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教你学成语(下)(学生语言文字写作学习手册)
2725700000018

第18章

【解义】毫无畏惧地一直向前进。形容勇于迎着困难上,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七十三回:“人人俱摩拳擦掌,个个勇往直前。”

【例句】他那种~的精神令我们敬佩。

yòng

用兵如神

【注音】yòng bīng rú shén

【解词】用:调动。如:像。

【解义】调兵遣将跟神人一般灵验。形容军事指挥艺术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四回:“张任看见孔明军伍不齐,在马上冷笑曰:

‘人说诸葛亮用兵如神,原来有名无实。’”

【例句】王将军~,令敌人闻风丧胆。

yōu

优柔寡断

【注音】yōu róu guǎ duàn

【解词】优柔:迟疑,难以决断。寡:少。

【解义】形容遇事拿不定主意,不能当机立断。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二回:“这位胡统领最是小胆,凡百事情,优柔寡断。”

【例句】他这个人办事总是瞻前顾后,~的,失掉了好多机会。

忧心忡忡

【注音】yōu xīn chōng chōng

【解词】忧心:忧虑的心情。忡忡:愁苦不安的样子。

【解义】指心情沉重,十分忧愁。

【出处】夏衍《哭杨潮》:“又是一阵沉默,他那种忧心忡忡的情状,我此刻可以清楚的记得出来。”

【例句】他~地对我说:“他父亲得了重病。”

忧心如焚

【注音】yōu xīn rú fén

【解词】焚:用火烧。

【解义】忧虑不安的心情像火烧的一样。形容心情焦虑不安。

【出处】《诗经·小雅·节南山》:“忧心如焚,不敢戏谈。”

【例句】由于没有了生产原料,厂长~。

悠然自得

【注音】yōu rán zì dé

【解词】悠然:闲散舒适的样子。自得:内心得意欢畅。

【解义】生活闲散舒畅,自觉得意。

【出处】唐·白居易《秋池独泛》:“严子垂钓日,苏门长啸时。悠然意自得,意外何人知”。

【例句】他们~地在公园里散步。

yóu

油嘴滑舌

【注音】yóu zuǐ huá shé

【解词】油:油滑。

【解义】形容态度轻佻,说话油滑。

【出处】清·李绿园《歧路灯》第六十四回:“这两个很会小殷勤儿,不像白鸽嘴他们油嘴滑舌的恁样胆大。”

【例句】那个卖西瓜的人南腔北调样样会,~地惹人笑。

游刃有余

【注音】yóu rèn yǒu yú

【解词】游刃:指自由地运转刀刃。有余:有余地。

【解义】形容技艺纯熟,遇事应付自如。

【出处】梁启超《论近世国民党争之在势及中国前途》:“欧洲国民力之发达,亦不过百余年间事耳,然挟之以挥斥八极,亭毒全球,游刃有余。”

【例句】这些小毛病对他来说是~。

yǒu

有备无患

【注音】yǒu bèi wú huàn

【解词】备:防备,准备。

【解义】事先做好准备,就可免除出问题。

【出处】《尚书·说命中》:“惟事事乃其有备,有备无患。”

【例句】为了真正做到~,这个城市的老百姓筑起了一道坚固的大堤。

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注音】yǒu fú tóng xiǎng,yǒu nàn tóng dāng

【解词】福:幸福。享:分享。难:灾难,困难。当:承担。

【解义】是幸福共同分享,是灾难一同承担。

【出处】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二十回:“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不要说只有这几个,就是再多些,我用了不伤天理。”

【例句】做为一个好朋友,就应该~。

有过之无不及

【注音】yǒu guò zhī wú bù jí

【解词】过:超过。及:赶上。

【解义】都能超过,没有赶不上的。多用于褒意。

【出处】梁启超《饮冰室诗话·六七》:“视子庸原作有过之无不及,实文界革命一骁将也。”

【例句】他的技术水平比起他的师傅来是~。

有机可乘

【注音】yǒu jī kě chéng

【解词】乘:趁。

【解义】有机会可以利用。指客观上提供了可以用来达到某种目的的机会。

【出处】《清史稿·讷亲传》:“来岁增兵,计需费数百万。若俟二三年后有机可乘,亦未可定。”

