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暴虐之君:商纣
2837500000004

第4章 荒淫凶残乱天下(1)

在完成了一系列所谓的“文治武功”后,纣王得意忘形了。他觉得自己简直是天人,什么样难缠的大臣自己都能应付,再大的困难自己都能克服。他在大臣面前开始骄横起来,变得刚愎自用;他巧言饰非,听不进谏言,矜人以才能,以为天下没有人能高过自己;甚至对大臣说话,也日益声高气粗,装腔作势,渐渐地,连比干的话也听不下去。同时,生活上的要求之内向我朝贡,国富民强。我作为一个君王,本应有所作为,才能不辜负先王所托。现在见大邑商人口渐增,地方狭小,我打算扩建都城。一用来容纳众人,二来向天下昭示大商天威。众臣以为如何?”

帝辛话音刚落,只见百官之中站出一人,大家一看,原来又是善于阿谀奉承而又贪财好利的费仲。费仲鞠躬礼拜,说:“大王您打算扩都,依老臣的愚见,这势在必行。我大商朝,自高祖灭夏以来,经也跟着高了起来,雕花的筷子换成了象牙的,杯子也换成犀玉的。有了象牙筷、犀玉杯,又要吃豹胎。穿衣要锦衣九重,住房要广厦高台;而且梁要雕,栋要画,窗要镂,墙要文。除了拼命地享乐,他荒淫凶残的本性也逐渐暴露出来。

(一)扩建王都

商朝自盘庚迁殷,建成大邑商城以来几百年间,都城一直没有变更过。纣王东征归来,觉得国都太狭小了,便决定扩建都城,并因城西有朝歌山,改国都名为朝歌。在一次朝会上,帝辛说:“我大商自先王盘庚迁都殷以来,五百余年都大邑商。如今,我继承了祖先的基业,四海营了几百年,粮食充足,宝物财货无数,正好用于广建亭台楼阁、行宫别馆。大王可以借此机会在都城周围开辟田猎苑囿,这样一来既可供我王巡狩之用,又可以训练军队,壮我大商天子之威,弘扬我大商先王业绩。”

帝辛听了,不禁点头微笑。群臣见状,没有人敢上前发表反对意见。帝辛见满朝文武百官没有反对的意见,大喜。他心想,帝王原来如此好做,只要发号施令,出个主意,百官便附和,山呼万岁,真是有趣。他当场命令北伯侯崇侯虎负责主持扩建王都工程。

于是,崇侯虎奉王命调集羌奴三千,众人三千,斩木修路,先筑成通道,以大邑商为中心,北百余里,南近百里,东西几十里。把大邑商扩建成热闹的集市。此次建筑工程浩大,要求楼台亭榭雄伟豪华,花费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

扩都,是头等大事。纣王又传旨四方诸侯,有人出人,有力出力,有物出物,保证扩都工程顺利进行。于是,天下怪石美玉、珍禽异兽齐集大邑商。崇侯虎将这些贡物分别填塞在宫殿苑囿之中。安置殷民六族:条氏、铁氏、萧氏、索氏、长勺氏、尾勺氏,各处其所。

在崇侯虎藤鞭的抽打下,奴隶和众人死的死,逃的逃。甲骨文上记的“丧众”就是指奴隶逃亡事件经常发生。有一次,崇侯虎把干了一天活的奴隶圈进了栅栏里,然后用铜链子锁住。半夜,天降大雨,奴隶们又累又饿又冷,便推倒栅栏,集体逃亡了。

崇侯虎在睡梦中听得有人喊叫,急忙起来,冒雨巡视栅栏中的奴隶,发现逃了一栏奴隶,便连夜追赶。到天亮的时候,在草丛中捉到两个跑得慢的奴隶,用锁链穿透了他们肩部的骨头拉回工地,当着众人的面,把这两个奴隶剖开肚子,掏出肠子,用割肠的酷刑杀一儆百。其他奴隶见了,触目惊心,宁愿拼命地干活累死,也不愿被剖肠而死。

崇侯虎督工扩都,三年终于告成。他向帝辛交旨,帝辛大悦,传旨文武百官、四方诸侯,齐集王宫大殿,同庆扩都工程顺利竣工。

(二)妲己入宫

公元前1058年,朝歌扩建竣工。帝辛起个大早,来到新建的王宫大殿,在玉饰的王位上坐定。首相商容率文武百官站列两厢,各镇诸侯陆续到来,皆有贡品,唯有冀州苏侯无贡。

费仲私下问苏侯:“侯伯来朝,为何无贡品?”

