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小家庭大理财
2678500000003

第3章 念好理财经家庭生活甜又美(2)

如果从明天起,如果作为家庭主要收入的你无法再拿一分钱回家,你的家庭所有资产能维持妻子和孩子以及父母目前的正常生活几年或几个月?或者是负债>资产?

3.未来需求原则

家庭理财的明确目标之一是针对未来的家庭理财需求预作规划,这些未来需求主要包括子女教育费用、购房费用、养老费用三大项。

4.熟知投资工具原则

家庭投资工具可依据保守、稳健、激进分为三类:

(1)最为保守的工具是银行储蓄。

(2)保守而稳健成长的“固定收益型”投资工具,包括债券、基金、保险等。

(3)回报高但风险也较大的投资工具,包括股票、期货、收藏等。

5.个性原则

不同收入、不同年龄、不同职业及不同心理承受能力的人,对抗风险能力各不相同。因此,家庭理财一定要从自身实际出发,选择适合自己的理财方案和理财工具,切忌盲目仿效。

家庭理财的重要作用

家庭收入不仅仅只是用于应付必要的支出,还可以利用节余,通过投资规划来创造更多的财富,使家庭的生活质量达到更高经济保障的层次,最大限度地追求财务自由。如果您能够掌握家庭理财的基本知识,将有利于家庭成员在财产的保护、积累、传承等各个方面有着良好的沟通,避免产生不必要的家庭矛盾,增强家庭抵御风险的能力,最终起到促进家庭和谐的作用,从而为追求幸福的婚姻目标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要达到上述目标和奠定家庭的物质基础,您需要了解并构建以下四大基本财务体系及其作用。

1.构建婚姻家庭的风险防控体系,为家庭的财产构筑防火墙

风险防控对于家庭理财来说主要体现为财富保护,具体的规划安排包括现金规划、保险规划、税收筹划以及退休养老规划。

2.构建婚姻家庭的消费管理体系

家庭的消费管理体系主要是安排家庭目前和未来的各项消费支出,尽量均匀地享受一生的财富。通常可以把这一体系分成两个部分,首先是家庭的日常生活消费支出规划;其次是大额消费支出规划,如购房或购车规划以及子女高等教育规划等。

3、构建婚姻家庭的投资获利体系

建立一个美满幸福的家庭,形成理性科学的消费习惯只是开始。如何在现有财富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地实现财富的增值,是通向财务自由的必须之路。财富的增值主要通过投资规划来实现。投资规划是根据家庭的财务目标和可用投资额以及风险承受能力等实际情况来确定投资目标,并通过资产配置、投资组合、证券选择等技术,结合具体的投资策略来实现投资目标。投资规划是家庭理财规划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并且往往是最重要的内容。除了增加收入来源之外,投资几乎是家庭资产增值的唯一手段,因而投资也自然成为家庭实现多项财务目标的重要手段,比如对于子女教育金准备、养老金准备等。

4.构建婚姻家庭的财产传承体系

对家庭一代人创造的财富进行有效的代际传承安排,是促进家庭和睦的重要事项。面对中国每年高达百万起的婚姻家庭、继承纠纷案件,如何构建婚姻家庭的传承管理体系就显生尤为迫切。从财富的传承角度看,此管理体系愈发强调家庭成员之间的公平性和效率性。公平性体现在财富可以在继承人之间进行分配,使每一个家庭成员得到安身立命所需资本,并体现其在创造财富和履行赡养老人家庭责任上。效率性则要求传承的安排可以让家庭成员更好地得到继续创造财富的机会。构建婚姻家庭财产传承管理体系,是从家庭理财提升到家族理财的关键步骤。

家庭理财的范围

房产

“买房子是人生理财目标中最重要、最复杂的大事。”首先要设定目标并计算所需资金,如5年后希望买一套总价100万元的房子,若预计贷款八成,须先准备约20万元的自备款。如何准备20万元,建议您采用定期定额投资基金的方式,每个月投资的金额约2583元,假设以年平均报酬率10%来计算,投资60个月(5年),就可以攒够20万元。至于贷款部分,可视本身条件或能力而定,以免日后为了房贷支出过度而影响生活质量。

教育金

据调查,目前在一些大城市,培养一个孩子至大学毕业,至少需20万元至30万元。若善用投资的复利效果及早规划,让子女去理想学校的梦想并非遥不可及。虽然实际教育金随时间膨胀,但是,时间愈久,投资的复利效果也愈大,可帮助投资者累积财富,所以储备金应尽早开始。此外,除了定期存款、教育保险等风险较低相应收益也较小的投资工具,有能力承受一定风险的投资者也可以考虑基金等投资工具。基金定期定额方式积累教育基金是一个好办法,有强制储蓄的作用,又可分散入市时点,减少风险。