【例句】如果我们放松警惕,坏人就会~。

有口皆碑

【注音】yǒu kǒu jiē bēi

【解词】碑:记载人一生功绩的石碑,这里指人们的称颂之词。

【解义】每一张嘴都在讲他的功德。形容功德无量,受到众人的赞扬。

【出处】清·刘鹗《老残游记》第三卷:“宫保的政声,有口皆碑。”

【例句】他为教育事业立下的丰功伟绩,~。

有名无实

【注音】yǒu míng wú shí

【解词】名:名义,荣誉。

【解义】空有某种名义或荣誉,而无实际。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十一回:“倘或不听教训,还求太爷认真的管教管教他,才不至有名无实的白耽误了他的一世。”

【例句】这个厂长是~。

有目共睹

【注音】yǒu mù gòng dǔ

【解词】睹:看见。

【解义】凡是有眼睛的人都看见了。形容问题非常明显。

【出处】清·陈确《天地》:“圣途自坦荡,有目宜共睹。”

【例句】小林长期坚持做好事,大家都~。

有求必应

【注音】yǒu qiú bì yìng

【解词】求:请求。必:一定。应:答应。

【解义】只要有人请求,一定答应。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三十八回:“凡有邻邦,无论远近,莫不和好,而且有求必应,最肯排难解纷。”

【例句】王大爷很热情,他对街坊邻居是~。

有恃无恐

【注音】yǒu shì wú kǒng

【解词】恃:倚仗,依靠。恐:恐怖,害怕。

【解义】因有所依仗而胆大妄为,无所顾忌。原多用于褒义,现多用于贬义。

【出处】《左传·僖公二十六年》:“室如悬罄,野无青草,何恃而不恐?”

【例句】他有当官的父亲做靠山,~,横行霸道。

有条不紊

【注音】yǒu tiáo bù wěn

【解词】条:条理。紊:乱。

【解义】做事或写文章条理清晰,一点不乱。

【出处】唐·王勃《梓州玄武悬福会寺碑》:“有条不紊,施缓政于繁绳;断讼有神,下高锋于错节。”

【例句】在书记的亲自指导下,工作在~地进行着。

有血有肉

【注音】yǒu xuè yǒu ròu

【解词】血:血液。

【解义】指作品形象真实生动。

【出处】朱自清《你我·‘子夜’》:“他笔下是些有血有肉能说能做的人,不是些扁平的人形,模糊的影子。”

【例句】老师夸奖他这篇作文写得~。

有勇无谋

【注音】yǒu yǒng wú móu

【解词】勇:勇气,胆量。谋:计谋,谋略。

【解义】只有勇气,没有计谋。指人打仗或做事只凭胆量蛮干,而没有周密的计划。

【出处】清·孔尚任《桃花扇·赚将》:“俺高杰有勇无谋,意被许定国赚了。”

【例句】这个人头脑简单,做事鲁莽,~,做领导工作不太适合。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注音】yǒu zé gǎi zhī,wú zé jiā miǎn

【解词】改:改正。勉:改正。

【解义】对待别人提出的意见,正确就虚心接受,加以改正;不正确也要引以为戒。

【出处】明·海瑞《规士文》:“此等士风,最坏心术。不知诸士有此习否?有则改之。”

【例句】老师教育我们要~。

有志者事竞成

【注音】yǒu zhì zhě shì jìng chéng

【解词】志:志气。

【解义】有志气肯努力的人,做任何事都能成功。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回:“不意去岁大虫压倒房屋,媳妇受伤而亡。孙女恸恨……要替母亲报仇,自制白布箭衣一件,誓要杀尽此山猛虎,方肯除去孝衣。果然有志竟成,上月被她打死一个。”

【例句】他五岁时,绘画在全省就得了一等奖,这真是~啊!

yú

鱼贯而入

【注音】yú guàn ér rù

【解词】鱼:游鱼。贯:一个接一个,连贯。

【解义】像游鱼那样一个接一个地走进去。

【出处】老舍《四世同堂》第四十章:“她挤进来,其余的人也鱼贯而入。”

【例句】在俱乐部门前,同学们排着队,~。

鱼龙混杂

【注音】yú lóng hùn zá

【解词】混杂:混合,搀杂。

【解义】鱼和龙混合搀杂在一起。比喻坏人和好人或凡人与圣人混在一起,好坏难分。

【出处】茅盾《清谷行》:“渔龙混杂激洪波,人心所向谁敢拒。”

