以下两个方面请父母们共同思考:

在幼儿期不必强化孩子的性别角色

敞开孩子嬉戏玩耍和阅读学习的空间。孩子乐意或可以尝试的事,只要没有害处,就尽量放手让他去做,不要以性别为由去阻碍他的探索。让孩子拥有最大的空间自由地发现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并以此为荣。

引导孩子了解男女有别与男女平等并不冲突

在孩子逐渐长大的过程中,引导孩子适当地懂得一些男女生理结构上的差异是需要的。但父母也应帮助孩子从小建立起男女平等的意识,每个孩子的性别特点,兴趣爱好与能力特长都不一样或不尽相同,这些差异并不由他们的性别所决定。如果父母及周围环境给孩子提供自由驰聘的机会和良好的教育,那么他就会对自己有信心,能从里到外地接受整个自己,包括性别、长相、个性、能力等等。他就会大胆地积极地去探索、培养他的潜能。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要与激烈的竞争,将会呼唤更高层次的文明意识。所有人都需要被尊重,拥有被公平看待的权利。他们的成就和荣誉来自于他的努力和才干,而这一切应与性别无关。

儿童的身心发育是否健康,与家庭的早期教育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在我们强调要重视儿童的早期智力开发的同时,也要重视儿童心理因素的培养,其中包括性别教育。家长不应以自己的喜好为标准,违背自然规律地去抚养孩子。当我们为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在刻意地塑造理想性别的孩子时,别忘了这可能是对孩子一生的伤害!有些年轻的父母喜欢别出心裁地给孩子男扮女装或女扮男装,则更会使孩子性识别产生障碍,往往导致性角色偏差,为同性恋、性倒错、异装癖等变态心理种下可怕的隐患。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请尊重孩子本身的性别,给他们以正确的引导,让他们在以后的生活道路上健康成长。

怎么和儿子谈男人那点事儿

父亲和儿子一起洗澡,孩子指着爸爸的生殖器官问:“这是什么?”

父亲俯下身摸着孩子的小鸡鸡,逗他说:“这是什么?”

“我的小鸡鸡。”孩子边乐边说。

“那,这是爸爸的小鸡鸡。”父亲和蔼地说。

男孩仔细看看了自己的小鸡鸡,又端详了爸爸的小鸡鸡,发现爸爸的和自己的相似却又不太一样,且长着黑毛,接着问:“爸爸的鸡鸡为什么比我的大很多,还长黑毛?”

“为什么长毛是不是?因为人身上很重要的地方才有毛来保护它啊。就像我们的头,因为非常重要,所以才有头发保护它。你的小鸡鸡当然也很重要,但是你还小,等将来就会变得跟爸爸一样了……”

和孩子一起认识小鸡鸡

现在绝大部分家庭都是独生子女,男孩的小鸡鸡是一家人的命根子,备受关注。男性胎儿因在母亲体内要对抗雌性激素,会分泌一定雄性激素维持胎儿期性器官发育所需的激素水平,而刚出生男婴,没有了母体雌性激素的环境,雄性激素就会表现得比较亢进,因而男婴的小鸡鸡常会如成人般勃起,年轻的父母此时不必惊疑。另外,在神经未髓鞘化之前,儿童的兴奋呈弥散状,因而兴奋、哭闹、受惊、害怕都可能导致小鸡鸡勃起,对此父母应该视之为正常。

男孩的小鸡鸡在生理结构上和成人阴茎基本一致,但刚出生的婴儿是正常的生理性包皮过长,龟头缩在里面,包皮与龟头间因新陈代谢会产生一种分泌物,叫做包皮垢。这些垢物易滋生细菌,使小鸡鸡发出难闻的臭味,时间久了包皮垢还会出现盐类沉积,称为包皮结石,可以产生机械刺激引起发痒。因此从婴儿期就应该注意阴部的清洗,每日清洗可以避免发炎。由于婴儿包皮较长,皮肤柔嫩敏感,清洗时注意要把包皮慢慢翻上来,切忌动作过猛,让小龟头彻底暴露才能洗净。如果已经发现包皮与龟头间因包皮垢粘连,包皮难以上翻,不易清洗,可在每日清洗时争取把包皮多上翻一点,使包皮口每日扩大一点,逐步剥离清洗,能在1-2个月时间内完成就行,不要急于求成。如果已经发炎或为防止发炎,日常可用1∶5000的高锰酸钾水洗泡龟头和包皮。情况严重的应该及早就医。

