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迪斯尼(世界历史名人丛书)
2874200000001

第1章 坎坷少年

沃尔特·迪斯尼1901年12月5日在美国的芝加哥出生。他的名字随着米老鼠与唐老鸭的问世开始誉满世界。

迪斯尼的祖先居住在法国,迪斯格尼是他们的原姓。大约在11世纪时,远祖休斯·迪斯格尼作为一名法国军人,加入法国军队自诺曼底入侵英格兰,而后定居在英格兰。此时,休斯·迪斯格尼将原姓改为符合英国习惯的迪斯尼。几个世纪后,迪斯尼家庭的一个分支在英王查理二世王政复辟时代迁到爱尔兰。

迪斯尼的曾祖父艾莱德生于1801年。为了寻求新生活,艾莱德与兄弟罗勃于1834年9月携带家眷从利物浦上船,开始了美国之行。一个月之后,他们在纽约上岸。到达这片新土地之后,两兄弟就分手了,罗勃一家去了美国中西部,而艾莱德却到了加拿大北方安大略省的戈德瑞镇。

这是一个很荒凉的小镇,白人在这里定居也仅仅只有9年时间,为了生活下去,艾莱德一家在镇上开了一家磨坊。

艾莱德和妻子玛丽亚一共生了16个孩子。凯普·迪斯尼是长子,他是1832年在爱尔兰出生的。他和他的妻子玛丽·理查逊都不喜欢北方漫长而酷寒的冬天,便决定南下。1878年,凯普夫妇带着他们的儿子伊利亚斯和罗勃,离开了漫长冬日的加拿大,向加利福尼亚迁移。此时,加州的淘金热吸引了大批白人。但是,凯普一家经过堪萨斯州的时候,却没有再前进,在艾力斯买了200亩地,办起了农场。

生活一段时间后,堪萨斯州的寒冷冬天又使凯普产生了南下的念头。于是,凯普就带着长子伊利亚斯随着邻居南下到了佛罗里达州。不久之后,凯普由于某种缘故又重新回到堪萨斯州,伊利亚斯则独自留在佛罗里达,并在基士麦买了一个40英亩的农庄。

1888年的元旦,28岁的伊利亚斯与19岁的福乐娜结为伉俪。婚后,伊利亚斯便关闭了农庄,而重新在戴陀那海滩买了一家旅馆。但不久观光旅游行业日趋萧条,旅馆也不得不关门了。这时,他们的第1个孩子赫伯特已经降生了。

伊利亚斯改行当了邮差,并省吃俭用积得一笔钱买了个小桔子园。后来一次意想不到的寒霜把园里的桔子都冻坏了,而他也得了疟疾。

伊利亚斯喜欢每当运气转坏的时候就搬一次家。而这一次当然也不例外,一家人又于1889年搬到了芝加哥,希望能够改善一下艰难的生活。

他们刚来芝加哥时,这个美国东西部货物的集散转运中心城市已有120万人口。大城市的繁华、五光十色都是伊利亚斯从来没有见到也没有想象过的,他渐渐对城市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下定决心要在这块繁华的地方干出一番事业来。他充满了信心。伊利亚斯第一步设想是运用自己早年所学的木工活的手艺来营建一幢漂亮的房屋。

他买下了房子旁边的一块空地,准备另建一幢出售。不仅如此,他在芝加哥市区的其他地方也建房子出售,并且与大银行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他的妻子福乐娜也非常能干,她负责房屋的设计、建筑材料的购买,并兼作会计,如果买主需要的话,她甚至还可以负责装潢。在两个人的共同努力下,日子过得很幸福。

4年过去了,建筑业渐渐地不景气,伊利亚斯只得放弃自己的事业而到其他公司去当木工,一周7天的连续工作也只得到一天1块钱的工钱。

他们的另外两个儿子雷蒙、洛衣也在此时相继出世。

1901年12月5日,沃尔特·迪斯尼出生了,他比3个哥哥都漂亮,性情温和、乖巧,得到了母亲特别的宠爱,几个哥哥也很喜欢这个弟弟。洛衣经常推着婴儿车带着他出去,并高兴地用自己赚来的一点钱给他买玩具。

伊利亚斯的第5个孩子是个女儿,比沃尔特晚两年半出生,名叫露丝。这个时候,伊利亚斯越来越注重在大城市中对子女的教育,这是由于邻居的两个青年在一次抢劫案中杀死了一名警察而被捕使他产生这种想法的,他决定离开这个罪恶的城市。伊利亚斯与福乐娜商议之后决定把家迁到纯朴幽静的乡下去。

