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快乐心灵的母爱故事(新课标趣味阅读)
2724700000004

第4章 娘是世界上那个最亲你的人(3)

高考那年,母亲请了假天天站在考点门口为参加高考的男孩助阵。时逢盛夏,烈日当头,固执的母亲在烈日下一站就是几个小时。考试结束的铃声响了,

母亲迎上去递过一杯用罐头瓶泡好的浓茶叮嘱孩子喝了,茶亦浓,情更浓。望1着母亲干裂的嘴唇和满头的汗珠,男孩将手中的罐头瓶反递过去请母亲喝。母亲说,孩子,快喝吧,我不渴!——母亲撒的第四个谎。

父亲病逝之后,母亲又当爹又当娘,靠着自己在缝纫社里那点微薄收人含辛茹苦拉扯着几个孩子,供他们念书,日子过得苦不堪言。胡同路口电线杆下修表的李叔叔知道后,大事小事就找岔过来搭个帮手,帮忙劈材、挑水,或送些钱粮来帮补男孩的家里。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左邻右舍对此看在眼里,记在心里,都劝母亲再嫁,何必苦了自己。然而母亲多年来却守身如玉,始终不嫁,别人再劝,母亲也断然不听,母亲说,我不爱!母亲撒的第五个谎。

男孩和她的哥姐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下了岗的母亲就在附近农贸市场摆了个小摊维持生活。身在外地工作的孩子们知道后就常常寄钱回来补贴母亲,母亲坚决不要,并将钱退了回去。母亲说,我有钱!——母亲撒的第六个谎。

男孩留校任教两年,后又考取了美国一所名牌大学的博士生,毕业后留在美国一家科研机构工作,待遇相当丰厚,条件好了,身在异国的男孩想把母亲接来享享清福却被老人回绝了。母亲说,我不习惯!——母亲撒的第七个谎。

晚年,母亲患了胃癌,住进了医院,远在大西洋彼岸的男孩乘飞机赶回来时,术后的母亲已是奄奄一息了。母亲老了,望着被病魔折磨得死去活来的母亲,男孩悲痛欲绝,潸然泪下。母亲却说,孩子,别哭,我不疼。——母亲撒的第八个谎。

说完,在“谎言”里度过了一生的母亲终于闭上了眼睛。

其实,在我们习以为常的生活中,真实的谎言往往可以把人们抛人痛苦的深渊,而有的时候,善意的谎言却能催生出这个世界上最美丽的花朵。

然而,依我看来:真也好,假也好;爱也好,恨也好;生也好,死也好,不管为父为母,有的谎还非撒不可。

生命的最后姿势

一对同是登山运动员的夫妇,为庆祝儿子一周岁的生日,决定做一件值得纪念的、有意义的事情:背着儿子登上7000米的雪山。他们特意挑选了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一切准备就绪之后就踏上了征程。

登山伊始,天气就像预报中的那样,风和日丽。夫妇俩很快就轻松地登上:了5000米的高度。然而,就在他们稍事休息,准备向新的高度进发时,一件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风云突起,一时间狂风大作,雪花飞舞,气温陡降至零下三、四十度。

最要命的是,由于他们太过于相信天气预报的准确性,从而忽略了携带至关重要的定位仪。当时风势很大,能见度不足1米,上或下都意味着危险甚至死亡。两人无奈,情急之中找到了一个山洞,暂时躲避风雪。

气温在继续下降,妻子怀中的孩子被冻得嘴唇发紫。最要紧的是,他饿了,

想要吃奶!要知道,在如此低温的环境下,任何一寸裸露在外的皮肤都会导致体温的迅速降低,时间稍长就会有生命危险。怎么办?孩子的哭声越来越弱,

1他很快就会因为缺少食物而被冻饿而死。丈夫制止了妻子几次要喂奶的要求,他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妻子被冻死。然而,如果不给孩子喂奶,孩子就会很快死去。

