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教你学成语(上)(学生语言文字写作学习手册)
2725600000013

第13章

【解词】苦口:不厌其烦地反复规劝。婆心:像老太婆一样仁慈的心肠。

【解义】竭力规劝他人,像老太婆那样仁慈,絮絮不休。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得个贤父兄,良师友,苦口婆心的成全他,唤醒他。”

【例句】经过老师一番~地劝说,他终于改掉了坏毛病。

苦尽甘来

【注音】kǔ jìn gān lái

【解词】尽:穷尽。甘:甜。

【解义】困苦的境遇已过去,幸福的生活渐渐来临。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一折:“忘餐废寝舒心害,若不是真心耐,志诚捱,怎能勾这相思苦尽甘来。”

【例句】在贫困中生活了20年的农民,如今~,过上了好日子。

kuā

夸夸其谈

【注音】kuā kuā qí tán

【解词】夸夸:浮夸而不切实际。

【解义】指说话或写文章时不作调查研究,滔滔不绝地乱说一通。

【出处】茅盾《子夜》:“吴荪甫先不发表意见,任听唐云山在那里夸夸其谈。”

【例句】演讲要有理有据,生动活泼,且忌内容空洞,~。

kuài

快马加鞭

【注音】kuài mǎ jiā biān

【解词】鞭:鞭子,鞭打。

【解义】骑着快马再加上几鞭,使它跑得更快。比喻快上加快。

【出处】明·徐田臣《杀狗记》:“其妻答曰:‘何不快马加鞭,迳赶至苍山。求取伯伯。’”。

【例句】大家要趁热打铁,~,争取提前完成任务。

脍炙人口

【注音】kuài zhì rén kǒu

【解词】脍:切细的肉。炙:烤肉。

【解义】美味的东西,人人爱吃。比喻诗文优美受到人们的赞美传诵。

【出处】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海叙不遇》:“李涛,长沙人也,篇咏甚着。如水声常在耳,山色不离门;又‘扫地树留影,拂床琴有声’……皆脍炙人口”。

【例句】从古至今,许多诗人留下了无数~的名篇,它们是民族文化的瑰宝。

kuān

宽大为怀

【注音】kuān dà wéi huái

【解词】宽大:宽宏大度。怀:胸怀。

【解义】抱着宽宏大度的心情对待犯罪的人或处理案情。

【例句】政府~,希望他们弃恶从善,把自己改造成新人。

宽宏大量

【注音】kuān hóng dà liàng

【解词】宽宏:气量大。

【解义】也作“宽宏大度。”形容度量大,能容人容事,不记前嫌,待人宽厚。

【出处】元·无名氏《渔樵记》:“我则道相公不知打我多少,原来那相公宽宏大量。”

【例句】对下属他也极为~,做他的警卫人员让人心情舒畅,于是众人争相要求做他的部下,事情变得难办了。

kuáng

狂风暴雨

【注音】kuáng fēng bào yǔ

【解词】暴:突然而猛烈。

【解义】狂暴的大风雨。比喻猛烈的攻击,激烈的斗争,险恶的处境等。

【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却遇了一阵狂风暴雨。”

【例句】海军战士不怕~,驾驶战舰勇往直前。

狂妄自大

【注音】kuáng wàng zì dà

【解词】狂妄:极端的自高自大。

【解义】狂妄傲慢,自以为了不起。

【出处】《旧唐书·皇甫榑传》:“执谊,叔文乘时多僻,而欲斡运六合,斟酌万几;何狂妄之甚也。”

【例句】他对诗只不过了解一点皮毛,就这样~,目中无人,真令人反感。

kuàng

旷日持久

【注音】kuàng rì chí jiǔ

【解词】旷:耽误,荒废。

【解义】荒废时间,拖延了很久。

【出处】《战国策·赵策四》:“今得强赵之兵,以杜燕将,旷日持久数岁,令士大夫馀子之力尽于沟垒。”

【例句】战争~,后方供应枯竭,因而都希望快点结束这无休的争战。

kuì

溃不成军

【注音】kuì bù chéng jūn

【解词】溃:崩坏。

【解义】军队被打得七零八落,不成样子。形容惨败。

【出处】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八章:“等待着敌人的锐气开始衰落时,抓住要猛力一击,就可以把敌人杀得溃不成军。”

【例句】经过一番较量,敌军被打得~,抱头鼠窜。

kùn

困兽犹斗

【注音】kùn shòu yóu dòu

【解词】犹:还要。

【解义】比喻陷于绝境的失败者不甘心于死亡,还会竭力挣扎。

【出处】《左传·宣公十二年》:“得臣犹在,忧未歇也。困兽犹斗,况国相乎?”

