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东欧现代名著导读
2884300000025

第25章 《旧日的保加利亚人》

〔保加利亚〕卡拉维洛夫

《旧日的保加利亚人》是保加利亚作家卡拉维洛夫的一部中篇小说,写于1867年,是作者艺术成就最高的作品之一。

作品以诙谐的笔调描写了外省社会上层人物的寄生生活。在科普利弗迪乍城哈泽·耿巧被看作一个能人,他兼神甫和教师两职,经常自诩自己的出类拔萃。当地人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请他来主持。一次,一个土耳其裁判官就对他的谈吐佩服得五体投地。

耿巧以教化人民的“精神牧人”自居,可是他在学校里教给学生的却是些陈腐的宗教读物。他生财有道,把学校变成了饲养家禽的庄园,200来个学生则成了他的摇钱树。他让学生干活,不让他们有丝毫闲暇,在派这些孩子去远处打泉水之前,还要打他们一顿。他的逻辑是:“要打就得趁罐子没砸的时候打;要是砸了,不管打不打,反正罐子不会是整的了。”

耿巧可算得是个“大经济学家”,打他手底过的一切,他都设法中饱私囊。他家里像个市场,又像个博物馆,他从不扔掉任何物品。因为他知道即使自己不需要,一旦人家需要,也可以换取更多的东西。他给某个病人一点杏干儿,为的是要打人家那口肥猪的主意。耿巧对家人如同瘟神,好酒好肉只用于自己“修理五脏殿”,剩下的宁可给心爱的公猫吃,也不与妻儿共餐。他的两个孩子只因犯了一些小小的过失,就被他毒打致死,而毫不怜惜。

耿巧和财主里卞老爷来往密切,为了能经常喝到里卞家的陈酒,他想方设法到他家混饭吃。他和里卞在一起争论不休的总是关于酒的质量、马的品种、枪支的好坏等老问题。

关于这些东西,里卞老爷倒真内行,他年轻的时候,曾在森林里打游击,杀土耳其人,但后来又去参加土耳其匪徒集团,靠抢劫积聚了巨额财产。回到故乡后,他过着阔绰的财主生活,每逢外出打猎,他大讲排场,随从的奴仆与卫队不下50名之多,如同一个国王去跟邻邦打仗一般。然而里卞太太却不能象王妃和贵妇人那样坐享清福,相反,她得靠编织袜子到市场出售来养活孩子,因里卞不管家里事,也不给家里钱花。

他独居一处,自得其乐,等财产挥霍完后,他又出去找营生。但谁也不知他的去向和干了些什么,只是在神甫耿巧面前忏悔时,他才提起过自己的罪过。当时那个大圣人向这个大罪人宣布:“教规不许强盗领圣体”,里卞就不假思索地掏出手枪说:“给我领圣体,不然,我要打发你上地狱去。”耿巧只得依从他,但颇为满意的是从罪人那里获得了两枚闪闪发光的埃及金币。

里卞自称看待仆人伊凡比老婆儿子都重要,因为伊凡在他家忠顺地效劳了24年。一次里卞患疟疾,伊凡说过一句俏皮话:主人肝火太盛才浑身哆嗦的。事隔5年,伊凡也害了疟疾,里卞吃午饭时却令发烧的伊凡给他唱歌。伊凡难以应承,他就大声嚷起来:“唱呀,蠢驴!”还抄起手枪威胁,伊凡只得每天带病为他唱歌。待到他的病痊愈时,里卞还对他警告说:“以后再不许讥笑病人了。”

里卞老爷为小儿子巴弗林物色对象,看上了耿巧的漂亮女儿莉拉,耿巧见里卞有钱,也愿意将女儿相许。巴弗林是个人人夸奖的正直的青年,莉拉在残暴的父亲的封建束缚下,一心想逃出牢笼,恰好两人正暗中相爱。但当地一些嚼舌的财主婆无事生非,散布种种下流的谣言,说两个青年人“干了不光彩的事”,又说什么耿巧把良心出卖给了魔鬼,所以他家中有鬼神出现。里卞对此信以为真,因而和耿巧发生了冲突,两家的亲事也因此告吹,但巴弗林和莉拉真诚相爱,他们不顾父辈的阻挠,下定决心要争取幸福与自由。

有一天晚上,耿巧发现他们两人在花园中私会,就以贼人的名义把巴弗林抓了起来。法庭上,害人的耿巧被巴弗林的聪明所拨回,耿巧一气之下把莉拉送进了修道院。

但是,巴弗林把莉拉救了出来,耿巧也无可奈何了,从此,巴弗林和莉拉幸福地走到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