经过一番考虑后迪斯尼一家于1906年4月搬到了马瑟琳,并买下了仙鹤农场。此时,马瑟琳镇大约有5000个居民,他们都工作勤劳、朴实无华。仙鹤农场面积有45英亩。一到农场,全家人便开始了工作。迪斯尼的3个哥哥和父亲已经趁着春天开始耕地了,他们把大部分的土地用来种玉米,另外的就种小麦和大麦。伊利亚斯买了奶牛以便生产牛奶;又买了猪、鸡和鸽子养着,长大了便杀了吃掉。孩子们的母亲一天忙到晚,除了给丈夫和孩子们烧一些吃的东西,帮他们洗衣服、缝补衬衫及外套,还要挖掘菜园,搅制牛油,以便到杂货店去换一些必需品。福乐娜做的牛油纯而且味道鲜美,以至于杂货店的老板特别开设了一个柜台来出售她做的牛油。

沃尔特因为年幼,就跟在母亲的身后帮着干点杂活。他又瘦又高,一头蓬松的黄发,并且总喜欢好奇地看,眼睛转个不停,好像每个东西对他来讲都很新鲜。他的妹妹小露丝则跟在他后面转,形影不离。他在桥边自己玩泥巴时,如果附近的农民赶着四轮马车从旁边经过,他便会怯生生地站起身来向他们打招呼。他会赶着猪到没去过的地方找食物,猪也会让他骑在背上,每见到人,他便表演一下骑猪的本领。他待猪很好,有只小猪发育不良,沃尔特就拿着婴儿用的奶瓶盛满奶去喂这只小猪,并给小猪起名叫“小瘦子”。“小瘦子”时时刻刻跟着他,就像一只狗一样。

一年年春去夏来,秋往冬至,小沃尔特也渐渐懂些事了。农活的不断更替,使他懂得了四季的变化。沃尔特长大此时,他开始喜欢到远离农庄的地方去玩了。他的哥哥洛衣常陪他一起去。在那儿他第一次看到了树林中的胡桃树、山胡桃树、榛子树、柿子树、野葡萄及野樱桃。这些树结果时,人们可以任意采食。迪斯尼也开始学会了观察林中的各种野兽——兔子、狐狸、松鼠、臭鼠和浣熊。他在开始搜寻树上的鸟儿——美洲鹑、乌鸦、鹰、啄木鸟、野云雀、北美红雀、鹪鹩、燕子和野鸽等等。炎热的夏天到来时,沃尔特又会和洛衣一起到几英里外的黄溪去,在缓流而又清凉的溪水中泡上一会儿。他玩得非常快活。

不知从何时起,沃尔特开始喜欢上了火车。圣大非铁路穿过离农场不远的乡间,他的叔叔麦克·马丁就是负责开马瑟琳到麦迪堡之间的火车司机。他每次到仙鹤农场来时,都会带一大包糖果给孩子们吃,沃尔特经常趴在铁轨上听火车开来的声音,他也许是在盼望麦克叔叔的到来。

沃尔特开始识字是母亲教他。但是为了等露丝一齐上学,他到7岁才开始进学校。沃尔特总是喜欢一些课堂外的东西,因为他觉得那些东西比功课更有趣,这也是他成绩不好的一个原因。他对马瑟琳镇上刚刚开的一家电影院开始感兴趣了。于是放学之后,他说服了露丝与他一同去看电影。电影院的屏幕是用床单做的。即使如此,他们还是很高兴地看了《耶稣十字架》和《复活》的活动影片。看完电影已经很晚了。他们急匆匆地赶回家,心想父亲一定又要大发脾气了。但是回家之后却没有遭到处罚,父母看到他们平安回来也就放下了一颗悬着的心。

伊利亚斯是一个勤劳而又严厉的人,但有时也和蔼可亲。例如,星期天他常带着沃尔特乘马车去泰勒老爹家玩。在那里,泰勒的女儿弹着钢琴,而伊利亚斯拉着小提琴,一拉就是一两小时。小沃尔特坐在一边的高背椅上一动不动地聆听着美妙的音乐,仿佛陶醉了一般。他实在想不到严厉的父亲居然还能奏出这么好听的曲子来。但是在其他时间里,伊利亚斯却很严肃,甚至有点专制。

伊利亚斯租来了兄弟罗勃·迪斯尼的田地让两个年长的儿子赫伯特和雷蒙耕种。他们俩在丰收之后赚到了175块钱,就各自花了20元买了一块带金链的手表。父亲知道后,责骂他们过度浪费,并问他们俩怎样处置剩下的钱。

赫伯特和雷蒙不能忍受父亲的这种专制了。第二天中午赫伯特骑马去镇上银行取出了他和雷蒙的钱。晚饭之后,他们从窗户跑了出去,搭上了9点半开往芝加哥的火车。

1909年的冬天是伊利亚斯家最不幸的日子。伊利亚斯患了伤寒,不久又转为肺炎。因而全家的重担就落到了洛衣的肩膀上,对于一个只有16岁的男孩来说,无疑负担太重了。福乐娜在多次劝说伊利亚斯取得同意后,卖掉了仙鹤农场。4年的辛苦劳动,最后换得的仍只是当年购买这座农场的价款。

