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博弈心理学(心理学课堂01)
2695900000014

第14章 纳什均衡:为什么对手总喜欢做你的邻居(2)

有一对夫妇,率先在这里租房,办起了一个风味小吃店,不曾想生意竟出奇得好。渐渐地,许多风味小吃都聚集到了这条街上来。这条街很快就成了远近闻名的小吃一条街。

见租房的人生意这么好,对外租房的公司再也坐不住了。公司收回了对外招租的全部门面房,撵走了所有在这里经营各种风味小吃的人,摇身一变,自己经营起小吃生意来。但没料到仅仅一个月,这条街巷又冷清起来。许多常来常往于这条街上的食客,竟然慢慢不再来了。公司的效益也出奇地差,自己独家做生意的收入,竟还没有房租的收入高。公司经理百思不得其解,去询问一个德高望重的经济学方面的老专家。

专家听了,微笑着问他说:“如果你要吃饭,是到一个只有一家餐馆的街上去,还是要到一个有几十家餐馆的街上去?”

经理说:“当然哪里餐馆多,选择余地大,我就会到哪里去。”

专家听了,微微一笑说:“那么你的公司垄断了那条街巷的小吃生意,与同一条街上只有一家餐馆有什么不同呢?”

经理幡然醒悟:有竞争才有活力。回去后,他迅速缩减了自己公司的生意门店,将其余的门面房对外招租。这条街巷的生意渐渐又恢复了昔日的红火。

许多人都把对手视为心腹大患,恨不得除之而后快,却不知一个强劲的对手会让你时刻都有危机感,会激发你更加旺盛的精神和斗志。因为对手的存在,你才会永远做一只威风凛凛的“美洲虎”。

互相牵制的螃蟹

有一位青年到海边旅游,在那里遇到了一位捉螃蟹的老翁。他看到老翁旁边放着两个小竹篓,一个盖着盖子,一个敞着口。他猜想肯定是那个盖着盖子的竹篓里装满了螃蟹,而那个敞开口的竹篓里没有螃蟹或者很少。

为了证实自己的猜想,他走上前去往那个敞口的竹篓里一看:“哎哟!好家伙,怎么里面这么多螃蟹?”接着,他又掀开了那个盖着盖子的小竹篓,往里面一瞧,却发现只有一只螃蟹。他纳闷了,于是问老翁:“老伯,为什么您这个竹篓里只有一只螃蟹,还要盖着盖子,而另一个竹篓里装满了螃蟹,您却不盖?”

老人淡淡一笑,回答说:“年轻人,你有所不知。这两个竹篓的形状和一般竹篓不同,它的开口部分较小,而底下的部分较大。假如竹篓里面只有一只螃蟹,就得把竹篓盖好,防止那只螃蟹逃走;如果竹篓里有两只以上的螃蟹,那么竹篓口就算不盖,也不必担心。因为只有一只螃蟹时,螃蟹可以顺着竹篓口逃走,而若有两只以上的螃蟹,那么所有的螃蟹都会拼命地往竹篓口跑。但是这时候问题就出现了,竹篓口设计得很小,只能让一只螃蟹通过,一旦有螃蟹顺利爬到开口处,其余的螃蟹便会蜂拥而至,设法占据出口的位置。这样一来,只要有螃蟹想逃走,其余的螃蟹便会把它拉下来,所以没有任何一只螃蟹可以顺利逃走。”

螃蟹如此,人何尝不是这样,每个人都想出人头地,都在与周围的人竞争,因此有些人总是生怕别人超过了自己,而为别人的成功设置各种障碍。企业里常会有一些人,嫉妒别人的成就与杰出表现,天天想尽办法进行破坏与打压。如果企业不把这种人除去,久而久之,组织里就只剩下一群互相牵制、毫无生产力的“螃蟹”。“一个人敷衍了事,两个人互相推诿,三个人则永无成事之日。”这就是人性的弱点,也是我们每个人的弱点。美国前总统华盛顿看到了这一点,中国的古人也早就看到了这一点,所以才有“三个和尚没水喝”的论断。是否合作是一个问题,如何合作更是一个问题。在很多时候,人多力量未必就大。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不是简单的力量和智慧的相加,而要微妙和复杂得多。在人与人的合作中,假定每个人的能量都为1,那么10个人的能量可能比10大得多,也可能比1还小。因为人的合作不是静止的,它更像方向各异的能量,互相推动时自然事半功倍,相互抵触时则一事无成。

聪明人,靠脑袋存活

强者霸道,连决定胜负标准的博弈规则的制定都掌握在自己手中,那么弱者是不是就无计可施,只有坐等挨打的份儿呢?下面这个故事就将告诉你答案。

从前,有一个昏庸无能、偏听谗言的国王,他手下有两个大臣:一个是忠心耿耿、一心为民而常常谏言得罪国王的好大臣,一个是诡计多端、奸诈无比、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时时恭维国王的坏大臣。

坏大臣为了独自掌权,视自己“发财路”上的拦路虎——好大臣为眼中钉,一天到晚想着如何置好大臣于死地。

有一天,趁着好大臣下民间考察不在宫中的空当,坏大臣在国王面前数落了好大臣许多不对的地方,还一本正经地愣说好大臣此次民间考察是为了集合部属兵力蓄意谋反。“谋反”一词正好扎中了国王最敏感的地方,引得国王龙颜大怒,当即下令召好大臣回宫。

