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点燃头脑火把(人生高起点:卓越人生素质培养文库)
2764000000008

第8章 挑战常规,点击创意鼠标(1)

1逆反求胜,反其道而行

逆反,因何易于制胜?这要从人们的思维方式谈起。一般人的思维方式,往往习惯于正面观察、顺向思考,忽视反面求异、逆向探索。显然,被大家所关注的,必有戒备,很难突破;被大家所忽视的,乘虚而入,易如反掌。所以商战中,把力量指向对方意料不到、来不及救急的地方,即《孙子兵法·虚实篇》所说的“出其所不趋,趋其所不意”,可望获胜。

在商战中,不乏这样的有心人,他们胸怀宏图,伺机而“反”,一鸣惊人。主要思路如下:

揭短易长。大凡做商品广告,都好“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可日本一家钟表店的广告是这样写的:“这种手表走得不太准确,24小时会慢15秒,请君买时三思。”这个广告,名曰揭短,实显其长:一是手表走时尚准,二是企业诚实可靠。除此之外,由于广告做得独具一格,不落俗套,很引人注目,效果特好。

返朴归真。一般来说,给产品增添一些附加功能,有助于促销。而最近,日本米开罗提公司设计的汽车,则反其道而行,并获得成功。当然,这种“归真”,不等于倒退,而是新的跃进——精神工程学导入设计领域。对此,该公司的董事长做这样的解释:增添过多的附加功能,“使狭窄的空间被各种机器、仪表所充满,不但令人眼花缭乱,在精神上也造成极大的压迫。事实上,对驾驶人来说,其中有许多功能并不需要,因此,汽车的设计应以人为优先,而非以机械为优先。精神工程学就是由这种观点衍生出来的。”

以“高”求“低”。许多企业好以“低投入、高产出”的方式,来提高产品的竞争力。中外合资南源化妆品有限公司则正相反,以“高”求“低”,如该公司生产的永芳化妆品之一润肤露,因其原来舍得花大本钱,掺入透明质酸,每公斤成本几达2万元。这样,成本虽然高了,但产品质量亦高,销路而大畅。反过来又促使零售价格下降(永芳高级化妆品的定价大都在10~15元之间),并形成了良性循环。

返旧还新。在日本,被冷落了六七年的中国乌龙茶,再度风行。在香港,疲弱了2年多的灯芯绒市场,又开始复苏。其所以如此,因为人们对以往喜爱的东西,怀有特殊的情感,并在时间的筛选中逐渐凝炼、升温,一触即发。当然,这种“返旧”,已在新的条件下赋予新的内容,堪称“还新”,以灯芯绒为例,如今流行的则是高质量的净色粗条灯芯绒。

人弃我取。当前产品的发展潮流,趋向于轻、薄、短、小;与此相反的,视为畏途。香港一家表厂偏向畏途行,最近推出的一种电子表,个头相当于两只男用电子表,液晶显示的数字也大,也博得人们的欢心,特别是患近视眼和老花眼的顾客,更有意购买。取人之弃,独得其利。

歪打正着。质量,是产品走向国际市场的“通行证”。台湾雨伞的质量很差,竟无“证”闯入美国,占美国进口雨伞总量的60%。原来美国人买伞,用上几次就丢掉,不求耐用,只图好看。这个“好看”,也出乎意料,不要花色,喜爱素色,以衬托自己的衣着。看来台湾商摸推了美国顾客的心理需求,才反传统的质量观而行。类似这样的“歪打正着”,在国际市场上举不胜举。

置死求生。日本日立制作所处于劣势时,以“精神刺激疗法”——让部分职工暂时带资离职,制造危机感。松下电气公司处于盛势时,以“今天的强者将成为明天的弱者”自敲警钟,大搞改革。企业家在商战中善于置企业于“死地”、就像古战场上的项羽“破釜沉舟”那样激励士气,勇往直前,所向披靡。

反打算盘。琵琶可反弹,算盘也可反打。产品的定价,历来是成本加成法。也就是说,先设计、生产、后定价、销售。现在,邯钢等企业把这个程序倒过来,先对拟搞的产品市场地位和顾客的购买心理进行综合分析,确定最佳的竞销价格,据此进行设计、生产。这种“模拟市场核算,实行成本否决”的“反打算盘”的效果很好。

