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别按常理出牌
2689400000003

第3章 准则绝不亲自用电脑工作(2)

就算他能把像录入、图表和数字以及更改格式这样普通的工作都准确无误的完成,但是是否有能力保证在做更复杂、风险更大的生意时,也能获得别人的支持呢?他布置的任务,必须要让其他人能准确地理解,他能驾轻就熟的完成这件事吗?他对同事的能力的信任从哪里来?他又怎么会知道,应该在什么时候如何支配谁?如果他是一个中级主管,那么,他能区分哪些工作应该由他自己承接,而哪些工作应该分配给下属吗?

所以,你千万不要打字打得忘记了领导的技巧!请记住,谁要是无法把一件简单的电脑工作委派出去,他就会被从管理位置上淘汰。

让人感到惊讶的是,在国际机场的候机大厅里,居然有那么多身穿深色西装的男士把笔记本电脑放在膝盖上,像打字员一样忙碌着(难不成他们真的只是做着40马克的工作却可以拿一张350马克的账单的专职人员和顾问吗)。

有一件事你完全可以肯定:这些膝盖上放着笔记本电脑的英俊的男士中,将来没有一个真的会成为高级经理。他们的时间应该用来做更有用的事情。如果人们注定要在飞机场等候,那至少也应该把时间用来读书。谁要是不打算一辈子打字,他就应该在被迫休息的时候,设法取得信息方面的优势,以便今后能够在他的同事中表现得更加突出。

此外,亲手使用电脑还有其他负面作用。一个经理可以把一项任务交给另一个能够很好地完成它的人去做,倘若经理错过了这个机会,那么他就会失去建立上下级之间力量对比或者维持一个已经存在的力量对比的时机。一个人发号施令,而其他人毫无怨言地接受任务,默认这是他们必须完成的,等级在现实生活中就是这样产生的--尤其是那些重要的却非正式的等级。

溢美之词同样有它的给予者(或者叫资助者)和需求者。通过这种对赞扬的给予和接受也可以给“等级”这个概念下定义。然而,能够有资格表扬某人的人,也一定是有权力指使他做事的人。对那些新上任的经理而言,正因为层次分明的从属结构还没有形成,所以要想让一群人很自然的接受他分配的任务,按照他的指令工作,反到是一件容易的事。

如果一个有雄心壮志、想在职场上继续有所建树的经理,只知道死抱着电脑不放,坚持在操作上亲力亲为,那么留给他的唯一机会,只能是在等级结构内部设法找到一个可有可无的职位。

还有更糟糕的:这个可怜的人得到的是恰恰相反的结果。他总是不得不与那些本应对他的事业起辅助作用的人相比较。对于他所完成的工作,他的同事都要做出最好的评价,换句话说,他成了需要受表扬的对象。他们是不会吝啬这样的褒扬的,因为毕竟这关系到每天盘子里的面包。

但是你必须清楚地知道,每一个秘书都懂得的信函格式,而你每次都要重新学习。那些被你忽视了的标点使用上的小瑕疵,却逃不过秘书的眼睛。你的工作结果会差一点儿也是不足为奇的。不管怎么说,你不可能达到像秘书一样的工作质量,因为秘书日常工作的主要部分就是这个。但是秘书可不这么认为,她们只看到你拙劣的工作成果。

而且她们还会得出一个相似的结论,你本职工作的质量其实也和这个差不了多少--一般来说无须得到秘书对此的评价,但实际上,在大多数情况下,这是你的秘书和其他同事得出的完全一致的结论。有句话是这么说的:

“如果他连一篇没有差错的文章都写不出来,那么我倒想知道,他在他的本职工作中会犯怎样愚蠢的错误!”

