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世界历史博览3
2783500000092

第92章 叶芝获诺贝尔文学奖

爱尔兰著名诗人和剧作家威廉·巴特。叶芝(1865—1939)的创作大致可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为1887—1896年。在这个时期之初他写了《欧辛漫游记》,这是一篇取材于中世纪爱尔兰民间传说的对话诗,出版之后一举成名。以后他的作品陆续发表,如表现神秘主义倾向的著名抒情诗《茵纳斯弗利湖中岛》、《被拐逃的孩子》。1892年叶芝的第一个叶芝剧本《凯恩琳伯爵夫人》问世,剧中的主人公就是现实中叶芝长期追求的对象,但最后叶芝遭到拒绝。1893年叶芝发表了一部重要的散文集《凯尔特的黎明》,这部作品反映了他的爱尔兰民族主义思想。在第二个时期初期,他主要为修道院剧院创作了许多剧本,以恢复和发扬爱尔兰民族文化的传统,作品有《贝尔河滨》、《绿盗》、《迪尔特丽》、《国王的门槛》。后期他模仿日本的能乐写出了新的剧本《鹰泉》。这一时期叶芝出版了许多诗集,如《职责》、《苇林风声》、《柯尔庄园的野天鹅》、《七林》等,这些诗反映了他从早期虚幻朦胧的境地走向了坚实明朗的世界。除此之外,叶芝还写了一些具有浓厚民族主义色彩的诗歌,如《蔷薇树》、《一九一六年复活节》等。叶芝的作品继承和发扬了爱尔兰民族文化的传统,其中许多作品都是与爱尔兰民间文学有直接联系的,如抒情诗《茵纳斯弗利湖中岛》,叙事诗《欧辛漫游记》,剧本《奥立汉的凯思》等。由于他倡导了爱尔兰戏剧运动和他的“始终富于灵感的诗歌,并因为他以高度的艺术形式表达了整个民族的精神”,所以于1923年瑞典文学院决定授予叶芝诺贝尔文学奖。

波兰克拉科夫工人起义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波兰虽然恢复了独立,但4年的帝国主义战争把波兰人民拖入灾难的深渊。货币贬值,物价飞涨,工人失业,社会矛盾极端尖税。在德国和保加利亚等国革命的影响下,波兰的革命运动也出现了高涨。1923年8月,上西里西亚矿工首先举行罢工,得到了冶金、铁路工人和邮电局职工的响应,取得了局部胜利。10月间罢工的浪潮更加高涨,参加罢工的人数达40余万。毕尔苏斯基政府为了镇压工人运动,于10月13日阴谋策划了华沙火药库爆炸事件,以此为借口大肆逮捕共产党人和其他进步人士,封闭了许多工会。这一挑衅更激怒了工人阶级,10月22日克拉科夫各铁路工厂工人首先举行罢工,很快扩及到全国各大铁路枢纽站和大部分地区,11月5日罢工发展成为全国总罢工。11月6日克拉科夫工人的游行队伍遭到警察袭击,两名工人被打死,随后罢工发展成武装起义。起义的工人得到了前来镇压的部分士兵的同情和支持,很快控制了克拉科夫的大部分地区。正当起义工人与反动武装英勇斗争的时候,右派社会党领袖却同政府当局进行谈判并出卖了起义。他们欺骗工人说,政府已经让步,要求工人停止战斗、交出武器。由于起义工人缺乏正确的领导,轻信了右派社会党首领的谎言,反动政府立即进行了血腥屠杀。克拉科夫工人起义是1923年欧洲革命高潮中的最后一次冲击,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它沉重打击了波兰资产阶级和地主的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