【例句】要知道~,我们千万不能大意。

lái

来而不往,非礼也

【注音】lái ér bù wǎng fēi lǐ yě

【解词】不:没有。礼:礼仪。

【解义】在礼节上注重有来有往,仅仅有来而没有往是不合乎礼仪的。

【出处】《礼记·曲礼上》:“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例句】他送了我一件上衣,我送了他一件衬衫,这正是所谓的~。

来龙去脉

【注音】lái lóng qù mài

【解词】龙:旧时迷信风水的人,把连绵起伏的山水地形比做“龙”。

【解义】原系旧时看风水的话,把绵延起伏的群山比做龙,把山脉的直势和转向比作龙脉。

后用比喻一件事的前因后果。

【出处】明·吾丘瑞《运甓记·十三·牛眠指穴》:“此间前风有块好地,来龙去脉,靠岭朝山,种种合格。”

【例句】经过一番思想斗争,他把犯罪的~向警察做了坦白交待。

来日方长

【注音】lái rì fāng cháng

【解词】来日:指未来的日子,即将来。方:正。

【解义】往后的日子还很长。表示以后还有可为。

【出处】宋·文天祥《与洪端明云岩书》:“某到郡后,颇与郡人相安,日来四境无虞,早收中熟,党……求牧,来日方长。”

【例句】这次试验虽然失败了,但~,我们还有机会。

làn

滥竽充数

【注音】làn yú chōng shù

【解词】竽:古代一种簧管乐器。

【解义】不会吹竽的人混在吹竽的乐队里凑数。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行家里充数。有时也用来表示自谦。

【出处】《韩非子·内储说上》: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例句】我的技术并不好,只能算是~,你们过奖了。

láng

狼狈为奸

【注音】láng bèi wéi jiān

【解词】狈:传说是一种野兽,前腿特别短,走路时要趴在狼身上,没有狼,它就不能行动。

【解义】比喻坏人相互勾结起来干坏事。

【出处】清·百一居士《壶天录》卷上:“若辈随尔之任,兵不由将,势必狼狈为奸。”

【例句】两个人表面上道貌岸然,背地里却~。

狼狈不堪

【注音】láng bèi bù kān

【解词】不堪:不能忍受,表示程度之深。

【解义】形容处境极为困难、窘迫的样子。“狼狈”又作“狼贝”、“狼跋”。不堪:疲惫,窘迫的样子。

【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十七回:“那提调狼狈不堪,到了岸上,见了钦差,回完了……的一顿大骂。”

【例句】流言被当面揭穿,他不禁羞涩满面,~,一个人灰溜溜地走出了大厅,人们报以嘲笑。

狼烟四起

【注音】láng yān sì qǐ

【解词】四:四处。

【解义】到处都点燃了烽火。比喻到处都有战争或国内动荡不安。

【例句】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锒铛入狱

【注音】láng dāng rù yù

【解词】锒铛:铁锁链。

【解义】锁上铁链,关进监狱。

【出处】邹韬奋《患难余生记》二章:“打破饭碗算是轻描淡写,其较重者由特务老爷赐予一绑,锒铛入狱,或一命呜呼!”