玩弄小鸡鸡正常吗

很多宝宝的家长都会发现,孩子到了3岁左右,经常会独自玩弄自己的小鸡鸡,有些家长很严厉地喝止这种行为,有的家长却发现阻止很没效果,有的家长以为孩子这么小就手淫很邪僻而感到担心,我们应该怎么认识孩子的这种行为习惯呢?

人们通常认为,童年犹如一张洁白的纸,天真无瑕,毫无邪念,但无情的事实却又一再反驳这一传统的看法。我们不应忘记心理的发展是连续的,同样,作为性兴奋区的身体器官也不是突然出现在青春期之后,而是从出生开始就早已存在的。可以说,某些性器官的功用在青春期前不是不存在,而是潜在的,只要环境中具备适宜的刺激便可以诱发这一功能,因此,在幼儿身上,我们偶尔能看到一些与性有关的活动。幼儿偶然的经历可能诱发出身体性兴奋区的感觉,实现其身体的快乐潜能,不知不觉地,幼儿被引向了追求这种快感的轨道。但是,幼儿的性体验从本质上来说不同于成年人的性欲,幼儿是接受外界的性信息或性刺激,而并没有在内心中理解它和意识到它。

幼儿性快感对幼儿性心理发展也有很重要的意义。半岁以后的幼儿吃奶时去“拽”自己的生殖器。三岁左右的幼儿,男孩子的手淫,女孩子的擦阴都是性快感体验。幼儿性快感体验对幼儿性心理发展存在一定的意义。一般在五六岁会自然消失。如果幼儿的性快感体验一直持续到青春期,会给幼儿的心理带来很多问题。所以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的手淫、擦阴行为不要给与非常特别的关注,你的特别关注可能会加强幼儿的行为。更不要把幼儿的这些行为与道德观联系得过于密切。幼儿自然性快感的适度体验对幼儿性心理发展具有积极意义,过度的性快感体验会带来问题。父母应该掌握这一原则。

防止肥胖影响小鸡鸡长大

现在,“孩子肥胖是病不是福”已为不少家长了解,肥胖会导致循环、呼吸、消化、内分泌、免疫等多系统损害,影响孩子智商、行为和心理发育。除了这些常见的身心疾病外,儿童肥胖还可能导致性功能发育不良、生殖无能。

一些细心观察的家长经常满腹疑虑:“孩子胖点问题不大,可是为何‘小鸡鸡’好几年都不长了,这是怎么回事呀?”正常情况下,11岁男童睾丸均值为4毫升左右,进入青春快速发育期;而肥胖儿童睾丸大小平均值为1.51毫升,仅为同龄孩子均值的37%左右,更有甚者仅为同龄均值的十分之一!这种情况导致的往往是不可挽回的后果:孩子成年后睾丸容积12毫升以下,就可能明显影响其性功能及生殖功能,占成年不孕不育发生率的半数以上。以睾丸不到10毫升为小睾丸的诊断标准,曾有检测结果显示一位21岁肥胖男子睾丸仅为4.18毫升。

为什么肥胖导致男孩性发育异常呢?脑垂体是人体管控激素分泌的“总司令”,一般认为,肥胖使脑垂体后叶脂肪化,导致脑垂体功能下降,甚至丧失,不能释放性激素,因而会出现睾丸缩小、阴茎不发育,形成小睾丸、小阴茎症及第二性征缺乏、女性化等病态。

性的发育在青春期发育最为重要,许多家长对孩子青春期发育知识了解甚少,结果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期,往往等发育结束了才发现问题、就诊,医生也无能为力。应防患未然,肥胖儿童从7岁起,每年至少应去医院接受一次专科检查;随着年龄的增长,每年必须增加一次检查;到12岁时,每年应该接受6次检查。