逆反创机,要注意以下几点:

(1)反传统。要注意与传统的思维方式、经营方式相反而行。

(2)注意顺时势。任何传统都有其内在矛盾运动及其必然的发展趋势,顺势而“反”,方可求胜。这里所说的“顺势”,是“顺”应事物发展中虽表现为“相反”,却又“相成”之“势”。生活中充满着相反相成的情趣,并渗透于市场竞争的一切活动中。反变术实乃反顺术;“反”中有“顺”、“反”“顺”互辅。

(3)逆反创机之“反”不是任意的,要从当地、当时的实际情况出发,审时度势,宜“反”

则“反”,不可强求。

(4)注意机遇。此术运用,得有机遇。

2脑中自有黄金屋

从大风吹,到赚大钱,看似狗与月亮的关系——差得太远了。但又是钱钱钱、脑相连的关键。

如果做生意的人只知道出大力,流大汗,对这种生意人,我们的评价是“长不大”。

有这么一个古老的故事,讲的是打工仔的故事——但想做老板,你就得非看不可:

一位善良的父亲,有三个强壮的儿子,但他不明白为何三兄弟同时工作同时劳动,但薪水竟如此不同,老大周薪是350美元,老二周薪是250美元,而老三周薪只有200美元。

总经理听完三兄弟父亲的话后说:“我现在叫他们三人做相同的事,你只在旁边看看他们的表现,就可得到这个疑问的答案了。”

总经理先把老三叫来,吩咐说:“现在请你去调查停泊在港口的H船,船上毛皮的数量、价格和品质,你都要详细地记录下来,并尽快给我答复。”

老三将工作内容抄下来后,就离开了。5分钟后,他告诉总经理,他已用电话询问过了,一通电话就完成了他的任务。

总经理再把老二叫来,并吩咐他做同一件事情。老二在一小时后,回到总经理办公室,一边擦汗一边解释说,他是坐公交车往返的,并且将H船上的货物数量、品质等详细报告出来。

总经理再把老大找来,先将老二报告的内容告诉他,然后吩咐他再去详细调查。三小时后,老大回到公司,向总经理重复报告了老二的报告内容,然后说他已将船上最有商品价值的货品详细记录下来,为了方便总经理和货主订契约,他已请货主明天早上10点到公司来一趟。

回程中,他又到其他的两、三家毛皮商公司询问了货的品质、价格,并请可以做成买卖的公司负责人明天早上11点到公司来。

在暗地里看了三兄弟的工作表现后,父亲很高兴地说,再没有什么比他们的行动更能给我满意的答复了。

如果你抱怨这个世界不公平的话,你应该报导抱怨自己的“脑”。

其实,只要你稍稍动脑,发财的机会大着哩!

意大利社会学家巴列多把人分为两类:

一类是收租者;

另一类是投机者。

收租者,顾名思义,指的是靠租金与利息生活的人,他们作风保守,不愿冒险,抗拒改变,凡事墨守成规。

投机者刚好相反,他们作风开放,喜爱冒险,乐于改变。他们厌恶墨守成规,血管里流着叛逆的血。

所以,三分努力,七分动脑才是“种大树”的生意人呵!

别人开酒楼,赚得风生水起,是不是开酒楼就能发财?

别人食品批发,赚得满钵满盆,是不是食品的利润很高?

一位做酒楼的朋友讲:“如果哪天我死了,请你给我的肝送一个花圈。”

这话让人听后想笑,但笑不起来。他每天为了和“上帝”喝酒,常常是“上帝”高兴了,他却成了“醉八仙”。

另一位做食品批发的朋友,资产大概过千万了吧!但在为他做CI策划时,要他必须实实在在地告诉策划师,食品批发的综合毛利有多大,他无奈地答道:百分之五是最高的了。

所谓综合毛利,实际已含厂方的折扣,百分之五,这里还要包水电、房租、员工工资、电话、交通,还有税收,你愿不愿做?

