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金手指点子库
2754200000009

第9章 成才宝点子(9)

穿褴楼的衣服、破旧的鞋子,这都不打紧。然而千万不要在购买书上讲一点经济,假使你不能使你的子女受高等的学校教育,你总应供给你的子女以少数书本,可以把你的子女从现在阅读能力上,来找一些更高层次的有益书以供阅读。

有一户人家,其父母子女规定于每晚留出一部分的时间作读书或别的自修之用。

晚餐方罢,他们共同休息及游戏。在一个小时之内,或谈笑戏虐,或作各种玩意儿;极尽欢娱。

一小时后,是到读书的时候了。此时他们各就各位,静默到连细针坠地都可听见。在他们心中有着一个和谐的、统一的意志——凡足以分散注意力、打断心思与使之心驰鸿鹊的一切,都已被防止、消灭。就事实而论,一小时聚精会神不被扰乱的读书,其成效确要大过常被扰乱与心不在焉的二、三小时的读书。

有不少的青年男女,有志在学问上求上进,而最终受阻于家庭中的恶劣环境。

譬如晚餐之后,全家都谈笑喧哗而无休止,遂无意自修、无心读书;充其量不过看些低级趣味的小说。

而家庭份子中认真读书的倒反而要受嘲笑,使同流合污而后已。

无论你的生活是怎样忙碌,但总有很多的光阴是虚度的,浪费去了的,而这些虚度的光阴假使能善于利用,则未始不可生出大益处的。

许多主妇从早到晚忙碌整天;在她们自己看来,她们是绝无可以读书阅报的时间吧!然而假使她们对于家庭的处理,能彻底的系统化,则必可得到不少的空闲时间。

“秩序”、“系统”最能节省时间。

所以你做事必须力求秩序化、系统化,以求在你的日常生活之中节省一部分时间来,用之于自我改进与生命扩大的必需——读书。

哈佛大学校长艾略特曾说:“养成每天读10分钟书的习惯,则每天十分钟,20年之后,他的知识程度必前后判若两人。只要他所读的都是好的东西。”

所谓好的东西,即是大家所公认的世界名著,不管是小说、诗歌、历史传记或者其他种种。

大多数人都肯在自己所心爱的事上留出相当的时间来。

假使你真有求知之饥渴,自修之热望。你总会找出时间来的。

“苦无志耳,何患无时?”

假使你人到中年,而仍没有受过相当的教育,你大可不必因此而灰心。

有人从一个懒惰而消耗无度的人处购得一块田地。等到买卖成交时候已经是五月底了。

以前的那个懒惰的田主,在早春时分不曾下种,也不曾耕耘。

许多邻近的人告诉这位新田主,说佳时已过了,除了种些蔬菜以外,种别的东西现在已经是太迟了。

但是这个新田主是很有头脑、很能干的人;他种下了一些生长得为时较晚的谷类种籽,由于这一年气候反常、雨水和温度不同于往年,他得到了一次很丰盛的收获——超过于其他邻居所得的收获。

这类事实的发生不限于耕田;在你人生的各方面都有与此相同的事实,假使你真是有向上的志愿,假使真想要补救你早年失学的亏欠。你当记取,你每天所遇见的每个人都能增益你知识的堆积。

假使遇见的是一个印刷匠,他能灌输你许多的印刷技术;一个泥瓦匠,能告诉你许多为你前所未闻的东西;一个普通的农夫,在某几点上,是比你聪明许多;你能从他们那儿得到许多知识。

“三人行,必有我师”。

从每种可能的地方努力摄取知识,这是使你知识广博的惟一条件。

而广博的知识可以使你胸襟广阔开通,不至于狭隘、鄙陋。

这样,你能够从多方面去“接触人生、领会人生”,而你的趣味,也是广大、浓厚的。

一般不曾受过大学教育的人,往往有过看重大学教育的趋向。一般因家境困难,或身体不健康,而至无缘人大学学习的人,总以为他们遭受了一种不可补救的损失,以为在他们的一生中有着一个永远不可补救的缺陷。他们以为纵使于日后怎样的自读,也还是没有用处、无补于事。

但就事实而论,世间最有学问、最有知识、最有效率的人,许多是那些从未受过大学教育的人,甚至是那些连中学都没有跨进过的人。

有一个青年,连小学教育都没有完成,然而因为他后来阅览了许多历史传记书,所以竟成了一个历史专家。

遇见他的人都盛称他的学问。

他读书很多,所以他的英文程度十分的好,虽则对于文法上的死板规律,他一点不懂,但他浸在许多名家的文字中,熟知其文学构句之道,所以他的写作具有一种很好的风格。

今日社会中专为家庭自读而且出版的书,汗牛充栋,有志上进的人不是机会更多了吗?

