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出行美国
2675800000013

第13章 6月13日

星期天

芝加哥

密歇根湖畔

密歇根湖在芝加哥市区以东。我与钊穿过IIT及两个街区,走向密歇根湖。

轻风拂面,伸向湖间的栈桥上没有几个游人。湖面浩瀚,一望无际,真宽阔得如海,只是没有海的波涛汹涌。可能天阴缘故,湖面上仅几点三角帆。

沙滩上,三三两两的大人带着孩子玩耍。北边城中心,高楼大厦笼罩在云雾之中,我们等待天晴,去登西尔斯大厦。沿湖畔往北,有一幢密斯o凡德罗建筑展馆。

密斯为现代建筑大师,由德国移居美国。此建筑估计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主体钢结构,直线条,顶棚挑檐。基层外围为砖墙,远看似城楼基部,近看,墙砖平整细密,砌得严丝合缝。钢结构全刷黑漆。砖墙为青砖,灰调。大面积的黑、灰,敢用,用得好不易,特出效果。整个建筑大体块划分,干净利落,坐落于蓝天白云青草之间,很有份量感。内间喜用黑、红、黄,德国国旗之色。走道及电梯护板,整块的白中带黄,打破黑的沉闷,也在视觉体块上作些切割。

钢材与玻璃,构成建筑主体,可说是密斯设计的显著特点。在二战以后,世界经济复苏阶段,他大胆创新,用新材料、新工艺来展现新的建筑,从中,诠释着新的建筑理念。他的“少即是多”、“流动空间”等建筑思想,也因此引领并影响着现代建筑的发展。

展厅内,有商品洽谈会召开。展馆大门面向密歇根湖,正是游艇港湾出口,一艘艘私人游艇静静地泊在里面。

棒球赛与闹台

晚间,与钊、Ben及女友一起去看棒球赛。棒球赛在芝加哥城北与城南两支球队间进行,赛场在城北。我们下地铁走近体育场,人们都在向这里聚集,许多人身着棒球队服,着装表现各队的拥趸。

体育场街对面的几栋楼上,已聚满看客,售票的,不愧为近水楼台,颇有经济头脑。

前面一阵骚动,是芝加哥冰球队来捧场,前几天他们夺得全美冰球联盟赛总冠军,已然是芝加哥的英雄。明星助阵,让球迷们喜不自禁。人们隔着栅栏,拿着相机,叫嚷着明星大名,啪啪地拍个不停。

随人流进场,环顾场地,如足球场一般,露天,只是稍小,周围双层看台带顶棚,此时已坐满观众。

天色渐黑,高架的排灯将赛场照得通明,双方运动员在做赛前热身。一会儿,冰球队运动员入场,全场欢声雷动。运动员举着他们刚刚获得的大奖杯,绕场一周,看台上人浪此起彼伏,相机灯光闪个不停。

比赛开始。我是第一次看棒球赛,规则都不清楚,问钊,他与Ben一起看过。渐渐知道如何看输赢。只是棒球太小,我眼力不济,看着累,加之很难看到本垒打,也难看到跑垒成功,索性看观众。

这些美国人,会为球员的表现,而狂呼,而跺脚,而吹口哨。

比赛进行时,众小贩胸前挂一个大镔铁盒,吆喝穿梭于看台,卖啤酒,卖饮料,卖汉堡,卖零食,观众也不忘于闹腾中犒劳自己。小贩们背对激烈的赛场,盯着面前的狂热人群,一个个眼疾手快。看他们一只手同时递两大杯啤酒,一只手熟练地收钱找零,这才是他们的赛场,不能不认真对待。

前排的一对情侣,看球的空隙,你亲我一下,我嘬你一口,小女子拿着手机,既拍赛场,又不时地将两人的亲密来个自拍。

我起身走向看台最高处,看到有年轻的父母带着孩子,边看球赛边吃喝。还有几个年长的妇人,估计是相约而来,偶尔看看赛场,也会随着人群而欢呼,但更多时间是脑袋凑在一起笑谈。

美国地大,人不多,居住独立,平时没有串门的习俗,有事上门得预约。住所和上班之处往往很安静,很注重个人空间,不轻易打扰别人,也不希望被人打扰。

但这些,不表明美国人相互间不往来,他们的酒吧,就是一个很适合聚会的场所,人多,生意好。十年前到美国,曾住某小城,晚间,地导问我们去不去酒吧?行啊,见识见识,我们一行上车而去。

晚上的小城安安静静,一路看不到行人,进入酒吧,里面倒是热闹。我端着酒杯转了一圈,演唱的、跳舞的、喝酒的、打台球的、打扑克的、看电视的、玩老虎机的……大家轻松而自在,一个老妇还拉着我们同伴随着音乐起舞。可见,人就是群居动物,缺乏交往不行。

球场里人气足,对于美国人来说,就是个闹台,就是个情绪宣泄和与人交流的地方。那几个老太太,哪是看球,分明是借此一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