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恐龙科考百科(科学探索百科)
2700100000046

第46章 早期的食素恐龙

三叠纪时的食草恐龙是早期的食草恐龙,它们体形不如白垩纪时的食草恐龙,但食量却也非常大。

三叠纪时食草恐龙在联合古陆上生活,一边不停地找吃的,一边警惕地防御着食肉恐龙的侵袭。

鼠龙,在南美洲阿根廷挖掘出来的化石,它是植食性恐龙,身长约3米左右,以吃植物叶子为生,由于牙齿不发达,食量又特大,进了嘴巴里的东西往往来不及咀嚼便匆匆吞咽下去,为了能够得到很好消化,它们在吃的过程中总会吞咽一些石子下去,食草性恐龙吞下的石头,在胃里不停地蠕动,把食物搅碎,很快就消化了。

身长8米的板龙可以说是三叠纪时的蜥蜴类爬行动物中最高大的一种。但即使如此,对于高大树木的叶子,它们也是望尘莫及,只能吃一些低矮的植物。

并非所有食草性恐龙都是四足爬行,在阿根廷发现身长不过1米的匹萨诺龙,就是用两只后足行走,它是人们所知道的最早鸟臀目恐龙——臀部像鸟的一种恐龙。

由于食草性恐龙要吃掉大量的食物,因此,它们丰富的排泄物给联合古陆带来了丰厚的肥料,植物生长得更旺盛,更繁茂了。这给食草恐龙带来更丰盛的食物,如果不是需要时时提防着凶猛的食肉恐龙,食草性恐龙恐怕是当时最自在的动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