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金手指点子库
2754200000012

第12章 成才宝点子(12)

每个人都应该把拥有好的品格作为人生的最高目标之一。好的方法是使他获得成功的动力保证。而刚毅的思想观念,作为一种向上的因素,使他的动机保持稳定地受到刺激。人生最好是有一个较高的目标,但是并不是我们每个人都能认识到。

正直就是无论你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和什么人在一起,都忠于自己、言行一致、坚守自己的信仰及价值观。如果你不正直,最终将失去一切,因为,别人无法相信你,不愿和你一起工作,或跟你进行交易。如果没有足够的人愿意和你共事,你的事业将会失败。

做一个正直的人

一位推销员每天按照经理的吩咐对顾客介绍产品的优点,他自己厌倦了这种工作方式。

一天,当有顾客光临的时候,他在介绍产品优点的同时也开始介绍产品的缺点,顾客听完后没说什么就走了。经理非常生气,决定解雇他。

正当这位推销员带着行李要走出门口的时候,原来的那位顾客又回来了,他身后还带了一些人,这些人都准备买他的东西——这些人是冲着这位推销员来的,就因为推销员是个诚实的人。

为此,有人悟出:一个人能在所有时间里欺骗一个人,也能在同一时间里欺骗所有的人,但他不能在所有的时间里欺骗所有的人。小胜靠谋,大胜靠德。

一位推销员讲道:

大学时,我曾经在一家销售牛乳代替品的乳清饮料公司工作,我是一名经销商,业绩达到全公司最高点,并拥有一个销售站,但是由于公司部分领导人员缺乏正直及踏实的精神,导致整个公司瓦解。即使如此,仍然使我学习到许多宝贵的东西,如贩卖商品的技巧以及如何和他人共事,而更重要的,我了解到如果一个人既无能力又缺乏正直,他便非常容易失去他已经达成的事情。

人们进入公司工作是为了要赚钱,这并没有什么不好,相反地,对那些不这么盘算的人反而使我感到不安,没有任何一件事情不需要花钱。在商言商,只要我们进入商业圈,不管是职员、顾问、老板、合伙人或消费者都和金钱脱离不了关系。当然,家人、友情及人际关系则是建立在一些比金钱更重要的事情上。

一旦你从商,能力与正直的要求会变得

更加重要,因为人们不希望购买劣质产品,或受到无礼的服务,当然,他们更不想和那些无知、没有技能以及不诚实的人来往。

一个正直的人会在适当的时机做该做的事,即使没有人看到或知道。亚伯拉罕林肯说得好:“正直并不是为了做该做的事而有的态度,正直是使人快速成功的有效方法。”

谦逊辞让是最重要的品德

在日常生活中,当自己的利益和别人利益发生冲突,友谊和利益不可兼得时,首先要考虑舍利取义,宁愿自己吃一点亏。郑板桥曾说过:“吃亏是福。”这决不是阿Q式的精神自慰,而是一生阅历的高度概括和总结。

清朝时有两家邻居因一道墙的归属问题发生争执,欲打官司。其中一家想求助于在京为大官的亲属张廷玉帮忙。张廷玉没有出面干涉这件事,只是给家里写了一封信,力劝家人放弃争执,信中有这样几句话:“千里捎书为道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谁见当年秦始皇。”家人听从了他的话,这下使邻居也觉得不好意思,两家终于握手言欢,反而由你死我活的争执变成了真心实意的谦让。《菜根谭》中讲:“路径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的,减三分让人食。此是涉世一极乐法。”可谓深得处世的奥妙。

舜敬父爱弟,可他的弟弟象表面看起来敬兄,内心却总想害死他。有一次他们俩去挖井,舜正在井内时,象却突然把井口封死。象以为舜必死,就想打他两位夫人的主意,于是来到舜家里。不料,舜大难不死,已从井的另一个出口脱身回到家里。象刚进门,见舜在弹琴,只好尴尬地说:“我正惦记着你呢。”舜只是平静地说:“多谢你的美意。你真是我的好兄弟,以后你协助我一起管理臣民吧。”腕有如此广阔的胸怀,是他成一代帝王大业的重要基础。

