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金手指点子库
2754200000025

第25章 情感妙点子(13)

如果一个人没有这种良心,也不讲良心,就像开头所列举的那种人,他们做了缺德的事而没有觉悟,那是非常有害的和危险的。

人们也常把这种人训斥为“恬不知耻”,而且无可救药的人。

可是为什么有的人会没有良心呢?

仔细分析起来,有下面几种情况。

根本没有认识正确的道德规范,在判别是非时,缺乏正确的处事准则,明明是非常错误的、不道德的言行,但他却以为是天经地义的,因此不但不以为耻,而且反以为荣;另外一种情况就是既使掌握了正确的道德原则,而又没有认识到自己的言行有背于这些原则,因此也不会受到良心的谴责;还有一种更为严重的情况,那就是即使已了解社会道德准则,可是却认为那是别人的事,自己根本无意照此去做。当然也就更谈不上什么良心了。

由此可见想要培养高尚的道德感,就必须首选提高道德的认识,加强道德观念。

其次想要提高自我认识与自我评价的能力。

再次,更重要的是要知行一致,知则必行,否则的话,是永远也培养不起真正符合道德准则的良心来的。

走出自己设置的心理栅栏

有心理障碍的人常常觉得疲倦、抑郁,做什么事都是一种负担,都不能带来任何乐趣。

这些人还会有很多抱怨,碰到高兴的事情也常常表现得情感淡漠。这些人的精神活动许多方面都好像蒙上了灰雾,看事情只能看到消极的一面,他们还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变得十分烦躁,觉得身处于危险之中。

比如,娟就是这样的人。她出生在一个干部家庭,双亲的感情非常好,对娟和她弟妹非常关心,娟的童年生活非赏幸福。然而不幸的是,娟在十五岁那年,随着人流来到了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那时候的年轻人十分单纯,不过却受到了良好的理想教育。当娟满怀激情来到了内蒙时,现实的残酷令娟不堪忍受,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年复一年的磨难,异常单调的生活磨灭了娟的激情,饥饿与劳累动摇了娟从老师那里抄袭来的理想。

渐渐地,娟开始为自己前途担忧了。

每当娟看到那些食不果腹、艰苦奋斗的劳动者以及“小土豆”般瘦小的孩子们时,娟就感到绝望与忧虑。与娟有着相同想法的许多城市青年已经开始为自己寻找出路了。有的人仗着父母的权力、有的人向亲属求助、还有的人尽力去巴结身边的大小权贵……那种对于生存价值的绝望每时每刻都在吞噬着他们的心灵。

有一年,娟所在的地方闹地震,住的房子十分破旧,恐怕连三、四级的地震都不能支持了,连长告诉大家一定穿着衣服睡觉,待地震来临的时候能够立刻逃跑。

不过,娟所在的养猪班的六个女生没有一个人愿意穿着衣服睡觉,纷纷表示:“震吧,如果震不死,我还要回到家乡去!”六个女生为了能够完成返城的目的,在时冬腊月里,身穿单衣到外面去受冻,只是为了能够得到一张有病的证明,她们还以随便吃药的方式来毒害自己,终于有一天娟被自己毒倒了。当她被兵团的人送到诊断所时,她总觉得十分恐惧。家里已经有半年时间没有来信了,娟总认为家里出了什么事情……后来,娟便拼命地给家里寄信,一张张地不厌其烦地重复着自己的写作,希望家里能给自己寄张合影来,并且把自己病卧在床的消息转告给家人,还邮去了那张有病的证明。

娟的父母拿着这张证明到处为自己的女儿疾呼,真是功夫不负苦心人,上头终于批下了娟返城的一张批文。

娟得知自己可以回家的消息后,异常兴奋,连里剩下的知青们都很羡慕娟,纷纷对娟表示祝贺。

然而或许是娟受过的打击太大了,对战友们说:“千万不要羡慕我,或许我这次回的不是家,而是回到地狱去呢。”

