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每天一个逻辑游戏
2686600000012

第12章 答案(4)

选项D不是必须假设的。因为市政府关于现有云梯消防车足够的理由,完全可能把龙口开发区某些高层建筑内的防火设施不符合标准作为一个火灾隐患因素考虑在内。

选项B显然不必须假设的。

309.C

310.D

311.A

【解析】题干实际上断定了这样的意思:粮食短缺当然会引发饥饿危机,但这样的粮食短缺目前和将来都不会发生,因为粮食总产总大于人口对粮食的最低需求。因此,粮食短缺不可能是引发将来饥饿危机的原因。将来发生饥饿危机并非不可能,但同过去一样,其根源在于分配。

A项显然符合题干的断定。否则,题干的断定就不能成立。B项和C项显然不符合题干的断定。D项并不符合题干的断定。题干认为将来不会有粮食短缺的根据是:粮食总产总大于人口对粮食的最低需求。因此,即使D项不成立,例如:即使将来粮食年产低于目前,但只要全球人口的最低粮食需求量也低于目前,题干的断定依然成立。

312.D

【解析】D项如果为真,说明疟疾有不同的类型;感染某种疟疾,只能产生对这种疟疾的免疫力,而不能产生对其它类型疟疾的免疫力。因此,很多孩子在感染疟疾几次后才对疟疾具有的免疫力,很可能是感染不同类型的疟疾后产生的对多种类型疟疾的免疫力,这种免疫力要在多次感染后产生,不能说明孩子在一次感染后不会产生对某种疟疾的有效免疫反应。这就有力地削弱了题干的假设。其它各项均不能削弱题干。

313.D

【解析】令p表示“小陈懂英语”,q表示“小陈懂法语”。题干断定:并非(p并且q)。

并非(p并且q)

=(并非p)或者(并非q)

=如果p,那么(并非q)因此,答案是D。

314.A

【解析】要区分两个概念:第一,民用自动报警装置对防止入室盗窃所起的作用;第二,民用自动报警装置对破获入室盗窃所起的作用。民用自动报警装置对防止入室盗窃所起的作用,只能表现为通过公开明显的标识使盗窃者不敢或中止入室作案。如果Ⅰ项断定为真,即事实上民用报警装置不易被发现,即事实上入室盗窃者难以区分一个住户是否安装自动报警装置,则就不能根据90%以上的入室盗窃案都发生在没有安装自动报警装置的住户,就得出结论:民用自动报警装置对防止入室盗窃起到了有效的作用。这就削弱了题干的论证。

Ⅱ项能削弱题干,因为如果S市公寓区内安装自动报警装置的住户不到10%,则显然不能根据90%以上的入室盗窃案都发生在没有安装自动报警装置的住户,就得出结论:民用自动报警装置对防止入室盗窃起到了有效的作用。

Ⅲ项不能削弱题干,因为,第一,题干的结论是民用自动报警装置对于防止而不是对于破获入室盗窃起到了有效的作用;第二,Ⅲ项如果为真,也不能说明民用自动报警装置对于破获入室盗窃起到了足够有效的作用,这种作用即使公开,也难以起到震慑者,防止入室盗窃的作用。

315.C

【解析】如果C项为真,则由于与引起精神分裂症有关的大脑区域的发育,大部分发生在产前一个月,又由于冬季因难买到新鲜食品易使临产的孕妇营养不良,因此,冬季出生的婴儿易患先天性精神分裂症。这就支持了题干中专家的结论。其余各项均不支持题干。

316.D

【解析】如果D项的断定为真,又根据题干,只有与人及其宠物有接触的长尾猴才接受检疫,则说明在接受检疫的长尾猴中感染狂犬病的比例,要高于未接受检疫的长尾猴。这就有力地支持了专家的推测。

其余各项均不能支持专家的推测。

317.C

【解析】C项是题干的议论必须假设的,否则,如果事实上在课余时间不玩电子游戏的孩子在任何时候都不与人交流,那么,就不能根据青少年在课余时间玩游戏而不是与人交流,就得出结论,把课余时间花费在玩游戏上的青少年比其他孩子缺少沟通能力。

B项也是题干的议论应当假设的。但由于B项断定的是大多数孩子,而不是所有的孩子,因此,题干对于B项的依赖程度弱于C项。

其余各项均不是需要假设的。

318.D

【解析】如果D项的断定不是真的,即事实上有些东方考古学家对中国古代史并没有什么研究,则这些对中国古代史没什么研究的考古学家,完全可能包括题干中所提及的在美国斯坦福大学的毕业的东方考古学家。因此,就不能根据某些东方考古学家是美国斯坦福大学的毕业生,就推出某些美国斯坦福大学的毕业生对中国古代史很有研究。

所以,为保证题干的推理成立,D必须是真的。其余各项都不必须是真的。

319.B

【解析】B项指出了不能因为群众期望值的提高可能导致对领导的不满而把它绝对视为对领导不利的东西。特别是竞选演说的直接目的是为了当选,群众的期望值达不到一定的高度,就不会选某个领导。

其余各项都没有削弱题干。

320.D

【解析】在题干中“第二味觉”是“边吃边呼吸”的必要条件,而“边吃边呼吸”又是“高效率的新陈代谢”的必要条件,因此,“第二味觉”是“高效率的新陈代谢”的必要条件。也就是说,没有“第二味觉”,就不可能有“高效率的新陈代谢”。