养老金

在中国老龄化的现实下,退休养老问题也日益显著,做好养老理财计划必须考虑六大因素:负担与责任(有无尚须偿付的贷款、是否需要抚养亲属或养育子女等)、住房条件(涉及生活费用的高低)、收入状况、劳保给付、通货膨胀、健康情形等。对退休人士而言,投资最好避免高风险,重在保值、稳健。当然,每个人在投资时,都应该选择适合自己的投资组合。投资组合也并非一成不变,可根据市场的变动做相应的调整。

如何做好家庭理财规划

成家立业肯定会涉及到家庭理财,而家庭理财要有详细规划,这样能使生活更美好。提到理财,人们往往简单理解为投资,让资产升值。其实,真正的理财规划包括现金规划、投资规划、风险管理和保险规划、子女教育规划、养老规划、遗产传承规划等八大内容。只有从家庭财务实际出发,走好这关键的“八大步”,家庭理财规划才能真正有的放矢,做到科学统筹、心中有数。

1.必要的资产流动性

它包括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国债以及货币型的市场基金。一般情况下,这些钱应该至少是收入的3倍,但一般家庭所持有的倍数都应比这个高,尤其是现下的中年人家庭,上有老下有小,所以这个倍数依据各家的情况自行决定,用以满足日常开支、预防突发事件及投机性的需要。

2.合理的消费支出

理财的首要目的是达到财务状况稳健合理。实际生活中,学会省钱有时比寻求高投资收益更容易达到理财目标。建议通过规划日常消费支出,使家庭收支结构大体平衡。一般来讲,家庭负债率不能超过25%至30%。

3.充足的教育储备

“再穷也不能穷教育”,家长大多花掉毕生心血也要给孩子最好的教育。据统计,从孩子出生到大学毕业,所有消费基本在40万至50万之间(不包括出国费用)。最好在孩子出生前,就准备一定数量的专项教育款项,因这类规划是硬性的规划,实施过程中宜以稳健投资为主。

4.完备的风险保障

人的一生中,风险无处不在,应通过风险管理与保险规划,将意外事件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更好地规避风险,保障生活。

5.合理的纳税安排

履行纳税这个法定义务的同时,纳税人往往希望将自己的税负减到最小。可以通过对纳税主体的经营、投资、理财等经济活动的事先筹划和安排,充分利用税法提供的优惠和差别待遇,适当减少或延缓税费支出。

6.稳健的投资规划

面对基金、股票、保证金、QDII等等越来越多的投资工具,以及琳琅满目的投资项目,普通消费者很容易看花了眼,晕头转向。比较科学的办法是,交给专业的理财团队或人士打理,帮助自己根据自身理财目标以及风险承受能力,利用最合理的投资工具完成增值的过程,最终达到财务自由的层次。

7.长远的养老规划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以及医疗水平的提高,养老问题迫在眉睫。但多数人都是在55岁或60岁的时候退休,那停止工作之后的20年、30年,甚至是40年怎么办?收入急剧减少,甚至没有,只能靠以前的积蓄来维持。因此,要提早规划个人养老,确保晚年的生活质量。

8.资产分配与传承

应尽量减少资产分配与传承过程中发生的支出,对资产进行合理分配,以满足家庭成员在家庭发展的不同阶段产生的各种需要;要选择遗产管理工具和制定遗产分配方案,确保在去世或丧失行为能力时能够实现家庭财产的世代相传。

家庭理财5个定律

4321定律

这个定律是针对收入较高的家庭的支出比例:40%用用买房及股票、基金等方面的投资;30%用于家庭生活开支;20%用于银行存款,以备不时之需;10%用于保险。按照这个小定律来安排投资,既可以满足家庭生活的日常需要,又可以通过投资保值增值,还能够为家庭提供基本的保险保障。

72定律

这个定律的意思是说,如果您存一笔款,利率是X%年后,本金和利息之和就会翻一番。举个例子如果现在存入银行10万元,利率是每2%,每年利滚利,36(=72/2)年后,银行存款总额会变成20万元。

80定律

一般而言,随着年龄的增长,进行风险投资的比例的比例应该逐步降低。“80定律”讲的就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应该把总资产的多少比例投资于股票。这个比例等于80减去您的年龄再乘以1%。比如,如果您现在30岁,那么您应该把总资产的50%=(8030)×1%投资于股票;当您50岁时,这个比例应该是30%。

100定律

是指在40%的家庭投资中股票适宜的比例。它等于100减去年龄后加上%号。比如30岁时股票可占70%。

如一个家庭年收入20万,其中40%,即5万用于供房和投资。30岁时,其中70%即3.5万可用于股票投资,50岁时2.5万用于股票投资。

保险“双十定律”

应该花多少钱买保险,买多少额度的保险比较合适呢?“双十定律”告诉我们,家庭保险设定的合理额度应该是家庭年收入的10倍,年保费支出应该是家庭收入的10%。例如,您的家庭收入有12万元,那么总保险额度应该为120万元,年保费支出应该为12000元。