很不幸的,有许多成年人总以为自己已经过了那感受性最强的青年时期,已成强弩之末,再受教育已太迟了。

世间最可尊敬的就是那些中年人仍然孜孜好学,以求补救少年的失学之悲,利用全部的空间、时间灌注其全部精神于摄取知识,而使他自己成为更充实、更伟大的人。

假使你觉得,在有些普通学校的课程上,你的学习力与记忆力,远逊于以前,你不要因此而灰心。

教育这个名词,意义很广泛。对于有些东西,壮年人的读书能力要比青年人的读书能力强得多;因为他有更多的经验、更成熟的见解、更正确的判断力。因为他尝过失学的痛苦,所以他对学问的爱好甚于任何人。

有许多人在学校时成绩凡庸,但日后在学问事业上往往有惊人的表现,理由也就在此。

更进一步说,你的一生都是受教育的时期。

世界就是你的大学校;你所遇见的人、所接触的事物、所得到的经验,都是人生大学中的教师。

只要你开放你的耳目,则每日中的每一分钟,都可以摄取许多的知识,然后在空闲的时候,你可以用“深思”的方法,将那些零碎的知识整理组织起来。

知识这种东西,无论你学了多少,它都将在你的脑中累积,成为你自己的东西,再不会消失,别人也偷不走。

把握机遇宝点子

弱者等待时机,强者制造时机。

——居里夫人

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爱因斯坦曾说过:“机遇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人们常常引用苹果落在牛顿脚前,导致他发现万有引力定律这一例子来说明所谓纯粹偶然事件在发现中的巨大作用。但人们却忽视了,多年来,牛顿一直在为重力问题苦苦思索、研究。在这一漫长的过程中,牛顿思考了该领域内的许多问题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可以说,关于重力问题的一些极为复杂深刻的问题他都反复思考、推敲过。苹果落地这一常见的日常生活现象之所以为常人所不在意,而能激起牛顿对重力问题的理解,能激起他灵感的火花并进一步做出异常深刻的解释,很显然,这是因为牛顿对重力问题已有了深刻理解的结果。

因此,成千上万个苹果从树上掉下来,却很少有人能像牛顿那样引发出深刻的定律出来。有许多发现和发明看起来是纯属偶然,其实,仔细探究就会发现,这些发现和发明绝不是什么偶然得来的,不是什么天才灵机一动或凭运气得来的。事实上,在大多数情形下,这些在常人看来纯属偶然的事件,不过是从事该项研究的人长期苦思冥想的结果,也就是说,纯粹的偶然性虽以偶然事件的形式表现出来,但它其实也是在不断实验和思考之后所必然出现的一种形式。

虽然时机是一种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因素,有一定的神秘性,但也不是无法捉摸和预料的。聪明的人总是一方面从事手头的工作,一方面注意捕捉着取得突破或成功的时机,当时机没有成熟的时候,他积蓄力量或者寻找出路,一旦时机成熟就顺应形势或潮流,促成自己的事业达到高潮。

常常听到有些人抱怨命运女神忽略了他,总以为自己碰不上好机遇,总以为能够利用的机遇太少,因而把工作和生活上的一切不顺心的事,都归结到机遇很少光临自己。

其实,机遇对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不存在厚此薄彼的问题,这就像阳光雨露会播撒到大地上的每一块地方一样,关键是一个人面对机遇究竟能不能真正把握住。

在能够把握机遇并且充分地利用机遇的人那里,机会时刻都存在着,对机遇就像有经验的船夫利用风一样,两者之间似乎有一种默契;而在对机遇毫无知觉也不会很好地利用的人那里,即使机遇来到跟前,他也不能及时地抓住,而是常常让机遇白白地失去。

做每一件事,都要竭尽全力

迈克兰顿生长在不正常的家庭里,父亲是个犹太人(十分排斥天主教徒),而母亲却偏偏是个天主教徒(却又十分排斥犹太人)。在他小的时候,母亲经常闹着要自杀,当遇到不顺心的事时,便抓起挂衣架追着他毒打。就因为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所以他自幼就有些畏缩且身体瘦弱。然而日后他在那部叫座的电影影片——《草原上的小屋》中却扮演了那个殷格索家庭的一家之主,坚毅而充满自信的性格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迈克的人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改变呢?

在他读高中一年级时的一天,体育老师带这一班学生到操场去教他们如何掷标枪,而这一次的经验就此改变了他后来的人生。在此之前,不管他做什么事都是畏畏缩缩的,对自己一点自信都没有,可是那天奇迹出现了,他奋力一掷,只见标枪越过了其他同学的纪录,多出了足足有30英尺。就在那一刻,迈克知道了自己的前途大有可为。

在其日后接受《生活》杂志的采访时,他回想道:“就在那一天,我才突然发现,原来我也有能比其他人做得更好的地方,当时便请求体育老师借给我那支标枪,在那年整个夏天里,我就在运动场上掷个不停。”

迈克发现了使他振奋的未来,他全力以赴,结果拥有了惊人的成绩。

那年暑假结束返校后,他的体格已有了很大的改变,而在随后的一年中他特别注意加强重量训练,使自己的体能逐步提升。

在高三时参加的一次比赛中,他掷出了全美中学生最好的标枪记录,因而也让他赢得了南加州大学的体育奖学金。

后来,他因锻炼过度而严重受伤,经检查证实得永久退出田径场,这使他因此也失去了体育奖学金。为了生计,他不得不到一家工厂去担任卸货工人,他的梦似乎就此完了,永远无法成为一位国际瞩目的田径明星。