林则徐有一句名言:“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与人相处,有一分退让,就受一分益;吃一分亏,就积一分福。相反,存一分骄,就多一分挫辱,占一分便宜,就招一次灾祸。

天玄子说:“利人就是利己,亏人就是亏己,让人就是让己,害人就是害己。所以说:君子以让人为上策。”吕子也曾经说:“退己而让人,约束自己而丰厚他人;所以群众乐于被用,而所得是平时的几倍。”所以说:“谦逊辞让,作为德的首位。”

一个人,对于事业上的失败,能自任一方面的错误,就能让人感德;在有成就时,能让功于他人,就能让人感恩。老子说:“事业成功了而不能居功。”不仅让功要这样,对待善也要让善,对待得也要让得。凡是坏处就归于自己,好处都归于他人。他人得到名,我得他这个人;他人得到利,我得到他这个心。二者之间,轻重怎样,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分寸了。

让人为上,吃亏是福。所以曾国藩说:“敬以持躬,让以待。敬就要小心翼翼,事情不分大小,都不敢忽视。让,就什么事都留有余地,有功不独居,有错不推诿。念念不忘这两句话,就能长期履行大任,福祚无量。”古人说:“自兼人们就越服从,自夸人们就越怀疑。我恭敬就可以平人的怒气,我贪婪就可以启发人们的争端,这都是在于我的为人而已。”

以真诚为原则

人无论处在何种地位,也无论是在哪种情况下,都喜欢听好话,喜欢受到别人的赞扬。

的确,做工作很辛苦,能力虽然有大有小,毕竟是尽了自己的一份力量,当然希望自己的努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承认,这也是人之常情。会为人处事的人,此时必然避其锋芒,即使觉得他干得不好,也不会直言相对。生性油滑、善于见风使舵的人,则会阿谀奉承,拍拍马屁。那些忠直的人,此时也许要实话实说,这就让人觉得你太过莽直,锋芒毕露了。有锋芒也有魄力,在特定的场合显示一下自己的锋芒,是很有必要的,但是如果太过,不仅会刺伤别人,也会损伤自己。

那么,怎么做才会既表达出我们的真实感受;又不伤害别人呢?正确的思路是:

(1)要学会“顺情说好话”。俗话说:“顺情说好话,耿直讨人嫌。”其实,现实生活中经常见到“说谎”的人,在忙得不可开交的时候,接到话不投机朋友的电话,偏偏他讲了5分钟还没有放下话筒的意思,于是只好来一招:“对不起,我马上就要开会了!”明示对方结束话题……尽管是言不由衷,但于人于己都无害,别人也容易接受。

(2)幽默从来是最妙的语言艺术。一次,著名的德国作曲家翰内斯勃拉姆斯参加一个晚会。不曾想,晚会上他遭到一群厚脸皮的女人的包围,他边礼貌地应付,边想解脱的办法,忽然他心生一计,点燃了一支粗大的雪茄。很快,有几个女人忍不住咳嗽起来,勃拉姆斯照样泰然地抽他的雪茄。

终于有人忍不住了,对勃拉姆斯说:“先生,你不该在女人面前抽烟阿!”