【例句】这个地方是~,你要小心才是。

鱼目混珠

【注音】yú mù hùn zhū

【解词】目:眼睛。

【解义】拿鱼眼睛当珍珠。比喻以假乱真或以劣充好。

【出处】清·魏子安《花月痕》第十七回:“他道你是鱼目混珠,你该罚他一钟酒。”

【例句】他把几只铜戒指搀杂在一些金戒指里面,想~。

愚公移山

【注音】yú gōng yí shān

【解词】移:移动,搬。

【解义】古代寓言故事,载于《列子·汤问》。传说有个叫北山愚公的人,下定决心要移去家门前的两座大山--太行、王屋。他率领子孙日夜挖山不止,并打算世世代代挖下去,直到把山挖平。他的精神感动了天神,天神命夸娥氏二子分别把山背走,实现了愚公的愿望。

比喻做事不畏艰难,坚韧不拔,有顽强的毅力。

【出处】清·黄宗羲《张苍水墓志铭》:“愚公移山,精卫填海,常人邈为说铃,贤人指为血路也。”

【例句】只要有~的精神,什么样的困难都不怕。

愚昧无知

【注音】yú mèi wú zhī

【解词】愚昧:蒙昧,不明事理。

【解义】指人愚蠢糊涂,不通事理。

【出处】老舍《神拳》第三幕第二场:“你们糊涂、野蛮、肮脏、愚昧无知。”

【例句】个别家长让孩子停学经商,这真是~。

yǔ

与虎谋皮

【注音】yǔ hǔ móu pí

【解词】谋:商量。

【解义】同老虎商量要它的皮。比喻与所谋者利害相对立,事情必定不成功。

【出处】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第三章:“你左想右想,总是望着政府,这不是向那老虎商量,要他皮吗?”

【例句】和侵略者谈和平,岂不是~?

与世长辞

【注音】yǔ shì cháng cí

【解词】辞:告别。

【解义】永远别离人世。①指脱离社会,在山林中隐居。②指逝世,用于哀悼之词。

【出处】汉·张衡《归田赋》:“追渔父以同嬉,超埃尘以遐逝,与世事乎长辞。”

【例句】邓小平同志~后,全国人民都举行隆重的悼念活动。

雨后春笋

【注音】yǔ hòu chūn sǔn

【解词】雨:春雨。笋:竹笋。

【解义】春雨之后,竹笋长的又快又好。比喻新生事物涌现。

【出处】李六如《六十年的变迁》第六章:“平民夜校好像雨后春笋,一天多过一天。”

【例句】改革开放以后,乡镇企业如~,迅速遍及城乡各地。

语无伦次

【注音】yǔ wú lún cì

【解词】伦次:次序,条理。

【解义】讲话颠三倒四,毫无条理。

【出处】明·夏完淳《狱中上母书》:“语无伦次,将死言善,痛哉痛哉!”

【例句】他~地叙说着,可谁也没有弄明白发生了什么事。

语重心长

【注音】yǔ zhòng xīn cháng

【解词】语:话语,言语。

【解义】言语恳切,情意深长。

【出处】清·洛日生《海国英雄记·回唐》:“叹别离苦况,转忘了母亲的语重心长。”

【例句】父亲~地对我说:“要好好念书。”

yù

郁郁寡欢

【注音】yù yù guǎ huān

【解词】郁郁:不高兴的样子。寡:少。欢:欢乐。

【解义】心中愁苦,缺少欢乐。

【出处】《楚辞·九章·抽思》:“心郁郁之忧思兮,独永叹乎增伤。”

【例句】小刚的父母离婚了,他整天都~的。

欲盖弥彰

【注音】yù gài mí zhāng

【解词】弥:更加。彰:明显,显着。

【解义】企图掩盖事实真相,反而更加显露出来。

【出处】《左传·昭公三十一年》:“是故君子动则思礼,行则思义,不为利回,不为义疚,或求名而不得,或欲盖而名章,惩不义也。”

【例句】他贼喊捉贼,可~,结果锒铛入狱。

yuān

冤家路窄

【注音】yuān jiā lù zhǎi

【解词】冤家:仇人,对头。

【解义】仇人或不愿意见到的人偏偏在狭路上相逢。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回:“真正俗语说的,冤家路儿狭,不多几天,就闹出人命来了。”