苏侯耿直倔犟,快人快语:“三年扩都,该进贡的我都贡完了。”费仲听了无话,心里暗想:“老不死的,不给朝廷进贡也就罢了,连我也不给带点土特产来,这样死板没有人情,咱们走着瞧。”

这时帝辛传旨:“今日扩都竣工,应先赏有功之臣。崇侯虎督工得力,所建园林台阁,甚合予意,头功一件。赐后崇城,为侯伯,赏玉尊玉杯一对。费仲、恶来等人建言不谬,二人封伯,为中谏大夫,各赐玉斗一双。其余文武百官、各镇诸侯三年扩都期间,皆出财出物,予今日赐以玉角美酒,开怀畅饮。”

酒喝到高潮时,文武群臣、四方诸侯轮流向商王帝辛祝酒。尽管帝辛血气方刚,年轻海量,此时也喝得醉眼蒙眬、语无伦次了。

中谏大夫恶来,又走上前来给帝辛祝酒谢恩。帝辛高兴,一饮而尽。恶来趁机进言说;“大王都朝歌,占有天下珍宝,尽食山珍海味,可尽善尽美了吗?”帝辛说:“可餐之物尽食矣!”

恶来说:“臣以为,帝王之餐尚少一物。”帝辛不解地问:“还缺何物可餐?快说来我听!”恶来见帝辛的胃口被吊了起来,故意卖着关子说:“商王可曾听说,秀色可餐乎?”

帝辛是个聪敏的人,听恶来一说,心领神会,顿时头脑发热,马上召传旨官说:“今日百官齐集,正好传予旨意,令各镇诸侯,各选百名美女。出身不论,只要姿色秀丽者,王公贵族、诸侯方伯有好女者,亦不得隐匿不送。”

首相商容闻听,连忙制止传旨官传旨。向帝辛进谏说:“臣听说:‘君有道,则万民乐业,不令而从。’过去高祖成汤治理国家,乐民之乐,忧民之忧,曾经亲自祈雨桑林,检讨自己的行事‘是不是政事没有节制法度?是不是让百姓受到了疾苦?是不是任用了贪官污吏?是不是做事听信了小人的谗言?是不是有女人干扰了政事?是不是宫室修得太大太美了?为什么天不降雨?禾苗不生,百姓困苦呀!’先王以仁德感化天下众生,所以兴隆,四海咸乐。如今君王欲选美色,叨扰天下诸侯百姓不宁,实为不可取也。扩都刚刚竣工,百姓已经尽力了,应给予喘息之机。况且,后宫已有姜王后、黄妃以及佳丽千人,足够了,再选美无益。望大王纳臣之言,国家幸甚,万民幸甚!”

帝辛硬着头皮听商容说完,心中十分不悦,本欲发作,转念一想商容官居首相,德高望重,强笑着说:“首相所言极是,予喝酒所说的话,怎么能算数呢?”

商容见帝辛从谏如流,十分高兴。文武百官、各镇诸侯亦山呼:“万寿无疆!”宴罢散去。

帝辛罢宴回到后宫,宫妃们一个个打扮得花枝招展,满脸微笑,躬身侍立,专等帝辛点名驾幸。帝辛见了只会逆来顺受、奉迎献媚的宫妃们,心里越发讨厌这些缺乏气质,没有一张漂亮脸蛋的女人。于是挥手命令她们都退去,径直回到寝宫,闷闷不乐。

