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愿为德国效力:平民总理默克尔传
2825300000015

第15章 墙里墙外:一道柏林墙,死生两重天(2)

就这样,稀里糊涂的默克尔在人民议会选举前夕,担任了民主觉醒党的最后一任新闻发言官。这对默克尔是个巨大的考验,默克尔以前可从来没有接触过新闻工作。不过向来做事稳重、踏实的默克尔很快就适应了这份工作,并且完成得很出色。后来有的记者回忆,在当初各大政党的新闻发言人当中,默克尔算是比较独特的了。默克尔总是穿着黑色的百褶裙、黑色的上衣,脚踏一双普通的平跟凉鞋,可从不在意穿着的默克尔给记者留下了很好的印象,记者们总是说默克尔才是了解当时东德最可靠的信息来源。声音不高、语速平缓、有问必答、重点突出是默克尔在做新闻发言官时的特点。

不过一条爆炸性的新闻,着实让默克尔棘手感到十分。默克尔所在政党——民主觉醒党党主席施奴尔被曝在统一社会党时期为秘密警察工作过。首先披露这一消息的是《图片报》的记者彼得·布林克曼,他花费10万马克的重金从前安全部工作人员手中购得这一消息。不过《图片报》并没有完全公布所有材料,因为《图片报》的副总编辑是施奴尔的新闻顾问,这位副总编辑成功说服《图片报》总编辑没有全部公布材料。不过《明镜》周刊可没有再给施奴尔留后路,该周刊做了一期关于这个问题的专题,并公布了长达260多页的材料。证据确凿,施奴尔的确曾经为东德的秘密警察工作过,民众一片哗然。

这对默克尔的新闻发言工作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她每天都需要面对大量的记者提问关于施奴尔的尖锐问题。默克尔自己也感到生气,毕竟刚刚加入民主觉醒党,党主席就被曝出这样的事情,而且是在大选结果出来前夕。

不过默克尔并不感到震惊,她早已有每个人都可能为东德秘密警察工作过的心理准备,那段岁月太过阴暗,有人屈服也在情理之中。但是作为一个政党的首脑,施奴尔不能再做下去。这时候默克尔体现出了她的政治眼光,如果民主觉醒党不放弃施奴尔的话,那么整个党都可能会被毁掉。默克尔和同事们私底下已经决定好处理这位党主席,不过还没等到默克尔他们出手,施奴尔自己离开了民主觉醒党,离开了德国政治,不知所踪。

3月18日,人民议院大选结果出来了。民主觉醒党所在的竞选同盟获得大胜,倾向于推进统一的基民盟获得了40.8%,德国社会同盟获得了6.3%。而民主觉醒党只获得了0.92%的支持率,低得可怜。由于当时还没有5%的议会门槛,民主觉醒党获得了4个最后一届民主德国人民议会的席位。

尽管自己的政党惨败,但是之前结成的竞选同盟获得了大胜。民主觉醒党也举行了庆祝胜利的庆功宴,不过会场气氛实在是冷冷清清,民主觉醒党人也知道自己并没有对竞选同盟的大胜贡献出多少力量。默克尔受不了民主觉醒党的庆功宴的氛围,去了真正热闹的基民盟庆功会。在那里,默克尔遇到了东德基民盟主席洛塔尔·德梅齐埃的堂弟托马斯·德梅齐埃,还不忘嘱咐日后基民盟组织内阁,希望对方不要忘记民主觉醒党的贡献。

默克尔的政治初秀,因为选择了一个并不成熟的政党,显然是失败了。但是在大选前4周,面对各种复杂问题,尤其是在党主席施奴尔的问题上,默克尔作为新闻发言官的表现,还是为她赢得了不少赞誉和注意力,这也为她以后的政治道路埋下伏笔。

名声渐起的默克尔

3月18日民主德国人民议会选举结束,东德的基民盟主席洛塔尔·德梅齐埃开始着手组建新内阁。不过德梅齐埃并不是一个成熟的政治家,他以前只是在前任总理莫德洛手下负责教会方面的事务。德梅齐埃是位律师,并通晓音律,擅长中提琴,性格更像是一位情感丰富的艺术家。在政治方面,德梅齐埃组建联合政府时就暴露了考虑不够深远的缺点。

按照议会选举获得的支持率比,大多政党领袖都在德梅齐埃组建的联合政府中担任相当重要的职务。基民盟成员理所当然地占据了较多重要部门的领导职务,譬如总理府主任克劳斯·莱辛巴赫,总理府秘书同时兼任基民盟/民主觉醒党议会党团主席的京特·克劳泽。为了联合整个东德政党,获得广泛支持,德梅齐埃将一些重要部门的部长位置让给了其他政党,德国社会同盟作为当初的竞选同盟党,自然不在话下,连大选惨败的民主觉醒党党魁埃佩尔曼也在联合大政府中担任裁军和国防部长。