房贷“三一定律”

按照“三一定律”,每月的房贷金额以不超过家庭当月总收入的三分之一为宜,否则您会觉得手头很紧,一旦碰到意外支出,就会捉襟见肘。

家庭理财7个误区

1.过分担心损失

人们在投资时,看重的是现在的得失,而不是去评估将来的损失或收益,比如说投资股票的某些中小股民,当账面上亏损10%时,没有及时止损出局,只有到账面上亏损到20%时,才意识到在亏损10%时就应该斩仓出局的规则是多么得明智。过分地担心小的损失,可能会招致大的损失。

2.不考虑通货膨胀

许多家庭首选银行存款作为投资工具,然而只有存款利息等于或高于通货膨胀率时,才可使存款保值、增值来达到投资目的。若存款利息低于通货膨胀率,从表面上看,钱的数量在增多,实际上它的购买力却在降低。

3.随波逐流

我们周围有些人,看到别人炒股,他也去炒股;看到别人集邮,他也去集邮。反正看到别人干什么,不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盲目跟着别人干。到最后,他可能炒股,股票亏;集邮,邮票亏;干什么,亏什么。这种投资方式叫“随波逐流”方式,其实不同的人应选择不同的投资品种或投资组合,平时应注意积累理财知识,树立和坚持自己的投资理财原则。

4.过分自信

过分自信的人往往把过去一二次成功的经验认为是成功的秘诀,不问具体情况、条件是否发生变化,或者根据一些有限的小道消息作出投资决策,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5.只听爱听的话

相当多的人只听爱听的话,心理学家称为“优先性偏见”,即人们在形成一个偏好时,他们往往不自觉地歪曲另外的信息来支持自己的偏好;甚至当别人告诉他上了骗子的当,他仍然会百般辩解,为自己上当受骗找理论根据。

6.认为某些钱比另外的钱值钱

有一位寿险营销员发现,在向个体户推销保险时,早上很难成交,而到晚上个体户收摊较容易成交。为什么?因为早上个体户从家里带了钱出来,认为这是自己的钱,舍不得花;到了快收摊时,他就会认为这些钱是今天赚的,把它花了就当作今天没有赚钱一样。很明显,人们认为早上从家里带来的钱,比当天赚的钱值钱,可是他们忘记了,无论哪里来的一块钱都是一块钱。

7.贪多嚼不烂

在生活中,我们会经常面临这样的选择,25元的套餐和35元的自助餐你选择那一种,很多人都会选择35元的自助餐,他们认为自助餐可以任意吃,想吃多少就可吃多少。但他们并没有考虑自己一顿到底能吃多少。许多人喜欢买便宜货,可是他们从不考虑这些东西自己是否需要,若不需要,再便宜的东西也成了不便宜。

家庭理财的基本步骤

步骤一设定理财目标

理财开始的第一步就是设定理财目标。知道目标行动就成功一半。所以家庭理财成功的关键之一就是建立一个周密细致的目标。那么怎么设置自己的理财目标呢?

开始前,我们需区别目标与愿望的差别。日常生活中,我们有许多这样的愿望:我想退休后过舒适的生活、我想孩子到国外去读书、我想换一所大房子,等等。这些只是生活的愿望,不是理财目标。理财目标必须有两个具体特征:一是目标结果可以用货币精确计算;二是有实现目标的最后期限。简单来说就是理财目标需具有可度量性和时间性。如下例就是具体的理财目标:我想20年后成为百万富翁、我想5年后购置一套100万的大房子、我想每月给孩子存500元的学费。这些具体例子都是清晰的理财目标,具有现金度量和实现时间两个特征。

在了解愿望与目标的差别后,我们可以开始目标的设置了:

首先,列举所有愿望与目标。穷举目标的最好方法是使用“大脑风暴”。所谓大脑风暴就是把你能想到的所有愿望和目标全部写出来,包括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穷举目标需包括家庭所有成员,大家座下来,把心中所愿写下来,这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家庭交流融洽的机会。

其次,筛选并确立基本理财目标。审查每一项愿望,并将其转化为理财目标。其中有些愿望是不太可能实现的,就需筛选排除,例如:我想5年后达到比尔·盖茨的财富级别,这对许多人来说都是遥不可及的,所以也就不成其实际可行的理财目标。把筛选下来的理财目标转化为一定时间实现的、具体数量的资金量。并按时间长短、优先级别进行排序,确立基本理财目标。所谓基本理财目标,就是生活中比较重大的,时间较长的目标。如养老、购房、买车、子女教育等。

最后,目标分解和细化,使其具有实现的方向性。制定理财行动计划,即达到目标需要的详细计划,如每月需存入多少钱、每年需达到多少投资收益等。有些目标不可能一步实现,需要分解成若干个次级目标。设定次级目标后,你就可知道了每天努力的方向了。所以目标必须具有方向性,这可算是理财目标的第三个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