让他扮演好小男子汉的角色

对于性问题的学习父母更是重要的教育者。家庭环境、父母平日的言谈、举止、教育对子女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例如父母通过平时对孩子的照顾;家庭成员之间所表现出来的关心和爱护;作为一个男性或一个女性如何生活为孩子所做出的榜样;如何对待异性;对孩子提出的性问题的反应;对社会中一些问题的看法(如婚姻、怀孕、出生);对出现在电视或报刊上的有关事件,如过早性行为、意外怀孕、性病流行等的看法和公开讨论等等,这些都在影响着孩子。

谁都希望儿子有小男子汉的样儿。要是他忒斯文,一说话就脸红,做父母的多半会揪心,四处去寻医问药。如果男孩子出现较明显的女孩化特征,后天的因素是主要原因,家长可能忽视了这样一个事实:父亲在男孩性教育中的作用。如果一个男孩从小生活在众多女性之中,缺少与同性交往的机会,久而久之就受到影响。在具有女孩化特征的男孩中,缺乏父爱或缺乏对父亲性认同的占多数。

还有些家庭喜欢安静而有序的生活,对孩子的吵闹极为厌烦,小男孩稍有顽皮吵闹就会遭到训斥,长此以往,在母性的循循善诱下,他们也会变得和小女孩一样细腻,胆小,依赖性强,习惯于独自宁静玩耍。

父爱对于儿子的成长至关重要,他的言行举止,在很大程度上将影响着男孩的性别意识,因为父亲通常是儿子模仿的第一目标。比如父亲是军官,儿子会说:“长大了我也要当军官。”一般来说,7岁以前,孩子的性别意识主要取决于他仿同的目标——爸爸。如果在这个成长的关键阶段缺乏父爱,那么孩子就很容易没有仿同。长大以后,他身上较明显的女性化特征也就不难理解了。父亲应潜移默化地告诉他什么是男人,男人应该如何做事,男人的情感应是什么样。父亲要在儿子面前注意言辞的文明,仪表的得体等。总之,多体现男性的阳刚美和父亲的权威。但如果做父亲的太过于严厉,或者冷若冰霜,儿子就很难接近。因而他特别羡慕那些能和父亲一起爬山、踢球、有说有笑的男孩子。时间一长,在他心目中将逐渐形成一种不可克制的欲望。那就是特别渴望得到父亲般的温情和疼爱,以填补这方面的情感空白,长大以后,喜好、恋爱同性的意识将占主流。

如果做父亲的很少关心儿子的生活和学习,孩子同样可能偏离正常轨道。因为他还小,外界的因素又很多,孩子的目控能力还相当弱。实际上,对于小男孩而言,父亲既是教育者,又是纪律执行者、社会化指导者,在很多家庭中,父亲一般比母亲受教育程度高,接触社会广,在家庭的重大问题决策上,更具权威,故应引导小男孩在很多问题上向父亲求教,而不要一味依赖母亲。另外,孩子逐渐懂事了,了解的东西也多了。爸爸也有必要再充电,使得自己和儿子的交流不出现代沟。其实,性教育不单纯是性知识的教育,也包括人格、品德方面的内涵。如果父亲将小男孩健康成长时刻放在心上,就更利于把男孩培训成更加符合男性所需的性格特点。

孩子进入青春期往往不愿意和父亲一起去洗澡,因为进入青春期后期,他会发现自己的身体已经开始发育成熟了。还有些正常现象,像遗精,他并不懂得是怎么一回事,相反还认为是自己干了“坏事”,怕父母知道。在这个时候,做爸爸的应注意:首先,不要责骂,不要因为拒绝同去洗澡就发脾气,或指责孩子,而应祝贺儿子发育成熟了。如果你的态度选择得不合适,孩子将对性产生恐惧和罪恶感。第二,你自然大方地教给儿子一些性知识,让他学会像个“男人”一样正确面对来临的生理变化。

