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安全健康教育综合读本5
2808700000007

第7章 交际安全(2)

从前,有一个脾气很坏的男孩。他的爸爸给了他一袋钉子,告诉他,每次发脾气或者跟人吵架的时候,就在院子的篱笆上钉一根。第一天,男孩钉了37根钉子。后面的几天他学会了控制自己的脾气,每天钉的钉子也逐渐减少了。他发现,控制自己的脾气,实际上比钉钉子要容易得多。终于有一天,他一根钉子都没有钉,他高兴的把这件事告诉了爸爸。

爸爸说:“从今以后,如果你一天都没有发脾气,就可以在篱笆拔掉一根钉子。”日子一天一天过去,最后,钉子全被拔光了。爸爸带他来到篱笆边上,对他说:“儿子,你做得很好,可是看看篱笆上的钉子洞,这些洞永远也不可能恢复了。就像你和一个人吵架,说了些难听的话,你就在他心里留下了一个伤口,像这个钉子洞一样。插一把刀子在一个人的身体里,再拔出来,伤口就难以愈合了。无论你怎么道歉,伤口总是在那儿。要知道,身体上的伤口和心灵上的伤口一样都难以恢复。你的朋友是你宝贵的财产,他们让你开怀,让你更勇敢。他们总是随时倾听你的忧伤。你需要他们的时候,他们会支持你,向你敞开心扉。告诉你的朋友你多么爱他们,告诉所有你认为是朋友的人,你的行动可以从邮寄这个小小的故事开始。有一天,当这封信回到你的信箱里时。你会发现你有一个很大的朋友圈。”

【启示】其实,朋友的友谊是需要我们双方共同维护的,正如这钉子洞,如果一不小心伤害了对方,伤口总是难以愈合的。因此,朋友,让我们在对待朋友的时候首先要学会控制自己的坏脾气。

案例2

恩格斯和马克思的伟大友谊

1863年1月7日,恩格斯的妻子玛丽·白恩士患心脏病突然去世。恩格斯以十分悲痛的心情将这件事写信告诉马克思。信中说:“我无法向你说出我现在的心情,这个可怜的姑娘是以她的整个心灵爱着我的。”

第二天,1月8日,马克思从伦敦给曼彻斯特的恩格斯写回信。信中对玛丽的噩耗只说了一句平淡的慰问的话,却不合时宜地诉说了一大堆自己的困境:肉商、面包商即将停止赊账给他,房租和孩子的学费又逼得他喘不过气来,孩子上街没有鞋子和衣服,“一句话,魔鬼找上门了……”生活的困境折磨着马克思,使他忘却了、忽略了对朋友不幸的关切。正在极度悲痛中的恩格斯,收到这封信,不禁有点生气了。从前,两位挚友之间常常隔一、两天就通信一次,这次,一连隔了5天,即1月13日,恩格斯才给马克思复信,并在信中毫不掩饰地说:“自然明白,这次我自己的不幸和你对此的冷冰冰的态度,使我完全不可能早些给你回信。我的一切朋友,包括相识的庸人在内,在这种使我极其悲痛的时刻对我表示的同情和友谊,都超出了我的预料。而你却认为这个时刻正是表现你那冷静的思维方式的卓越性的时机。那就听便吧!”

波折既已发生,友谊经历着考验。这时,马克思并没有为自己辩护,而是作了认真的自我批评。10天以后,当双方都平静下来的时候,马克思写信给恩格斯说:“从我这方面说,给你写那封信是个大错,信一发出我就后悔了。然而这绝不是出于冷酷无情。我的妻子和孩子们都可以作证:我收到你的那封信(清晨寄到的)时极其震惊,就像我最亲近的一个人去世一样。而到晚上给你写信的时候,则是处于完全绝望的状态之中。在我家里待着房东打发来的评价员,收到了肉商的拒付期票,家里没有煤和食品,小燕妮卧病在床……”出于对朋友的了解和信赖,收到这封信后,恩格斯立即谅解了马克思。1月26日,他给马克思的信中说:“对你的坦率,我表示感谢。你自己也明白,前次的来信给我造成了怎样的印象。……我接到你的信时,她还没有下葬。应该告诉你这封信在整整1个星期里始终在我的脑际盘旋,没法把它忘掉。不过不要紧,你最近的这封信已经把前一封信所留下的印象消除了,而且我感到高兴的是,我没有在失去玛丽的同时再失去自己最老的和最好的朋友。”随信还寄去一张100英镑的期票,以帮助马克思度过困境。