不知道是不是幸运之神的眷恋,有一天他被好莱坞的星探发现,问他是否愿意在即将拍摄的一部电影影片——《鸿运当头》中担任配角。这部影片是美国电影史上所拍第一部彩色西部片,迈克应允加入演出后从此就没有回头,先是当演员,然后做导演,最后成为制片,他的人生事业就此一路展开。一个美梦的破灭往往是另一个未来的开始,迈克原先有在田径场上发展的目标,这个目标引导着他锻炼强健的体格,后来的打击又磨练了他的性格,不料这两种训练却成了他另外一个事业所需的特长,使他有了更耀眼的人生。

有时候机会是乔扮成失望而出现在我们的眼前的。机遇之神出现时,从不佩戴财富、成功或者荣誉的标志。做每一件事,都要竭尽全力,否则,最好的机会都会无声无息地从我们身边溜走。

机会并不会自动地转化为钞票

一个摆冷饮摊的贫苦青年人,经过近30年的奋斗,竟拥有了大小餐馆近400家、员工3万多人、年营业额在4亿美元左右的大企业,这虽不是空前绝后的成就,但也决不是大多数人能够办得到的。

创造这一奇迹的是梅瑞特公司的创办人约翰梅瑞特,由他的几个创业事例中,你也许可以发现不少“把握机遇”的诀窍。

1927年6月间,梅瑞特带着他的新娘子来到华府,在这里与他的合伙人开起了一家冷饮店。事实上,这个店只是在一家面包店里占了一角而已,根本不能算是店,只不过是个冷饮摊,而且只卖汽水。

由于全球经济衰退,没多久,他们的冷饮店被迫关门。他的新冷饮店开在一家面包店隔壁,来来往往人很多,不管将来是做什么生意,都是很理想的位置。所以尽管关门歇业了,他还是照样付房租,由此也可以看出他要做生意的决心。

这一天,正是晚上下班的时候,隔壁面包店的生意特别好,大有应接不暇之势,受此启发,他与爱妻决定再开一家快餐店。他推出的热食品,有辣椒红豆、墨西哥薄饼、夹烤肉三明治等,以爱丽丝所学的制法来说,的确称得上是“秘方”,再加上梅瑞特用标语式的字句一渲染,就更显得奇妙无比了,这正迎合了美国人好新奇的心理。

此外,他还以强调“热”来表现特色。他煮了一大锅玉米汤,不时地掀锅盖,热气从锅里涌出来,缭绕在店面上空,给人一种热气腾腾的感觉。尤其在冬天,这一招特别吸引人。

同时,这种小店,炉灶是跟店面连在一起的,他把炉灶做成白色的,爱丽丝则穿着时髦的衣服,围了条白色围裙,站在炉边烤肉,这真是一幅很美的图画。

在夫妇两人齐心合力的经营下,小吃店的生意忙了起来,大有应接不暇之势。

怀有雄才大略的梅瑞特,一看发展的时机来临,立即着手准备扩展的计划。先由太太亲自主持训练厨师,他自己则一有空闲就到外面去勘查地点,以备将来增设分店。

这时候,美国经济仍在不大景气的阴霾笼罩下,豪华的餐厅,一家接一家的倒闭,这种大众化的小吃店,却成为饮食业的一枝独秀,再加上梅瑞特夫妇经营的小吃店别具特色,生意就更加兴隆了。到了1932年,梅瑞特公司所属的小吃店已增加到7家。

从事商业活动的经营者,必须具有根据社会变化而变化的新思维和新观念,绝不能对日新月异的社会变化产生恐惧,相反地,还应有一套切实可行的应变计划,以备不时之需,使自己能够敏锐地把握住生活中那些稍纵即逝的机会。

例如不断留意世界经济的人,一般都会知道什么农产品今年丰收,什么今年减产,万一他所经营的产品中,有以减产农产品为原料的,就应及早找出应变的方法,最好的办法就是赶快找出可以替代该农产品作原料的副产品,或是赶紧推出另一种新产品上市,将消费者的注意力吸引过去。

经营者的成功与失败,主要在于面对困难时,采取的态度是勇于面对还是胆怯逃避。经营者的成功往往是,懂得顺应时代潮流发展的结果。对于成功的经营者,很多人总是认为是上帝给他们提供了好运气,却很少看到他们在顺应潮流方面所做出的努力。

通常情况下,社会的变化是以10年为一个观察范围,许多精明的经营者都是以此作为自己长远投资的根据。但如果以天或以月作为观察范围,你可以发现其间的变化幅度甚微。将眼光从10年到近日逐步观察,你将会发现有不少变化因为太小,而特别容易被人们忽略,但在这些细小的变化积聚之下,就会发生质变。因此,经营者的成功,就在于根据环境的不断变化及时进行调整。

美国的一位百万富翁说:“机会并不会自动地转化为钞票——其中还必须有其他因素。简单地说,你必须能够看到它,然后你必须相信你能抓住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