然而,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现代社会环境中,许多父亲将越来越多的精力都用在工作上,力争在社会上出人头地,而对家庭里的事,特别是对有关孩子的教育方面的事投入精力和时间太少,将此重任托给母亲,回到家里也很少与孩子在一起,有的甚至认为“教孩子”是一件自找麻烦的事情,所以,在家庭里,母性的温柔气质和性别角色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龙的传人”,“听话,不要太顽皮”的评价标准使小小男子汉应有的阳刚之气悄然离去。

如何与女儿谈性说爱

有个女孩子10岁了,马上就是五年级的小学生了。现在的女孩月经初潮都提前,所以妈妈觉得应该让她知道相关的知识。一次妈妈故意让女儿帮着递一片卫生巾,女儿说:“妈妈的屁股流血了?”妈妈说:“这是月经,女孩长到一定年龄,都会有。”女儿抢着说:“我知道,我们课上都讲过。”女儿还提出了很多担心。妈妈笑着说:“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如果到年龄没有月经那才不正常呢,还要去医院治疗,更麻烦。”女儿点点头,就去做别的事了。

女儿对自身的保护,也许是你一直会担心的问题。这不是未来的问题,虽然现在她还“太小”,但是告诉她关于“性”,对于她未来培养自信心、自尊心和和谐的性生活都有影响。

教会女儿欣赏自己的身体

有研究表明,那些不珍视自己身体和感受的女孩,将来更容易被侮辱和早怀孕。

小女孩童年时代对关系的渴望和对人体的想象、对自我的欣赏直接影响了她们的性特征。每个女孩都是一个性感的个体,她们对人体的好奇和探索是非常自然的事情。

让女儿尽情吮吸你的乳汁,把她包进柔软的小毯子,让她在温水中漂浮、踢蹬她那胖嘟嘟的小腿,让她和你湿润的皮肤接触,你的一切行动都在培育着女孩最初的性特征。她充满美感的着装,她爬、跑、跳,舒展自己的小肌肉,她的一切被人们欣赏着,这都会让你的小女儿对自己的身体有一种归属感。这种良好的感觉让女孩树立了自信。这对于发展健康的性特征是非常重要的。

研究表明,女孩越没有安全感,正常的荷尔蒙和大脑循环就越脆弱,导致女孩沮丧、自我伤害和饮食异常。女孩感情发展最好的方法是帮助她们度过易受影响的时期,建立起一个充满信任感的生活环境,让她能自由支配自己。

妈妈爸爸们应该学会从她们破茧而出的那天起,就让她们从我们欣赏的目光中获得自我满足感和快乐感。因为她从此了解自己是一件值得欣赏和珍爱的艺术品,她的自信让她更懂得珍爱自己的身体。

父母对于女儿性问题的回答很重要

首先应该告诉你,女儿在一天天长大,她对性的一切探索都是非常正常的。而父母们如何看待女孩们的最初的性探索和提出的问题,会影响她们对于自己身体的早期感受。

新生女婴的阴道偶尔也会流出分泌物,有的会从乳头分泌出乳汁。孩子们在抚摩母亲乳房、玩弄生殖器或俯卧时感到一种惬意。其实,对于快感的探索,知道如何使自己感到快乐,对于孩子长大后性的发展非常重要。你会看到小女孩在卧位或坐位时,两腿交叉并绕、扭曲身体,也伴随着面部充血、表情紧张及大汗,医学上也称为“夹腿综合征”。这一切都是正常的。

就如同孩子们的手淫、把生殖器给人看,想触摸别人的生殖器都是很正常的。小女孩很快会知道触摸自己的生殖器是有快感的,如果我们对她说这是丢人的,威胁她们,我们也不会真正达到目的,她们并不会为此停止手淫。只是她们继续手淫时,有了愧疚感。2-5岁的孩子这样做是最普遍的。有统计表明,44%的女孩触摸自己的生殖器,42%的女孩试图去触摸女性的胸部,20%的女孩想偷看别人脱衣服或者裸体。5岁以后她们的这种行为会有节制。

她们不仅观察自己的身体,也会对其他人好奇。她们很想弄清楚为什么爸爸有阴茎,而妈妈和自己一样有阴道。女儿问爸爸:“你的阴茎感觉如何?”如果爸爸回答:“很好,谢谢。”女儿就会知道,你愿意公开讨论性这个话题,并欢迎她提出问题。她们问这些问题很简单,就像对其他的事情探索一样。她们的想象远没有“性交”那样复杂。

