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幸福就在人生的后花园
286900000047

第47章 工作场所就是修行的道场 (1)

现代职场禅:人忙心不忙

工作与休息要互相调理,在工作中,不感觉到辛苦;在休息时,培养随时都可以再工作的活力,就能拥有人忙心不忙的安然态度。

忙碌是一种生活状态,但不应该成为心灵的常态。若只能从忙碌中体会到烦恼与纷扰,便很难体验到游刃有余、自由洒脱的心境。在忙碌的世俗生活中,保持一种平常心,将忙碌的劳累与不快沉淀到心底,并用岁月将其风干成一种曾经奋斗的记忆,才是在工作中获得快乐的方法。

“人忙心不忙”,这句话看似简简单单,却给忙碌的现代人无尽的启示。

工作,是现代人生存的常态,无论男女,在农村也许因季节的变化,你会享受片刻的休息时光,但是一旦来到城市,你要想活着,就要把自己变成一颗螺丝钉,随着城市一起运转;否则,你的结局只能是被抛到城市之外。所以,你不得不工作。

但是,如果你单纯用工作来填充自己的人生,那你的人生就只剩下了一种颜色——灰色。工作带来的压力,工作中的人际关系,上下级的关系,会让你倍感焦灼,渐渐的,你就会陷入一种亚健康状态。很多现代人都有这种状态,这时,你就要转换对工作的态度,首先要把工作作为一种兴趣,带着激情去工作。

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由衷地热爱自己的事业,他曾这样说:“我永远也忘不了我做的第一份工作——簿记员的经历。那时,我虽然每天天刚蒙蒙亮就得去上班,而办公室里点着的鲸油灯又很昏暗,但那份工作从未让我感到枯燥乏味,反而很令我着迷喜欢,连办公室里的一切繁文缛节都不能让我对它失去热心。而结果是雇主总在不断地为我加薪。”他还说:“我从未尝过失业的滋味,这并非我的运气好,而在于我从不把工作视为毫无乐趣的苦役,我能从工作中找到无限的快乐。”洛克菲勒在给儿子的信中,也这样说道:“如果你视工作为一种乐趣,人生就是天堂;如果你视工作为一种义务,人生就是地狱。”

若想人生不变成地狱,就请牢记这句话:视工作为一种乐趣。当然在工作的同时,你还要学会享受生活,把生活当做一门艺术来看,随时放慢自己前行的脚步,让你的心松口气,你将收获别样的风景。

人生就像登山,不是为了登山而登山,而应着重于攀登中的观赏、感受与互动,如果忽略了沿途风光,也就体会不到其中的乐趣。人们最美的理想、最大的愿望便是过上幸福生活,而幸福生活是一个过程,不是忙碌一生后才能到达的一个顶点。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悠闲与工作并不矛盾。处理好二者的关系,最重要的是要能拿得起、放得下。工作时要全身心投入,高效运转;放松时要彻底放松,把工作完全放在一边,不要总是牵肠挂肚。

其次就是工作、休闲应该搭配得当,不能忙时累个半死,闲时又闲得心慌。可以隔三差五地安排一个小节目,比如雨中散步、周末郊游等。适时忙里偷闲,可以让人从烦躁、疲惫中及时解脱,从而获得内心的平静和安详。

人的心灵就是一方广袤的天空,它包容着世间的一切;心灵是一片宁静的湖水,偶尔也会泛起阵阵涟漪;心灵是一块皑皑的雪原,它辉映出一个缤纷的世界。尘世间,无数人眷恋轰轰烈烈,为了金钱,或者为了名利而没头没脑地聚集在一起互相排挤、相互厮杀。而生活的智者却总能留一江春水细浪,淘洗劳碌之身躯,存一颗闲静淡泊之心,寄寓灵魂。行走在职场的你更需要这样一种心境,别忘了:人忙,心不能忙!

化工作压力为奋斗的激情

我们经常会感受到工作的压力,我们该如何应对呢?美国鲍尔教授说:“人们在感受工作中压力时,与其试图通过放松的技巧来应付压力,不如激励自己去面对压力。”

压力对于每一个人都有一种很特别的感觉。不错,人人都会本能地想摆脱压力,但往往都不能如愿!

一个人的惰性与生存所形成的矛盾会是压力,一个人的欲望与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冲突会是压力。说通俗一些,就是人生的各个阶段都有压力:读书有压力,上班有压力,做老百姓有压力,做领导干部也有压力。总之,压力无处不在!