沃尔特·迪斯尼对这一切难以忘却。40年后,他曾按照当时仙鹤农场所在的马瑟琳镇谷仓的样子建了一座谷仓作为摄影棚。可见,在那里居住4年的马瑟琳镇在沃尔特的脑海中留下了深刻记忆。

沃尔特·迪斯尼的童年岁月在他的记忆中都是在宁静的田野和乡间小镇度过的。来到堪萨斯市之后,他看到的净是宽阔的马路、是拥挤的汽车和电车,矗立在马路两边的大楼,戏院里成千的电灯照得通明发光。马路上到处是叫卖声、运啤酒马车的轰隆声、在石子路上飞驶的救火车敲着的警铃声。这一切都使沃尔特觉得城市似乎日夜都静不下来。但是在一个从乡下小镇来的孩子眼中,这一切倒是很令人兴奋的。在他后来的记忆中,这座城市只有费蒙特公园依稀存在,那儿离他家只有两条街远,是他常去玩耍的地方。当时的沃尔特觉得这个公园仿佛是一个游戏宫,有发亮的白色大楼、音乐,还有许多令他着迷的东西。

伊利亚斯的身体状况决定了他再不能从事体力工作,于是他就改行卖报纸。他以3毛钱一份的价钱买下了700份《时代》早报和《星报》的送报权。虽然沃尔特和露丝已经开始上学了,但不得不为父亲去送报,而且每天早晨3点半就要到送报车那儿领取报纸。

在当报童的6年中,沃尔特除了有4个星期因生病而没有送报外,每天早晨和下午都坚持送报纸。送报是很辛苦的,就是下大雪也不能间断。小沃尔特跌倒在雪坑里已不是一次两次了,有一回差点让雪给埋了起来。每当下雨下雪之时,沃尔特最喜欢送最后一站的报纸,因为那里是一幢装有暖气的公寓。他可以一层一层地在走廊送报纸,在这里才觉得有了暖意,他时常还在角落里小睡一下,但每次总是一惊而醒。一醒来时弄不清是不是已送完了报纸。他害怕上学迟到。这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已经是很不简单了。直到晚年,沃尔特还时常梦到送报时的情形,梦到还有几家报纸没送到,在梦中还觉得惊慌恐惧。其他的报童送完报后都能得到一笔钱,而沃尔特和洛衣却得不到。他们父亲的专制,使他们觉得很不舒服。洛衣19岁的时候高中毕业了。他再也不能忍受父亲的专制和脾气,便学着两个哥哥的做法,逃离了家庭去了兰西叔叔的农场。

洛衣的走,意味着家里的重担又加在沃尔特的头上,家里的所有事情都需要他照应和帮忙。伊利亚斯想增建一间厨房、一间卧室和一间浴室,就让沃尔特帮忙。而当时的沃尔特仅仅是一个孩子,对盖房子一窍不通,可是专制的伊利亚斯则显得有点不耐烦。看到沃尔特不会干活,便会大加责备。他母亲常常会护着他。

小沃尔特在繁重的工作之外,也有自己的高兴事。这时候他喜欢上了马戏。市里的马戏团来时,他就会跟着马戏团穿大街走小巷,常常把小露丝丢在后面好远。马戏团走后,他便会把小露丝和邻居家的孩子召集起来。依照马戏团的样子,将一辆大篷车改装成游行车。沃尔特第一次制作卡通影片可以算是这个时候。她妹妹露丝出了麻疹,他便陪着她,并且画画给她看。有一次,他快速翻动一套画时,发现画中的人物仿佛在动,这也就是卡通的雏形,当时他仅仅9岁。

沃尔特的少年时代是在本顿学校度过的。这是一所8年制的学校。尽管母亲常指导他学习,但他的成绩并不好。学校的老师也常抱怨道:“这孩子上课注意力根本不集中,恐怕要跟不上课程进度!”这与沃尔特每天早起送报是有很大关系的,但更主要的,他不愿按学校要求的常规模式去学习,而是喜欢按自己想的去做。他对作业从不认真,倒是对马克·吐温极感兴趣,把马克·吐温的全部著作都读完了,这或许是因为作者的童年与他在密苏里州的那段生活有些相似。他喜欢阿杰梭写的故事和汤姆·斯威夫特写的冒险事迹,也对史蒂文森、斯考特和狄更斯的小说感兴趣。

沃尔特最喜欢的是画画,但是这一方面也无法令老师满意。有一次,老师布置作业,让大家画一盆花,可是他并不按常规,而是故意将花画成脸,叶子画成了手,结果挨了老师一顿打。

他看任何事物都有着独特的见解。渐渐地,他开始喜欢漫画,最先是仿照《理性》杂志上的漫画来画。他的技艺慢慢娴熟起来。有一回,他去理发店画了一张画,上面画出了来理发的人的各种姿态,店老板感到很有意思,并将它挂了起来。老板让沃尔特每星期为他画一张,他就可以免费理发,沃尔特欣然答应了。