我们的最好办法就是,转移注意力和扩大女儿的兴趣。发现女儿玩弄生殖器,可以用玩具转移她的注意力。同时丰富孩子的精神生活,让女孩自由地奔跑,参加有组织的项目,如唱歌、弹琴、画画、练书法、做体操、打球等,孩子就自然地不会把兴趣只集中在人体方面。现在很多女孩在生活中长时间坐着,这对她们的荷尔蒙、大脑发育以及感情发展都是不利的。

关注女孩的性游戏和小女孩的“恋爱”

女孩比男孩更加敏感。3-4岁的女孩开始对男孩的身体感兴趣,想查看或窥视他们的身体,她们常常窃窃私语、忐忑不安地进行一些充满友爱式的性游戏,有时关上门不让成人看见,时间也十分短暂仓促。

她们可能假扮医生检查身体,互相观察裸体,察看生殖器。或者扮新郎新娘,通过过家家的方式体会做爸爸妈妈的感受。她们并不知道怎么会有孩子,经常是女孩将布娃娃放在裤腰里,两人拥抱后,女孩取出娃娃说:“我当妈妈,给孩子喂奶,你当爸爸,带孩子玩……”

这是正常的思索与探究,她们的很多游戏也是充满友爱的。尽管孩子们的社交活动中,经常是男孩和男孩一起玩,女孩和女孩一起玩,但是很多男孩和女孩却在3-4岁的时候发展了他们的第一次“恋爱”。专家认为,儿童“恋爱”是对他们家庭的爱的延伸,父母应该为孩子表达爱的能力感到骄傲,这意味着自己养育了一个可爱的、有安全感的孩子。对女孩而言,“恋爱”充满了更多浪漫的幻想,拥有一次“恋爱”可能会使女孩感到更加成熟。但是当孩子的“恋爱”涉及到亲吻时,父母的心中就该敲起警钟。因为她年龄还小,处理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可以和她聊聊细菌和卫生。不过我们应该了解当孩子想去亲吻同龄的其他孩子,通常是因为她想交朋友,并且还不知道可以有其他更好的方式。

我们也要告诉女儿,她有自己的私密之处,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提早关注青春期的问题

调查显示,有27%的女孩7岁时就开始发育胸部和阴毛,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儿童的平均体重增加,这和垃圾食品、含雌激素的饮食有直接关系。女孩的青春期提前,意味着到她结婚年龄之间的“性空白”期延长,这就要求家长要提前给她们讲女性健康知识,关于月经的初潮,月经带给女人的是成熟和自豪。

如今到处都充斥着“性”的话题,美国一项统计显示美国少女到19岁有50%已经怀过孕,我们给予女儿提前的“性”教育和关注是必要的。比如,如果有男孩到你家里和你的女儿一起学习,你要尽量让他们开着门,经常到他们的房间里去。或许他们会很生气,但这是必要的。

女孩出生到3岁,10岁到13岁两个阶段是发育最重要的时期,她需要得到足够的关怀,如果关怀不足,大脑的发育将受到伤害——尤其是在前额和额叶前部的区域,这里控制道德的形成。

女儿和我们之间需要一种开放型的谈话,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把自己的私生活全部公开。如果女儿问你与丈夫之间的性生活,你可以这样回答她:“我不想过多地谈论细节问题。这是我与你爸爸之间非常特别的事情,就像将来你与你爱上的那个人之间的事情一样。”

每个家庭都应该找到一种很自然地谈性的方法,也要找到适当的方法告诉女儿关于性侵犯的故事,讲故事或者做游戏可能都是好办法,要告诉女儿重视保护自己,不能让别人随便摸弄自己身体的任何部分,特别是生殖器。不要去人少的小巷、地下室等处,不要接受陌生人送的东西等等。如受到侵扰,要立刻逃向人多的地方,并大声叫喊求救。但不要让女儿心中造成不必要的警觉和偏执。

