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东欧现代名著导读
2884300000007

第7章 《琪娥康陶》

〔意大利〕邓南遮

《琪娥康陶》是意大利作家邓南遮的著名剧作,该剧以雕塑家吕西荷同模特琪娥康陶的微妙关系展开情节。

琪娥康陶是雕塑家吕西荷的模特儿。她真可说是千姿百态,妩媚动人。“她的身体的每一种运动都是打破一种和谐,而又创造一种更加美丽的和谐。”这对于一个雕塑家来说是极其难能可贵的,所以,琪娥康陶成了吕西荷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美丽的斯芬克斯雕像就是以她为模型塑造成功的。

艺术,对吕西荷来说意味着生命,而琪娥康陶则是他的“生命的生命”。但是,同妻子西尔薇的关系,却像一把道德的枷锁,紧紧地束缚着他,使他既不能和琪娥康陶在一起,又不能和她分离,感到无比的痛苦。在艺术同道德的矛盾中,吕西荷踟蹰、徘徊,无所适从。他热爱艺术,但又苦于不能为此而“践踏违背人性的道德”,他决计离开这个世界。于是,一天晚上,吕西荷在雕塑室开枪自杀。然而,自杀没有成功,被房子管理人发觉了。

医生的及时抢救和西尔薇几个星期的通宵看守,阻止了死神的降临,吕西荷由此对妻子产生了一种无限的感激和崇拜之情。其实,吕西荷崇拜的仅仅是妻子的灵魂,他并不爱她,虽然她拯救了他的生命。吕西荷需要的并不是生命,“把压着这样重量的生命还给我,我是不情愿的。”他需要的是艺术,是雕塑,是琪娥康陶,而不是灵魂。所以,他依然觉得,他同西尔薇的关系,不过“是幻想的游戏把我配给了一个和我没有什么关系的女子”。

然而,在琪娥康陶面前,他却觉得她常常是强者,完全被她所征服,艺术的锁链把他俩连在了一起,使他不能离开她、缺少她。在完成了斯芬克斯雕像后,他又开始雕塑另一座像,并已打好了泥土的轮廓,可是打自杀后,他就再也没有走进过雕塑室。倘若泥土一干,那座雕像也就完了。不过吕西荷确信泥土不会干,因为琪娥康陶在那里,她懂得艺术的方法,知道怎样把泥土保持柔软。这在吕西荷看来,同样是反抗死的一种行为,甚至远比保存他的生命更有价值。当他收到琪娥康陶的信,知道她每天在等着他时,便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只觉得有一股无形的力把他吸往雕塑室。

西尔薇已经觉察到丈夫不安的神情,猜测到琪娥康陶会写信给吕西荷。她预感到危险就在眼前,她不能眼睁睁让别人夺走她的幸福、她的丈夫。她决定立即去见这个极端傲慢、鲜廉寡耻、给她带来灾难的女人,把她从雕塑室逐走。

一场激烈的交锋在雕塑室里展开了。西尔薇面对着情敌,指责琪娥康陶侵夺了她的权利,破坏了她美满的家庭,是杀害吕西荷的凶手。琪娥康陶据理力争,毫不退缩,她认为雕塑室是她的领地,“家庭的感情在这里是没有地位的,家庭的道德在这里也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这是一块超越法律与普通权利的地方”。所以,她并没有侵夺别人的权利,而西尔薇倒是一个入侵者。同时,她无比自豪地告诉西尔薇,她是被吕西荷热烈地爱着的,吕西荷之所以要去死,完全是为了抛弃一个枷锁,那就是西尔薇的道德的枷锁。真正的刽子手正是西尔薇。她自己则是吕西荷光明的象征,是她点燃了吕西荷血液里不断燃烧的狂热的火,正是这狂热的火,使他创作了不朽的雕像。琪娥康陶还对西尔薇说,前一天,她写了一封信告诉吕西荷,她等待着他,并且“我断定他将要到这里来”。

欺骗与撒谎的恶念侵袭了西尔薇纯洁的心灵,她声称吕西荷已经失去了他从前所做的事的记忆,只求在和平中过日子,而且,他已经把信给她看了,并差她到这里来对棋娥康陶说:“希望你的自傲能够阻止你变成强求的人。”

琪娥康陶信以为真,一种被逐出去的羞耻激怒了她,复仇与毁灭的欲念在她心中升起。她直奔斯芬克斯雕像,准备推倒它。西尔薇见此情景,惊慌失措,急忙上前阻止。“不,那是我说了谎。”但是,被推倒的雕像发出的巨响,淹没了她的失望的声音,接着,西尔薇发出了撕裂人心的痛苦的喊声……西尔薇的双手被压断在那雕像下。

在可怕的悲剧发生后,西尔薇恍然悟到,她太猛烈地把她的手伸向了一件命运不许她拥有的好东西。于是,她带着女儿毕太到海滨居住,让那海水来冲刷她无限的悲哀和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