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东欧现代名著导读
2884300000065

第65章 《斯坎德培的故事》

〔阿尔巴尼亚〕弗拉舍里

《斯坎德培的故事》是阿尔巴尼亚作家弗拉舍里发表于1898年的叙事诗。

诗中描述了发生在500多年前的故事。

大约在1405年,吉昂·卡斯特里奥特的小儿子乔治生于阿尔巴尼亚。在这里,他同父母一起度过了童年。后来,根据苏丹穆拉特二世的要求,需要将乔治同哥哥一起送到土耳其作人质,在穆拉特二世看来,只有这样,才能使苏丹和阿尔巴尼亚之间建立和平。国王吉昂·卡斯特里奥特与阿尔巴尼亚公爵们共商大计,年轻的卡曼提出,不应当把孩子送给苏丹穆拉特,他认为,对土耳其人只能用战斗来回答。可是,彼普·都萨尼老人却有相反的想法,他主张将孩子送到土耳其人那里作人质,因为这样做,阿尔巴尼亚可以赢得时间,做好同土耳其人交战的准备,老人的意见说服了同僚。小乔治被送到土耳其的阿得里雅诺波雅。在异国的土地上,小乔治长大成人,表现得非常勇敢,得到“培”的军衔,人们尊敬地称他斯坎德培,年轻的小伙子成了土耳其军队的著名将领。

不久,吉昂·卡斯特里奥特去世了,苏丹往阿尔巴尼亚派遣了一名土耳其统治者,以便代替吉昂·卡斯特里奥特的儿子。正在叙利亚作战的斯坎德培闻讯非常愤慨,穆拉特二世派他去攻打匈牙利雅诺什·胡尼雅迪的军队,斯坎德培拒不执行这一命令,毅然率兵去解放祖国。斯坎德培作为一个大救星,受到阿尔巴尼亚人民和公爵们的热烈欢迎。

斯坎德培非常激动地会见了自己的姊妹及许多爱国志士,公爵们一致拥立他当国王。勇敢善战的斯坎德培不负众望,在阿尔巴尼亚的玛蒂首战阿里巴夏指挥的土耳其军队,取得了重大胜利,几乎在同一时间里,土耳其又出兵毁灭了波兰的要城乌拉迪斯拉夫。斯坎德培挥师北上,竭力想援助波兰。但是,进军途中却遭到塞尔维亚国王的阻挠。这样他不得不调军转回祖国。在归国的路上,骁勇的斯坎德培军队,又击败两股土耳其部队。

没过多久,丹麦国王拉克·札卡里亚去世,他的土地归斯坎德培所有,不巧,威尼斯却趁机抢占了这片土地。于是,斯坎德培立刻对丹麦作战,再次击败土耳其军队,并活捉该军首领穆斯塔发巴夏。在阿尔巴尼亚战场上,土耳其军队出其不意地抢占了迪布拉的斯菲迪格拉德堡垒。紧接着,穆拉特二世又率兵进攻阿尔巴尼亚中部要塞克鲁雅。但是,在斯坎德培军队的英勇抗击面前,土军大败,作恶多端的穆拉特二世在阿得里雅诺波雅郁闷而死。克鲁雅之战的伟大胜利,鼓舞了阿尔巴尼亚军民的士气,举国上下沉浸在欢乐的气氛中。转战南北,屡建奇功的斯坎德培与阿拉尼特·戈莱姆·道比的女儿结了婚,新婚的斯坎德培带着妻子游历了全国。不过,英雄并没有沉浸在个人的幸福中,忘记保卫祖国的重任,相反,他准备同土耳其人进行更激烈的战斗。

不久,他又领兵与土耳其侵略者交战,战斗中,斯坎德培的妹夫穆札卡受了重伤。祸事接连发生:国王的外甥哈姆札依变节投敌;匈牙利朋友胡尼雅迪和那不勒斯朋友阿尔冯斯相继死去。那不勒斯的新国王斐迪南呼吁斯坎德培予以援助。斯坎德培率兵越海,击败了劲敌。然后,斯坎德培又率领队伍回到祖国,连续打垮几股土耳其军队。苏丹不甘心失败,最后竟把卡拉查巴夏也派到阿尔巴尼亚,骄横的卡拉查巴夏大肆吹嘘,扬言不久即可打败斯坎德培的军队。可是,这个不可一世的巴夏比先前的部队败得更惨,在这以后,阿尔巴尼亚同土耳其两年之内无战事。

罗马教皇试图与斯坎德培共同建立一支欧洲十字军,并请他任统帅,可是,教皇的过早去世使这一愿望未能实现。后来,苏丹穆拉特把一个阿尔巴尼亚叛徒巴拉班·巴夏派回阿尔巴尼亚,进行反阿尔巴尼亚的罪恶活动。机智的斯坎德培立刻识破、战胜了这一叛徒。在激烈的战斗中,七、八名著名的阿尔巴尼亚将领英勇牺牲,同伴的阵亡更加激起英雄复仇的意志。斯坎德培又同叛徒巴拉班激战两次,最后终于打败了他,另外,阿尔巴尼亚军队还击败了另一股由雅库普巴夏率领的土耳其军队,斯坎德培亲手将雅库普打死。

顽固的苏丹穆哈默德仍然贼心不死,最后又和巴拉班一起率领25万大军包围了克鲁雅,英勇不屈的斯坎德培军队果敢迎战,土军再次大败,狼狈逃窜,叛徒巴拉班也被打死。苏丹没有在战斗中打败斯坎德培,妄图使用阴谋诡计达到卑鄙的目的。一次,他亲自出马,率兵包围了都拉斯和克鲁雅,但仍然以失败而告终。苏丹走投无路,被迫与斯坎德培讲和。不过,这里面还隐藏着更大的阴谋,暗地里他仍在加紧准备新的战争,不幸这时斯坎德培患了重病,不久就离开了人世。斯坎德培死后,女王领着儿子前往意大利,在阿尔巴尼亚国内,公爵们继续坚持斗争,但未能取得胜利。

斯坎德培领导阿尔巴尼亚人民浴血奋战25年,虽然暂时失败了,然而,斯坎德培的英灵却永远鼓舞阿尔巴尼亚人民为祖国的解放而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