女孩关于经期的问与答

你的女儿可能在你注意到她自己身体的变化之前,已经发现自己腋窝下零落的腋毛,少许阴毛在她的阴部上“崭露头角”;她也可能注意到她的腋窝下有新的气味、内裤上有新的黏液;她可能正在经历胸部“成长的烦恼”。

许多父母不知晓这些变化的内情,许多父母有一天在观察他们的女儿时感到很惊奇,他们发现似乎在一夜之间,女儿的乳房突然长出来了。在大多数女孩身上,被医生称做“乳苞”的东西大约在9-10岁发生,也可以早在7岁晚到13岁半开始。在青春期,乳房发育了,内(卵巢、子宫、阴道)和外(阴唇、阴蒂)性器官都开始增大。子宫实际上增长了5-6倍。平均来看,女孩青春期的过程可能要持续4年,但青春期过程快的也可以1年半就结束,长的则要8年之久。

你怎么知道你的女儿快要开始月经呢?你可以观察她身体的变化去判断。通常胸部的发育是她进入青春期的第一性征,随之而来就是阴毛的生长。乳房发育约一年后,大部分的女孩就会进入快速的发育时期,她们会长高和变得更有曲线,同时脚也会长大。通常大约在快速发育的一年后或者胸部发育的两年后,月经初期就会到来。

孩子会有很多关于经期的问题,例如:

为什么只有女孩才有月经

你可以跟孩子解释说其实男生的身体在青春期也会发生变化,只是以一种不同的方式,例如他们的声音会变粗,体毛会长粗等;女孩经期的开始意味着她们正在长大成熟。

女孩每个月都有月经很麻烦,为什么大自然这么不公平

月经是上天赐给女人的至宝,月经反映雌激素的水平,月经正常,说明雌激素水平也正常。皮肤细腻与雌激素水平有关,月经正常的女性,皮肤就比较细腻而有光泽。月经不正常的女性,皮肤就会粗糙暗淡。除了对皮肤好,雌激素还对心血管有保护作用,所以女性得心血管疾病平均比男性晚10-20年。女性由于有雌激素的保护,抵抗疾病的能力更强,所以女性的平均寿命也比男性长。更年期女性还希望月经能够延长,有月经就显得年轻。

女生到老都会一直有经期吗

不会,通常女性在45-51岁期间就会绝经,意味她已经不能够怀孕了(最起码没有了身体某种激素的帮助)。

经期会持续多久而且会流失多少血

每个女性都会有所不同,有些只会持续三天但有些则会持续一个星期。经期也有轻微,中等和重度三种,通常每次会有2-4大汤匙的血液,也就是大约半杯左右。而且同一位女性在不同的时期流量也会有所不同。

月经期间是否要停止做运动

女生通常都会知道只要她们感觉舒服的话,可以跟平常没有什么区别。

女生是不是经常都会有痛性痉挛的现象

对于一些女生来说痛性痉挛确实是一种困扰。但在女孩的月经到来之前是很难判断她们是否会有这种现象。但你可以告诉她这不会持续很长的时间。有时热水瓶或者洗一个热水澡可以缓解不适症状。如果十分严重的话,可以试服一些非处方药。通常每次有一两天的痛性痉挛现象是十分常见的,但如果是严重的痛经就必须找医生。

女生经期期间需要用护理液吗

不需要,因为这样会破坏阴道的酸碱平衡,增加感染的机会。

如何跟孩子谈月经

就如父母可能会觉得跟孩子谈这些问题会尴尬一样,孩子可能也会不愿意让父母知道她的问题与担忧。如果跟孩子谈这个问题觉得比较难的话,以下为你介绍一些简单方法:

找一些相关的书籍或者DVD帮助话题的展开。谈话的内容与孩子在学校的卫生教育和性教育的课程联系起来。还可向孩子的老师征询意见。

通过提问题的方法打破僵局。在孩子接受体检之前,让她知道可能医生会问她是否来月经,你则可以顺带式地询问她是否有担心或者疑问。

孩子到了适当的年龄的话,你应该将月经的正确信息带给她。不要敷衍她的问题,因为这些可能是你青春期的疑问,现在就由你来为她解答吧。

假如听到孩子提及有关月经的话题,问一下信息的来源,这样可以保证孩子接受到正确的信息,以免受到误导。

别让女儿患上“恐男症”