“不,我想,有天使的地方不该没有祥云!”勃拉姆斯微笑着回答。

勃拉姆斯用幽默的语言,使自己从无奈的纠缠中解脱了出来。

(3)真诚并不等于不假思索地将自己的感觉和想法说出来,因为你的感觉是否正确尚是一个需要判断的问题。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事物的看法都属见仁见智,本无所谓对错。比如个人的衣食住行、穿衣戴帽、兴趣爱好等等。许多自诩为“有话直说”、“想到什么说什么”、“直筒子脾气”的人,其实是简单地用自己的观念和习惯去衡量别人的态度与行为,一遇到不对自己胃口的事立刻就去指责别人,实际上这并不是对他人善意的真诚,只是自我不悦情绪的随意宣泄。

中国有句古话叫“不看你说的什么,只看你怎么说的”。同样一个意思,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说法,不同的说法有不同的效果。与人交流时,不要以为内心真诚便可以不拘言语,我们还要学会委婉艺术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一句话到底应该怎么说,其实很简单,你只要设身处地从他人的角度想想就明白了。

人际交往中的真诚不等于双方直接简单、毫无保留地相互袒露,它要求我们本着善意和理性,把那些真正有益于对方的东西系上美丽的红丝带送给对方。

(4)一定要把握原则。切不可从私利出发,颠倒黑白、混淆是非,否则只能遭受别人的唾弃。

我们要把握住一点,真诚的核心和灵魂是利他,也就是与人为善。如果对别人来说,“谎话”更适宜和容易接受,又不会伤害任何人的利益,我们不妨放弃对“完全诚实”的固执;但在任何时候,都绝不能为了个人利益而放弃诚实。那些经常为私利表现不诚实的人是不会获得成功的。一个人对其他人表现出完全的不诚实时,在钱财方面是有可能获得成功的。但是,他绝对不可能永远自欺欺人。

在生活中要做一个真诚的人不容易,因为它来不得半点虚假和功利,需要实实在在地付出、奉献。真诚待人,克己为人的人,也许偶尔会被欺诈,但他们才会真正时时受人欢迎。

面对一个处处为他人着想,绝不为个人利益放弃诚实的人,人人都会真诚接纳他,愿意和他交往。所以要想给人留下好印象,最要紧的是“恰当地真诚”。

坦率地承认错误

常言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人再聪明,都有犯错误的时候。人犯了错误往往有两种态度,一种是拒不认账;另一种是坦率地承认。

拒不认账的好处在于不为后果负责,就算要负责,也把相关的人都包括在内,谁也逃脱不了干系。这样,能推就推,能躲就躲,保住了面子,又避免了损失,这是从表面上看。实际上,你既然已经犯有错误,拒不认账的结果是弊大于利。首先,你铸成的大错是尽人皆知的,你的抵赖只能让人觉得你腰杆子太软。如果你犯的错误人证物证俱存,责任又逃避不了,你再抵赖也只是枉费心机。如果是鸡毛蒜皮的小错,那你就更不用顽固,顽固会造成你在同事心目中更坏的印象,真是得不偿失。你敢做不敢当的印象形成后,主管的顶头上级不敢再用你。怕你有朝一日也拉自己下水,同事也不敢与你合作,怕你故伎重演。而且你一旦拒不认错,形成习惯,那还谈得上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吗?——你认为自己“一贯正确”嘛!

第二种态度是坦率地认错。承认错误,就有可能承担责任,独吞苦果。但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别人都不会一棍子打死你的,既然你都认错了,还要如何?况且认错本身就是替上级分担责任,主动取咎,上级再抓住你不放,显然也有损他的形象。

坦率认错的好处还在于,首要的是为自己树立敢做敢当的形象。承担责任,不推诿过失,上级放心,下属尊敬,同事喜欢,认一个错又有什么大不了的呢?其次要勇敢地面对错误,今后才能避免错误,从而及时提高自己的水平和能力,错误成了上进的磨刀石。还有,你的坦率承认,虽然得到了上级的训斥,你无形中处在受难者的地位,而众人从心理上往往是同情受苦受难者的,你获得的是人心。你既然挨了训,上级再罚你,也不至于太狠。人毕竟都有同情心。

所以,人不怕犯错误,就怕犯了错误以后不认错、不改错。你坦率的承认,并想办法补救,并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谁都不得不承认你是一个不错的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