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语言艺术全书2
2884400000027

第27章 语言的力量(8)

《左传》中有这么一句话“献其可,替其否”,意思就是说,建议应当用可行的去替代不可行的。也就是,下属在向上司“进谏”的时候不要单纯去否定自己的上司,而应多从正面去表述自己的观点,让上司意识到自己错了,用迂回变通的战术有意地回避和上司的意见发生正面的冲突。也能够说尽量多“引水”,少“开渠”。千万不能直接去说出上司有错误,或者越俎代庖地代替上司来做你认为的正确决策,而要采取用试探、引导、征询意见等方式,向上司讲明他的决策、意见和实际情况不相符合之处,让上司在参考你提出的建议、资料和信息之后,水到渠成地形成你所想提出的正确决策。

比如:你是个公司的部门主管,按照业务发展的情况应当给你配备一名负责业务的副手,这个时候你想提拔一名熟悉业务、又有经验的下属担当此职,可是上司却想从其他的部门派一个不懂这领域业务的外行人过来。在这个情况之下,你应当把话题尽量用在部门副经理应该具备的条件与你所推荐人选已经具备的条件上,而不要去反驳上司所提拔的候选人。这样既能够避免和上司产生直接的冲突,又可以将话题保留在自己所提出的人选上。

在日常交际之中我们还要提倡分场合说话,何况是给上司做忠告时呢?下属对上司提忠告的时候,应多在非正式的场合,少在正式场合之中,尽量和上司单独交谈,避免向上司公开提建议。这样做不只可以给自己留下回旋余地,就算所提的意见出现了失误,也不会损害自己在大家心目中的印象,还有助于维护上司个人的尊严,不会让上司陷入被动难堪的境地。

美国罗宾森教授曾经讲过这么一段颇具启示的话:“人有的时候会自然地修正自己的看法,然而若是有人当众说他不对,就会生气,更为地固执己见,甚至要全心全意地维护本身的观点。这并非那一看法有多么珍贵,而是他自己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罗宾森教授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尊心,每个人都有着维护自尊的本能。身为下属就算在对上司“进谏”时也不要忘记维护他的尊严。

戴尔·卡耐基说过:“若是你单单提出建议,让别人自己去推导结论,使他感觉这个想法是他想出的,不是更为明智吗?”大量实践也表明,人们对自己所得出的观点,通常比别人强加给他的更加坚信不疑。所以身为一个聪明的下属,要想让自己的观点变成上司的观点,在大多数时候要仅仅做引导工作,提出意见、提供素材,里面所蕴涵着的结果,最好让上司自己去作出推导。

现场不要纠正老板说错的话

老板并非完人,更不是一个神,老板也会说错话。然而,当你的老板说错了话,应当怎么办呢?

一般情况下,若是老板讲错了话,而这些错话并没有影响到你的利益或是你所负责的那些工作,这时你应当装聋作哑,也就是装作没听到或是没听清。这种揣着明白装糊涂的做法,能够使你避免许多是非,也能够让老板避免处于尴尬或困窘的境地。

或者说你也能够采取听见了,但觉得一头雾水一般不明究竟的困顿,做出类似的表情和疑问,请老板作进一步更清楚的说明与解释,这其实就是在对老板说,通过说明解释你没有弄明白的事,给自己刚才说错的话进行纠正。这样也能说是给老板架梯子下台或提醒。

然而,若是老板说错话之时只有“自家人”,并无外人在场,你也可以利用老板所说错的话,用开玩笑的方式把这句错话给说出来,这样,还能够幽上老板一默,由于生活之中总是需要幽默的。幽默可以放松紧张的气氛,还能够拉近两个人之间的距离。当然幽默也要看好场合,免得踩上地雷或是触老板霉头。

当然了,处理模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至于如何应对才好,主要还在于先把握好你老板的脾气秉性、当时所处的场合、说错的话可能造成的后果等许多方面的因素,在考虑对付的方法时,你在公司里中的地位、和老板的关系,也是你必须考虑到的因素。

若是你正在同顾客谈一笔极其重要的生意,可你的老板突然在中间插上几句不该说的话,这些话很可能会妨碍到生意的成功,这时你该如何应对呢?

