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末经过农民起义,进入了明朝。政治上,明代的封建统治实行了高度的中央集权;经济上,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措施,生产力快速发展,手工业和商业日益兴盛,并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科学技术方面,天文、数学、建筑学和水利工程等都有很大的成绩。郑和的七次出海,将西方的一些知识带入了中国,这对中国的学术思想、学校教育和科学技术发展都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医学也在大环境的影响下得到了发展。在临床方面的成绩尤为突出,瘟疫学说以及传染病的研究,人痘接种预防天花的创举等;医学综合性著作的问世,如张景岳的《景岳全书》和药学方面《本草纲目》的问世,集合了之前历朝历代的药学成就;一些经典著作的注解读本的出版,普及了医学知识;外国医学著作的传入,对中医学也产生了一定的冲击。
(一)明朝的医学行政机构——太医院
朱元璋自称吴王之时就仿照元制,设立了全国性的医药行政管理机构,也命名为“医学提举司”,人员设置为提举(从五品)、同提举、副提举、医学教授(正九品)、学正、官医与提领。之后,改名为“太医监”,人员为少监(正四品)、监丞。几年后,再次改名为“太医院”,人员为院使(正三品)、同知、院判、典簿。从官的级别来看,不论是哪一个时期,从医人员的级别还是降低了很多。
明代的太医院分为南京和北京两处,其中北京太医院规模略大一些,占主要地位。洪武元年,南京太医院设有院使、同知、院判、典簿四个官职。到了洪武十四年,人员配置变为太医令1人、太医丞1人、吏目1人、御医4人。洪武二十二年,太医令又改回为“院使”,太医丞改为“院判”。迁都北京后,南京太医院仅设院判、吏目各1人,掌管医事,下有医士和医生。此时的北京太医院人员配置则是院使1人、院判2人、御医4人,后增加吏目1人。隆庆五年,人员改设为御医10人、吏目10人,下设医官、医生、医士,人员不定。
太医院主要负责统治者的医疗,以及对于医药人员的培养。太医院的医生主要有以下几个来源:
1.从事医疗行业的人。明代仿照元代的户籍统计政策,并在一定程度上更加严格了,规定儿子必须接替父业。但是从上文可以看出,从医人员的地位大大降低,因此,很多人家力图“转行”,但是国家加大了审查的力度,一经发现,将严格惩治。这些接替父业的人——医丁,成为了太医院学生的主要来源。
2.考试选拔。这是一个历朝历代一直沿用的制度。元代也是通过考试审核现有医生的水平,又通过考试选拔出新的医生。
3.地方保举。地方可以举荐医生,到太医院参见考试,一旦录取就可以直接入太医院做事。如果不能录取,将应试者退回原籍,而推荐的地方官员将会受到惩罚。这一办法有利于广泛吸纳优秀的医学人才,是一种比较灵活的做法。
4.“捐”出医官。地方家中世代为医者或自称精通医术的,就可以通过“捐”钱,免考而得到一定的医官职位,这种做法是当时的一大陋习,严重影响了从业医官的水平,是中国历史上从医资格认定最为轻率的一个时期。
(二)明朝医学教育的相关情况
1.更加广泛的地方医学教育
较之于中央医学教育,明代的地方医学教育在继承元代的地方医学教育模式时,又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地方医学教育。国家规定:在某一新成立的州县建立地方政权的同时,必须同时建立儒学、阴阳学和医学;洪武十七年,规定地方“医学”兼管地方的医学行政与医学教育工作;弘治十七年,规定各个府、州、县都要建立“医学”,负责处理当地医学的行政和管理工作。从以上情况可以看出,明代很重视地方医学的发展,有利于医学教育在各地的普及。
2.呈现新特点的民间医学教育
民间医学教育不论在哪个朝代都是一种主流的医学教育方式,尤其是元、明两代,要求医学世袭,这时家族相传的医学更加兴旺。元代采取了一些促进学术交流的方法,明代也有新的学术交流的方式。很多医学刊物出现在市面上,有的是医户根据自身经验编写的一些总结类作品,有些是名家们编写的医学入门之作,如李中梓的《医宗必读》等,这些医学著作的面市,既有利于医学知识的普及和传播,又使那些想要学医的人士增加了一种自学的方式。
3.有所侧重的医学分科
在医学教育的分科上,明代的13科较之元代的13科有所改变,变为大方脉、小方脉、夫人、疮疡、针灸、眼科、口齿科、咽喉科、按摩科、正骨科、金镞科、祝由科和伤寒科。其中伤寒科的独立,表明当时对外感流行病的研究已经非常深入,为清代设立伤寒科提供了借鉴。
4.从浅到深的课程设置
在医学教育的课程设置上,仿效前朝,既要学习《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等一些经典的名著,各个专业还要学习各自专业方面的书籍。这与前代基本一致,但是有一些经典著作很难理解,不适合初学医学的学生去研读,这时,一些医学入门读物的出现解决了这个问题。这些医学入门读物非常容易理解,其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是洪武年间的《医经小学》,包括本草、脉诀、经络、治法和运气这五部分,其中的知识以韵语的方式体现,便于理解和记忆;还有就是李中梓的《医学入门》,其中的内容包括:释方,解释医生所用方名的意义;介绍很多医家的事迹,以助于学生了解各位医家之所长,继承其经验,铭记其过往的医学贡献;诊断、针灸、本草、内科、女科、小儿科、外科等方面的知识;教授学生学习医学的方法,引导其进入规范的医学学习轨道。
经过入门级医学著作的学习,有助于医学生们更好地学习和钻研医学理论。
(三)明朝的世医制度
世医制度起源于元代,元代将从业者分为十类:官、吏、僧、道、医、工、猎、匠、儒、丐。明朝继承了这个制度,但为了加强统治,制订了更加严格的世袭制度。在医业方面,从医户籍管理得也更加严格,内容如下:
1.对于医学户籍严格管理,新的医学从业者要立即登记造册,之后同其他的医学从业者定期接受查报。
2.对于医药的从业者,同其他“技术类”从业者一样,管理得更加严格,除了在户部登记造册之外,还要在吏部备案。
3.医学从业者的户籍管理更不容易“修改”,并制定了专门的对篡改户籍行为的惩罚措施。
4.医学从业人员的登记造册,有利于太医院从中选拔学生参加考试,以获得太医院医生的资格,并且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生来源。
5.若医户中没有可传之人,可以在其亲戚中选拔一名有前途之人继续家中的医业。
6.在一定特殊的条件下医户可以除名。
以上便是明代关于世医制度的规定。各方面都非常完备,其中有些制度是积极的,可以稳定医学从业人员的数量。但是另一方面,由于只强调医家的代代相传,而没有如同元代加强交流的措施,使得医学创新受到了限制。而且,由于太医院的学生主要来自于医户中的子弟,加之又可以“捐医”,这使得太医院这支医疗队伍里水平参差不齐,降低了其医疗的质量。更加突出的是,明代从医人员的地位明显下降,使得主动从医之人越来越少,加上世医制度的存在和其他多方面的影响,明代医学教育和医疗效果的整体水平下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