【例句】自从他~以来,女朋友便与他断绝了联系。

琅琅上口

【注音】láng láng shàng kǒu

【解词】琅琅:玉石相撞击发出的声音。

【解义】比喻响亮的读书声。指诵读熟练、顺口。也指文辞通俗、音韵和谐便于口诵。

【出处】清·王韬《淞隐漫录·三·凌波女史》:“自幼即喜识字,授以唐诗,琅琅上口。

【例句】这篇文章写得非常流畅,读起来~。

郎才女貌

【注音】láng cái nǚ mào

【解词】郎:旧时好子对丈夫或情人的称呼。

【解义】男的才华出众,女的美丽漂亮(年青夫妇)。

【出处】元·关汉卿《望乡亭》第一折:“你两口子正是郎才女貌,天然配合。”

【例句】~,这是封建时代青年男女所追求的理想婚配。

lǎng

朗月清风

【注音】lǎng yuè qīng fēng

【解词】朗:明亮。

【解义】明亮的月,凉爽的风。形容夜色爽朗宜人。

【出处】宋·李清照《多丽》:“朗月清风,浓烟暗雨,天教憔悴度芳姿。”

【例句】就是在~之时,他们初次相识了。

làng

浪迹天涯

【注音】làng jì tiān yá

【解词】浪:流浪。迹:足迹。

【解义】形容人行踪不定,四处漂泊,没有固定的住处。

【出处】清·壮者《扫迷帚》:“我们做这体面蹩脚生意,浪迹天涯,那社会上奇闻怪事,与此事相仿佛的,也说不尽许多。”

【例句】他带回来的惟一财物,就是那漂泊异乡、~的悲惨往事和种种见闻。

láo

劳逸结合

【注音】láo yì jié hé

【解词】逸:休息。

【解义】工作和休息相结合。意指既需要积极工作,又要适当休息。

【例句】我们应当既会安排紧张的工作,又会安排休息,做到~。

劳燕分飞

【注音】láo yàn fēn fēi

【解词】劳:伯劳鸟。燕:燕子。

【解义】伯劳和燕子分别飞向不同的方向。比喻别离。

【出处】古乐府《东飞伯劳歌》:“东飞伯劳西飞燕,黄姑织女时相见。”

【例句】他们久别重逢,可现在又不得不~,各奔东西。

lǎo

老成持重

【注音】lǎo chéng chí zhòng

【解词】老成:原指年老而有德。持重:谨慎,稳重。

【解义】指人经验丰富、办事老练。

【出处】清·魏善伯《留侯论》:“而老成持重,坐靡岁月,终于无成者,不可胜数。”

【例句】瞧他那~的样子像有多大能耐似的。

老当益壮

【注音】lǎo dāng yì zhuàng

【解词】当:应当。益:更加。

【解义】年纪大了,志气应当更壮。现多形容年老干劲大。

【出处】《后汉书·马援传》:“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例句】我爷爷腰不弯、背不驼,九十岁的人了还在地里干活,大伙儿都说他是~。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注音】lǎo jì fú lì,zhì zài qiān lǐ

【解词】骥:千里马。枥:马槽。

【解义】老马伏在马槽上吃草,都时刻想着驰骋千里。比喻人年老志不老。

【出处】三国·魏·曹操《步出夏门行·神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例句】~,别看我胡子一大把,还要跟你们小伙子比试比试哩!

老奸巨滑

【注音】lǎo jiān jù huá

【解词】滑:狡诈。

【解义】指手段极其奸诈狡猾的人。

【出处】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玄宗开元二十五年》:“林甫城府深密,人莫窥其际……虽老奸巨滑,无能逃其术者。”

【例句】~的司马懿这次错走了一步棋,哪里想到诸葛亮摆的是空城计,深怕城内有伏兵,于是下令撤军。

老羞成怒

【注音】lǎo xiū chéng nù

【解词】老:很、极。

【解义】羞愧到极点,没法下台而大发脾气。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六回:“那一个老羞成怒,就假公济私,把他参革,拿问在监。”

【例句】~的松井从腰间掏出手枪,向小保子射出了罪恶的子弹,四周的群众开始哗然。

乐此不疲

【注音】lè cǐ bù pí

【解词】疲:疲倦。

【解义】乐于做这件事,不感到疲劳,形容对某件事特别爱好而沉浸其中,不觉得疲倦。

【出处】《后汉书·光武帝纪下》:“每旦视朝,日仄而罢,数引公卿、郎、将讲论经理,夜分乃寐。皇太子见帝勤劳不怠,承间谏曰:‘……愿颐爱精神,优游自宁。’帝曰:‘我自乐此,不为疲也。’”

