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误我浮生,匆匆那年
2792100000007

第7章 任随思念倒转,不过相遇一场(3)

从电影院出来,看到那个他和新女友走过来,你很没骨气地低下头,抓着我们就往旁边走,不想被人发现。那双手,因为紧张而不停地颤抖。

但亲爱的,你根本不需要这样。

狭路相逢勇者胜,你听过没?

越是这样狭路相逢的时刻,你越要昂首挺胸,开开心心地笑对他和新女友。不然,人家以为你还陷在那段恋情里走不出,只会更开心。

因为,确认你还喜欢我就好。这是大多数男人分手后最乐意看到的。

后来,我们边说边笑地经过他俩身边,斜眼都不瞅一下。形势上不比人家强,表面上装还是要装得过去。

这无关虚荣或逞强,是心态。

纠结的,不是别人,正是你自己。

对你自己而言,没有无可奈何,也没有遗憾之说,它只是你漫漫人生路上的一个教训。在年少轻狂的青涩时光,你那段空白而自作多情的记忆,就让它一直保持原样好了,有时候,不完美即意味着完美。

人生有那么多的遗憾,教训,不舍,离别,痛苦,这一点点,不算什么。一定的年龄,能幼稚过能偏执过或许还是件好事。

那些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好了,像泡沫般不留任何印记。

期待是一切痛苦的根源。不再有所期待,我想,你大概也不愿痛苦地生活。

每个人都在过着看似平淡却急匆匆走向不同方向的道路。

每个人都在失意的事中或主动或被动地选择了新的开始。

每个人都在时间的推动下,不声不响地开始新生活。

而这,是你可以并且能够选择的方式。

是像一棵树般昂首挺立,还是像地锦,永远依附于他人,缠缠绕绕?

亦舒说,聪明的人从不报复,他们匆匆离去,从头开始。

现在,你终于开始过得那么好了。

每天二十四小时,花十个小时做你喜欢的事。和那些可爱有趣的同事一起工作吃饭聊天,一起替他们过生日,一起去喝酒千杯不醉,一起去学探戈,一起去打网球,一起去做美甲,一起接受客户的赞美与认同,那都是每一天最最开心的时刻。

你愿意花五个小时,文火慢炖一盅麦冬雪梨椰片汤暖胃。

睡之前,看看喜爱的书,或者电影,任凭思绪胡乱纷飞。

你知道,这是一座山,没有人陪你一起爬,也没有任何可以支撑的东西,唯一能支撑的不过是自己的意志力。

你得慢慢地一步一步走出来,就算是脚踏荆棘,也决不能有半点退缩。因为,这对你来说,是最佳的选择,也是最好的路。

这样一个人的状态,你已经很习惯,也感到很安心。

不再害怕,也不再焦虑。

晚上抬头望着晴空,为自己默默地点赞。

后来,你身边也出现了那个视你如珍宝的人,千帆过尽,只取一瓢饮,终有一人快马加鞭而来。

那个真正爱你的人,他不忍心让你久等。

你再也不会悲伤,昂扬成了你永恒的姿态。那个重要的人欣赏你,支持你,护你周全。

你坚强自信地挺立,像棵树一样,倔强而亮丽。

他其实没那么喜欢你

放假三天,我拒绝了所有朋友的邀约。

心血来潮在亚马逊上买了一堆与甜点有关的书,比如《法式甜点全书》《跟着小屿做烘培》等,打算在家潜心钻研,在渐凉的时节,温暖自己的胃和心。

悠闲的假期,大概没有什么比看那一团混杂了蛋白、面粉、巧克力和鲜牛奶的浓稠蛋糕糊在烤箱中慢慢变成优雅蓬松的舒芙里更让我感到幸福的了。

尤其是吃舒芙里时,满嘴融化着的稠香,还有那软绵绵的触感,简直甜蜜到了心尖。

微信给好闺密看亲手烘焙出的舒芙里,她回了句等我。

果然,一个小时后,我家门铃响了,不用看肯定是她。跨过半个北京城换了两次地铁,只为尝一口甜点,这种在外人看来麻烦的事,偏偏她兴致盎然。

有时候,倒是喜欢她这样不怕麻烦的精力。

这个随时随地都可以买到一切的时代,没有几个人会愿意花上一两个小时的时间,专程赶来吃你做的舒芙里,除了那些真正放你在心上的人。

大家都懂得机会成本,花心思维系一段可有可无的感情,不如在家观察兰花又新开了几朵。

朋友越来越少,留下的,都是重要得可以拿生命换的人。

我记得几年前的她一度厌恶所有甜点,后来一起追美剧《破产姐妹花》,她彻彻底底被毒舌又迷人的Max俘虏,心甘情愿地做起了她的粉丝,也学着她做小蛋糕重新爱上了甜点。

美食与爱,她从不舍得辜负。

她讨厌甜点是有原因的。

几年前,她在草莓音乐节上认识了一玩摇滚的男生,被对方弹吉他的帅气模样吸引,不顾矜持,主动询问对方的电话、QQ和微博。

男生有自己的乐队,常常在南锣鼓巷Mao Live House演出。

听不懂歌词的隆隆音乐,昏暗暧昧的灯光,一大群重金属爱好者,摇头晃脑,歇斯底里。不喜欢摇滚的闺密偏偏还每次都去捧场。

演出结束,在酒吧一起喝了几次酒后,两个人顺理成章地成了情侣。没过多久,不懂摇滚的闺密,竟然能向我们说出无政府主义朋克与蓝调摇滚的形成与区别。

爱情的魔力,强大得让人难以想象。

但我们从来不看好他们,这样疯狂而冲动的爱情,哪知道它的保鲜期是多久。

果然,他开始不那么频繁地回电话,常常借口有演出要排练而无法赴约,即使约会也变得心不在焉。

吵架最厉害的一次,是闺密在他微博中发现另外一个女孩晒了玛格丽特小饼干,那饼干是她深夜亲手烤的,装饼干的小盒子是她在无印良品买的,被他送给了另外一个女孩。闺密愤愤不平,难过得要死,但摇滚男连解释都前言不搭后语。