【启示】朋友间的小小误会会因为双方的真挚而变淡。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友谊之所以能够长久不变,正是因为他们之间对双方的理解与信任所致。但愿我们青少年朋友在结交朋友时也把相互的理解与信任放在首位。

案例3一个关于朋友的传说

阿拉伯传说中有两个朋友在沙漠中旅行,在路途中的某点他们吵架了,一个还给了另一个一记耳光。

被打的觉得受辱,一言不语,在沙子上写下:“今天我的好朋友打了我一巴掌。”

他们继续往前走。直到到了沃野,他们就决定停下。

被打巴掌的那位差点淹死,幸好被朋友救起来了。

被救起后,他拿了一把小剑在石头上刻下:“今天我的朋友救了我一命。”

一旁好奇的朋友问道:“为什么我打了你以后,你要写在沙子上,而现在要刻在石头上呢?”

另一个笑笑回答说:“当被一个朋友伤害时,要写在易忘的地方,风会负责抹去它;相反的如果被帮助,我们要把它刻在心里的深处,那里任何风都不能抹灭它。”朋友的伤害往往是无心的,帮助却是真心的,忘记那些无心的伤害,铭记那些对你的真心帮助,你会发现这个世上你有很多真心的朋友……

【启示】俗话说:你只需花一分钟注意到一个人;一小时内变成朋友;一天让你爱上他;一旦真心爱上……你却需要花一生的时间将他遗忘,直至喝下那孟婆汤……朋友间的相互体谅是友谊长久的基本保证。

1.你怎样处理与朋友间的矛盾的?

A.相互道歉 B.互相不理睬

C.自然而然就好了 D.通过相互解释化解矛盾

2.你平时处理与朋友间的矛盾都采用什么方法?请说出来和大家交流一下。

§§§第四节不要盲目追星

追星就是追逐明星。追星,在当今社会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追星族”这个名词越来越普遍,尤其是青少年,似乎是“追星”的易感人群,在因某个明星而尖叫的人群中,我们看到的往往是那些稚气未脱的学生们的脸。

1.青少年追星族为什么会追星?

这其实与中学生所处的这个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有关:

(l)崇拜心理。中学生们所追的星,男的大多英俊潇洒、风流倜傥,扮演的也多是些义胆冲天、侠骨柔肠的铮铮铁汉;女的则羞花闭月、沉鱼落雁,扮演的也多 是些娇媚可人、善良温柔的亭亭玉女;球星也都英姿勃勃、气质逼人,在赛场上更有翻云覆雨、左右全局之势。这些难免让正处在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们羡慕、迷恋、崇拜甚至疯狂。

(2)从众心理。在中学生中,追星现象很普遍,势力也很大,以致本来没多大心情追星的同学,为了不被看做“落伍”,不被视为“异端”,也自觉不自觉地人了流。

(3)时尚心理。“追星”,在不少中学生看来,就是件时髦的事,至于有没有道理、有没有价值,何必管它那么多?只要有“星”可“追”就足够了。

2.如何才能不盲目追星?

(1)正确看待明星。你所崇拜的应该是真正值得你崇拜的,不是徒有其表,更应该有高尚的人品和超凡的气度;不仅仅吸引你的目光,更应该能震撼你的心灵。

(2)不疯狂追星。不要乱花时间和钱在追星上,不要把追星当成你生活的全部。

(3)摒弃狭隘心态。同学们所崇拜的偶像有同有异,不能因为偶像的不同,就对别的同学持排斥甚至敌对的态度。

(4)善于从自己所崇拜的偶像身上吸取积极的人生经验。

总之,不要在追星中失去你自己,因为你最终只能成为你自己。

3.怎样的方法才是正确的追星方法?

