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解读辉煌密码(人生高起点)
2680100000023

第23章 呕心沥血地创新(2)

我国宋代著名爱国诗人陆游有诗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人生途中亦是如此,特别是在市场经济这个大市场中创业的人们,有时,一个小小的创意,产生一种创新的产品或创新的经营思路,就能开出一条成功的新路。

永和豆浆的崛起就是在不景气时期成就的。豆浆是中国人传统食品,因太过熟悉而无人注意,在洋快餐充斥世界各地的情况下,小小的豆浆也能创造奇迹?人们开始是不相信的,中国快餐业的失败已有前车之鉴,何况这根本不登大雅之堂的豆浆油条?并且这是在食品业不景气的情况下作出的决断,更加令人疑虑其发展前景。

但永和豆浆的创办人却不这么想。他认为民以食为天,吃饭总是不少了的,不管是经济景气还是不景气;二则快餐符合现代生活节奏,豆浆油条既简单又快捷,有营养,足以满足现代人的需求;三则豆浆油条虽不起眼,却是中国传统食品,人们对之很有感情,容易接受;四则豆浆油条及点心食品最能与现代科技融合,不像南北大菜那样,厨师的手艺起决定性作用,容易使用机器批量生产,整齐统一是快餐的风格;五则因为它既便宜又营养丰富,实在是价廉物美,尤其在经济萧条时期,人们口袋里的钱不是那么充裕,自然会更多地考虑价格。

于是,永和豆浆就在低迷时期竖起了大旗。这个创意果然取得成功,它成了中国快餐业的一枝奇花,为中食品业的发展提供了诸多的启迪。这一创新又何尝不是在不如意的情况下开一先河呢?

以上所述的是个人在组织支持下所进行的创新,那么,单个人面临生活的深渊时,是否也能有重新站起来的幸运呢?答案是“有的”,但你必须运用头脑去创新,去出奇致胜。美国著名商人乔治的经历也许可以给我们更多的启示。

乔治·斯太菲克躺在病床上的时候,觉得自己真是倒霉透了:在经济上,他破产了;在身体健康上,他也失败了,不得不住进医院疗养;在生活上,也是一团糟。他似乎挣扎在绝望的边缘,除了头脑,几乎没有可用的东西。

斯太菲克明白必须找到一条新途径才能改变这种状况。他开动脑筋,想到了一个主意。他知道,许多洗衣店都把刚熨好的衬衣折叠在一块硬纸板上,以保持衬衣的挺度。他给洗衣店写信,询问这种纸板的价格,是4美元买一千张。他的想法是把广告与硬纸板结合起来,他可以在硬纸板上登广告,当然要收取广告费,但是,他以1美元每千张的价格销售以占领市场,这样他可以从中获取大笔收入。

斯太菲克投入了紧张的工作。他开始跑业务,把想法变为现实。于是,他获取了初步的成功,把最糟糕的状态抛进了垃圾堆。此后,他从创新中尝到了更多的甜头,并且一直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他的事业越来越发达,终于跻身于社会富有阶层。

乔治·斯太菲克的经历只不过告诉我们,就算是在最不利的情况下,我们还有头脑可以思考、可以创新,循着新奇的思想、新奇的解决方法,我们可以走出低谷、改写人生,这难道不是一件奇妙的事情?

由此可见,无论是组织还是个人,面临四面楚歌或整体背景不妙的情况时,仍是大有可为的,至少创新是一条真正的生路。任何人都知道,面对日益饱和的市场、经济状态的总体低迷、个人生活的愁云惨雾,惟有出其不意,别具一格的创新才能令我们重获新生,赢得一个美好的未来,此时的创新能力已成为人生的至宝。俗语云,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在一片悲愁的气氛中,别出心裁、别具一格地赢得市场、前途,这才是创新能力的真正展示。