有一回,沃尔特去看同班同学华特,那时华特正患了腮腺炎在家休息。沃尔特也得过这种病,便不再怕传染,走进华特的卧室并画画给他看。他与华特的要好,使其成为皮费佛家一位常客。皮费佛先生是位德裔,他对任何事情都很乐观,他总是不停地笑,那笑声几乎可以将房屋震垮。因为他女儿绮蒂会弹钢琴,所以他常与一家人围着琴唱歌。皮费佛先生很喜欢看戏,尤其是韦伯和费尔兹用荷兰方言写成的喜剧。皮费佛家的温暖和欢乐与自己家中的严肃和节俭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因而沃尔特喜欢呆在皮费佛家,他在皮费佛家的时间比呆在自己家中的时间还要多。

由于这个缘故,沃尔特渐渐接触到了扣人心弦的杂耍和电影的世界。他很害怕让父亲知道自己去了戏院,于是处处小心。看完马戏回来,沃尔特和华特就会模仿马戏的杂耍表演和唱歌,并模仿无声电影里的逗笑镜头。皮费佛先生精心指导两个孩子如何表演,同时,他们俩又在学校里表演起来,沃尔特把滑稽的衣服让同学穿上,并表演许多有趣的动作。他的《照相馆中的欢乐》很受欢迎。在这个剧中,沃尔特演个滑稽的摄影师,他让同学们站在照相机前摆好姿势准备好。可是到照的时候,照相机里突然喷出一股水来,弄得同学们满脸都是。等他从照相机拿出照片一看,只是沃尔特自己画的一张怪样子的卡通画片,于是,观众大笑起来,都夸沃尔特演得棒。

沃尔特已经上5年级了。在这一年的林肯纪念日那天,他拿来了父亲的大礼帽,在上面加些硬纸板,再涂上黑鞋油,便成了一个大礼帽,他又拿来了父亲的燕尾外衣,这是父亲在教会执事时穿的。他在自己的下颌上贴上皱纹纸做的胡子,面颊上面弄一个疣,便装扮成了林肯的模样。这一次,校长很喜欢,并且让他到各个班上去模仿林肯在葛底斯堡的著名演讲,效果很好。

沃尔特开始了演戏生涯,他与华特在当地戏院的业余之夜演出了《卓别林和伯爵》。沃尔特这一次穿上父亲的裤子和工作服,戴上大礼帽,又戴上了山羊胡子,成功地演了卓别林,并且得了第4名和2毛5分钱的奖金。沃尔特害怕父亲知道他演戏,到了晚上便悄悄地从窗户爬出去,接连着又与华特合作演了好几出滑稽剧。有一回,伊利亚斯和福乐娜带着小露丝去看杂耍戏,其中有个演员说他头上可以顶三把椅子,椅子上面可以再站一个小孩。他们根本不会想到,这个小孩就是沃尔特·迪斯尼。

沃尔特在送报的劳动之外,还经常为一家药店送药,同时也常到街头巷角卖报纸以赚点钱。中午别人休息的时候,他到一家糖果店扫地,以换得一顿午饭,从早忙到晚,累坏了小沃尔特。有几次,半夜醒来准备去送报纸的时候,穿着衣服不知不觉又睡着了。

有一天,沃尔特帮着父亲干活。由于沃尔特递工具时不够快,父亲就大发脾气。沃尔特不服气,便顶起嘴来。这招来父亲一阵责骂,并命令沃尔特到地下室去准备挨揍。洛衣知道后,劝沃尔特:“小弟,父亲又要无端地打你了。你已经14岁了,不能再让他这样专横,你应该反抗!”沃尔特来到了地下室,此时他的父亲仍然很生气,手里还挥舞着钉锤柄要揍他。沃尔特上前一把夺下了钉锤。父亲又用巴掌打他,他便又抓住父亲的两只手腕。父亲盯着沃尔特,两手却无法挣脱,气得眼泪都流了出来。僵持了一会,沃尔特松开手,走出了地下室。从那以后,父亲再也没打过他。

沃尔特早就想买一双长统的上面带装饰的靴子,如果有了它,下雪下雨天便无忧无虑了。可是他知道父亲非常节俭,所以很少要求为自己买东西。理解沃尔特的莫过于他的母亲了,她说服了伊利亚斯,终于在1916年的圣诞节买了这双靴子送给了沃尔特。这件礼物对沃尔特来说,真是雪中送炭。

第二年春天的一个下午,他刚送完《星报》。他已经约好了与一个朋友去冷饮店,一同喝汽水,聚一聚。在过马路的时候,他边走边踢地上的一大块冰,结果踢到冰块中的一块马蹄钉子。钉子穿透了靴子,扎进了沃尔特的脚趾,他疼得大叫起来。由于天气寒冷,他的脚就与冰冻结在了一起,当时电车的声音很大,没有人能听得见他的喊叫声,他在20分钟之后才得救。一位好心的司机砍开了冰,送他去了一家诊所。这是一家很小的诊所,已没有了麻醉剂,于是医生对沃尔特说:“小弟弟,麻醉剂已经用完了,你要坚强一点,忍一会!”医生让两个人按住沃尔特的腿,用钳子把钉子拔了出来。医生帮他脱靴子、治腿伤、打破伤风针时,沃尔特都咬牙挺住了,他浑身都湿透了!