【例句】我最不想见到他,偏遇上他,真是~。

yuán

原形毕露

【注音】yuán xíng bì lù

【解词】毕:都,全部。

【解义】原来的面目完全显露出来。形容伪装被彻底剥掉,暴露出本来面目。

【出处】闻一多《一个白日梦》:“怕只怕一得意,吹得太使劲儿,泡炸了,到那时原形毕露。”

【例句】这个满嘴甜言蜜语的家伙终于~了。

缘木求鱼

【注音】yuán mù qiú yú

【解词】缘:攀援。

【解义】爬到树上去找鱼。比喻方向或方法不对头,不可能达到目的。

【出处】《孟子·梁惠王上》:“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例句】你这种作法太可笑了,无异于~。

源远流长

【注音】yuán yuǎn liú cháng

【解词】源:源头。

【解义】源头很远,流程很长。比喻事物的历史悠久,根源深远。

【出处】唐·白居易《海州刺史裴君夫人李氏墓志铭》:“夫源远流长,根深者枝茂。”

【例句】中国的武术~。

yuàn

怨声载道

【注音】yuàn shēng zài dào

【解词】怨:怨恨。满:充满。

【解义】怨恨的声音充满道路。形容怨恨的情绪非常强烈,到处都是。

【出处】清·钱泳《履园丛话·旧闻·安顿穷人》:“胡公文伯为苏藩,禁开戏馆,怨声载道。”

【例句】国民党反动派统治时期,通货膨胀,物价飞涨,人民~。

怨天尤人

【注音】yuàn tiān yóu rén

【解词】尤:责备,怨恨。

【解义】抱怨天,埋怨人。形容对不如意的事情一味强调客观因素,不能正确对待。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二十回:“那宝钗却是极明理,思前想后,宝玉原是一种奇异的人,夙世前因,自有一定,原无可怨天尤人。”

【例句】自己学习不好,~根本没用。

yuē

约定俗成

【注音】yuē dìng sú chéng

【解词】约定:共同议定。成:形成。

【解义】指某种事物的名称或事情的作法,大家长期共同遵守、沿用,为社会大众所公认而被固定下来。

【出处】鲁迅《名人和名言》:“然而自从提倡白话以来,主张者却没有一个以为写白话的主旨,是在从‘小学’里寻出本字来的,我们就用约定俗成的借字。”

【例句】结婚时要喜庆一番,已经成为~的事了。

约法三章

【注音】yuē fǎ sān zhāng

【解词】约:协商、议定。

【解义】共同议定三条法律。后泛指订立简单的条款,相约遵守。

【出处】宋·刘克庄《沁园春·寄竹溪》:“老子衰颓,晚与亲朋,约法三章。有谈除目者,勒回车马;谈时事者,麾出门墙。”

【例句】新厂长一上任便与全厂干部、职工~。

yuè

跃跃欲试

【注音】yuè yuè yù shì

【解词】跃跃:急于要动的样子。

【解义】心情急切地想试一试。形容对某件事情非常有兴致,急切地想试试。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五回:“一席话说得唐二乱子心痒难抓,跃跃欲试,但是带来的银子,看看所剩无几,办不了这桩正经。”

【例句】同学们一听说要登山,个个摩拳擦掌,~。

越俎代庖

【注音】yuè zǔ dài páo

【解词】俎:古代祭礼时盛牛羊祭品器具。庖:厨师。

【解义】原指祭祀时主祭的或赞礼的人越过礼器代替厨师办理宴席。比喻超越自己的职务范围去处理宴席。比喻超越自己的职务范围去处理别人所管的事。

【出处】梁启超《中国国会制度私议》:“既省国会越俎代庖之劳,又免地方官厅狐假虎威之弊。”

【例句】当家长决不可~,应该让孩子多一点动手能力。

Z

zài

在劫难逃

【注音】zài jié nán táo

【解词】劫:劫数。

【解义】佛教指大灾难。命中注定要遭受灾祸,无法逃脱。

【出处】元·无名氏《冯玉兰夜月泣江舟》第三折:“那两个是船家将钱觅到,也都在劫数里不能逃。”

