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优雅绽放:时尚玫瑰凯特王妃传
2820900000003

第3章 350年来,英国历史上首位平民王妃

她是350年来,英国历史上首位真正意义的平民王妃,我们都期待她开启一段新的时代。

——英国《太阳报》对凯特的评价

朦胧的夜色给泰晤士河披上了一层美丽的外衣,然而住在泰晤士河畔皇室宅邸里的公爵却没有心情欣赏这份美景。此刻,他的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

这复杂中,一半是欢喜——27岁的他终于可以如愿娶自己心爱的女人为妻;一半是忧伤——他只能秘密地在这美丽的夜色中举办婚礼,为他们证婚的人也只有两个。

这位心情复杂的公爵名叫约克,和他成婚的是他姐姐的侍女安妮·海德。约克公爵的牧师趁着夜色在安妮的父亲家,为他们秘密地主持了这场仪式。因为,在当时无人能接受贵族迎娶平民为妻。

1671年3月31日,安妮·海德与世长辞,英国的历史学家为她下了这样的定论:“如此兼具智慧与美德并让约克公爵倾情不已的女子,最终得以在王政复辟前嫁入皇室,是一位具有历史意义的人物。”看得出来,这其中饱含真心的赞赏,也充满沉重的无奈。

从安妮之后,英国君主恢复了以往的惯例:只将欧洲皇室成员列为谈婚论嫁的候选对象。300多年来,也只有两个例外:现任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母亲伊丽莎白·博林和威廉王子的母亲戴安娜·斯宾赛。不过,她们虽然不是欧洲皇室成员,但是也都拥有英国的贵族身份。

2011年4月29日,英国伦敦的天空分外晴朗,白金汉宫中的玫瑰花盛开得格外娇艳,在这一天平民姑娘凯特·米德尔顿和英国皇室第二顺位继承人威廉·王子共结连理,成为17世纪以后首位与英国皇室继承人结婚的平民,也是350年来英国历史上首位真正意义上的平民王妃。

其实早在2009年,凯特就已经注定成为王妃。当时的皇室已经认可凯特,并且给了凯特一个温馨的建议:从此以后,在公共场合或者署名的邮件中开始用凯瑟琳称呼自己。“你是注定要成为王后的。”皇室官方人员在给凯特提建议时说,“和凯特王后比起来,凯瑟琳王后听起来更高贵优雅。”凯特自然是满心欢喜地接受了皇室官方的建议。

350年前深爱的两个人只能秘密地成婚;350年后,同是平民出身的凯特却可以幸福地和威廉王子公开地举行婚礼。不仅如此,这场婚礼还受到了民众满心的期待。

这是时代的变化与进步,也是凯特的幸运。时隔350年,她终于打破了历史的偏见。

相比安妮与约克公爵的爱情,威廉和凯特的爱情显得很现代化,也更加平民化。他们相识于圣安德鲁斯大学,并在大学期间搬出学校宿舍,共同居住在一栋宅邸里。在相爱的过程中,有过甜蜜,也有过争吵,甚至短暂的分离,然而最后还是跑完了10年的爱情之路,牵手走进婚姻的殿堂。威廉曾不止一次地表示,凯特是他人生中最深爱的人。

威廉深爱凯特,但是仅凭这一点就嫁入皇室显然是不够的。尽管伊丽莎白女王和查尔斯王储都希望威廉幸福,但是他们还必须考虑到英国和皇室的未来,毕竟他们选择的是未来国王的妻子。

凯特成熟稳重,像是18世纪英国女作家简·奥斯汀笔下的女主角。这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与皇室保守的气场非常合拍,伊丽莎白女王和查尔斯王储都看到了这一点,也相信她会成为威廉的好帮手。

何况,她懂时尚而不张扬,总是恰到好处地体现了皇室的风范;她举止优雅,被奉为英式优雅的代表。

当然,最重要的是凯特对威廉和皇室足够忠诚,她知道保护威廉和皇室的秘密,不管与威廉是分是合,她都不曾向媒体披露过任何他们在一起时的细节。即使有媒体曾在他们分手期间出价千万英镑,她也都拒绝了。

如果说,伊丽莎白女王和查尔斯王储喜欢凯特更多的是由于其自身的因素,而民众喜欢凯特,则更多取决于凯特可以为王子带来什么或者说能为英国带来什么。

因此,平民出身这个表面上的劣势竟然成了凯特受民众欢迎的优势。凯特自己也知道这一点,所以在成为王妃后,她选择走一条低调亲和的王妃路。

确实,出身平民却可以和王子相爱甚至结婚,光这个充满励志色彩的故事已经为凯特赢得了不少喝彩,而她的时尚简洁以及所散发出来的优雅亲和,让她成为英国女性心中无与伦比的新榜样。

当然,理智者喜欢凯特还是期待平民出身的她可以给英国王室注入新鲜的血液。众所周知,英国是一个古老的君主立宪制国家,英国皇室虽然没有掌握国家真正的权力,但仍然是国家的象征。可是,皇室守旧封闭的行事风格与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之间的冲突日益明显。对此,英国民众和媒体都颇有微词。改变英国皇室中不适合时代的风气,也就成为英国民众的期待 。

性格上的成熟智慧、举止上的亲民随和、气质上的优雅时尚,凯特用自己的方式实现了三者的完美统一,征服了英国皇室,征服了英国民众,成为英国350年来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平民王妃。这是属于英国皇室的一个新时代,也是属于凯特的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