妻子哀求丈夫:“就喂一次!”丈夫把妻子和儿子揽在怀中。喂过一次奶的妻子体温下降了两度,她的体能受到了严重损耗。由于缺少定位仪,漫天风雪中救援人员根本找不到他们的位置,这意味着风如果不停,他们就没有获救的希望。

时间在一分一秒地流逝,孩子需要一次又一次地喂奶,妻子的体温在一次又一次地下降。在这个风雪狂舞的5000米高山上,妻子一次又一次地重复着平常极为简单而现在却无比艰难的喂奶动作。她的生命在一次又一次的喂奶中一点点地消逝。

三天后,当救援人员赶到时,丈夫已经冻得昏倒在妻子的身旁,而他的妻子那位伟大的母亲已被冻成一尊雕塑,但她依然保持着喂奶的姿势屹立不倒。她的儿子,她用生命哺育的孩子正在丈夫怀里安然地睡眠,眇色红润,神态安详。

有一种情感永不泪灭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一个妇女,她的儿子三岁那年,被人贩子拐走了。她受不了这个打击,精神崩溃,神经错乱,半疯半傻的。

她有时候很平静,有时候见人就打,见东西就摔,弄得家里不得安宁。家;里人实在没有办法,就将她送进了市郊的精神病医院。

妇女人院的第三天,就从精神病医院跑了出来。

离精神病医院不远,有一家乡里办的鞭炮厂,此时正接近中午,大门口的保安恰好进屋去接一个电话,就在这一会儿的空当,疯女人跑进了厂里。

她径直闯进了生产车间,顺手抓起一些东西就往地上摔,等车间里的几个工人和保安跑来制止她时,她正举起一个小铁箱,要往地上摔。几个工人和保安看到这个场面顿时都吓傻了,一个个目瞪口呆,甚至忘了往外逃跑。因为这个疯女人举起的小铁箱,是一箱用来做鞭炮的火药,这箱火药一落地,强烈的;撞击很可能会引起火药的爆炸。而这箱火药一爆炸,一定会引发周围更多成品和半成品的爆炸,后果不堪设想!

这时,有人反应过来向她叫喊:“放下它!放下它!”可是疯女人只是看了他一眼,反而更高地举起了火药箱。保安急得大叫:“别动!那是火药,摔下来,你自己也会没命的!”但疯女人显然不明白他们的话,看着他们又格格格地笑起来。

情况万分危急!保安和工人们想拼命冲上去。

夺下疯女人手中的火药箱。但他们又不敢动,怕这样做反倒激发这个疯女人迅速把火药箱扔下去!眼看着一场惨烈的灾难就要发生了,车间里的人们纷纷跑出来,往工厂的大门外跑。

就在这时,一直在追寻疯女人的精神病医院的医生赶到了,医生看到这些工人一边跑一边大喊大叫:“疯女人要摔炸药了……”

医生从这个混乱的场面和人们惊惶失措的喊叫声中猜到疯女人可能在这个鞭炮厂里,医生立即冲进了厂里并迅速冲进了车间。

果然不出所料,医生看见几个工人远远地围着那个疯女人,而那个疯女人的手中正举着一个小铁箱,医生顿时意识到那个小铁箱的危险性和重要性,说时迟那时快,医生灵机一动立即冲疯女人叫了起来:“别摔坏了你的孩子!”

医生刚说出这句话,只见那个疯女人顿时愣住了,她睁大一双无神的眼睛,直直地看着医生,那箱火药却仍举在头上,没有立即落下。医生又大声而和蔼;地说了一句:“你手上举的是你的孩子。”

疯女人的神情立即安定了许多,她将举在头顶的火药箱放了下来,紧紧抱在怀里,低头打量着怀里的东西。就在这一瞬间,保安和工人们冲了过去,夺下了那箱火药。

所有在场的人都松了一口气,这时,有两个人紧紧抓住了疯女人就往外走,而疯女人还在呜呜吼叫着要抢回那个小铁箱,一场重大的血腥的灾难就这样避免了!