许多电脑信仰者居然还期待他们这种半瓶醋的做法能赢得喝彩!但是这只能使情况变得更糟。有这样的(自以为了不起的)经理,他们非常渴望能够听到写字间里的女士们说:“天哪!就连我们也不可能做得更好。”就这样,“赞誉的金字塔”翻转了过来。同事会设法让这个自命不凡的经理(自命不凡,是因为他不会再成就什么了)感到满足,而在今后,这种满足感很可能会将他的注意力更多、更频繁地引向那些原本与他的领导工作毫无关联的事情。可这不是他自己主动转到这个错误的方向上来的吗?反正他已经被他的同事看扁了。谁要是总企盼着下属的夸奖,他就会成为同事的笑料和一个不称职的企业领导。

不会分派工作,只能成为受人摆布的玩偶

对于勤奋的电脑使用者来说,如果他的同事反过来把电脑工作委派给他,那么最后,这件事只能令他感到羞辱。这通常是从一个毫无恶意的请求开始的:“快来看一下,为什么不能正常运行了。”结果是,他替他的同事做了整个演示和电子数据表。倘若小组里的同伴成为新的上司,那么至少他依旧是这位新上司的得力助手,在这个职位上他已经站稳了脚跟。但同时这也保证了,他同样会被其他的同事甩在身后,最后他肯定会被人指使得团团转,马不停蹄地做着与他的本职工作无关的工作。但当某一天人们明显地看出,他的本领与真正的计算机专家相比根本无法相提并论时,他就会丢掉这份工作了。

你觉得这样很好吗?不!因为至少在这家公司里,他再也不可能实现到管理层的飞跃了。这样的话,他留在人们印象里的只能是一个无能者的形象。他唯一的出路是:从这家公司消失。

除了电脑以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小玩意儿也通常被人们看作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但是那些雄心勃勃、一心想向上爬的人会很谨慎地并且有目的地使用这些东西。就拿手机和助理来说吧,没有人怀疑,能够脱离办公室、改用电话保持联系和开发项目的工作方式是值得向往的,然而持续不断的联络恐怕就是灾难了。那些把移动电话随身携带的人所犯的最主要的错误是,他们将自己的电话号码告诉了所有的人。他们的这种行为就像是一个人发动了一架模型飞机,然后不加选择地向周围的行人大量地发放无线遥控器。那么,就这个经理而言,他的成功之路也将会像这架飞机的航线一样。

随时都可以联系到的人,肯定不是什么重要人物。你完全可以直截了当地和你的谈话对象说:“请你打这个电话,我的秘书会负责把你的消息及时迅速地转达给我。”这是专业的做法。而同时,你也会特别受秘书的青睐,因为她觉得自己受到了重视。“不行,我不能把米勒先生的手机号码给你!”她会这样拒绝别人。而且令她骄傲的是,她是整个公司里唯一一个知道这个电话号码的人。她可以决定,什么时候用哪条消息来打扰你,许多询问她也可以马上为你解决,她享受着这样的权利。

在公司里请你尽可能地不插手电脑的事!如果你放不下你的这个玩具,那么就请你在家里玩。你的火车模型和橡皮鸭子也都不要带到办公室来!

我承认,我有点儿惊得目瞪口呆了。这一切听起来非常合乎逻辑,而且我觉得这些说的就是我自己,因为我确实在电脑上花了很多时间。可是就因此离不开电脑了吗?不,还不能这么说!或许也有一定道理?突然间,我想起了自己只顾敲键盘,却完全忘记了时间的情景。

“可是这不符合现代的经理形象。”我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其实我只是想说点儿什么。

“谁说的?”“我们教练说的。还有这之前我的每一个上司。”

“啊,是嘛。这些上司大概都分配给你电脑工作了吧?”“是呀。”

“之后他们又正式地表扬了你?”“对。”

“而你则很高兴,并且努力在下一次的时候做得更好?”“当然了。”

“你瞧,怎么样!还用我再多说吗?”他不必再说什么了。尽管如此,我自己还是远没有弄清楚。“但是我不可能一下子把我知道的都忘了呀。我毕竟是学计算机专业的,而且不管你相不相信,我对办公应用程序的了解确实比我们公司的秘书强多了。”

白发老人把一条腿搭在另一条腿上,边思索边抽着烟斗。他好像在想,对于我这么顽固不化的人还值不值得他再费口舌。幸运的是,他决定宽恕我的固执。

“如果你想成就一番事业,你几乎就必须要忘记你所知道的一切。”“为什么?”

“这是第二条基本准则,即视专业知识为绊脚石。”

专业知识和万能胶有着异曲同工的效果:它把拥有它的人牢牢地固定在他的位置上。专业知识越扎实、粘力就越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