由于脚伤,他在床上休息了两个星期,这时他可以思考自己的前途。因为他不喜欢专心地学习,所以排除了当医生或律师的想法,就是上了大学,家里也不会花钱供养他。他对演艺业有着浓厚的兴趣。在他认为,没有任何事情比在观众面前表演更令人愉快了。可是他对去大的杂耍戏院竞争又缺乏必要的信心,于是他想到了绘画。他以前在理发店和学校画的画都引得大家发笑,自那时他就很喜欢漫画。他对学校的功课并不很用功,相反,他对堪萨斯市的儿童绘画班尤其喜爱。

伊利亚斯在堪萨斯市住了7年之后,对生活变得越来越不满意。分送报纸的生意没有像他预期的那样继续扩展下去,也找不到合适的报童。这使他又想着重新找路子。他拿出自己的全部积蓄,还加上了沃尔特的20块钱,凑足了1.6万美元,投资给了芝加哥的俄塞尔果子冻工厂。除获取利息外,他还担任了工厂建筑部门的主管。

1917年6月,沃尔特从本顿学校毕业。毕业后,他留在堪萨斯,帮助新的报纸生意老板,让他熟悉送报的路线。这时,他的长兄赫伯特已结婚,并有了一个女儿,也搬回家里来住了,而沃尔特和洛衣也留在家里。沃尔特向圣路易斯州际新闻公司联系申请了一份暑期的工作。为了让公司接收,他将年龄15岁改成了16岁,并且在洛衣的帮助下缴了15元的保证金。

他开始正式工作了,穿上了蓝色的哔叽呢制服,扣子金光闪闪,十分耀眼,衣领上的牌子和扣子上都有新闻公司的名字,因此他感到十分自豪。他到公司领来了大篮子,里面装着水果、爆米花、花生米、糖果和汽水,开始了在火车上卖食品的暑期旅行。上火车时,他把装有东西的篮子放在报贩的固定摊位上,然后站在车厢口,好像是在向车上的年青人示意他的身份和外衣。

火车是由堪萨斯开往杰佛逊市的。车上很闷热,因而汽水销路很好,但是带着汽水瓶子来回走很累赘,于是他把瓶子放在最后一节车厢里。过了两个小时,他去末节车厢取瓶子,结果发现车厢已不见了,后来列车长告诉他由于车上人太少,便将后面车厢取消了。这样一来,丢了空瓶子,他第一次赚的钱就全部泡汤了。

有时候沃尔特把篮子放在摊位上就离开了,再回来时就发现不是少了糖果,就是少了香烟。更使他感到为难的是,新闻公司常给他太熟的苹果,还没等到卖出去就烂了。

15岁的沃尔特对坐火车出门远行是很感兴趣的,他坐过六七家公司的火车,去过六七个州,其中从堪萨斯市到当斯市的线路是他最喜欢跑的路线之一,火车慢慢地行驶需要6个小时,有时候还要把挡道的货车车厢推到其他铁道上去才能通过。在火车上,沃尔特常穿过车厢到前面的行李车去,给看行李的人送雪茄和烟草,还到前面的司机座室去与加煤工和司机呆在一起。如果在某一站停靠很久,沃尔特就会下车去走走看。

坐了一天的火车之后,沃尔特就在铁路旅馆或其他寄宿地方住一夜,第二天便回堪萨斯市。

一个暑假,沃尔特到了许多城市。他变得日趋成熟了,但是付出了辛苦劳动却没赚到钱,在火车上空瓶不断丢失,篮中的东西也常被偷走,列车长又不允许他卖招苍蝇的烂苹果,结果是损失严重。洛衣真心地劝沃尔特不要再干下去了,沃尔特想了想也勉强同意了哥哥的意见,反正夏天就要过去。他决定到芝加哥的父母身边去,开始他的高中生活。

1917年,沃尔特作为芝加哥麦金利中学的一名新学生,充分展示了他的艺术天份,而成为《金声》杂志的一名漫画家。沃尔特的漫画逐渐被采用了。在他活泼而幽默的漫画中,反映出他急于参军的不耐烦。他的哥哥洛衣此时已加入了海军。当他归来穿着水兵服站在沃尔特面前时,沃尔特真是羡慕得不得了。沃尔特与洛衣长得一样高,只是由于年轻还不够参军的资格。他在《金声》中所画的卡通画也表露出对军人的羡慕。