冷战不到一周,主动和好的还是闺密。她开始后悔,那女孩也许就是普通朋友而已,她干吗那么生气;他不接电话也许是在忙,他排练辛苦心情不好也能理解。总之,她能理解他所有不寻常的借口。

只是,她从来不会去想那个根本原因,或许,他其实没那么喜欢你。

她害怕,也没胆量面对。

在恋爱过程中,我们总是下意识忽略那些显而易见的真相,常常想出各种各样的理由或证据安慰自己。他太忙,他太累,他工作压力大,他本来就不是体贴的人……以为这样,男人就会被自己的大方和明事理感动。

但我们没有勇气与胆量承认那唯一的事实,他没那么喜欢你,他不再想和你在一起。

因为这太让人崩溃了。

去年的冬天,我在东城的一个咖啡馆里和十多个人一起看了部电影。

在电影片头的系列场景中,所有女人都安慰在恋爱中伤心欲绝的女友,相信我,他肯定是喜欢你的,他不约你,只是被你成功的事业所吓倒,你太美丽迷人他处理不了,他不小心弄丢了你的电话,他不知道你住哪里……不管她是纽约的高级白领,逛街购物的年轻日本女生,跑步锻炼的中年女人,抑或是非洲与世隔绝的部落妇女。

大家都不约而同地绕开那个事实。

而事实就是,他不约你,其实是他对你没兴趣。

剧中好几个女人,我也只记得GiGi。

她天真烂漫,和第一个男人初次约会后,等不到男人再约,就主动打电话,自己跑去酒吧希望偶遇;和第二个男人交换名片后,追着问对方到底谁先给谁打电话;和第三个男人在亲吻时,男人告诉她要暂时去波士顿;第四个男人是酒吧老板Alex,她的爱情顾问,自作多情Alex喜欢她,在Alex家聚会结束后,直接扑过去强吻他,弄得Alex不明所以。

起初是不喜欢这个傻乎乎的Gigi,后来,你也不得不承认并欣赏她的勇敢。

那晚离开时,她哭着说,也许我做了那么多蠢事,但我知道我离找到比你好的人更近了。

在每一次遇到对她没兴趣的男人后,还能百分百投入继续寻找下一段恋情,一点都不会嚷着从此不相信爱情了。

电影的结局是,Gigi和Alex在一起了。Gigi成了Alex的例外。

闺密的结局是,摇滚男劈腿了那个他送玛格丽特小饼干的女生。

承认他并不那么喜欢你,真的没那么糟糕。

我和闺密边吃舒芙里边重新温习了这部电影。

我特别喜欢电影结尾的那段旁白:有时候,我们太专注于寻找完美的结局。我们没有学会辨认他人的信号,没有学会谁是真心的谁不是,没有学会分辨谁会留下而谁会离去。也许,完美的结局没有给你一个完美的男人。也许只是你,凭自己的力量,捡起散落一地的碎片,再重来一遍。或许幸福的结束只是,继续前行。再或者幸福的结局是了解到所有的未回复来电与破碎的心,通过所有失策与误读的信号,通过所有的伤痛与尴尬,你依然永远,永远不放弃希望。

这些天,被夏末秋初的雨水洗刷过的城市,显得格外清亮,干净。每天早上在柔软的被子中醒来时,已经能感觉到一丝丝凉意了。

我和闺密都知道,这个城市最美的季节来了。

你是等不回来那个人的

一个不爱你的男人,对你最好的方式是直接明白跟你说,抱歉,我不爱你,我们之间没有可能。虽然残忍,难以接受,但这是他作为男人的磊落。

他不给你任何希望,那意味着他不会给你带来任何的失望,如果你傻到飞蛾扑火,那是你自己作茧自缚,不是他单方面主动造成的,亦算不上是他的错。

最可怕的是,他明明不爱你,却与你纠缠不清暧昧不明,无期限地拖着你。在你犹豫不决想要放弃的时候,他用廉价的温柔与体贴迷惑你,不费一兵一卒,让你主动丢盔弃甲;在你对他信任无比死心塌地至死不渝时,他却给你泼一盆凉水,让你觉得自己是个笑话。

不管是他先给你一颗糖,再给你一巴掌,还是先给你一巴掌,再给你一颗糖,实质都没有变,他不爱你,但他也不想你不爱他。

因为,没有人会不喜欢自己身边多一个人爱自己。

但是,对于这样的人,你千万不要自欺欺人,给自己期待,消耗大量脑细胞为他找爱你的证据。那样,你就真是太傻了。

真正的爱你是不需要证据的,你摸摸自己的心就能知道结果。

你是等不回来他爱上你的。

辰辰生病住院了半个月,那个所谓的男朋友仅来看过一次。在病房里待了不到两小时,就匆匆离开,忙着赶回公司开会。

我们都说她男朋友未尽身为男友的义务,一点自觉都没有。

白天工作忙,可以晚上来看看你,晚上加班,至少可以打打电话吧。偶尔的几条短信,还要苦等半天才回。这样的男人,真让人心力交瘁。普通朋友来看望辰辰的次数都要比他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