D中所举的哺乳动物没有“第二味觉”,但有“高效率的新陈代谢”,是题干所断言的条件关系的反例,否定了题干的断定。

321.D

【解析】题干断定,在河域中,可以发现鲦鱼并且长有浮藻,是大嘴鲈鱼生长的必要条件,由此不能推出,在河域中,长有浮藻是鲦鱼生长的必要条件,因此,Ⅰ不成立。

题干断定,可以发现鲦鱼并且长有浮藻,是大嘴鲈鱼生长的必要条件,而没有断定这是充分条件。因此,漠亚河中没有大嘴鲈鱼,但完全可能既有浮藻又有鲦鱼。因此,Ⅱ和Ⅲ都不成立。

322.C

【解析】断定“不必然地震”等于断定“可能不地震”;断定“不可能地震”等于断定“必然不地震”;断定“不必然不地震”等于断定“可能地震”;断定“不可能不地震”等于断定“必然地震”。

323.D

【解析】题干的结论是:18至65岁的女性中有48%是全年不在外工作的家庭主妇;其论据是一年中任何月份,18至65岁的女性中都有52%在家庭以外工作。这个论证显然是有漏洞的。要使这个论证成立,必须满足条件:一年中任一月份,18至65岁的女性中不在外工作的家庭主妇,在全年的所有月份中都不在外工作。如果D项为真,则由于事实上许多妇女经常进出于劳动力市场,因此,上述条件很难成立,这就严重削弱了题干的论证。

其余各项均不能削弱题干的论证。

324.B

【解析】如果B项的断定为真,则题干中的第一个假设就难以成立。因为第一个假设断定,迁涉者是以沿途的动物为食,而据B项可知,这样的动物当时难以存在。

A项是支持第一个假设的理由。其余各项与问题无关。

325.A

326.B

【解析】由题干,王府大厦的保安都没有经过体检,而只有经过体检并合格的人才能加入冬泳协会,所以,王府大厦的保安都没有加入冬泳协会。

题干又断定,所有加入冬泳协会的人都被评为全民健身积极分子,在这一断定的条件下,没有加入冬泳协会的王府大厦的所有保安,有可能都没被评为全民健身积极分子。这就是说,如果题干的断定为真,B可能为假,因此,B不能从题干中推出。

其余各项都能从题干中推出。

327.A

【解析】从“每一个候选人都有选民投了赞成票”,可知“没有候选人没有得到赞成票”一定为真,即⑸为真。⑴的真假未知,因为从“每一个候选人都有选民投了赞成票”为真,推不出“有的选民投了所有候选人的赞成票”,尽管可以从后者为真可以推出前者为真;⑵的真假未知是显然的;⑶“没有选民投了所有候选人的赞成票”与“有的选民投了所有候选人的赞成票”是相互矛盾的关系,既然后者的真假未知,那么前者的真假也就未知;⑷的真假未知也是显然的。

328.C

【解析】由题干可得出结论:经过微波炉足够加热的食物如果引起食物中毒,则其中一定含盐。C项没有断定足够加热这个条件,因而不能从题干推出。事实上,根据题干的条件,完全可能存在这样一种食物,它不含盐,也经过微波炉加热,但由于未足够加热而造成了食物中毒。其余各项均能从题干推出。

329.B

【解析】题干所使用的求因果的方法为“共变法”。选项B使用的也是共变法。选项A是共变法的误用,因为雷声和闪电是同时发生的,两者不具有因果联系。

330.C

【解析】律师实际上断定,维护法律赋予(包括真正的罪犯在内的)被告的合法权利,是实施法律公正的必要条件。Ⅰ和Ⅲ都符合律师的断定,都能从律师的断定中推出。Ⅱ实际上断定,维护法律赋予(包括真正的罪犯在内的)被告的合法权利,是实施法律公正的充分条件。这显然不符合律师的原义,因此不能从律师的断定中推出。解答此题,关键是要准确理解什么是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以及二者的关系。

331.D

【解析】题干的论证包含着一个隐含的前提,即高脂肪、高糖含量的食品对于人的健康的危害,包括未成年人。D项断定,高脂肪、高糖食品主要有害中老年人的健康。如果这一断定为真,则有力地削弱了题干的前提,从而削弱了题干的论证。

332.D

【解析】由题干,进一步开发电视卫星更多的尖端功能的初衷是提高电视卫星的售价,用以应付昂贵的成本。如果项为真,则电视卫星具备的尖端功能越多,越容易出问题,因而又将导致保险金的新一轮上涨,使得电视卫星的成本继续上涨。

其余各项不足以说明电视卫星的成本将继续上涨。

333.D

【解析】题干认为同一个广告反复播放会引起观众的厌烦,从而对厂家做电视广告来说,产生了负面效应。选项D说明,电视广告的目的就是让观众记住厂家所要推销的产品,而不应顾及观众当时的感受,这也就是说,为了让观众记住厂家所要推销的产品,反复播放同一个广告,不仅是允许的,而且是必要的;不仅不会产生负面效应,而且会产生厂家所需要的正面效应。

334.D

【解析】题干断定的条件关系是:

付高额片酬,世界级明星出演,巨额票房收入。

D项肯定前件,否定后件。因此,如果D项断定的情况存在,题干的条件关系就不成立。

335.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