这时候帝辛突然想起了费仲。当初,扩都的主意就是费仲第一个站出来支持自己的。此人主意多,最能体谅自己的心思。还有恶来,能言善辩,机灵勤快,实为心腹。

帝辛想到这里,召侍御官:“速宣费仲进宫觐见。”费仲听闻,不敢怠慢,急忙穿戴整齐,随侍御官来到帝辛寝宫。当下纣王把自己的心思告诉了他。

费仲一听,原来如此。他满脸堆笑地说:“大王英明。选美不可公开进行,只可秘密查访,一来不扰天下百姓诸侯,二来可慰大王心怀。臣听说有一女子,年方二八,出生侯门,天生丽质,妩媚动人,能歌善舞,聪明伶俐,善解人意,可谓国色天香,天下无双。大王若得此女,胜似天下千女。”

帝辛听费仲如此一说,恨不得立刻见到这个女子。急问费仲:“快说出来,她人在哪里?”

费仲说:“她人在冀州。是有苏氏首领苏侯的女儿,名叫苏妲己。”

帝辛听了,心花怒放。急命侍御官:“速宣苏侯进见。”

冀州苏侯为人刚烈秉直,嫉恶如仇,听侍御官传旨进宫,不知何事如此紧急,连忙整衣,随侍御官左转右转,一直来到帝辛寝宫。他向帝辛下拜说:“冀州苏侯见驾。大王操持国事,日以继夜,不知宣臣深夜进宫有何圣谕?”

帝辛听苏侯之言,一时语塞。连声说:“起来说话,起来说话。”帝辛一边说着,一边给费仲递眼色。费仲心领神会,马上近前对苏侯说:“大王听说你有一女,美貌贤淑,若纳入后宫,享受人间荣华富贵,君侯贵为国戚,位尊禄显,永镇冀州,坐享安乐,不知意下如何?”

苏侯听费仲之言,十分恼怒,但碍于帝辛的面子,不敢立即发作,于是斥责费仲说:“中谏大夫,你真是妄为臣子。不体谅后宫,不思进忠言献良策,专引诱大王淫乐女色,罪该万死。”

帝辛笑道:“君侯此言差矣。以一女入宫,予保你有苏氏鸡犬升天,还希望君侯不要推辞才好。”

苏侯怒形于色,厉声说道:“昔日,夏桀荒于酒色,高祖修德才灭了夏。今君王不效法祖宗,听信小人之言,好色纵欲,是取败之道也。我真担心,商朝几百年基业,你能否保住?”

帝辛本来就是个急性子,早就听得不耐烦了。见苏侯不但不听王命,反而教训起自己来了,一股无名之火在胸中燃起,高声喝令:“武士何在?速将苏侯推出斩首!”但随即纣王又想起来自己刚登基不久,不能给天下人留下话柄。于是收回了成命。

苏侯听了,也不辞谢,急命随从收拾行李,扬鞭打马,连夜离开朝歌,奔回冀州去了。不久公开扯起叛旗,公开与纣王作对。纣王命崇侯虎前去讨伐。

这日,纣王在龙德宫,因没有事情做,郁郁不乐,自斟自饮。忽有费仲启奏:“崇侯虎讨伐有苏氏凯旋。苏侯送女儿入朝请罪,现已在驿舍候旨。”

纣王闻听,微微冷笑,说:“苏侯匹夫,面诤强词,本该正法。今自投罗网,不杀不足以惩欺君之罪。”适值恶来在旁,趁机进言,说:“大王执法,威重四方,不斩苏侯,叛商者难禁。”

纣王说:“此言极是,明日看予如何严惩那老匹夫吧!”

次日,纣王盛服登上九间大殿临朝。文武百官早已站列两厢,见纣王进殿齐呼:“万寿无疆!”纣王坐定,说:“有事出班奏来,无事散朝。”

崇侯虎闻言出班奏道:“臣奉命讨伐冀州苏侯,仰仗大王之威,降服苏侯,今日进女入朝请罪,乞大王裁决。”

纣王于是宣苏侯上殿。苏侯听得传叫,急趋九间殿内。除冠散发,布衣麻带,来到阶下,匍匐在地,口称:“大王在上,万寿无疆!犯臣罪该万死!”

纣王一见苏侯,怒气冲天,手指苏侯骂道:“尔目无君王,信口雌黄。公开叛商,大胆妄为,抗拒王师。今日还有何话说,不杀你不足以安天下!”随即喝令武士:“推出九间殿外,斩首示众!”

