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千家诗(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四辑)
2721800000058

第58章 观李固请司马弟山水图三首

简易高人意,匡床竹火炉。

寒天留远客,碧海挂新图。

虽对连山好,贪看绝岛孤。

群仙不愁思,冉冉下蓬壶。

方丈浑连水,天台总映云。

人间长见画,老去恨空闻。

范蠡舟偏小,王乔鹤不群。

此生随万物,何路出尘氛。

高浪垂翻屋,崩崖欲压床。

野桥分子细,沙岸绕微茫。

红浸珊瑚短,青悬薜荔长。

浮查并坐得,仙老暂相将。

【作者简介】

杜甫(公元712~770),汉族,字子美,河南巩县(今郑州巩义)人,世称杜工部、杜拾遗,自号少陵野老,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为国为民,诗圣,世界文化名人,与李白并称“大李杜”。杜甫祖籍襄阳(今湖北襄樊市),远祖为晋代功名显赫的杜预,乃祖为初唐诗人杜审言,杜甫曾任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因此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诗被誉为“诗史”。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杜甫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其中很多是传颂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三别”,并有《杜工部集》传世;其中“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杜甫的诗对后世影响深远。

【注释】

(1)诗题的意思是:因观赏李固的弟弟画的山水画而请我写的诗。司马弟:李固的弟弟。

(2)方丈:传说中海上三座仙山之一。

(3)天台:即天台山,在今浙江省。

(4)范蠡:春秋时越国大臣,协助越王勾践消灭吴国之后,泛太湖而去。

(5)尘氛:尘俗的气氛。

【译文】

仙山方丈与茫茫的海水连成一片,天台山总是掩映在烟云之中。在人间我常常看到这样美丽的画卷;然而人老了,只能空闻,不能亲身目睹实景。范蠡泛游太湖的船太小,容不下我同游;王子乔乘的仙鹤只有一只,不能载我飞升。这一生只能随着万物飘浮,在哪里能够跳出这世俗的尘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