人们把目光投向了那位医生。人们感激他,又钦佩他。在他们看来,医生“别摔坏了你的孩子”和“你手上举的是你的孩子”这两句意思一样的话具有无比神奇的力量。因为疯女人什么话也听不明白,也听不进去,却“听懂”了这两句话的“含义”。

医生一边告诉人们把疯女人送回精神病医院去,一边对大家说:我能说出这样两句管用的话,是因为我知道她的病根,我能找到她心灵深处最牢固,也:

最能唤起她的记忆的一丝东西——那就是她当年丢失孩子的苦痛和她对自己孩子的深厚的母爱。虽然她现在疯了,神经错乱了,但是她有时候是平静的,她一还没有病到完全丧失母爱的程度,只要那一丝尚未泯灭的母爱还存在,她的病还是有希望治好的。

是的,不管是什么人,只要他还有一点点爱心,就能启动他的心扉,唤醒他爱的本能,就可以制止他的“疯狂”和“错乱”,就可以让他学会“理智”和“善良”……

水果

在我生活的这个城市,曾发生这样一桩案子。

一天中午,一个捡破烂的妇女把捡来的破烂物品送到废品收购站卖掉后,骑着三轮车往回走,经过一条偏僻的小巷时,突然从小巷的拐角处猛地窜出一个歹徒来。这歹徒手里拿着一把刀,他用刀抵住妇女的胸部,凶狠地命令妇女将身上的钱全部交出来。妇女吓傻了,站在那儿一动不动。

歹徒便开始搜身,他从妇女的衣袋里搜出一个塑料袋,塑料袋里包着一沓钞票。

歹徒拿着那沓钞票转身就走。这时,那位妇女反应过来,立即扑上前去,

奋力夺下了塑料袋。歹徒用刀对着妇女,作势要捅她,威胁她放手。妇女却双手紧紧地攥住袋子,死活不松手。

妇女一面死死地护住袋子,一面拼命呼救。

呼救声惊动了小巷子里的居民,人们闻声赶来,合力逮住了歹徒。众人押着歹徒搀着妇女走进了附近的派出所,一位民箐接待了他们。审讯时,歹徒对;抢劫一事供认不讳,而那位妇女则站在那儿直打哆嗦,脸上冷汗直冒。民警便安慰她:“你不必害怕。”妇女回答说:“我好疼,我的手指被他掰断了。”说着抬起右手。

人们这才发现,她右手的食指软绵绵地耷拉着。

宁可手指被掰断也不松手放掉钱袋子,可见那钱袋里所装的钱数目一定不少。但当民警打开那包着钞票的塑料袋时,在场的人都惊呆了那袋子里总共只有8块5毛钱,全是一毛和两毛的零钞。

为8块5毛钱,一个断了手指,一个沦为罪犯,真是太不值得了。一时,小城哗然。

民警迷惘了:是什么力量在支撑着这位妇女,使她能在折断手指的剧痛中仍不放弃这区区的8块5毛钱呢?他决定探个究竟。所以,将妇女送进医院治疗以后,他就尾随在妇女的身后,以期找到问题的答案。

但令人惊讶的是,妇女走出医院大门不久,就在一个水果摊上挑起了水果,

而且挑得那么认真。她用8块5毛钱买了一个梨子、一个苹果、一个橘子、一香蕉、一节甘蔗、一枚草莓……凡是水果摊儿上有的水果,她每样都挑一个,直到将8块5毛钱花得一分不剩。

民警吃惊地张大了嘴巴:难道不惜牺牲一根手指才保住的8块5毛钱,竟是为了买一点水果尝尝?

妇女提着水果径直出了城,来到郊外的公墓。民警发现,妇女走到一个僻静处,那里有一座新墓。妇女在新墓前伫立良久,脸上似乎有了欣慰的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