沃尔特同时还是《金声》杂志的摄影,而且每个星期有3天要去芝加哥艺术学院学习解剖学、写作技巧以及漫画。他的老师在当时很有威望,如《芝加哥论坛》报的漫画家加瑞·欧尔,《前锋》报的漫画家雷陆·戈西第,沃尔特得到他们的允许,可以去报社看他们工作。他常常在自己屋子里画画,一画就是很长时间,在没有画成功之前,他是不会将画拿去给别人看的。同时他也开始收集笑话,他去杂耍戏院一呆就是几个钟头,把笑话都记下来,以后用在他的漫画中,他也从报纸上收集笑话,并加以修改整理,而后把最有趣的试着讲给伊利亚斯听。起初,伊利亚斯听后一点笑容也没有表现出来,但过了两天,他却一脸严肃地对沃尔特说:“沃尔特,我仔细想了想,我觉得你讲的笑话很有趣,非常有趣。”

伊利亚斯弄不懂他的儿子为什么那么喜欢娱乐世界,也不赞成他去当一名漫画家,但是他还是愿意在一定的条件下为儿子进艺术函授班交学费,这个条件就是:沃尔特必须把赚来的钱交给家里。

1918年的春天,沃尔特读完了高中一年级,便与一位朋友同去邮局联系暑期工作。他的朋友谎报了年龄,便得到了一份工作,而沃尔只说自己16岁,因而没有成功。回家之后,他拿铅笔在脸上画了几条皱纹线,又穿上父亲的西装,戴上了帽子,重新去邮局应招,这次他虚报年龄已18岁,结果就找到了工作。

1918年的夏天可以说是沃尔特一生以来觉得最惬意的一段日子了。他在邮局工作的时间很长,但活又不累,而且可以在外面到处跑一跑。到了晚上,他就请同在麦金利中学的女孩子去看电影和杂耍表演。

另一个使他感到高兴的原因,是因为他可以有钱买自己喜爱的东西了。他在考虑是用这些钱来买台摄影机还是买只独木船。他的女友让他买独木船,但是他思考再三还是买了摄影机。在一条巷子里,他支起了摄影机,并拍下了他模仿幽默大师卓别林的镜头。同时又为了讨好女朋友,他合计与另一个男孩合买一只便宜的独木船。那只独木船非常小而且不易操纵,以至于有一次他与女友在有风的星期天划船时,都翻进了水中。

这年的夏末,盟军在第二次马恩河战争中阻遏了德军的前进,福煦元帅下令盟军全面反攻。此时,沃尔特再也忍耐不住了,急着要去当兵。

福乐娜不想让沃尔特也像3个大儿子一样偷偷离开家,于是说:“这孩儿已经下定了决心,阻拦没用,我认为替他签名,还可以知道他在什么地方,总比不知道他的下落要强许多。”

这样,福乐娜就在护照申请上代签了伊利亚斯的名字。沃尔特也把出生年改成了1900年。他与罗素回到红十字会以本名申请,并获得了护照。之后,他们穿上刚领的制服,来到芝加哥大学附近的营房报到。接着,红十字会就请来了黄色计程车公司的技工,教他们修理汽车,并训练他们在不平坦的地形上开车。不久,流行性感冒侵袭了芝加哥,沃尔特病得非常厉害。救护车的驾驶员只好劝沃尔特搬回家去养病。

1918年的11月8日,欧战结束了,盟军获得了胜利,全国上下一片欢腾,但是在桑德滩的红十字会队员们却感到十分矛盾,他们参加志愿的理由已经不存在了,往后他们面对的只是在和平时期做一名驾驶员了。他们自称为失业部队,营房的军官仍把他们当作刚入伍的新兵看待,这引起他们极大的不满。所有的队员都很想家。沃尔特也开始怀念他母亲做的可口的饭菜,并一直很想念他的女友。临行前,女友曾答应过等他回家时就嫁给他。

一天清晨,大家还没醒,突然营房里灯光大亮,接着便听到有人大声地叫:“都起来!都起来!有50个人要立即到法国去!”沃尔特被邻床的同伴推醒,并告诉了他刚才的消息,沃尔特半睁着眼睛,懒懒地说:“不会选上我的。”说完就又躺下了。然而读到的第50个名字恰好就是沃尔特·迪斯尼,他的同伴便又推醒了他。一个小时之后,他就已经踏上了开往胡布肯的火车了。当天晚上,也就是11月18日的晚上,他就登上了一艘老旧而且已生锈的运牛船“法宾”号,启锚向法国开去。

这是沃尔特第一次坐船横越大西洋。他的兴奋是可以想象的,他早已经把红十字会救护队的失望抛在了脑后。这艘船满载着弹药,虽然他们不再害怕德国的潜水艇,但是这艘船所经过的水域都是曾布过雷的。沃尔特很胆大,他就睡在了弹药仓上面的甲板上。这艘船快到法国的时候,有好几艘扫雷舰开到了“法宾”号的两旁,以保证他们通过最危险的英吉利海峡。队员们都跑到了甲板上看扫雷舰。