不仅是基民盟及其同盟党派,连其他政党也都获得了相当重要的部长位置。其中社民党获得了包括外交部长、财政部长、劳动与社会部长在内的6个部长席位。不过显然社民党并不和基民盟是一路人,仅仅4个月后,社民党的这几位部长不顾社民党议会党团主席理查德·施罗德的强力反对,集体退出了德梅齐埃政府。这给德梅齐埃造成了不小的麻烦,无奈之下德梅齐埃自己兼任了外交部长。

在组建联合政府初期,德梅齐埃没有对每个重要人选进行深思熟虑,他只是将每个空缺位置逐一填补。这样不够严谨的做法,也给了默克尔机会。早在联合政府组建开始,德梅齐埃就发现缺少一位政府新闻副发言人,虽然德梅齐埃也觉得这个重要的位置由基民盟以外的政党人士担任比较好,但是刚开始肯定是没有考虑过默克尔的。

至于默克尔是怎样走进德梅齐埃视野的,说法不一。最离谱的说法当数默克尔的父亲在德梅齐埃耳边说了好话,不过这明显可信度不高,尽管默克尔的父亲在东德的基民盟内有一定的声望。而真正可以确认的是,民主觉醒党的主席埃佩尔曼确实在德梅齐埃耳边提过这位下属,而且默克尔在民主觉醒党做新闻发言人的表现也的确令外界满意。德梅齐埃因此考虑将这一重要位置交由党外人士担任,并且最好是女性,以显示联合政府的多样性,这一切考虑都对默克尔有利。政府新闻发言人马梯阿思·格勒是默克尔的顶头上司,在与默克尔会面之后,格勒也对默克尔比较满意,这样最终确认了默克尔出任政府新闻副发言人这一重要位置。

由于分工的不同,格勒主要负责政府常设性机构的新闻工作,默克尔则有更多的机会跟在总理德梅齐埃身边,随行出访或者参加国际会议。热爱旅行的默克尔对于能够在工作之余到处走走是相当满意的。默克尔借此机会亲历了很多国际重大事件,面见过很多国际重要人物。不过现在的默克尔功成名就,所以连这点小事情当事人双方都有不同的解释。默克尔说格勒害怕坐飞机使自己有了机会,而格勒则说是自己主动让出这样的机会给默克尔。

默克尔曾陪同总理德梅齐埃参加了斯塔拉斯堡的欧洲会议,还见到了当时名震世界的“铁娘子”撒切尔夫人。不过最为重要的当数亲眼见证了“2+4协议”在莫斯科签署,1990年9月12日东西德和美、苏、英、法共同签署的这份协议扫清了两德统一的最后障碍。在访苏期间,默克尔优秀的俄语得以展示,并在莫斯科地铁上做了问卷调查,了解莫斯科当地百姓对于两德统一的看法。这样的做法受到总理德梅齐埃的赞赏。

不过默克尔并不是德梅齐埃的亲信,在一些重大问题上,她与德梅齐埃有着相左的看法,最重要的当数对于两德统一的看法。德梅齐埃并没有特别着急两德的统一工作,当时的德梅齐埃政府打算大干几年,甚至有打算设立东德总统一职,倾向于缓慢推进两德统一进程。默克尔则认为眼下东西德均有大量的问题亟待处理,统一是越快越好,统一后的德国处理起这些问题才能更彻底。议会党团主席京特·克劳泽与默克尔的看法相同。

在担任政府新闻副发言人期间,默克尔一如在民主觉醒党担任新闻发言人一样,用她科学家的思维和处理方法,近乎完美地完成了工作。社会各界都对她赞赏有加,甚至连反对党统一社会党的党报《新德意志报》也不得不表示佩服。默克尔依然是不修边幅,基本都是着灰色调的衣服,素面朝天地主持新闻发布会。在出访苏联期间,默克尔甚至曾经被德梅齐埃强制要求去买些正式点的衣物。

默克尔用她做科研的严谨态度对待新闻发言工作,为她赢得了全德国的赞誉,甚至远在西德的基民盟主席科尔都有注意。默克尔在怀有远大政治抱负的同时,总是以科学家的严谨态度,一步步走好眼下的路。所以即使民主觉醒党失败了,人们依然能记得那个做了一个月的新闻发言人;东德政府解散了,科尔也能想起那位做了6个月的政府新闻副发言人: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

默克尔时代即将开启

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东、西德经历了从分裂到统一的历程。1989年11月9日,柏林墙倒塌后,大批东德人涌入西德。在这样的情况下,时任西德总理的科尔提出了关于东、西德的《十点计划》,此计划一经公布,就激起千层浪。科尔主张先加强东、西德的人员往来,最后过渡到德国的统一。

1990年2月13日,东德总理汉斯·莫德罗首次到访西德,提出了与科尔《十点计划》相类似的“莫德罗体系说”。坚定地相信社会主义的莫德罗,希望能够放慢东、西德统一的脚步。

1990年3月18日,东德首次自由人民议会选举落下帷幕,德梅齐埃总理上台。德梅齐埃本人更是不急于两德统一,甚至还打算推荐无党派人士施托尔帕出任东德总统一职,以此来延长东德政府的寿命。但这无济于事,仅仅6个月后,德梅齐埃认为可以保持东德人尊严的东德政府,就永久地消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