这或许是你在工作中遇到的十分棘手的问题。一方面老板能够决定你在公司的职位升降与收入高低,可是生意的成功又决定着你的工作业绩和收益高低,因此,你一定要权衡利弊,制定出应对策略。然而从另外的方面看,老板讲错了话,而你也有了为公司拾遗补缺、挽回损失的一个良机。

这个时候,你应该斟酌着提醒老板;或是马上插话说明,更正老板的错误;或是暗示老板使他自发地纠正过来;可以给老板使眼色、写条子、做手势来做暗示;也可以事后再做解释。最不应当的就是当场让老板没面子或者事后传播老板的错误,用讽刺的口吻造成流言四起。这一类的传言会对你的声誉与前途造成非常大的损害。

倘若你的老板刚愎自用而又缺乏自知之明,是个无容人之量的人,你也不必去绞尽脑汁地为他做什么文过饰非,而要去换一个虚怀若谷的好老板。

老板的“弦外音”

在职场闯荡多年的人都清楚,一个聪明的老板往往会利用带有个人情感的言辞去笼络员工的心。比如“你是我的心腹”这么一句话,由于容易让下属觉得老板对自己十分器重而去努力做事,因此经常为老板使用。

小李是刚步入公司的一个新员工,因为工作非常出色,深受老板赏识,也获得了同事的喜爱。在某次和老板私人谈话的时候,老板语重心长地拍着小李的肩膀说:“……你跟他们都不一样,你可是我的心腹啊!你是我在职工那里的耳朵与眼睛,我希望你能把其他职员的工作情况和他们私下聊的一些事情及时地向我汇报!”涉世未深的小李将老板说的一切都信以为真了,当真以为自己就是老板的心腹。

后来,他不仅在工作之中投入了大量的热情和精力,还常常向老板汇报员工同事们的事情,不管事情大小,面面俱到。然而时间长了,小李发现自己的生存空间变得越来越小,环境也日益困难。同事们再也不和他像以前那样打打闹闹的了,有什么事情也不跟他说了,同事们与他的关系变得十分敏感和紧张,真的把他看成是老板的心腹和耳目了。小李变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牺牲品。

其实,上司对下属的关心和嘘寒问暖肯定不会离开工作的目的。他想让你去做的无非是颗永远不会生锈的螺丝钉。涉世未深的新人千万不要被“你是我的心腹”这句话迷惑住,天真地认为你可以和老板结交成为朋友。一定要与老板保持住距离,用实际的工作能力证明自己。与老板过于亲近,会使同事怀疑你的能力,产生出反感和排斥。

又比如“一切就全都交给你了”、“我最信任你”一类的话,老板也是经常说的。虽然说这样的话在相当大程度上是希望你保持工作的积极性,可你应当切记,交给你的仅为工作,而非老板的权利和位置。

小张是公司的一名销售主管,某次老板出差之前,拉着小张的手满怀信任地说:“公司的一切就全交给你了!我最信任你了!”

在老板出差后第三天,有个客户打来了电话,说有同类产品已经开始促销,并咨询他们公司的产品是不是也有类似的优惠活动?小张突然想到,在老板离开之前他曾申请过相关的事宜,也已经提交过相关报告,老板做出过口头的批示,可是还没有做细致的布置与工作安排。本该向老板作请示汇报的小张耳边响起了老板临走时的嘱咐,就自作主张,实施了自己提出的促销方案,让在外地扩大市场的老板陷入被动的境地。老板返回没几天,就解雇了小张。

当老板出差,把工作交给了你,他往往都会这样对你说,可你应学会听出老板的“弦外之音”,千万不可不懂深浅,真的把自己当作老板一样,指点江山,自作主张。最好的方式是及时地向老板汇报自己的工作,要求指示,用电话方式来加强他的权威性,自作主张的后果通常是费力不讨好的。

许多人也会碰到类似的情况:身为公司的一名业务骨干,往往为自己额外的工作加班加点,为此付出了大量精力和时间,而每一回老板都会给你扔一个“甜点”,“加油干!我绝不会亏待你!”听了这句话,你只有更加卖力,可是老板根本没有支付你一分加班费、奖金或补助的意图与行为。

我们每个人都不是万能的机器,应当学会说“不”,善于提出要求,争取自己所应得到的利益。职场就如同战场,许多时候一味的忍耐和好脾气会让自己因小失大,影响到自己的职场生活。