(1)应该去追逐各种明星。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一个人也许~辈子没有当英雄的机会,但如果少了当英雄的信念和梦想,那人生就没有多大意思。我们应该去亲近历史,亲近英雄,让更多的科学之“星”、文化之“星”、英雄之“星”、劳动之“星”在自己心里一起闪耀。

(2)把崇拜转化为激励。“追星”实际上是一种榜样认同和学习,提供什么榜样或展示什么样的榜样对青少年成长十分重要。青少年往往把崇拜的明星当作他们人生发展的楷模、参照系以及心灵寄托,我们所看到的榜样应该是富有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创造有价值文化的楷模,而不仅仅是外表靓丽、风度潇洒、收入丰厚、生活优越的明星。我们可以利用有学习价值的英雄形象来创造另一种明星效应,把“追星”转化为对成功的自我激励。

案例启示

案例1

少女多年追星,父亲跳海自杀

2007年3月26日,为了圆女儿的追星梦而不惜放弃一切的老人杨勤冀,在香港跳海自杀。死前他写下了12页遗书,内容句句指责刘德华没有良心,不能拔出一点时间,达成其女儿杨丽娟13年来与偶像单独会面及拿取签名的要求,最后更直接表明以死作出抗议:“是你刘德华把我逼死的。”

1994年的一个晚上,年方16的兰州姑娘杨丽娟,突然梦到一幅刘德华的照片,两边写着:“你这样走近我,你与我真情相遇”,她觉得是缘分,于是决定辍学,开始“专职”在家迷恋华仔,所有华仔的照片、海报、录音带她都不放过并且仔细收藏。

杨丽娟的父亲杨勤冀为退休中学教师,杨母陶菊英没工作,一家人生活艰苦,但二老为圆女儿梦想,唯有节衣缩食。

从10年前迷恋华仔至今,丽娟为了见华仔,与父母先后3次到港、6次进北京,杨父倾家荡产筹募旅费,除了卖房、举债外,甚至到医院卖肾,但被院方拒绝,杨母亦跌伤双脚,需要拐杖助行。多年来一家花了约12万元在追星上,虽然夫妇二人并不言悔,可惜始终不能实现女儿的心愿。前不久,杨丽娟一家来到香港,如愿当面见到刘德华,可杨丽娟仍不满足于只与偶像留影纪念。3月26日,其父在香港跳海自杀。

【启示】杨丽娟疯狂追星的事例,被媒体曝光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和关注。杨丽娟事件虽是个案,但在偶像崇拜日益成为大众常态的今天,我们不得不反思:从社会到学校、家庭,从大众到媒体,究竟应该如何培育起一种更趋理智的偶像文化?现在的中学生之中的确存在着很多追星族,追星已经成为了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的确,追星本来是为了让自己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从这个角度看,追星无可厚非,但如果过分狂热,那追星就失去了青春、纯真的色彩。由此可见,追星只是我们生活中的点缀,而不应该是生活的全部。希望杨丽娟疯狂追星的悲剧不要再重演!

案例2

不健康的追星现象

2003年6月21日,大连一名16岁的少女,因母亲拒绝给她买张国荣的CD,并说张国荣“变态”等话而上吊自杀。这位少女在日记中写道:“看着他我不知道哭过多少次。我喜欢他,不是因为他长得帅,而是因为他的那种与众不同的性格。他的一举一动一喜一悲都令我心动。”“在我的世界里只存在张国荣,我只为他而活。”这位少女,丝毫容不下母亲对自己偶像的批评,不惜以自己如花的生命为偶像殉葬。

这位大连少女学习、生活各个方面都太顺利,没经受过任何挫折。她的家庭条件不好,但她在学习、生活各个方面的要求都能得到满足,如英语复读机、计算器家长都挑好的给她买。她喜欢游泳,家长竟然将她从大连带到旅顺。正如她母亲所言,只要她愿意,我们能做的都做了。她从没有体验过被拒绝的感受。当母亲没有满足她的买张国荣的CD的欲望,并说张国荣“变态”时,她的心里根本承受不了,便钻牛角尖,走进自杀的死胡同。这着实骇人听闻,可悲可叹。

【启示】

自杀是懦夫的行为,是不可取的,勇敢的人应该面对现实。青少年在追星的过程中遇到一些挫折是不可避免的。青少年要增强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当遇到挫折时,通过各种途径,将自己受压抑的情绪及时、合理地宣泄,就不会失去理智而做糊涂的事了。

你对你崇拜的明星有哪些正确的认识?请和同学一起交流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