实际上,骑马行船三分险。做生意也是如此。天上掉下个林妹妹,那是文学家的事,商人,是“伤”出来的。

这个“伤”就是怎样做!你做好了这个“怎样做”,你离发财就不远了。

一位开大排档的朋友,至今已开设了第三家分店,问他有什么绝招,他就是不讲,最后,顾客从他的招牌菜中看出了秘密……

他的招牌菜是白切鸡,他做的白切鸡当然是选料好,真正土鸡,配料香,火候也适中,切得块很小……

大凡排档,一般觉得应该定位于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忠义堂”,而精明的商人最后的实话实说是:

把排档当做星级的酒楼来做。

这就是动脑的绝技!

3有脑卖脑,无脑买脑

如今,创业的门槛越来越高。早十年前,有几千块,你就是大款了,很多迄今坐在富翁位置

的人,当年都是靠几十元、几百元发家的,但今天你还想用几十元起家,做做白日梦还是可以的。没有钱起家,可以用脑起家。名古屋的商人尚学录,他并没有什么学问和金钱,但是他有擅于企划的能力。这就是脑本钱。十多年前他还在当机械外务员时,就知道日本的毛纺织工业比欧美落后,他认为这个问题颇有发展的余地。有一天,他接到从西德寄来的商品目录,其中有新开发上市的一台两千万元之新型羊毛纺织机械。对于新机械他比别人内行,为了进一步了解详情,他就立即开展行动,详细调查日本的羊毛纺织工厂的作业情况。他对纺织工厂了如指掌之后,又知道用西德的这项新机器,生产成本大约可降低三分之二,而生产效率可以倍增。但是他并没有向日本人推销这种新机器,他带了这项新产品的目录和经营纺织工厂的新构想,去找住在日本的一位韩裔富翁林伯态先生。林先生对纺织虽是一窍不通,但经过尚学录的企划和说明之后,大喜过望,他立即同意开一家纺织工厂。从西德购入四部机器,在名古屋市设立羊毛纺织公司,并请尚学录当总经理。原本默默无闻的外务员,摇身一变成为大工厂的经营者了。另如东京世田谷居民竹山一夫从公家机关退休后就赋闲在家,闲来无事,有一天他想:“开个企业讲习班倒不错,但是找普通人来参加没法赚大钱,应该找一些有钱人家才对。”于是他就在东京银座借了一间教室,只用一张办公桌和一部电话,成立了“东京企业研究所”。它的特色是七名教师都是日本国内很有名的教授和知名人士,学生也都是各公司未来的董事长人选以及重要的干部。日本的企业界对于干部的教育投资一掷千金,毫不吝啬,因此他的事业一开始就非常顺利。为了壮大研究所的声势和号召力,非请国内最有名的讲师不可。这些讲师的授课费贵得吓人,但所收的学费更可观。半个月一期,学费50万日元,成立之初,就收了30名学生。其余的人要事前登记,并等待好几个月以后才能正式上课。竹山这种简单无奇的生意利润非常优厚,扣除讲师费、房租、广告费,每个月可净赚1000万日元。如果以低一档的阶层为对象,收费一定不会太高,一个月想赚50万日元也有问题。虽然竹山的生意一点都不稀奇,但是他的着眼点极佳,因此发了大财。

假如对穷人动脑筋,只管满头大汗的苦干,绩效仍是微不足道,有时甚至徒劳无功。然而针对有钱人的需要,做生意就容易大展宏图,财源滚滚。

一个人再怎么聪明能干,终究不过一个脑袋,两只手而已。有的人一天赚的钱比很多人一辈子赚的钱还多,因为多数人只有一个脑袋,一双手在赚钱,而“有的人”却有几万人在帮他赚钱,这可称之谓“无脑买脑”的赚钱法则。

千万记住,买得起脑的人,这个人的脑也不差!

怎样买脑?在此只讲两个不同类型的故事,读者自己去“悟”吧。

小张是退伍军人,服务于某大公司,由于小张是基层人员,至今还未认得老板是谁。

有一回,他父亲生病住院,病情虽不太严重,但公私兼顾,一个星期下来,小张也差不多“趴”下了。

有一天,董事长居然出现在病房门口,并对小张的父亲自我介绍,老人家一听高兴极了:我儿子每天在公司却没有机会见您,我一把老骨头倒见了你,我真高兴呵!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还真的聊了半个多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