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金雕
2838900000020

第20章 感君恩重,许君命

张鸣九这一觉睡了整整一天。临近傍晚,他心不甘情不愿的才从暖洋洋的被窝里钻了出来。揉着眼睛看看窗外火红的阳光,估摸着张林也是时候该回来了。简简单单的洗漱一番,张鸣九一边往屋外走,一边有一搭没一搭的甩着辫梢。来到院中,正好碰上一身风尘的张林。

“呦,大哥,这是怎么啦?”张鸣九眨了眨眼睛,看着一脸忧色的张林,问道,“府尊大人没难为您吧?怎么这幅模样?”

张林面露疲惫之色,轻轻摇了摇头,道:“进去说,进去说。”

兄弟俩拖鞋上炕,隔着一张炕桌,盘腿对坐。

张林看了看张鸣九,似乎有一肚子的话要说,却偏偏欲言又止。张鸣九看在眼里,也不催他。自顾自的掏出烟袋来,三两下装好点着,“吧嗒吧嗒”地抽了起来。

过了一会儿,张林才犹犹豫豫地开口,“廷益,有个事儿,你得帮大哥拿个主意。”

“嗯。”张鸣九叼着烟袋,点了点头,道,“说嘛,能帮的我自然会尽力帮。”

“我今天…和府尊大人说了谎…”

“嗯?”张林这话一出口,张鸣九不禁疑惑的皱了皱眉头。说谎啊,这不至于吧?何况张林有多少斤两,人家还不清楚吗?虽说没有多少人枪,但训练有素可是有目共睹的事情,又何必说谎呢?

看出张鸣九的不解,张林低下头,叹了口气道:“府尊大人问我手下有多少兵马,我答说,足有一个营之多啊。二百五十人的编制,让我怎么凑得出来啊。”

“哦,呵呵,大哥啊,你就为了这个犯愁?”说到这儿,张鸣九算是听明白了,他笑了笑,把铜锅子往痰盂上咳了两下灭了火,一边清理着烟灰,一边不紧不慢的说道,“大哥,你要是真为了这个事儿,那兄弟跟你说,你真是愁错了!人不够,咱们可以招啊。远的不说,就说旁边的几个县城。你看啊,有义县的张作相,有黑山的蒲振声,还有周边的一些小股流匪。这东拼西凑的,编制不就填出来啦?这有什么好愁的?”

“可是…他们毕竟都有一方土地可以称王称霸,怎么会向我张林俯首称臣呢?”张林心中还是放不下,他把脑袋往炕桌的另一头探了探,继续说道,“何况,廷益啊,他们都是外人,打虎还得亲兄弟,上阵终须父子兵啊。他们若是联合起来,我又该如何?”

“如果大哥实在拿不出人手…其实,我也可以…”

“廷益,这可是你自己说的!”还未等张鸣九把话说全乎喽,张林就迫不及待的跳了起来。看他那副架势,若是有纸笔在旁,他怕是恨不得让张鸣九立马签字画押呢。

“嗯?我说什么啦?”张鸣九状似无辜的眨了眨眼睛,对张林的表现似乎还有些迷茫。

“廷益老弟,所谓‘君子一言,快马一鞭’,这可是圣人的话,你不会不知道吧?”张林以为张鸣九想要抵赖,赶忙开口道,“男子汉大丈夫,一口唾沫一个钉,你可不能说反悔就反悔啦!你刚刚明明答应来帮大哥的,你不能食言而肥!”

“我…有说过吗?”张鸣九此时只觉得自己是欲哭无泪。

我有说过吗?有说过吗?有说过吗?读者的眼睛是雪亮雪亮的!天地良心啊,我有说过吗?

张林却是一副理直气壮的样子,扬声道:“廷益啊,你刚刚的话,虽然还没有说完,但大哥已经知道你想说什么啦。自古以来,当官才是正途,其余的什么种地啊,经商啊…那都不是出人头地的行当。这个你可一定要明白,大哥是为你好啊。”

“我是想说…”张鸣九想想还未来得及说出口的话,看着张林那一脸的诚恳殷切,犹豫再三,还是咽了回去,“好吧,就算我说过。”

看到张鸣九终于服了软,张林乐得嘴都合不上了,一个劲儿的拍着张鸣九的肩膀道:“这就好,这就好。廷益啊,你这样就对了。大哥从前是个团练长,不是正途,也不敢强迫于你,怕耽误你的前程。如今却不同了,你我兄弟,有钱大家赚,有官也要大家当嘛!”