当娟坐在返城的火车上时,总觉得火车肯定会出轨,肯定不能顺利地开到北京,然而到了北京以后,旧的恐惧感还没有消散,新的恐惧感又来临了,总怕上头又下发什么离奇的文件,于是娟连忙到当地的派出所上户口。

回到北京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娟都挥之不去下乡给她带来的阴郁情绪。娟感到自己好像已经不会开怀大笑了。后来,娟进入工厂当了学徒工,她在学徒工中的年龄算是比较大了,因为他们大多是十六七岁的小青年,而自己已经20多岁了。

不久以后,娟赶上了恢复高考。

其实只有小学程度的娟是抱着浑水摸鱼的心情来到考场参加考试的。当考试卷子发给娟的时候,娟的脑子里空荡荡的,感到自己浑身都在发颤,泪水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流了下来。

幸亏有位监考老师的安慰,娟才拿起了笔。

当娟看过试卷上的题目后,觉得它们竟然是如此的简单。

娟大学毕业以后,分配到一家图书馆里工作,虽然这份工作是很轻松的工作,然而娟总感到有时会浑身发抖,尤其是出现什么事情的时候,更是如此。

现在,娟的家庭生活非常幸福,她的丈夫是以前在内蒙古建设兵团的战友,他们的感情很好,而娟的儿子的心理也很健康。

至于娟的父母也都健在,不仅不用娟来负担,还常常在经济上资助娟。娟和丈夫的工资不算低,有个三室一厅的楼房,娟也常常利用馆中的图书来编些书,赚些外快,总之娟现在的生活什么都不愁,按理说娟应该生活得很快乐。

但是不知怎么了,娟很难让自己的心境变得平和,经常处于烦躁、不安、忧虑以及焦急的状态之中。娟总是看什么都不太顺眼,为了很小的一件事就对家人乱发脾气,事后又很后悔,常常在家人面前承认自己的错误。不过,总是改不了自己的毛病,就这样娟常常自寻烦恼。

在工作上,娟也是如此,常常为了十分普通的事情而变得神经兮兮的。

前些日子,图书馆馆长让娟撰写一份内部小报,她做得很认真,然而总是对自己不放心,总觉得这份小报会给自己惹下大祸,于是娟不停地校对,连她也不知道自己究竟校对了多少遍。直到馆长从她的手中拿过了稿子为止。

第二天,娟又向馆长汇报说,有些地方出现了纸漏。

馆长笑着说:“算了,已经开印了。”

娟回到家以后,整整一夜都难以入眠,生怕有错字自己没有校对出来。然而第二天见报以后,效果非常好,也没有出现任何纰漏,不过娟总认为自己一定是在什么地方写错了。

娟的精神上的不稳定,导致了生活的不规律,接着又给她的身体带来了很多症状。娟常常头痛脑胀,呼吸急促,胃功能紊乱,乳腺增生严重,必须服用安定药才能人睡等。

大夫说娟的症状都是由肝郁气滞引起的,告诫让娟一定把什么事情都放开一点。

娟的丈夫常劝她少操点心,快快乐乐地过日子,然而娟总是深深陷于巨大的恐惧之中。

或许,娟在兵团那段苦难的经历烫在她心田的烙印太深了。那段历经磨难的生活,使娟仿佛老了20年。虽然现在娟能够一如既往地生活,尽力去做好每件事情,然而娟总觉得一股焦躁和烦恼在死死地缠着自己。

其实像娟现在拥有的一切,应该令她很幸福。在娟的同龄人中,她算是个佼佼者,有大学就读,而且工作也很不错,家人对娟也很好。然而娟却总是不愉快,或许与她上山下乡时的痛苦遭遇有关系。

