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西笔墨:徐悲鸿随笔
2749900000015

第15章 因《骆驼》而生之感想

常人恒准世俗之评价,而罔识物之真值。国人之好古董也,尤具成见。所收只限于一面,对于图案或美术有重要意义之物,每漫焉不察,等闲视之。逮欧美市场竞逐哄动,乃开始瞩目,而物之流于外者过半矣。

三代秦汉所遗之吉金食器,吾国最古之美术品也。好之者唯视其文字之多寡,与有无奇学,定为价值标准,是因向之耽此者,多文人学士。汉学既兴,人尤借春秋战国时遗器所存文字,以考订经文史迹,其有重价,自不待言。顾其不为人重视之器,往往有绝精美之花纹,形式图案极美妙者,以少文字,遂见摈于中国士大夫。不知美乃世人之公宝,而文字之用,限于一族,为境窄也。文字与美术并重,宜也,今既有所偏重,于是一部分有美术价值之宝器,沦胥以亡。

吾国绘事,首重人物,及元四家起,好言士气,尊文人画,推山水为第一位,而降花鸟于画之末。不知吾国美术,在世界最大贡献,为花鸟也。一般收藏家,俱致山水,故四王、恽、吴,近至戴醇士,其画之见重于人,过于徐熙、黄筌。夫山水作家,如范中立、米元章辈,信有极诣,高人一等,然非谓凡为山水,即高品也。独不见酒肉和尚之溷迹丛林乎?坐令宋元杰构,为人辇去,而味同嚼蜡毫无感觉之一般人造自来山水,反珍若拱璧。好恶颠倒,美丑易位,耳食之弊如此。唐宋人之为山水也,乃欲综合宇宙一切,学弘力富,野心勃勃,欲与造化齐观,故必人物、宫室、鸟兽、草木无施不可者,乃为山水。元以后人,一无所长,吟咏诗书,独居闲暇,偶骋逸兴,以人重画,情亦可原,何至论画而贬画人,是犹尊叔孙通而屈樊哙也,其害遂至一无所能之画家,尤以写山水自炫,一如酸秀才之卖弄文章,骄人以地位也。故中国一切艺术之不振,山水害之,无可疑者。言之无物,谓之废话;画之无物,岂非糟糕。

近日中原板荡,盗墓之风大启。洛阳一带,地不爱宝,千年秘局,蜂拥而出。国中文人学士,兴会所寄,唯喜墓志、碑铭,其中珍奇,信乎不少,如于右任氏一人所蓄,便大有可观。但其中至宝,如殉葬之俑、兽、器物,皆与考古及美术有绝大关系者,以其多量贱值,士大夫不屑收藏,坐视北魏隋唐以来,千余年之瑰宝,每岁运往欧美日本者,以千万计。天下痛心疾首之事,孰有过于此者。

吾国文献,向苦不足,古人衣冠器用、车马服制,记载既泛,可征之于宋画者,已感简略不详:六朝之俑,品类最多,如武士,则环甲胄,妇人则分贵贱,其鬟髻衣裳,袖带佩挂,近侍与走役等人物,可得一完整社会之概观;而驼马之缨络辔鞍,皆精密刊划,事事可按,信而有胄,不若图绘之随意传写也。欧人在古希腊之墟,发现塔纳格拉城(希腊之Boitre)与麦利纳城(小亚细亚)两地之熟土制人,其不若魏唐塑制有釉有彩,精美殊逊,而人已视同瑰宝,凡大博物院如法之卢浮宫,且称为傲人之具。吾国人之对此,情同委弃,相去如此。

此类出土人物、群兽之尤可贵处,在其比例精确,动作自然,往往有奇姿好态,出人意表者(有舞女及怪人绝奇诡可喜)。近世明清雕刊,反退居于美术上所谓正西律(Frontalité)野蛮格调(丹麦著名美术批评家Lange所创言),以彼例此,真有天渊之别也。吾向者以为中国艺术,仅绘画及图案(非指现代),足侪世界作家之林,靡有愧色。若雕塑者,只以细巧见长或庞然巨大而已,毫无价值,不谓千年前之工人,其观察精密、作法严正如此。吾去冬岁阑,在平厂肆所得之北魏两卧驼,堪称美术史上之奇珍,可媲美亚述之狮、希腊之马。顾秦人视之,亦不甚惜也。知十年以来,此类等量齐观之宝物之流落于外者,宁胜计哉。倘世间只存其一,千年艳传者,则必与天球河图比价,今熟视之,若无睹然。逆料他日古墓既空,地藏丧尽,凡有珍奇,皆之国外有所考求,须万里行,反观故邦,垒垒黄土,必有无穷之子孙,为感叹啜泣者。吾国向视博物院为厉禁,但公家设立之图书馆,已遍中国,除购大英百科全书、王云五大著及……外,倘有人一念及此者否?则千元所罗致,可满陈一室,其为费用,亦不多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