压力是好事还是坏事?科学家认为:人是需要激情、紧张和压力的。如果没有既甜蜜又有痛苦的冒险滋味的“滋养”,人的机体就无法存在。对这些情感的体验有时就像药物和毒品一样让人上瘾,适度的压力可以激发人的免疫力,从而延长人的寿命。试验表明,如果将人关进隔离室内,即使让他感觉非常舒服,但没有任何情感体验,他很快会发疯。

压力带给你的感觉不仅仅是痛苦和沉重,它也能激发你的斗志和内在的激情,使你兴奋,使你的潜能被开发!

体育比赛的压力是大家都有目共睹的,正是因为压力大,才有了世界纪录的频频被打破。企业工作业绩的压力也是很大的,然而正是激励的竞争机制才有了飞速发展的企业和层出不穷的人才。

压力不仅能激发斗志,还能创造奇迹。据说有一条非常危险的山路,是人们外出的必经之路,多少年来,从未出过任何事故。原因是,每一个经过的人都必须挑着担子才能通行。可是奇怪的是,人们空着手走尚且很危险的一条狭窄的小路,一边是陡峻的山崖,一边是无底的深渊,而挑着担子反能顺利通过。那是因为挑着担的心不敢有丝毫的松懈,全部精力和心思都集中在此,所以,多少年来,这里都是安全的。这正是压力的效应。

相反,没有压力的生活会使人生活得没有滋味。

试想,如果所有的学生都是一样的考分,不管你是多么努力!所有的员工都是一样的工资,不管你是多么勤奋!那还会有谁愿意继续努力?人人就只会混日子过,变得越来越懒散,激情也将消失殆尽!说大了,社会也将停滞不前。

但压力又不能太大,大得难以承受,人又会被压垮的。这样的例子也很多。有一个刚毕业的研究生找工作屡屡受挫,始终找不到自己满意的工作。最后一次因面试感觉不好,回到家越想越绝望,结果跳楼自杀了。当录取电话打过来时,他已离去很多日子。原因是,他是村里唯一一个硕士,家里人一直对他抱有很大的期望,找不到满意的工作就是对不住父母的养育之恩。所以他无法承受这样的压力,于是选择了永不面对。

压力不能没有,压力又不能过大,而压力又无法摆脱。是的,生活就是这样,充满着矛盾,我们只能去选择适应生活和改变自己。当你没有了激情,懒懒散散,那就给自己加压,定下一个目标,限期完成;当你感到压力使你心身疲惫,都快成机器了,你不妨化压力为奋斗的激情。

一个对自己充满激情的人,无论他目前的境况如何,从事什么工作,他都会认为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是世界上最神圣、最崇高的职业;无论工作是多么的困难,或是质量要求多么高,他都会始终一丝不苟、不急不躁地去完成它。

我们每个人都逃脱不了生活的罗网,不管扮演什么样的社会角色,你都要努力去生活。所以,我们的生命需要热情的感染。

凭借激情,我们可以释放出潜在的巨大能量,塑造出一种坚强的个性;凭借激情,我们可以把枯燥乏味的工作变得生动有趣,使自己充满活力,培养自己对事业的狂热追求;凭借激情,我们可以感染周围的人,得到他们的理解和支持,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凭借激情,我们更可以获得上司的提拔和重用,赢得珍贵的成长和发展的机会。

先做牛马,才能做龙象

所谓“敬人者人恒敬之”,只有以一颗谦卑、恭敬的心对待他人,才能换来同等的对待;“做人低姿态,做事高水平”,才会赢得他人的认可。

所以,做人应该像梅花一样,“恭敬谦和满芬芳”——在冬雪寒风的熬炼之后,散发扑鼻的香气。

西方有这样一首民谣:“丢失一个钉子,坏了一只蹄铁;坏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斗;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帝国。”一个小小的钉子,本来微乎其微,但它决定了一个帝国的生死存亡。

工作中小小的细节往往能够决定所有事情的成败。所以,从微小处开始精心打磨,是成功之路上迈出的第一步。

佛教经典中有一句话:“欲为诸佛龙象,先做众生牛马。”龙像是神佛的乘骑,牛马则是凡人的奴仆,虽然同是服务于人,但境界大不相同。

这句佛语箴言也道出了一个处世真谛:与其常常抬头仰望光环炫目的大人物,不如踏踏实实地从众生牛马做起。攀爬是一道徐徐上升的轨迹,即使有时候速度不尽如人意,但是经过一种长年累月的资本积累,也必然能促进人的提升与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