坏大臣见国王已中计,顺势而说:“念着君臣一场,也考虑着给所有臣民一个交代,请国王法外开恩,用抓阄的方法来处置他,让天意来决定他的生死,如何?”国王对这一处置方法充满好奇,迫不及待地命令坏大臣详细地说说抓阄是怎么一回事。

在一个盒里放两个阄,一个写“生”字,一个写“死”字,让好大臣从盒子里任意抓一个。抓到写着“生”的阄就活命,抓到写着“死”的阄则斩首。坏大臣侃侃而谈。

如果坏大臣不在阄上做手脚的话,好大臣存活的几率还有50%,但坏大臣的目的就是要置好大臣于死地,他怎会大发善心让好大臣白白捡一个50%的生还机会呢?当天夜里,坏大臣就逼迫做阄的人把两个阄都写成了“死”字。这就意味着无论好大臣抓到哪个阄,他都必死无疑。

好大臣一心为社稷着想,当然很受人尊敬,包括做阄的人。当坏大臣亲眼看着阄做好拍拍屁股走人之后,做阄的人偷偷给好大臣府中送了一封信,信中写明了上述情况,请好大臣赶快想办法。

好大臣当然不知是计,接到国王命令后星夜赶回了府里,准备第二天就入宫见国王。就在安寝之时,好大臣收到了做阄人送来的救命信件。看完信中内容之后,好大臣出了一身冷汗,眉头紧锁。但片刻之后,足智多谋的好大臣想到了对付死亡之阄的好办法,安心睡觉去了。

第二天,当好大臣在宫殿之上见到国王时,国王什么辩解的机会都没有给他,就命令他从盒子里面抓一个阄出来,抓到“生”就生,抓到“死”就死。站在一旁的坏大臣掩饰不住内心的狂喜,露出了狰狞的冷笑。好大臣看了一眼坏大臣,一言未发,从容地从盒子里抓了一个阄,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它吞进了肚子。在场的人都十分惊讶。

好大臣把抓起的阄吞了下去,使得国王无从知道那只被吞进肚子里的阄是“生”阄还是“死”阄,但他可以根据留在盒子里的阄是“生”是“死”来推断吞进好大臣肚子里的阄是“死”是“生”。既然盒子里的两只阄一只是“生”,一只是“死”,如果留下的那只阄上写着“死”,那么好大臣吞下去的那只阄一定是“生”了。在铁定的事实面前,坏大臣气急败坏,好大臣靠着自己的智慧活了下来。

从博弈论的角度来看,为了达到公平,任何游戏都有自己的规则。有了规则的“游戏”,才可能保证好人的胜出,才可能使社会达到和谐与可持续发展,才可能产生道德、法律等人类必须服从的社会规则,否则社会就无法实现公平、正义了。

但是,在这场生死阄博弈中,坏大臣做了手脚,使游戏应有的规则遭到了无情的践踏,也使好大臣丧失了选择利于自己的策略的机会。如果好大臣还是一成不变地按照先前所定的规则“抓阄”定生死的话,他无论怎么抓,都必死无疑。在无权利制定规则的情况下,好大臣只好通过有限的条件来变换规则:变“抓”阄为“吞”阄,以此保住了自己的生命。

牧师的忏悔

有一个人在一个笼子里关了一群猴子,每过一天就打开笼子抓一只猴子杀掉。每天主人来时,每个猴子都紧张,它们不敢有任何举动,怕引起主人的注意而被主人选中。当主人把目光落在其中一个猴子身上时,其余的猴子就希望主人赶快决定。当主人最终做出决定时,没有被选中的猴子非常高兴。那个被选中的猴子拼命反抗,其余的猴子在一旁幸灾乐祸地观看。这样的过程日复一日地在进行着,最终猴子全部被宰杀掉了。

这个摘自潘天群老师所著《博弈生存》一书中“待宰的猴群”的故事,留给我们很多启示。

我们假想一下,如果这群猴子在意识到被抓就是去送死这一刻起就群起反抗,当主人抓它们当中的任何一只猴子时,其他猴子都群体上去抓挠主人,主人迫于它们集体的压力,或许会高抬贵手,放它们一马。但每只猴子都不知道其余的猴子是否会和它一样进行反抗,单独反抗而其他猴子按坐不动,就有被主人注意而被选中宰杀的危险,于是在猴子的潜意识里形成了一种某只猴子被抓走,其他猴子“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纳什均衡”。因此它们都不愿意起头反抗,而最终就不能摆脱全体被宰杀的悲剧命运。

不要以为只有猴群才会出现这样的悲剧,人类在这方面的教训更是惨痛。

德国牧师马丁·尼莫拉在美国波士顿犹太人屠杀纪念碑上留下的一段铭言,可以说是对人类所形成的这种自私的“纳什均衡”的绝妙注解,铭言如下:

在德国,起初他们追杀共产主义者,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共产主义者;接着他们追杀犹太人,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犹太人;后来他们追杀工会会员,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工会会员;此后他们追杀天主教徒,我没有说话——因为我是新教教徒;最后他们奔我而来,却再也没有人能站起来为我说话了。

“沉默是金,开口是银”并非是人类永恒智慧的人生箴言,它也可能是自私狭隘的“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沉默?言语?福兮?祸兮?这就是上面那段铭言留给我们的思考问题。

大部分时候,我们都喜欢保持沉默,并对在公共场合喋喋不休的人抱有戒心。但在有些时候,我们没有保持沉默的权利,必须开口。看到别人掉进不幸、苦难的陷阱里,不要侥幸自己没有落难,覆巢之下岂有完卵。

请谨记一句话:对一个人的不公,就是对所有人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