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扩张自我优势(人生高起点)
2679800000003

第3章 成功人生源自优势的扩张(3)

积极进取的思想,足以改进人的希望,使人尽量地发挥自己的才干,达到最高的境界。积极进取的思想,可以战胜低下的才能,可以战胜阻碍成功的仇敌。即使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只要我们抱定希望,努力去做,持之以恒,终有成功的一天。希望是成功之母,不论是希望拥有健康的身体、高尚的品格,还是希望拥有巨型的企业,只要方法得当,尽力去做,便有实现的可能。

一个人有希望,再加上坚忍不拔的决心,就会产生创造的能力;一个人有希望,再加上持之以恒的努力,就会达到希望的目的。有了希望,如果没有决心和努力的配合,对希望漠然视之,那么即便再宏大美好的希望也会烟消云散,化为泡影。

人的希望对于造就人生的大厦,往往具有惊人的力量!

一座房子在没有建筑之前,工程师的脑海里早有精密的设计;同样,一切事业在没有进行之前,自然要有确定的希望。

然而如果不加以切实的努力,那么再周密的计划也会成为泡影,正如工程师的蓝图打好以后,不兴土木,再好的蓝图也等于废纸一样。

如果你愿意求得生命中某几方面的改进,你就应该很热烈地、很坚毅地渴望着那些理想,把这些理想保留在你的心中,一刻也不要放松,直到实现为止。

一颗充满希望的心灵,具有极大的创造力,这种创造力会发展人的优势和实力,实现人的理想。

此外,许多成功者都有着乐观期待的习惯。不论目前所遭遇的境地是怎样地惨淡黑暗,他们对于自己的信仰、对于“最后的胜利”都坚定不移。这种乐观的期待会使心理产生出一种神秘的力量,会使他们达到愿望的目的。

期待会使人们的潜能充分地发挥出来,期待会唤醒人们隐伏的力量。而这种力量要是没有大的期待,没有迫切的唤醒,是会永远被埋没的。

每个人都应该坚信自己所期待的事情能够实现,千万不可有所怀疑。要把任何怀疑的思想都驱逐掉,而代之以必胜的信仰,努力发掘出属于自己的强项,必定会有美满的成功。

7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

要懂得生活的艺术,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善于利用自己的优点和长处,而对自己的弱点和短处要设法避开。人生的诀窍就是利用自己的长处。在人生的坐标系中,一个人如果站错了位置——用他的短处而不是长处来谋生的话,那是非常可怕的,他可能会在永久的自卑和失意中沉沦。为此,只有紧紧抓住自己的一技之长,加以利用。

在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有的人善于做学问,没有当官的素质,可他非要从政不可,或不得已被推上某个领导岗位,结果在官场上很不得意,学问也耽误了。这种情况屡见不鲜,用劳伦斯·彼得的话说,这叫“迷失自己”。这种人的失败,在于没有找准自己的位置,丢了自己的长处,而用了自己的短处。

凡成功者,都是根据自己的长处来确定自己的人生方向,并坚持住既定的方向,而如愿以偿地获得成功的。坚守自己的优势方向,就要能经得起各种诱惑的考验,不随波逐流,不赶时髦。

马克·吐温作为职业作家和演说家,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可谓名扬四海。你也许不知道,马克·吐温在试图成为一名商人时却栽了跟头,吃尽苦头。马克·吐温投资开发打字机,最后赔掉了5万美元,一无所获;马克·吐温看见出版商因为发行他的作品赚了大钱,心里很不服气,也想发这笔财,于是他开办了一家出版公司。然而,经商与写作毕竟风马牛不相及,马克·吐温很快陷入了困境,这次短暂的商业经历以出版公司破产倒闭而告终,作家本人也陷入了债务危机。

经过两次打击,马克·吐温终于认识到自己毫无商业才能,于是断了经商的念头,开始在全国巡回演说。这回,风趣幽默、才思敏捷的马克·吐温完全没有了商场中的狼狈,重新找回了感觉。最终,马克·吐温靠工作与演讲还清了所有债务。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你也许兴趣广泛,掌握多种技能,但所有技能中,总有你的长项。