张林的口气中带着一丝调笑的味道,张鸣九却难得的认真了起来。

只见他在心口处摸索了一会儿,手顺着衣领摸上去。过了好一会儿,才依依不舍的把一直用红绳挂在脖子上的那个锦囊取了下来。想起这个锦囊的来历,张鸣九眯着眼,望向窗外,轻轻讲起了这个锦囊的故事。

那是九年前的盛夏,一个喇嘛来到了已经很久无人问津的宁古塔。

那喇嘛在宁古塔境内转悠了好久,最终在张员外家门口停下了脚步。他说自己叫做洛桑,从遥远的西藏,一路苦修,才到达了这个二百多年来一直被中原人视作人间地狱的地方。曾经有人说:都说阴间有条黄泉路,若是到过宁古塔,就是十条黄泉路你也不怕了。所以,洛桑这个“人间地狱”的比喻倒也是十分的恰当。

洛桑说,他有一个传世的宝物,就放在锦囊之中。但他也有三枚淬了毒的金镖,用来保护这个传世珍宝。谁若是能躲过这三镖,谁就是上天的使者,理当得到这件宝物。但若是不巧被镖击中,必会肠穿肚烂而死,亵渎上天的宝物,就该得此下场。

擂台摆了整整半月,看热闹的人不少,却竟然没有一个人敢上前试上一试。喇嘛每日趾高气昂,洋洋得意,但心中也不免有些失落。

俗话讲:无知者无畏;俗话又讲:初生牛犊不怕虎;俗话还讲:有钱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张鸣九年纪虽小,胆子却大。他等了半个月,本想等到有人出头的时候,让那人先试试喇嘛的镖法到底如何,不想整整半个月了,却没有一人敢于上前。好奇心让张鸣九忍不住想亲自尝试一下了。

但张鸣九不是傻子,他知道凭自己这点儿本事,只要喇嘛稍微有点儿准头,自己就必死无疑了。他不想死,他还想看看那锦囊里装得到底是什么东西呢。

想了又想,张鸣九终于有了计策。他找来宅中三个身手比较好的护院,让他们各拿一块砖头。只要喇嘛把镖扔出来,就按照定好的顺序,依次扔出砖头把那镖打掉,这样不就伤不到自己啦?何况,那喇嘛又没说过,不能让旁人相助。

索性喇嘛的镖法虽好,却没有那三个忠心护主的护院卖命。耍无赖的张鸣九有惊无险的拿到了那个锦囊。

“众人不敢,你敢,说明你有勇气;众人不能,你能,说明你有智慧。明明可以让家仆替你干,你却偏偏自己以身涉险,说明你有仁爱之心。如此有勇有谋,又有仁爱之心的孩子如果不是上天的使者,那就当贫僧瞎了眼吧。”

喇嘛留下这句话之后,便离开了宁古塔。

“大哥,这个锦囊里装的是一块蜜蜡,是我七岁那年,和一个西藏喇嘛打赌赢来的。这九年来,它一直被我贴身带着,一时一刻都没有离开过我。”张鸣九说着,又爱惜的把锦囊翻来调去摸索了好几遍,似乎很难作出决定。但最终,他还是咬了咬牙,拉过张林的手,把这个锦囊郑而重之的放在了张林的手心里,“可以这么说,这个锦囊,就是我张鸣九的命。如今,你给了我张鸣九一个发挥的舞台,我张鸣九别无他物,只有把这条命押给你了。大哥,那句酸溜溜的话叫什么来着?嗯,让我想想,让我想想…哦,对了,那叫做,感君恩重,许君命。”

午夜,张林独自坐在灯前,看着他从锦囊中取出的东西。

那是一整块用像琥珀一样透明的石头雕成的一个小巧玲珑的转经轮,轮壁内还可以看到隐隐有字,据说是经文,在阳光的照射下,会投影到桌面上。只是张鸣九识字不多,到底是不是经文,他还真的判断不出。

听张鸣九说,这种像琥珀一样透明的石头,叫做蜜蜡。在藏传佛教之中,极受重视,常常被当作念珠和护身符的材料,可以逢凶化吉,遇难成祥。

相传西藏本来是没有蜜蜡这种东西的。有清一代,定国教为密宗,皇帝经常从缅甸、印度、临国等地专门寻来蜜蜡,来供养西藏的活佛喇嘛。

这块雕刻十分细致的蜜蜡,一看就不是凡品。据说是西藏一个很有名的寺庙里,最最德高望重的喇嘛代代相传的圣物,是由西藏的活佛和众多的得道喇嘛开过光的。

俗话说,千年琥珀,万年蜜蜡。蜜蜡本就稀少,这种晶莹透亮的紫色蜜蜡就更是极其稀罕的物件了,就是有万贯家资,都不一定就买得到一块。更何况是雕刻如此精美,又经高僧开过光的圣物?

张林把蜜蜡转轮放在等下仔细观察,看着看着,竟然看到这块蜜蜡爆出了晶亮的金星,那璀璨瑰丽的样子。当场,便把张林震在了那里,好久好久,都没有回过神儿来。

这一天,张鸣九把自己的性命押给了张林。张林虽推脱不过,却也答应有朝一日,一定把这无比珍贵的物件亲手还给张鸣九。

可世事无常,造化弄人。二十六年后的初夏,张林食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