【例句】海上的头三日,我竟完全回到小孩子的境地中去了,套圈子,抛沙袋,~,过后又绝然不玩了。

乐极生悲

【注音】lè jí shēng bēi

【解词】乐:快乐,欢乐。

【解义】欢乐到极点的时候,转而会发生悲伤的事情。

【出处】《淮南子·道应训》:“夫物盛而衰,乐极则悲。日中而移,月盈而亏。”

【例句】这就不仅鲜明地表现了帝王失国的因果关系,也深刻地讽刺了荒淫君主的~。

乐天知命

【注音】lè tiān zhī mìng

【解词】天:天意。命:命运。

【解义】相信宿命论的人认为自己的一切都由命运支配,于是顺应天意的安排,安于自己的处境,没有任何忧虑。

【出处】《易·系辞上》:“乐天知命,故不忧。”孔颖达疏:“任自然之理,故不忧也。

【例句】但是学校里的人们,虽是月薪十五六元的小职员,也没有一个不是~的。

léi

雷厉风行

【注音】léi lì fēng xíng

【解词】厉:猛烈。行:流动。

【解义】像打雷那样猛烈,像刮风那样迅速。比喻政策法令等的执行严厉、迅速。也比喻行事声势威猛,动作迅速。

【出处】唐·韩昌黎《潮州剌史谢上表》:“陛下即位以来,躬亲听断,旋乾转坤,关机阖开,雷厉风行。日月清照,天戈所麾,莫不宁顺。”

【例句】号召我国全体人民和一切工作人员一致起来,大张旗鼓地,~地开展一个大规模的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反对官僚主义的斗争。

雷霆万钧

【注音】léi tíng wàn jūn

【解词】霆:霹雷。钧:古代重量单位,三十斤为一钧。

【解义】比喻威力极大,其势不可抗拒。

【出处】《汉书·贾山传》:“雷霆之所击,无不摧折者;万钧之所压,无不糜灭者,今人生之威,非特雷霆也;势重,非特钧也。”

【例句】万水奔腾,冲进峡口,便直奔巨礁而来,你可想象得到那真是~。

lěng

冷嘲热讽

【注音】lěng cháo rè fěng

【解词】冷:不热情,引申为尖刻。热:温度高,引申为辛辣。

【解义】指用尖刻、辛辣的语言进行嘲笑和讽刺。

【出处】清·袁枚《牍外余言》:“楚公子围为虢之会,其时子围篡国之状,人人知之,皆有不平之意,故晋大夫七嘴八舌,冷讥热嘲,皆由于心之大公也。”

【例句】鲁迅处在黑暗势力统治下面,没有言论自由,所以用~的杂文形式作战,鲁迅是完全正确的。

冷眼旁观

【注音】lěng yǎn páng guān

【解词】观:观察。

【解义】用冷淡的眼光或冷静的态度从旁边观看,并不参与其事(多指可以参加而不愿意参加。)【出处】宋·朱熹《朱文公文集续集·一·答黄直卿》:“故其后复申炎所陈,荐举之说,乃是首尾专为王地,冷眼旁观,手足俱露,甚可笑也。”

【例句】当时仅以为在社会上阅历几时,可以得较多之经验而已,并非我将永远静着,以至于~。

离乡背井

【注音】lí xiāng bèi jǐng

【解词】背:离开。井:指家乡。

【解义】离开家乡,到外地去。

【出处】《元曲选·马致远〈汉宫秋〉三》:“背井离乡,卧雪眠霜。”

【例句】~三十载,重回故土,这位台湾老兵不觉老泪纵横。

离经叛道

【注音】lí jīng pàn dào

【解词】离:偏离。经:指儒家的经书。叛:背叛。

【解义】原指背离和违反儒家经典和道德教条。后比喻偏离或背叛占主流地位的思想或行为。

【出处】明·李贽《水浒全书发凡》:“今世小说家杂出,多离经叛道,不可为训。”