5创新策划的魅力

创新策划是当今成功的一把钥匙,甚至有人说,策划就是生产力。

1984年以前的奥运会主办国,几乎是“指定”的。对举办国而言,往往是喜忧参半。能举办奥运会,自然是国家民族的荣誉,也可以乘机宣传本国形象,但是以新场馆建设为主的强大硬件软件投入,又将使政府负担巨大的财政赤字。1976年加拿大主办蒙特利尔奥运会,亏损10亿美元,预计这一巨额债务到2003年才能还清;1980年,前苏联莫斯科奥运会总支出达90亿美元,具体债务更是一个天文数字。奥运会几乎变成了为“国家民族利益”而举办,为“政治需要”而举办。赔老本已成奥运定律。最好的自我安慰就是:有得必有失嘛!

直到1984年的洛杉矶奥运会,美国商界奇才尤伯罗斯接手主办奥运,运用他超人的创新思维,改写了奥运经济的历史,不仅首度创下了奥运史上第一巨额盈利纪录,更重要的是建立了一套“奥运经济学”模式,为以后的主办城市如何运作提供了样板。从那以后,争办奥运者如过江之鲫,就连一些比较贫穷一点的第三世界国家也怦然心动,趋之若鹜。因为名利双收,那是铁定的,借钱也干得!

创新,首先是从政府开始的。鉴于其他国家举办奥运的亏损情况,洛杉矶市政府在得到主办权后即作出一项史无前例的决议:第23届奥运会不动用任何公用基金。因此而开创了民办奥运会的先河。

尤伯罗斯接手奥运之后,发现组委会竟连一家皮包公司都不如,没有秘书、没有电话、没有办公室,甚至连一个账号都没有。一切都得从零开始,尤伯罗斯决定破釜沉舟。他以1060万美元的价格将自己的旅游公司股份卖掉,开始招募雇佣人员,然后以一种前无古人的创新思维定了乾坤:

把奥运会商业化,进行市场运作。

于是一场轰轰烈烈的“革命”就此展开。洛杉矶市长不无夸耀地评介说:

“尤伯罗斯正在领导着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大的运动。”

第一步,开源节流。

尤伯罗斯认为,自1932年洛杉矶奥运会以来,规模大、虚浮、奢华和浪费成为时尚。他决定想尽一切办法节省不必要的开支。首先。他本人以身作则不领薪水,在这种精神感召下,有数万名工作人员甘当义工;其次,延用洛杉矶现成的体育场;第三,把当地的三所大学宿舍作奥运村。仅后两项措施就节约了数以十亿的美金。点点滴滴都体现其创新思维的功力、胆识。

第二步,声势浩大的“圣火传递”活动。

奥运圣火在希腊点燃后,在美国举行横贯美国本土的15万公里圣火接力跑。用捐款的办法,谁出钱就可以举着火炬跑上一程。全程圣火传递权以每公里3000美元出售,15万公里共售得4500万美元。尤伯罗斯实际上是在卖百年奥运的历史、荣誉等巨大的无形资产。

第三步,狠抓赞助、转播和门票三大主营收入。

尤伯罗斯出人意料地提出,赞助金额不得低于500万美元,而且不许在场地内包括其空中作商业广告。这些苛刻的条件反而刺激了赞助商的热情。一家公司急于加入赞助,甚至还没弄清所赞助的室内赛车比赛程序如何,就匆匆签字。尤伯罗斯最终从150家赞助商中选定30家。此举共筹到117亿美元。

最大的收益来自独家电视转播权转让。尤伯罗斯采取美国三大电视网竞投的方式,结果,美国广播公司以225亿美元夺得电视转播权;尤伯罗斯又首次打破奥运会广播电台免费转播比赛的惯例,以7000万美元把广播转播权卖给美国、欧洲及澳大利亚的广播公司。