12月4日抵达哈佛尔。沃尔特跟着大家一起下了船,这些从美国中西部来的年轻人,对于码头旁的一切都感到新奇。他们在大街拐角外看到了一处厕所,却怎么也不敢进去,直到逛了一天的大街后,有人实在忍不住了才带头冲进去,其他的人也都进去了。他们看到了法国海港。这一切使他们感到很新奇。

他们去了火车站,准备乘火车到巴黎去。沃尔特注意到法国的火车头比他当报贩的时候所见的火车头要小得多了。透过玻璃窗,他第一次看到法国乡间的景色,看到高高的灌木树林和白杨树丛将一个一个的小农庄分隔开来。

巴黎在当时看起来仍是一个战时的城市。他坐计程车到了巴黎著名的爱丽丝闹区,在那儿,他看到两旁人行道上还有许多穿制服的军人,在爱塔尔纪念碑周围还有沙袋筑成的防御工事,街道上也有隆隆开过的炮车。沃尔特在巴黎市区只是匆匆地看了看,便去了圣西尔。圣西尔是法国军校的所在地,美国的救护车队总部也在那,他到后便报了到。

不久,沃尔特又从圣西尔调到巴黎的第5后方急救医院。刚去医院时,他开5吨大卡车和用救护车改装的小车。后来,他被派到汽车集用场为军官开车。很快他就把巴黎的大街小巷弄熟了,他开车送校官们到各司令部、医院、使馆,偶尔也会去妓院。

有一次,沃尔特受命执行任务,让他开一辆怀特型卡车,去受战争破坏最严重的萨松地区,车上装的是豆子和白糖等救济物资。他选了一名助手同行,向法国乡间驶去。刚过了第一个村庄,汽车引擎就发出了杂音,接着,杂声愈来愈大,整个车身都震动了起来。在一阵很大的震动声之后,引擎不转了。沃尔特就把卡车溜到了铁路看栅人小屋旁的公路上。他想可能是卡车掉了一根杆子,可是不管怎么弄,卡车都发动不起来。他知道红十字会驾驶员的信条是不离开自己的汽车。于是就派他的助手去村子里坐火车,回巴黎去请求帮忙,而自己就守着这辆坏车。

2月的天非常寒冷,沃尔特在驾驶室里呆了几个小时后,脚几乎冻麻了。这时天已经黑了下来,他只好下车去请求那位看栅人。他操着半调子的法语同看栅人谈了一会,看栅人便同意让他呆在自己小屋子里。看栅人的小屋也只有4英尺见方,里边有一个小炉子,看栅人每隔半小时加一块煤,屋里始终保持暖暖和和的。看栅人很高兴地吃了沃尔特带来的“紧急口粮”,有面包、乳酪、罐头牛肉和巧克力,沃尔特也就在小屋子里半睡半醒地过了一夜。第2天,他还不见巴黎的救兵来,便又住了一夜。到了第3天沃尔特实在是又累又饿,便到村子里找了一家小旅馆住下来。他在旅馆里订了饭菜,到了开饭的时间,他看着服务员端了饭菜来,可是在菜碗中的羊肉和豆子中间发现有一只蟑螂,由于他太饿,也顾不得这些,将蟑螂挑了出来便狼吞虎咽地把饭菜吃光了,吃完饭,一上床他就睡着了。

一觉醒来,他猛然发觉自己足睡了24个小时,他急匆匆地朝平交道奔去,但是卡车已经不见了,他心想这回可糟了,一切后果都得自己兜着走了。他随即搭了一节运货火车回到了巴黎,原来卡车已经被救兵拖回了巴黎,他的那位助手离开卡车后,并没有立即报告汽车抛锚的事,而是喝醉了酒,两天后才向上级报告。幸运的是,车上没有少东西。但是,沃尔特由于这件事被指控抛弃车辆,最后在一位医院方面的士官的申诉下,法庭方了结了此事。因为他已经尽了自己的最大的能力。在车旁呆了两天,所以没有受处罚。而那位助手却由于失职进了禁闭室。

战争结束后的几个月里,美国人陆陆续续离开了法国,红十字会的汽车集用场也就没有什么事可做了。沃尔特后来被派到南希市附近的一个叫牛角堵的地方,在当地的福利社工作。

沃尔特把一个月的52块钱工资加上所赚的钱的一半寄给了他母亲。他一直在想着母亲。有一次,他在营房里赌骰子,一下子赢了300元。他便立即到美国通运银行,把钱寄给了母亲,并且让母亲替露丝买只手表,剩下的先存起来。

后来,牛角堵福利社被解散了,沃尔特也调回了巴黎。

1919年9月3日,潘兴将军以及他的参谋开始离开巴黎回国。其他的美国单位也陆续地回国。美国的救护车队也终于解散了。沃尔特便登上了回国的轮船,从此开始了他一生的事业。

沃尔特是一个还不满18岁、生长在美国中西部单纯环境中的年轻人。

从欧洲回来后要再回到中学去读书,那是不可能的了。他父亲要他到果冻工厂去工作,每星期可拿到25元的薪水,但沃尔特不愿意。伊利亚斯告诉儿子,这个工作待遇已经很不错了。成千上万从战场上归来的人找不到工作,一旦碰上这样的机会,都抢着去做,但沃尔特仍坚持不干。

