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世界历史博览3
2783500000460

第460章 希特勒自杀身亡

由于不愿被捕受辱,德国元首希特勒和他多年的情妇——才结婚不久的埃娃·布劳恩,于1945年4月30日双双自杀。随后,他们的尸体被焚毁于柏林的总统府花园内。1889年,希特勒出生于奥地利北部。其学历仅中学肆业。年青时喜欢绘画,报考维也纳艺术学校失败后,于1913年前往慕尼黑求发展,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志愿加入德军。1921年,担任纳粹党主席,成为国家社会主义的关键人物。1929年德国的经济危机,为希特勒带来发展机会,他的国家社会主义和种族主义观念日渐风行,纳粹党党纲中包含模棱两可的措辞,加上民众对经济困难的忧虑和对共产主义的畏惧,使该党从1929年底开始,所获得的选票急剧增加,并得到企业界的资助。1933年1月30日,德国总统兴登堡任命希特勒担任总理。这名身材矮小,蓄有短髭的政治人物,上台后便排除异己,将反对者一网打尽,建立完全由他掌握的极权政体。希特勒的目标先是统治德国,然后要统治欧洲的日耳曼民族,进而统治全世界,使德意志的“生存空间”向东扩张。他最重要的也最具危险性的意识是:德国必须发展成纯种的雅利安种族。这种想法和统治世界的意图,使希特勒点燃第二次世界大战战火,数百万犹太人及其无以计数的无辜人民,惨死在纳粹集中营里。希特勒自信、专横,而且坚持事必躬亲。当他遇到挫折或发展方向错误时,总是推诿责任。他秉持着病态的进化论观点,认为唯有强者才有权利生存。然而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连连受挫,而他又眼见“强大的东方民族”——苏联获得胜利,德意志似乎将因此失去生存的权利。大多数渴望和平的德国人,获知希特勒的死讯后,虽然松了一口气,却也颇感到震惊,但他们最最关心的,还是自身的安危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