【例句】他比较保守,往往把年轻人的一些主张和行为视为~。

梨花带雨

【注音】lí huā dài yǔ

【解词】带:带着,沾着。

【解义】原用以形容美女泪流满面的娇态。后用以形容女子的玉容娇貌。

【出处】唐·白居易《长恨歌》:“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例句】那几个女子自有几分姿色,~有一股娇羞之态。

lǐ

理屈词穷

【注音】lǐ qū cí qióng

【解词】理:道理,理由。屈:短,尽。

【解义】理由站不住脚,无话可说。

【出处】宋·苏轼《论河北京东盗贼状》:“盗贼自知不死,既轻犯法,而人户亦忧其复来,不敢告捕,是致盗贼公行。切详按问,自言皆是词穷理屈,势必不免。”

【例句】淘气的明明打了杯子,却说是猫打的,在妈妈的再三追问下,早已~,但又不敢说出实话,于是“呜呜”地哭了起来。

理所当然

【注音】lǐ suǒ dāng rán

【解词】当然:应当如此。

【解义】从道理上或从情理上讲应当这样。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陆五汉硬留合色鞋》:“就把来结识了这位大哥,也是理所当然。”

【例句】他犯了错误,受到老师的批评,这是~的事。

理直气壮

【注音】lǐ zhí qì zhuàng

【解词】直:正确,合理。

【解义】理由充足正确,说话有气力。

【出处】明·沈采《还带记》:“气高理必长,理直气必壮。”

【例句】我们要~地去宣传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礼轻情意重

【注音】lǐ qīng qíng yì zhòng

【解词】礼:礼物。

【解义】礼品虽很轻微,情意却很深厚。

【出处】清·吴趼人《糊涂世界》第十卷:“这样一点点东西,不但……自己说句混话罢,这叫礼轻情意重。”

【例句】教师节到了,虽然我们只送了一张贺卡,但是~,老师很高兴地收下了。

礼仪之邦

【注音】lǐ yí zhī bāng

【解词】礼仪:礼节和仪式。邦:国家。

【解义】指讲究礼节和仪式的国家。

【例句】礼仪,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世界公认中国为~。

lì

力挽狂澜

【注音】lì wǎn kuáng lán

【解词】力:全力,尽力。澜:波浪。

【解义】尽力挽回危急的局势。

【出处】元·王恽《秋涧全集·挽李子阳》:“笔端力挽狂澜倒,袖里亲携太华来。”

【例句】场上的形势正处于危急关头,这时,10号球星~,一人带球突入,单刀赴会,将球射入网底,奠定了胜利的基础。

力争上游

【注音】lì zhēng shàng yóu

【解词】上游:河的上流,比喻先进的地位。

【解义】努力争取达到最先进。

【出处】清·赵翼《瓯北诗钞·五言古一·闲居读收作六首》:“所以才智人,不肯自弃暴,力欲争上游,性灵乃其要。”

【例句】“鼓足干劲,~,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毛泽东主席的这句论断,至今仍有其指导意义。

厉兵秣马

【注音】lì bīng mò mǎ

【解词】厉:也作“砺”,磨。兵:兵器。秣:喂。

【解义】把兵器磨好,把战马喂饱。形容做好战前准备,也比喻事前做好准备工作。

【出处】《左传·僖公三十三年》:“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

【例句】敌人已在~,我们千万不能睡大觉!

厉行节约

【注音】lì xíng jié yuē

【解词】厉:严格。行:实行。

【解义】严格地实行节约。

【例句】我党一贯主张~,反对铺张浪费。

立功赎罪

【注音】lì gōng shú zuì

【解词】立:建立。功:功劳。赎:抵偿,抵销。罪:罪过。

【解义】用所立的功劳来抵偿所犯的罪过。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四十回:“赵衰应曰:‘当革职,使立功赎罪。’”

【例句】从审讯中看不到你的半点儿~的表现,如果仍不坦白交待的话,我们要对你从严处理。

立竿见影

【注音】lì gān jiàn yǐng

【解词】立:竖立。竿:竹竿。影:影子。

【解义】把竹竿竖立在阳光下,马上就可看到影子。比喻收效非常快。

【出处】汉·魏伯阳《参同契·下·如审遭逢章》:“立竿见影,呼谷传响,岂不灵哉!”

【例句】这种药注射后,效果~,他的热度很快就退了下来。

立身扬名

【注音】lì shēn yáng míng

【解词】立身:做人。扬:传扬。

【解义】指使自己有所作为,能够立足于社会,美名传扬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