任何人在社会上生活,都会碰到各种不顺心的事情。而像娟那样的人则表现得比较敏感、多虑一些,所以更容易产生焦虑和抑郁。

假如娟能够多和亲近的人谈心,将自己的烦恼倾诉出来,那她的心情也许就会舒畅点。

另外,娟还可请心理医生对自己进行一些心理方面的治疗。到时候,娟会获得言语、行动上的支持,直到疾病得到缓解,心理医生会通过认知疗法帮助娟学会正确地面对生活的方法。

相信娟一定能在心理医生的帮助下,正确面对生活,踏出自己设置的心理障碍。

如何校正恶劣的心境

恶劣心境属于慢性心境低落症,这些人通常觉得抑郁、疲倦,做什么事都认为是一种负担,生命中失去了乐趣。

这些人心情烦闷,常常抱怨这,抱怨那,睡眠状况也很糟糕,感到信心不足,不过还能够应付得了日常生活里的基本事情。

恶劣心境一般开始出现在成年早期,能够持续很多年,有的患者甚至终生心境恶劣。

红今年26岁,在一家公司里做临时工。然而最近一些日子,红的心情很不好。红很想出家去当尼姑,不愿意在尘世间混下去了,然而又苦于无处收留她。红认为在单位里谁都看不起她,谁都不把她当一回事,每个人都可以支使她。打水、扫地以及搞卫生等事情总是缠着红不放,然而像出差、宴请以及其他好事都和红无缘。在单位里谁都不爱搭理红,红认为单位里的女同事都在躲避她。红是从一个小镇里出来的,那儿的姑娘能够读到高中就已经是很不错的事情了。

与红年纪相仿的女孩子大多已经嫁人了。

高中毕业后,红在家里干一段时间的农活,然而红觉得与这些女孩们的志向不同,红总想走出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其实红并不是不愿意交男朋友,而是由于红没有遇到情投意合的人。比红学历低的她不想嫁,比红学历高的却大多都到大城市去过那天堂般的生活去了。

红的妈妈非常着急,经常到处给红找对象,红感到自己快成了家人的一块心病,心里也很难受。

后来,亲戚托人在县城的一家公司给红找了个临时工的工作。刚开始来到这家公司工作时,红很高兴,家人也好像轻松了许多。好不容易找到了工作机会,然而单位里谁都看不起红,稍有一点业务知识方面的任务都不教给红去做。

起初,红总是忍受着这一切,希望等混熟以后,同事间就能相处得融洽一些。然而半年过后,红觉得自己越来越孤单了,最糟糕的是红总认为其他同事正在背后说自己的坏话。红想起这些就心神不定,连饭都吃不下去。

每当看到同事的时候,总会出现一种对同事的敌对情绪,那种感觉简直是度日如年。红认为自己的命运非常不好,已经不适合生活在尘世了,她真想出家算了,然而又没有人肯收留她。

红真的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才好了。

其实,像红那样生活在恶劣心境中非常糟糕,红大可不必去想出家的事情。像红那样的人一旦找到良好的工作环境,那么她的病不治而愈的概率是相当高的。

事实上,不管你愿意不愿意,内心深处都会有一张自画像。

这张自画像一旦形成以后,你就会不由自主地给自己的看法找到依据。假如你认为自己是个受到不公平对待的人,就会逐渐强化这个判断。你的一切行动、情感以及行为,还有才能总和自画像相符。既然人的自我认定能够找出证明来,那么这种自我认定能不能否定呢?这个问题很少有人去思考。

如果一个人的能力并不是很差的话,假如他的自画像却是否定的,那么结果肯定会和他的自画像相符。

心理学家指出,许多人都低估了他们自己,还不知道去加以改变,如此一来就贬低以及委屈了自己。

一个人如果能够改变一下自画像,先忘记自己是个受到不公平待遇的人。接下来,你希望自己变成什么样的人,就在心里把自己设想成这样的人。不久你就会发现自己的个性也跟着改变了,还能创造出奇迹来呢。这样你就会感到自信、乐观了,还会觉得同事们对你多些爱心,少些敌意了。

