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著名教育家周祖训
2666700000030

第30章 不辞辛劳选校址

1948年7月初,学校奉命成立。7月中旬,周祖训带着国民党教育部发给的建校筹备费和一部分教职员乘船从南京赴汉口。到汉口后,周祖训为便于接触并了解学生情况,舍舒适的大旅社不住,而住在又脏又乱的收容流亡学生的鄱阳街小学。为收容流亡学生,该小学早已放假,全部校舍被流亡学生占用。因流亡学生无人管理,校舍被糟蹋得一塌糊涂,校内粪便四溢,臭气熏天。该校校长见到周祖训,连连摇头叹息,希望中原临中尽快成立,把校舍腾出来。

周祖训一到任,即召集部分学生谈话,听取他们的意见。学生反映说:大多数学生来到汉口,不单是避乱,主要是想读书。他们学校原在战区,因受战争影响停课了,听说这里要成立国立学校,可以公费上学,就到这里来了。也有的学生原校不在战区,专为上公费学校到这里来的。万万未想到来这里后,无人关照,吃住都成问题,更谈不上读书了。他们迫切希望赶紧成立学校,能有饭吃,有书读。周祖训看到学生的要求是真诚和紧迫的,感到必须尽快设法满足学生的要求。

要建校首先要有校舍。为找校舍,周祖训冒着盛夏酷暑,东奔西走,南觅北寻。在南京时,第五绥靖区司令官张轸曾带他去见当时在南京的华中军政长官白崇禧,请他帮助解决。白崇禧表示,在汉口想找到能容3000名师生的校舍很难很难。周祖训到汉口后仍不死心,还想请华中军政长官行署想办法,找到白崇禧的参谋长,答复还是毫无办法。当时汉口河南同乡会好心人向周祖训建议,把学校设在同乡会馆。周祖训到那里一看,不要说设学校,连办公人员也住不下。估计到武汉附近地区找校舍有可能,但远水不解近渴。时逢7月,在有“火炉”之称的汉口,周祖训目睹学生白天到处流浪,晚间躺在马路两边睡觉,心急如焚。周祖训召集到汉口的教职员商议并征求学生的意见,决定把学校暂时设在鸡公山,再徐图解决固定校址问题。

鸡公山风景秀丽,夏季气候凉爽,是避暑胜地。很多富商大贾、外国传教士及军阀们都在那里建有别墅。近年因连年战争,许多别墅很少有人来住,仅留佣人看守。鸡公山距离信阳很近,但当时隶属湖北,同时归设在信阳的第五绥靖区节制。第五绥靖区司令官张轸原来利用山上别墅,成立了私立中正中学。时值暑期,师生均已离校。周祖训商得张轸同意,借中正中学为校址,宣布中原临中在鸡公山成立。当时在汉口各报刊登广告,限期在“战区学生辅导处汉口工作队”登记过的学生,持证明到鸡公山报到。学生奔走相告,很快都到鸡公山办了入学手续。

学生报到后,按他们原来的学历,分为高中、初中及师范三部。然后再按年级分班。每班由教师2人(1人为班导师,相当于今天的班主任)负责管理,与学生同吃同住,并辅导学生自学。女生不分部别,同住在一起,由女教师负责管理,食宿均由导师带领,集体行动,离班时须向导师请假。全校学生在一起吃饭,每日两餐,定时开饭。教师对学生要求严格,学生生活很快就大致就绪,8月中旬开始给学生上临时课。

学校建立后,突出的问题是每月正常费用及固定校舍如何解决。周祖训从南京仅要来筹建学校经费。学校建立后,学生伙食及教职员薪水需要大宗钱物,却毫无着落,而报到入学的学生越来越多,到8月底,食米断绝,只得向第五绥靖区借米维持。打电报到南京教育部催拨经费又杳无音信。不得已周祖训亲赴南京,才领到七、八、九月经费,困难得以稍纾。

对于固定校址问题,周祖训多方打听,经友人介绍,在汉口南找到两处:一处在湖北蒲圻县羊楼洞,一处在湖北咸宁县柏墩镇。两地原皆盛产茶叶,建有工厂(本地人叫茶庄),把茶叶压制成“茶砖”行销国内外。特别是羊楼洞,在盛时茶庄林立,商贾云集。经多年抗日及国内战争,茶山荒废,茶庄倒闭。羊楼洞当时仅有两家茶庄开工,其余厂房多闲置不用,略加修缮,即可作住宿、办公及课堂之用。柏墩镇茶庄不如羊楼洞多,当时均停业,另有小学一所及附近祠堂多处,愿无偿借给学校。羊楼洞、柏墩镇均位于山区,盛产竹木,建筑材料丰富,环境宁静,适于读书,且临近粤汉铁路,交通亦算便利。周祖训遂决定于8月26日,迁初中学生22班1100余人到柏墩镇,称“中原临时中学分校”;于10月1日迁高中及师范部32班1600余人于羊楼洞,称“中原临时中学校本部。”

周祖训辛劳三个月,学生才算安置下来,他住在校本部主持校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