【例句】犯罪分子被警察包围了,他们自叹道:“看来这次是~了。”

在所不惜

【注音】zài suǒ bùxī

【解词】惜:顾惜,吝惜。

【解义】指决不吝惜。

【出处】《避兵十日记》:“果能撄城固守,区区民房,原在所不惜。”

【例句】许多革命先烈,为了革命事业,连生命都~。

再接再厉

【注音】zài jiē zài lì

【解词】再:又一次。厉:同“砺”,磨快。

【解义】原指公鸡相斗,每次接触前都先把嘴磨利。后比喻一次又一次地努力,毫不松懈。

【出处】清·刘坤一《书牍二·禀两省部院》:“贼却而复前,我勇再接再厉。贼遂披靡。

【例句】他在这次比赛中取得了好成绩,老师希望他~。

载歌载舞

【注音】zài gē zài wǔ

【解词】载:文言助词。

【解义】边唱歌边跳舞。形容尽情欢乐。

【出处】后汉·蔡邕《蔡中郎集·上始加元服与群臣上寿表》:“遐迩大小一心,同欢同喜逸豫,式歌式舞。”

【例句】新中国成立后,全国人民~。

责无旁贷

【注音】zé wú páng dài

【解词】责:责任。贷:推卸。

【解义】自己应尽的责任,不能推卸给别人。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回:“讲到护送,除了自己一身之外,责无旁贷者再无一人。”

【例句】学生犯了错误,老师是~的。

择善而从

【注音】zé shàn ér cóng

【解词】择:选择、挑选。

【解义】挑选好人而追随和学习。

【出处】《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例句】老师告诫我们,要~。

zhān

沾沾自喜

【注音】zhān zhān zì xǐ

【解词】自:自己。喜:得意。

【解义】形容自以为很好而得意的样子。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辛十四娘》:“会提学试,公子第一,生第二。公子沾沾自喜。”

【例句】刚刚取得了一点好成绩就~是不利于进步的。

zhǎn

斩草除根

【注音】zhǎn cǎo chú gēn

【解词】除:除掉。根:草根。

【解义】除草要除掉草根。比喻彻底清除祸根,不留后患。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回:“袁绍曰:‘若不斩草除根,心为丧身之本。”

【例句】他害了他们全家还不够,还要~,杀这个孩子。

斩钉截铁

【注音】zhǎn dīng jié tiě

【解词】截:截断。

【解义】形容说话办事坚决果断,毫不犹豫。

【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第十七回:“师谓众曰:‘学佛法底人如斩钉截铁始得。’”

【例句】面对敌人的引诱,他~地拒绝了。

崭露头角

【注音】zhǎn lù tóu jiǎo

【解词】露:突出。

【解义】比喻突出地显示出才能和本领。

【出处】唐·韩愈《昌黎集·柳子厚墓志铭》:“时虽少年,已自成人,能取进士第,崭然见头角。”

【例句】他才这么年轻就已~,看来真是英雄出少年呀!

辗转反侧

【注音】zhǎn zhuǎn fǎn cè

【解词】辗转:身体翻来覆去。反侧:反复。

【解义】翻来覆去睡不着。形容心中有事,难以入睡。

【出处】《三国志·周鲂传》:“每独矫首西顾,未尝不寤寐劳叹,展转反侧也。”

【例句】想到明天就要考试了,他躺在床上~睡不着。

zhàn

战战兢兢

【注音】zhàn zhàn jīng jīng

【解词】战战:害怕的样子。兢兢:小心谨慎的样子。

【解义】形容非常害怕而小心谨慎的样子。①形容非常害怕而小心谨慎的样子。②因害怕而发抖的样子。

【出处】清·曾朴《孽海花》第十三回:“忽见潘公出来,面容很是严厉,只得战战兢兢铺上红毡,着着实实磕了三个头起来。”

【例句】面对老师严厉的责问,他~地说不知道。

战无不胜

【注音】zhàn wú bù shèng

【解词】战:战斗。胜:胜利。

【解义】百战百胜,所向无敌。

【出处】《战国策·齐策二》:“战无不胜而不知止者,身且死,爵且后归,犹为蛇足也。

【例句】军民团结如一人,才能所向披靡,~。

zhāng

张灯结彩

【注音】zhāng dēng jié cǎi

【解词】张:陈设,铺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