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释迦牟尼佛传
2819100000031

第31章 佛陀的人格及其教义(3)

有两位比丘,原来是隶车人,出家之后,有一回按时从村落步行到城中乞食。见到城里的花花世界,引动了凡心,他们想:“我们穿着这僧服,做那样淫欲之事是不可以的,不如脱下法服,穿上俗衣,过几天痛快的日子。”他们想到这里,就脱下袈裟,换上平民的衣服,随意进行淫欲之事。七天后,他们又换上僧服回到僧团。他们一回到僧团,就觉得他们这七天的行为非常腌,令人羞愧。他们私下想道:“我没有见到别的比丘们这样做过,因此应当将此事告诉舍利弗。舍利弗应当将这事告诉佛陀,如果佛陀有什么教令,我们也好遵行。”舍利弗当即报告佛陀,佛陀即说:“应当叫这两比丘离开僧团。这两人都是愚痴之人,不得在如来法中出家受具足戒。”舍利弗因为哀悯这二人,代为求情。佛陀便召集在毗舍离城的比丘集合,为他们制定新的戒律。佛陀说:“以后如果有比丘在和合僧中受了具足戒,却不还俗,而进行淫欲之事,则这比丘得了波罗夷罪,他不应当和僧众住在一起。”佛住在舍卫城时,有一位长老名叫难提的,也出家做了比丘僧。他是行时亦禅,坐时亦禅,住时亦禅,卧时亦禅,时人便叫他做禅难提。难提有一次在一棵树下坐禅时,突然为幻境所惑,眼见一位漂亮的女子打扮得花枝招展,前来引诱,至再至三。难提见了,按捺不住欲心,于是跟随那位漂亮女子疾驰而去。难提追逐到祗洹堑,堑内有一匹公家的死马。这时,那位像天仙一样的女子突然隐藏不见。难提到处找不着这位女子,欲心像火一样腾腾燃烧,于是顾不得许多就与死马行淫。欲火随之熄灭,难提突然想:“我干了一件十恶不赦的事。我既然相信佛法,却竟然犯下这严重的波罗夷罪!我怎么还有脸穿上法服去接受善男信女的布施呢?”因此,他当即脱下法服,右手拿着,左手捂着脸,快步跑到祗园精舍,对着众僧的面,大声地说:“我犯了波罗夷罪!我犯了波罗夷罪!”比丘们说:“这是坐禅难提,不应犯波罗夷罪。”难提再三说:“长老,我真的犯了波罗夷罪。”于是众比丘问什么原因。难提便将事情的原委告诉了他们。佛陀知道这事,便告诉众僧:“难提犯了重罪,应当将他从僧团中驱逐出去。”佛陀住在王舍城时,比丘们结夏安居之后,都纷纷从各地赶来礼拜问讯世尊。之后,他们就各自随意居住,有的住在毗婆罗精舍,有的住在白山精舍,有的住在方山精舍,有的住在仙人窟,有的住在耆阇崛山窟,有的住在辩才岩窟,有的住在拘利园精舍,有的住在赖咤园精舍,有的住在师子园精舍,有的住在七叶园精舍,有的住在温泉精舍,有的住在散盖窟,有的住在庵罗窟,有的住在卑尸窟,有的住在猿猴精舍。当时有一位外地来的比丘来到猿猴精舍,与原住在此精舍的比丘们问讯、共相慰劳之后,就打水洗一个澡,在分配给自己的房间里睡下。

