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世界历史博览3
2783500000255

第255章 法国二百万工人大罢工

1936年4月26日——5月3日,法国举行国会选举,由激进党、激进社会党、共和社会党、社会党组成的人民阵线在议会选举中获胜,拥护人民阵线的各党派获550万张选票,占选票总数的56.6%,它的候选人在618席中获得了375席。由于人民阵线在选举中的胜利,1936年6月4日组成了以社会党领袖莱昂·勃鲁姆为首的政府。勃鲁姆开始执政前后,正是法国新的罢工浪潮席卷主要工业部门的时候。4—5月间有200万工人举行罢工,罢工工人提出提高工资、签订集体合同、改善工作条件、实行40小时工作周制和假日照发工资等要求。在罢工的压力下,勃鲁姆政府和企业主接受了工人的要求。1936年6月7日,政府、企业主和总工会三方代表在“马蒂尼翁”饭店开会,签署了《马蒂尼翁协定》。协定规定平均提高工人工资7%一15%,承认工会自由和车间代表制度,每周40小时工作制以及保障工人享有签订集体合同的权利。不久,勃鲁姆政府又通过立法程序将《马蒂尼翁协定》的内容固定下来,同时还改组了法兰西银行,由政府、工会和股东三方代表组成监理会实行对企业的监督,给予中产阶层某些贷款优惠等项措施,此外还颁布了解散法西斯团体的命令。但这些措施却遭到大资产阶级和反动组织的强烈反对和抵制,勃鲁姆政府屈从于大资产阶级的压力,以“巩固已经采取的措施”为借口,宣布刚开始实行的措施“暂时停止”。不但如此,还在1936年9月一1937年6月两次宣布法郎贬值,引起物价暴涨,实际上使工人通过斗争中获得的成果化为乌有。勃鲁姆也不得不于1937年6月21日辞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