那时你就能够走出现在的困境,会觉得天空不再那么灰暗了。

有位心理学家说:“给自己画一幅失败的自画像,就足以使你失败;给自己画一幅获胜的自画像,就足以使你成功。幸福的人生关键是在于你心目中的自画像是什么样子,那你就能成为什么人。”

陷于恶劣心境之中的人,不妨好好体会一下这位心理学家的话。接着,从现在起你每天花一些时间,哪怕只有短短的十几分钟。尽量使自己的心情放松,想像最好的自我形象。想像得生动一些、细腻一些。努力想像自己是怎样和同事们相处的。想像一下自己怎样才能在岗位上发挥特长,并下决心那样去做。经过一段时期的放松以后,你就能在不知不觉地改变自己的性格。在你变得自信以后,或许自己会发现别人并没有在背后说你的坏话。

一个人如果什么都只想到自己,那就会很痛苦,若要多替别人想一想,去理解、关心别人,就能改善自己与同事的关系。

一个人在年轻的时候如果没有理想或者说没有所追求的目标,那他的人生就会很灰暗。

接下来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如何实现理想了,要实现理想需要有一个过程。

如果缺乏充分的准备,又会把理想的不能实现迁怒于生活,使自己和周围的环境对立起来,这就陷入了心理误区。

千万不要将打水、扫地之类的事看得那么不重要,其实这类事情也是很重要的,是必须有人做的工作,不如挺起胸膛来多做一点。

其实任何企业都是由无数的平凡小事情堆积起来的,如果被平凡的小事情缠住了手脚,又怎能奢谈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呢?

一生的路很漫长,只要保持良好的、平和的心境,改善与同事相处的心态,学会从生活里汲取养分以及热情,就一定能改变自己的待遇,而同事们也会乐于与你交往的。

如何克服社交恐怖症

社交恐怖症通常起源于青少年时期,患有这种病症的人常常害怕被人所审视,在被观察或者会受到评论的处境里产生了不适当的焦虑。

有些人当别人的目光直接对视他的时候,就会出现脸红、手发抖或者尿急的症状。接着,这些人为了使自己不出现这些症状,就尽力回避这种情境。就算无法回避的时候,这些人也不会积极参与,会避免谈话,或者坐在角落处。

比如,柔是一名学中文的女大学生,已经23岁了。不久就要毕业了,柔看到很多同学都在寻找出路,很是羡慕他们,因为柔不敢那样去做。

柔一想到自己去找工作时,会面对素不相识的人,让他们问长问短,她的心就会狂跳不已,浑身发抖,感到有一种无地自容的奇怪感觉。柔的性格属于那种内向型,从上学起就总是不敢举手回答老师的问题。若老师叫到柔的时候,柔常常把早已熟记的问题回答得颠三倒四的。就连老师当众表扬柔的时候,柔都会有种恐慌感。

柔在17岁上高中的时候,挺喜欢一个同班男同学,他长得非常帅气,学习也很优秀,热衷于各种活动。一天,在食堂买饭的时候,柔在前面排队,听到了他的声音。柔不自觉地回头望了他一眼,正巧他也正在看着柔,他们的目光交接在一起。柔羞得急忙回过头来,感到自己的面部热辣辣的,心跳也突然间变得急促了。柔觉得他一定也看到自己的窘状了,从此柔总觉得自己变得很爱脸红了,认为自己的脸一变红,就能使人们都知道她心中在想什么。

柔在一所重点中学就读,那里的风气非常好,尽管有“早恋”现象,然而全都会遭到学校以及家长的严厉禁止,许多同学也都认为“早恋”的同学不正经。

因此柔为自己对那个男生产生好感而感到惊恐,更害怕别人看出自己的心思来。但是柔越想控制自己,就越害怕,以至于后来柔看到了别的男同学时,脸也会不自觉地红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