那时山头有一只母猿猴,从山上下来,爬到旧比丘的背上停下,现出受淫之相。当时旧比丘大声呵斥,将此母猿猴赶走。而这只母猿猴并不走,却跑到其他比丘面前,也现出受淫之相。那位外来比丘当时就有些怀疑,他想:“野兽的样子很恐怖,而今赶都赶不走,难道原住的比丘中有谁和这只畜生做过淫乱之事吗?”于是,外来比丘跟旧比丘说:“我现在想走,你还是住在你原住的地方吧。”旧比丘见外来比丘走了,便收拾卧具,洗完脚,坐在房间里。这时,那头母猿又从山上下来,来到这位旧比丘的房间里。于是,旧比丘就和这母猿行起淫乱之事来。外来比丘见到自己的怀疑已经证实,便当即将此事报告了佛陀。佛陀将旧比丘找来,问他:“你知道佛订下戒律不得行淫欲之事吗?”旧比丘回答说:“我知道您订下了戒律,但我想那只是不允许与人和非人行淫欲之事,没有讲不得和畜生行淫欲之事。”佛陀说:“比丘和畜生行淫欲,也犯了波罗夷罪。”还有一比丘乞食时,遇到一女子。女子说:“大和尚,进来,我和你一起做这事。”比丘回答说:“世尊教我们不得做这事。”女子说:“我知道不允许在常道中做这事,但不妨在非常道中行此事。”于是比丘就和这位女子在非常道中做了淫欲之事。比丘做完淫欲之事,就有些怀疑和后悔,于是将这事告诉世尊。佛陀告诉比丘说:“你不知道我制定戒律不得行淫吗?”比丘说:“我知道您制定了戒律,但当时我自以为是不允许在常道行淫,没有说在非常道中不可以行淫。”佛陀说:“在非常道中行淫也犯了波罗夷罪。”郁阇尼国有一男子,妻子与人私通。此男子在妻子与他人私通时,将他们捉获,送与国王治罪。国王大怒,便命令将这女人手足砍断,弃置野外墓地。这时有一位比丘在墓地行走,见到这女人裸身在地,便产生了淫欲之想。他问这女人:“愿意做这事吗?”女人回答说:“我成了这样子,还能那样吗?”比丘说不妨。女人便答应了。做完此事,比丘就走了。这女人的亲戚和街坊邻里赶到墓地来看她究竟是死是活,见到这女人仰卧在地,身上却还有新行欲的痕迹,于是大家都纷纷愤怒地骂起这女人来,说:“你在这样的苦痛中还干这事。人之无耻竟然到了这样的地步吗?”这女人回答说:“是别人来逼我的,这不是我的过错。”“逼你的是什么人?”“是沙门释子。”众人惊怪,面面相觑,互相议论说:“沙门释子连这样的女人都不放过,何况是别的女人呢?我们应当互相防护,不让这些比丘僧接近大门。这等人真的又有什么道行!”那比丘回去之后,就有些怀疑,有些后悔,便将这事告诉了佛陀。佛陀说:“不管是怎样砍伤了手或脚,都不得与之行淫。若淫者,即犯波罗夷罪。”后来,佛陀依事制戒,即比丘不得与同性行淫,不得与非男非女行淫,不得于后道行淫,不得于口中行淫,乃至不得以任何理由行淫。犯此法者,即犯波罗夷罪。

佛陀住在王舍城时,有一位瓦师子长老叫达腻伽的,是有名的建筑师,手艺、技术都很好。他从施主处化来许多木材、砖材等,建立漂亮的僧房,可是每当建好,就有年长的外来比丘侵占,说:“你比我小几岁,应当由我来住。”所以,瓦师子长老只好又另外化缘再建僧房。有一天,瓦师子想道:“我辛辛苦苦盖这么多僧房,可总是被他人夺去,自己一间都捞不得住。以后,我该到哪里去再化缘建造房子呢?”但他想到建了房之后,还是要被他人夺去,便想到必须建一间不被他人夺去的房子。他想到在仙人窟边的黑石上烧制完成一间瓦屋。他想到就做到,建成瓦屋之后,又将它装饰一番,门户窗牖都雕刻漂亮的花。这样,瓦师子就不再担心风雨寒热蚊虫叮咬的苦处了。有一天,雨后天晴,佛陀在耆阇崛山侧往来行走,看到瓦师子烧制成漂亮的房子。佛陀问是谁盖的这房,侍从回答说是长老瓦师子所盖。佛陀便和众僧来看这间僧房。这时,瓦师子外出,但门没有关。