如果父母,不管是爸爸还是妈妈,刻意强调跟男孩交往不好,会让孩子形成心理上的障碍。如果处理不好,更有可能发展到“恐男症”——害怕除爸爸外的所有男性。专家表示,大部分“恐男症”与家庭性教育不当密切相关。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将慢慢发展成抑郁症。孩子5岁前,就应该让她认识到男女的差别,以及成人和孩子一些交往区别。孩子5岁后,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及时进行相应的性教育。

性教育不仅是教生理知识

性教育宜早不宜迟

父母和老师之所以不敢和孩子谈“性”,很大程度上是源于这样的观念:性教育越早,发生性行为就会越早。很多人在性教育的问题上,始终抱着“遇到问题再教育,不事先提醒,避免过早唤醒性意识”的态度。一部分家长认为,如果没有性教育,孩子可能还接触不到这些东西,学校一搞性教育,他们反倒对这些感兴趣了。在当今中国,“性”依然是一个需要避讳的刺激字眼。社会上一个颇为流行的论调是,如果青少年在“性”的问题上犯了错误,就意味着这个人的道德品质有问题。

但事实却无情地教育着人们,据统计目前每年全国共有近200万妇女进行人工流产,其中约有四分之一是未成年少女。这些孩子,不是学校里的“坏学生”,也并非问题儿童。她们当中的许多人,在老师眼里是好学生,在父母面前是乖孩子。

在性教育这个问题上,很多老师和家长的出发点是为了防止“出事情”,是防范式的教育。这样一来,青春期性教育被等同于贞洁教育,其实这是一个最大的误区。要知道,任何性教育都不可能禁欲,更不可能挡在两个人中间。所以我们应该教会孩子如何保护自己。所有的教育都是超前的,没有一个人直到造原子弹的时候才学数理化,所以也不应该有任何一个人,直到青春期才开始接受性教育。

性教育不仅是教生理知识

现在大多数人还认为,解决生理问题的教育就叫性教育,告诉孩子们什么是月经、遗精、夫妻生活怎么过,也就是这些东西了。但实际上,由于人体内激素的作用,人生理和心理的欲望是从小就存在的,心理上对异性的感受变化怎样去面对,跟异性交往怎样处理,以及如何在社会中扮演性别角色,这些都需要我们告诉孩子。但是大多数人并不明白这些事情也是性教育的一部分,并且是主要的部分。

在西方发达国家,性教育被定位为人格教育。性教育一个最重要的原则就是,教会学生做决定而不是替学生做决定,教导他们对自己的性行为负责任。从小学到高中,每个学生都要接受大约120个学时的性教育课程,内容包括性知识,与性有关的价值观、态度和分辨能力,人际关系和社交技巧,责任(性道德)。其中各项内容都要从认知、情绪情感和意志行为三方面进行讨论,不仅教给学生正确的知识,同时让他们讨论自己的观念与态度,并建立正确的社会交往行为。

反观我国,目前学校性教育的内容,主要是性知识(多为生殖系统的解剖生理知识)和性道德,而很少涉及健康教育和人格教育。孩子们在学校里能学到的,基本上都是生理知识,认识一下各个性器官。除此之外就是一系列的“不许”,就连这个,有的老师还显得特别不好意思。

我国的性教育中涉及价值观的问题是最困难的。现在社会上对性的认识本身就很多元,有的人坚持传统的伦理道德,杜绝婚前性行为;而另一些人则认为性是一种本能,反对传统禁锢。很难说哪一种观念是主流,似乎没法给学生一个可信而明确的态度。其实对于这个让很多人感到棘手的“不同价值观”的问题,完全可以换一个角度来看,性教育的内容不仅是性知识,还包括与性有关的各种价值观,甚至是在社会上存在争议的价值观。保守与开放并存,把不同价值观客观地告诉学生。但一定要孩子学会坚持两个原则,那就是:性是为了婚姻幸福;不要因性行为患上性疾病,尤其是致命的艾滋病。