门票收入,通过强大的广告宣传和新闻炒作,也取得了历史最高水平。

第四步,出售以本届奥运会吉祥物山姆鹰为主的标志及相关纪念品。

结果,在短短的十几天内,第23届奥运会总支出51亿美元,盈利25亿美元,是原计划的10倍。尤伯罗斯本人也得到475万美元的红利。在闭幕式上,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向尤伯罗斯颁发了一枚特别的金牌,报界称此为“本届奥运最大的一枚金牌”。

尤伯罗斯获得的实质上是一枚成功金牌。

6创新者要敢于第一个吃螃蟹

试图创新的人,首先要具有敢为天下先的勇气,敢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们要勇于与旧事物决裂,敢于与普通的人们保持差距,不怕可能面对的失败,不怕传统守旧的人们的指责和怀疑,不耽于已有生活的舒适安逸,从而敢于用自己的创新行为去挑战不可知的未来,去掌握自身的命运,去创造更辉煌的日子!

美国安龙天然气公司的肯尼思·莱,凭着非凡的勇气,采取相应措施,以他的创新挽救了一个濒于破产的公司,并且为行业创造了新的纪律、高额利润。

今天,当人们再重新拿起美国陈旧的天然气管道分布图看时,傻瓜也知道,它就像一个蜘蛛网一样纵横交错、四通八达,能够将天然气送到任何一个地方的天然气公司。事实上,在10年前,也有许多人明白这一点,但遗憾的是,他们都没有行动,放弃了这个绝好创意,因为当时政府有规定:一条天然气管道只能以某一特定的气田由某一特定的公用事业公司输气,较少改通或分流。

肯尼思·莱抓住了这个机遇。他想,如果政府取消管制,天然气能自由交换,并且任意改道或分流,那么就可以建立一个天然气现货市场,以价低处买进天然气,再卖到价高处去,公司的利润肯定十分丰厚。人们嘲笑肯尼思·莱的计划,不赞成政府放弃管制。

面对压力,肯尼思·莱没有妥协,一方面他致力于劝说政府放弃管制,另一方面则雇佣得力的经济人从事创建美国天然气现货市场的工作。双管齐下的效果是十分显著的,不知是由于游说的原因,还是基于实践成绩甚佳,抑或二者都有,政府放弃了管道管制。肯尼思·莱不仅为安龙公司创造了巨额利润,更开创了天然气行业的新纪元,而这一切的开端还在于他那无与伦比的勇气。

肯尼思·莱的勇气不仅展现在这一例中,他又开始了另一项创新。由于自由市场上的天然气价格极其低,他又筹划另一项看来不可思议的事情:用天然气作发电厂燃料。这原本是为国家政策所明令禁止的。肯尼思·莱的实践说服了政府和公众,这样的做法不仅经济而且污染较少。肯尼思的勇气又一次帮助他战胜了对手,如今,用天然气发电已成为新的专利项目。

肯尼思·莱的创新挽救了濒临破产的安龙公司,10年中,它的股价上升了三倍,而且在1996年度的创新精神排名中居第一位。肯尼思的勇气为他个人及公司创造了一个奇迹。

中国改革开放走到今天,国人的胆子是越来越大了,别的不用说,关于飞机已经出了好几例新鲜事。先是有人敢想敢干,和俄罗斯人做起了飞机交易,用国内的轻工业产品等换了一架货真价实的飞机回来;接着,又有胆大的农民宣称要自己设计、制造飞机,不管效果怎样,到最后总弄出了像模像样的东西;然后,出了一个原永民,深信中国人玩飞机的时代不远了,贷款买了技术,建造了工厂,申请了许可证,成立了专门生产飞机的科源轻型飞机公司,1995年出产了第一架飞机,到现在为止,已经开发了农业作业型、旅游型、教练型、航测型,成功地卖出了六架,而且他们的飞机和他们代表中国首次参加了世界热气飞艇锦标赛,获得了第12名。不可否认,原永民的企业还很小,飞机还不完善,但是,谁又能否认他在这行里的领头地位,谁又能断定下个世纪的飞机巨头不是今天这个气候尚小的原永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