佛陀见到修饰得非常漂亮,便对侍从众僧说:“瓦师子修行这么多年,还是不能舍弃在家时的技巧、手艺,烧制时又伤这么多生命,这如何能修道!而且,瓦房,寒则大寒,热则大热,对身体伤害很大。你们应当将这房子毁坏,不要让将来的比丘知道烧制此房的方法,更不要让将来的比丘认为,世尊在时,比丘是各自建房子住的,有伤世尊的声誉。”瓦师子回来之后,见到房屋被毁。听说是佛陀来过,他感到非常高兴。但没有房子住,总不是办法,因此他又想到还是要化缘再建一座房舍。到哪里去化这么多木材呢?瓦师子想:“有了,频婆娑罗王的木匠大臣耶输陀是我老朋友,必定有木材。”于是,瓦师子到耶输陀家,请耶输陀布施材木,给自己盖房子用。耶输陀说:“我家里没有木材,国王那里木材也用完了。如果有,我一定会给你的。”瓦师子长老不信,耶输陀大臣就说:“你如果不信,就自己到木厂去看。”瓦师子赶到木厂,看到有五件做飞梯用的木材,便当即取了二件,回去建房。国王按照惯例巡视府库,见到木厂少了两件飞梯用材,就问耶输陀:“是你将飞梯用材当柴火烧掉了,还是将我的木材送给了敌国?”耶输陀当即被国王逮捕。后来,耶输陀想到最近尊者瓦师子来要过木材,难道是他拿走了吗?于是,他派人去问瓦师子,瓦师子说是他拿的。耶输陀就说:“我就是因为这两件木材被国王逮捕的。请他将木材送还,我就会无罪释放。”瓦师子并没有将木材送还,只是跟耶输陀说:“你只要报告国王,就说木材是我拿走的,你就会没事了。”国王当即便将瓦师子长老叫来,问他:“尊者达腻伽,是你拿了我的两件飞梯木材吗?”瓦师子长老回答是他拿的。国王便问:“尊者,你是出家人,为什么不与而取(没有答应给你,你就擅自拿走)呢?”长老回答说:“这叫提前给我,是您答应过的。”国王弄不明白,就说:“我是国王,虽然事情比较忙,但也记不起什么时候和你相见过。怎么能说答应过给你木材呢?”瓦师子长老说道:“您没有想起您登基时说过的话吗?您刚刚登基时,大臣们都在,您说:‘我现在做了国王,我愿将国中所有水草树木都布施给沙门、婆罗门。’所以说,这木材是国王答应给我的,不是国王不给我而我擅自拿走的。”国王被将了一军,有些生气,说:“我说的是将那些没有人看管的水草树木布施给沙门、婆罗门,不是指那些有看护的水草树木。你为什么要倚傍以前的话,来诬赖我呢?”国王没有办法,只得将耶输陀从牢房里放出来。于是有许多婆罗门和清信士对瓦师子长老回答的巧妙大为称誉,说:“瓦师子长老真厉害,既用方便智慧的语言巧妙地回答国王而且免除了罪责,而且又将耶输陀救出来,真是非常的了不得啊!”但王舍城中许多不信佛法的人非常愤怒,将这当作故事广为宣传,说:“达腻伽倚傍歪理,欺罔国王,侥幸免除罪责;将来,恐怕我们自己家中所有材木也都会被沙门拿走了。如果沙门说,这都是国王赐予的,那我们该怎么办?像他这样品德败坏的人,又何道之有呢?”这件事的影响非常大,它影响了佛教徒的声誉,使得老百姓人人担惊受怕,生怕哪一天什么沙门也倚仗这样的歪理前来夺取财物。众比丘将这事告诉佛陀,佛陀当即召来瓦师子长老。佛陀说:“你为什么拿国王的木材?”瓦师子长老说,是国王答应赐予的,不是我偷的。佛陀说,国王只是答应将没有人看护的木材让给我们,而不是将有人看护的木材给我们。你这就叫做偷盗(不与而取)。佛陀继续说:“你没有听到过我的教诲吗?我曾经说过多少次,比丘们不应当偷盗,应当自愿给予我们才准拿走。你为什么不经人家同意就擅自拿走人家的财物呢?你这种行为,不是佛法,不符合戒律,不符合佛的教言。是不能使善法得到增长的。”于是,佛陀叫住在王舍城里的比丘们集合,给他们制定戒律,说:“今后,如果有比丘不经他人允许就擅自拿走人家财物的,就犯了盗戒,应当施行波罗夷禁戒,不得与众僧一起居住。”佛住在毗舍离时,有一比丘生了病,可是总也治不好。看护比丘因疲劳而心生厌烦,于是对病比丘说:“长老,我因为看护你,所以长时间以来都不得奉侍和尚阿阇梨(教授弟子、纠正弟子行为、为其轨范的导师),也不能受经、诵经,更不能思考、修行佛法。不但长老的病拖得这么久治不好,而我也被拖得非常疲乏,深感痛苦。”病比丘说:“应当怎么办呢?我也厌烦得很,苦痛难忍,你如果能把我杀死,就太好了。”看护比丘听了这话,就当即将这病比丘杀死。众比丘听到这事,就将它告诉了佛陀。佛陀将这位看护比丘叫来,问是不是真的做了这样的事。看护比丘说:“是的,世尊,我确实做了这样的事。”佛陀说:“痴人,你不经常听到我称赞那些慈悲为怀的人吗?你怎么今天反而要亲自断送他人性命呢?你的行为不符合佛法,不符合戒律,不符合佛的教言。是不能使善法得到增长的。”佛陀于是通知所有住在毗舍离的比丘们集合,为众比丘制戒:“今后凡亲自断送他人性命的,就犯了波罗夷罪,不准他和众比丘一起居住。”僧团里患病的比丘比较多,有的病重的,自己熬不过,又不能使同门杀死自己,便只好委托同门代请社会上的人来将自己杀死,这种行为也是不合法、不合律、不合佛的教言的,因此这也必须接受波罗夷罪的禁戒。佛陀教育比丘,不仅不能杀害同类,而且也不能杀害有生命的众生。如果犯戒,就必须接受相应的惩罚。佛住在王舍城。长老优陀夷有一位婆罗门老朋友。有一回老朋友对优陀夷说:“我有事要到远处去,你能不能经常到我家看顾一下我的家人呢?”优陀夷满口答应老朋友的要求,说:“你尽管去吧。你即使不嘱咐我,我尚且要去看顾帮助,何况你已经嘱咐了我呢?”婆罗门朋友就放心地出门去了。优陀夷便走到婆罗门朋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