沃尔特决定回堪萨斯市去,因为他不喜欢芝加哥,他觉得这儿太嘈杂、太脏乱、太丑陋了。洛衣是在1919年2月离开海军到堪萨斯市去的。沃尔特要回去看他儿时的朋友,而且他相信堪萨斯市的《星报》会雇用他做政治漫画的编辑。他不顾父亲的反对,把所有的东西以及红十字会的制服打了包,搭上火车就向堪萨斯市去了。

兄弟重逢,沃尔特和洛衣都非常兴奋,两人聊起他们在海外的各种趣事。洛衣在堪萨斯市第一国家银行做出纳员,每月有90元的薪水。他希望能早些晋级加薪,以便和艾迪娜·法兰西斯结婚。沃尔特告诉洛衣自己想当政治漫画家,并把他在法国期间画的画拿给洛衣看。

他带着自己的画来到《星报》社,可报社说他们根本不缺漫画家。而后,他又把自己的作品拿到堪萨斯市的《日志报》去碰碰运气,虽然很受赏识,但也因没有空缺而告吹。

一次次的碰壁使沃尔特非常失望,回去后,便把自己的遭遇告诉了洛衣,洛衣也很为他着急。一次,洛衣在银行里和一位同事谈起了沃尔特的事,那位同事说有两个广告画家想找一个学徒。听到这个消息,洛衣赶忙给沃尔特打电话,沃尔特接到电话后马上去找那两位画家——路易斯·俾斯麦和比尔·鲁宾,沃尔特的真诚和热情打动了这两位画家,他们要他拿个样品来看看,沃尔特就把自己画的那幅巴黎街景拿给他们看。他们要他第二天就去上班,薪水以后再议。

沃尔特负责为农场农具和供应品公司设计广告和信笺上面的草图。他的第一项工作就是为一家饲料公司设计广告。

沃尔特非常希望自己的表现能让两位老板满意。俾斯麦负责为纽曼戏院每周的节目预告设计封面草图,他让沃尔特把封面进一步完成。这件工作一般人做通常需要一天的时间,可沃尔特只用3个小时就完成了,而且还加上了自己的构想。他还曾为纽曼戏院设计报刊广告,等等。几年后他在他的博班克画室召开了一次广告画会议,会上他提到了自己在那幅广告中的大胆构想:“当时纽曼剧院正在上映《男人与女人》这部片子,我要画的就是影星葛罗丽亚·斯璜生和托马斯·梅汉站着的画像,但是我想如果他们是躺着的话,广告效果会更好,于是我便那样做了,结果证明我的想法不错。”

乌比·依维克是沃尔特在俾斯麦·鲁宾广告公司的一位同事,是荷兰移民的后裔,他和沃尔特年龄相同,也像沃尔特一样中学没毕业就离开了学校,共同的经历使两个人成了好朋友。沃尔特把应试时画的那些美术字母拿给乌比看。大多数应试的人都画了24个字母,但沃尔特所画的是自己名字的不同写法,他问乌比哪种写法好,乌比说Walt Disney这种写法最好,于是沃尔特以后就使用这个名字了。

他们两人紧密合作,为农庄农具以及百货公司和剧院设计了大量的广告图案,但是圣诞节前的繁忙过去之后,他们俩都被辞退了。沃尔特向邮局申请工作,做邮递员一直做到新年以后。

沃尔特和乌比都不愿放弃自己心爱的事业,两人商量着自己开业,沃尔特儿时的朋友和在杂耍戏院表演的合演人华特·皮费佛说服了自己的父亲,雇用沃尔特和乌比为《皮革工人联合会日志》设计美术字。沃尔特为了寻找其他的业务,就去拜访他以前的邻居艾尔·卡德,卡德在编一份专业刊物《餐厅新闻》,他说他的工作不够他们两个干,但他愿意在自己的办公室再放两张桌子,以便偶尔请他们两个人干活时用。沃尔特认为这是他们两个人独立开业的好机会,就写信给他的母亲,让她把自己存的500元钱寄给他。她回信问他干什么用,沃尔特说自己想独立开业,再说钱是自己攒的自己想怎么用就怎么用,而且他存钱就是为了将来某一天当他有机会开创自己的事业时能提供点基金。就这样,在来回几封信以后,母亲才给沃尔特寄了一半钱。

沃尔特和乌比想把他们的公司称做迪斯尼·依维克公司,但又觉得读起来好像是一家光学公司,于是就改称为依维克·迪斯尼广告公司。依维克办理绘制普通画和美术字等业务,迪斯尼则负责漫画创作和扩展业务。为了能多联系上业务,沃尔特的足迹踏遍了印刷厂、戏院、商店以及石油公司。“苍天不负有心人”,一个月两人净赚135元,比俾斯麦和鲁宾给他们的还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