对孩子的性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讲解生理知识,还应将孩子的品德、情操联系起来,一般遵循以下的道德伦理精神:

(1)完善自我的概念:既不受他人的损害,也不去损害他人;应当自尊并尊重他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2)性行为不应以他人的牺牲来满足个人的私欲,即反对性的自私和滥用。

(3)男女在性别上的生理差异决不能成为性别不平等的依据,只有消除性别的歧视,才能充分发挥两性的潜力,促进社会文明的进步。

(4)性并非仅仅指性交,也不仅仅是生育,它包含情感、交往、价值观、文化等一系列丰富的内容。

性教育可以随时进行

许多父母总是希望能够找一个单独的时间来和孩子谈谈性问题,认为这样才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实际上,性教育专家指出,父母可以从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情来谈性,不一定需要刻意安排。例如,孩子小一点的时候,父母可以利用和孩子一起洗澡的时间,自然地和子女谈起性器官发育,以及如何清洁卫生的问题;父母也可以利用带孩子到动物园去的机会,观察动、植物的生长,对孩子详细解释生物如何由传递花粉及交配来繁衍生命。父母要告诉孩子,这是生物的本能,是很自然的事情。等孩子大一点了,可以和父母一起讨论的时候,父母还可以找到有关两性相处、青少年怀孕或强暴事件的新闻报道,讲给孩子听,告诉孩子如何保护好自己。同时,你也可以听听孩子的看法。

因此,父母与孩子谈性问题是没有时间和场合的限制的。建议父母随时对孩子进行教育,当孩子提出问题的时候,当看到相关内容的时候,都可以成为父母和孩子共同探讨的话题。父母还可以找些书给孩子看,可以悄悄放在那里,当孩子想了解相关知识的时候自己去看,也可以推荐给孩子看。至于具体采取的方式,要看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是怎样的。

父母别做“鸵鸟”,也不必硬充专家

有的父母认为,对孩子提出的性问题,最好什么也不说,沉默或者打岔才是最好的办法。这样的态度,实际上就是一种“驼鸟”式的教育,即当孩子提出问题以后,父母往往保持沉默,或者回避问题。生活中有很多父母希望对孩子的提问保持沉默,在他们看来,对孩子讲多了性知识肯定不是什么好事,认为那是有意“惹”他们。但这样闭口不谈性,往往会使孩子觉得,性是不能谈论的话题,是丑陋的事情,从而形成对性持否定态度的价值观念。渐渐地,孩子也会不再向父母提出性问题。亲子之间越是回避性话题和交流,孩子就会越觉得那是一件不该启齿的事,但是他们的兴趣却与日俱增。一些性问题成了他们比较感兴趣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只会越来越感觉神秘。

一些父母总认为自己当年没有受到很专业的、很系统的性教育,自己也不做这方面的研究,如今怎么回答孩子提出的性问题呢?其实,父母完全不必担心和焦虑。父母在思考如何回答孩子某些性问题之前,最好预先想好怎么表达你的观点。如果你不敢和孩子谈性,是因为自己性知识不足,那么最好的办法是多阅读这方面的书籍。当孩子向你提问的时候,很有可能有些问题对你来说是陌生的,甚至你自己也存在疑问。这并不可怕,遇到这样的问题,父母不必紧张,你只要把自己的真实情况告诉孩子就行。例如,你可以对孩子说:“这个问题妈妈也没有弄懂,不如我们俩一起去查查资料吧?”“我以前还真没有注意到这样的现象,你的问题很好,我们俩分头去了解情况、然后再一起讨论如何?”这样就让孩子知道父母不是无所不能的,碰到不懂的问题,可以一起查资料,一起讨论。

即使有些问题父母能够回答,但有些父母也会生出些担心来,生怕自己回答得不够专业,实际上,父母给孩子的解答,虽然没有性教育专家的解释专业,但孩子可以从父母的态度和神情中获得一种心理上的亲近感和支持感,这是专家无法给予孩子的。建议父母遇到难以回答的问题时,不要硬充专家,不要怕回答孩子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