纣王话音刚落,首相商容急忙上前奏道:“大王息怒。苏侯叛商,理当斩首。但事出有因,今已进女谢罪来朝,情有可原。”

西伯侯姬昌也出班奏道:“苏侯进女赎罪,足见臣服悔过之心。若斩已降,失信于天下诸侯,亦非大王初旨,还乞大王怜而赦之。”

纣王沉吟良久,决定宣苏侯之女入殿,说:“看在首相和西伯侯的面上,暂免苏侯不死。苏侯既然进女谢罪,予要亲眼看看,你的女儿有没有资格代父谢罪。”

妲己在殿外早已等候多时。闻听召见,举足迈进九间大殿,纤纤细步,来到滴水槽前,依阶跪拜,口称:“罪臣苏侯之女妲己,拜见大王,祝大王万寿无疆!”

纣王从未见过这样的绝世女子,眼睛直了,怔怔地坐在玉座上,不知如何是好。恶来见纣王如此情态,在一旁干咳两声:“苏侯之女妲己候旨多时了。”

为了赢得美女的好感,纣王说:“苏侯深明君臣大义,本王决定不计前嫌,封苏侯为国父,官复原职,封妲己为贵妃。”就这样,妲己风风光光地走进了商朝王室,成为纣王最宠爱的妃子。

妲己的被迫入宫,对她来说,是幸运还是不幸呢?应该说,两方面兼而有之。幸运的是,她的权力欲得到了满足,成了商朝的“一国之母”,拥有无上权势的纣王也对她言听计从。拥有一国之富、一国之荣,是令多少女人梦寐以求的荣耀,而妲己却将其玩弄于股掌之间,未失为一种幸运。

妲己虽在物欲上得到了满足,但在心理上呢?被迫入宫,本已强人所难,心有不甘,更何况日夜服侍纣王这样一个被酒色淘虚之人,又怎能令她感到开心?二者比较而言,恐怕还是不幸的成分更多一些。对于商朝的百姓来说,她的入宫,却万万谈不上幸运了,简直是灭顶之灾:繁重的劳役、残酷的刑罚,给本已饱尝疾苦的人民又雪上加霜。无怪后人对妲己恨之入骨,但对于此时已经日益壮大并且雄心勃勃的西周来说,这又无异于天赐良机,真是一种莫大的幸运!

过着如此奢侈的生活,妲己依旧没有感到满足。此时的她,只不过是纣王身边无数妃子中地位较高的一个,在她之上还有纣王的正室——姜后。而她所能达到,而且所要达到的就是“后”这个宝座。

于是妲己暗中设计,收买了一个奴隶,命他去刺杀纣王,然后声称是姜后派来的杀手。计划顺利实施,稀里糊涂的纣王果然上当,一怒之下斩了杀手。这样一来死无对证,让姜后有口难辩,纣王决定将姜后打入冷宫。但一心想做最有权势的女人的妲己怕将来有什么意外,便又怂恿纣王对姜后使用酷刑,直至将其置于死地。妲己终于消除了自己登上权力顶峰的最大障碍,如愿以偿地当上了商王朝的“国母”。后来她又怂恿纣王将姜后所生的王子殷洪、殷郊逐出商室,斩草除根,为以后祸国乱政,扫平了道路。

除去姜后,妲己还有—个对手,那就是冰清玉洁、品貌俱佳的九侯女。

九侯女入宫后,纣王放在妲己身上的一颗心,渐渐转移到她的身上。这又激起了妲己的嫉妒之心,她先是假意呵护九侯女,让其对自己丧失防范之意。尔后,妲己又故技重施,向纣王密言九侯女之父有谋反的野心。而此时的纣王也正因“九侯女不喜淫”而怒火中烧。妲己再火上浇油,无辜的九侯女便步了姜后的后尘,妲己的阴谋再一次得逞了。

妲己,确实是历史上难得的集美丽和智慧于一身的女人。只可惜,她这份才智没有用到帮助纣王挽救危若累卵的商王朝之上,相反,她与纣王奢侈的生活,更加剧了商朝的灭亡。

(三)荒淫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