成功者的择业原则是:去选择最能使自己全力以赴的、最能使自己的品格和长处得以充分发挥的职业。因为惟有利用自己的长处,才能给自己的人生增值;相反,利用自己的短处会使自己的人生贬值。正如美国著名政治家富兰克林所说:“宝贝放错了地方便是废物。”

人是复杂的、多面的,既有长处,也有短处;既有优点,也有缺点。如何扬长避短,最大限度地表现自己的优点、优势,这是成功者必备的素质。聪明的人能够最大限度地表现自己的才华和优点,使自己具有永恒的魅力。怎样才能发挥自己的优势呢?那就不要忘了“尽善尽美”四个字。事情无大小,每做一件事,总要竭尽全力求其完美,这是成功者的一种标记。

在人生的路上,只要善于发掘和利用自己的优点、优势,就会成为一个处处受欢迎的人。

8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最易成功

(1)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事

社会上大多数的人,只会羡慕别人,或者摹仿别人做的事,很少有人能认清自己的专长,了解自己的能力,然后锁定目标,全力以赴,所以不能够成大事。据调查,有28%的人正是因为找到了自己最擅长的职业,才彻底地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并把自己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这些人自然都跨越了弱者的门槛,而迈进了成功者之列;相反,有72%的人正是因为不知道自己的“对口职业”,而总是别别扭扭地做着不擅长的事,因此,不能脱颖而出,更谈不上成大事了。实际上世界上大多数人都是平凡人,但他们都希望自己成为不平凡的人——成大事者,梦想成大事,才华获得赏识,能力获得肯定,拥有名誉、地位、财富。不过,遗憾的是,真正能做到的人,似乎总是不多。

如果你用心去观察那些成大事的成功者,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不论聪明才智高低与否,也不论他们从事哪一种行业、担任何种职务,他们都在做自己最擅长的事。

从很多例子中可以发现,一个人的“成就”来自他对自己擅长的工作专注和投入,只有无怨无悔地付出努力的代价,才能享受甘美的果实。

一位知名的经济学教授曾经引用三个经济原则做了贴切的比喻。他指出,正如一个国家选择经济发展策略一样,每个人应该选择自己最擅长的工作,做自己专长的事,才会胜任愉快。

换句话说,当你在与别人相比时,不必羡慕别人,你自己的专长对你才是最有利的,这就是经济学强调的“比较利益原则”,这是第一。

第二个是“机会成本原则”。一旦自己做了选择之后,就得放弃其他的选择,两者之间的取舍就反映出这一工作的机会成本,于是你了解到必须全力以赴,增加对工作的认真度。

第三是“效率原则”。工作的成果不在于你工作时间有多长,而是在于成效有多少,附加值有多高。如此,自己的努力才不会白费,才能得到适当的报偿与鼓舞。

境遇是自己开创的,成功乃是自己造就的。你不必看轻自己,你要相信你的能力是独一无二的,你也许正在完成一件了不起的事,有朝一日,你或许真的可以变得“很不平凡”,而成为大家羡慕的成功者。

一个人做自己擅长的事,脚踏实地是获取成功的另一法宝。每个人在年轻的时候都会立志,有的人想当科学家、发明家或者大文豪,个个看起来志向远大,皆为成大事者之梦。年轻人难免都会“崇拜偶像”,希望找到学习的典型,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当科学家、发明家。培养一技之长,一步一步去累积自己的个人资源,才是迈向成大事的成功之路的要素之一。

也就是说,一个人成大事的工作方法在于:该花的心血一定要投入,该有的过程一定要经过。人生充满变数,一个人的成败与否,不单看他的资质,而是毅力。人应该要有梦想,否则就失去了奋斗的目标与方向,但成大事者的条件必须日积月累地做好准备,你可以立志做大老板,做大文学家,但绝对不要躺在那里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