由于老板的承诺而多做许多工作也许不算什么,可身为职场中的一员,如果听不懂老板的弦外之音,失去了晋升的机会,就十分遗憾了。小李是某家公司人力资源部的一名主管。一天老板找他谈话,先夸奖小李的业绩很好,觉得他能够担当更重的职责,随后又说最近行业很不景气,利润较之去年下滑了不少,最后问他“若是你做了部门主管的话你是否考虑裁员?”小李当时愣了一下,马上就说不会的,由于许多同事都是一道出生入死过来的。老板脸色就变了,不久,另一个人被晋升成部门主管。这时小李才想清楚,老板的想法就是要裁员,要是他不凭着个人感情用事,而是站在公司长远发展的角度去想,那升职的就应该是他。

许多时候,听了老板的话,再联系他说过的话语,留意他的表情,你就可以知道他话外之音是哪些了。

要求“加薪”的说话技巧

如果你相信自己的劳动应当获得更多的回报,那不妨大胆地将加薪要求说出来。自然,此处的“说出来”不是仅仅单方面地“告诉”上司,而要是双向的沟通;亦即是说,你应当听到上司的声音,明确他对你这个想法的态度,进而根据他的反应和看法来修正自己的论点和看法。非常可惜,大多数人都不懂这一点,就只是告诉了而已。

公司某位员工的试用期满,通过考核,公司给他加了百分之七的工资,他觉得不满意,就写了一封电子邮件给公司领导,问领导对他的表现有何不满意的地方。

实际上,这封信的措辞若是“关于加薪,我有些问题希望能请教你”或许就更好一些了,而最好的方法还是同领导做面对面谈话。打电话、写邮件或是发短信,既看不见领导的表情也没办法探测他的口气,很可能造成不必要的误会。

在适当时刻舒展一下自己,不要让老板觉得你好欺负,既然自己已经付出了劳动就该获取回报,应当坦诚地和上司做沟通。所有成功的沟通都应当事先计划和执行,何况是要谈论加薪、谈论自己的事业和未来呢。因此,诚恳地建议你从下面所说几个方面入手:

1把握同行业同等职位的人员配置情况与薪水行情。了解到自己的薪金处于什么位置还有可供活动的空间。

2自己列出一张绩效清单,定期来做填写:自己完成了多少的工作,如何全心全意地工作了(应当列出具体的时间,和工作内容),获得了怎样的成绩,为企业节省了多少开支。要找到有力的数据和证明来做上司的说服工作。例如,想强调现在的工作量增加了,可用数据来比较过去两年和今年的工作量,以供上司参考。

3坦诚以对,将想问上司的事情问清楚,虽然中国人喜欢“不直接”的沟通,可还是需要将自己希望加薪的理由说清楚。例如,很多人经常间接地询问上司:“我三个月的试用期已满,是不是要有个绩效考核?”此处建议还是直接说:“我三个月试用期已满,我觉得自己的表现为公司争取了不少业绩,您觉得是不是应当加薪呢?”

4打探上司的看法。清楚地讲出想加薪的原因之后,一定应当反问上司的想法怎样。大部分人在单方面说完希望加薪的原因后,就不了了之了。你陈述完毕后,应当问上司一句:“您看呢?”

5依据上司的看法来调整自己的要求。或许上司做出了解释,说暂时不能加薪,然而,不要立刻就放弃,你应当修正你的请求,然后再询问上司的想法。

6做出具体的结论。谈加薪好比谈合约,在合约上要有清楚、明白的同意事项和时间表,使双方有所依照。然而很多人常常不好意思问,或是忘了对上司要求具体的措施,比如说时间和数目之类。你可以这么说:“我清楚公司目前有困难,可是我自己也需要考虑生活上的要求。我希望知道,什么时候您能给我答复?”

加薪不管对你还是对老板都是一个十分敏感的话题,不要害怕遭到拒绝,不要害怕让老板不高兴,要想想自己付出的时间、辛苦、精力,加薪并非什么过分的请求。

也许你屡试不中,无法加薪成功,然而你要知道,沟通是否成功,并不在于你是不是得到了你想要的,而使双方是否“心服口服”,是否消除了彼此心中的芥蒂?况且,即使你已经得到了你想要的,对方是否和你一样开心,甚至比你还开心?

也许这次你加薪的请求并未成功,然而至少你试图作双向沟通,使上司更了解你,你也可以更了解上司,这能够为将来加薪成功埋下一个因,难道不是吗?

辩解要适度

有位朋友说,昨天她让领导给骂了一顿,但是她觉得分明是领导错了,自己是冤枉的。她有着一肚子的委屈,非常想为自己做澄清,却不知要怎样解释才能解除领导对她的误会。

相信许多人难免都会遇到这样的状况,也都会急着想办法为自己辩解。然而,你清楚自己澄清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吗?仅是为了自己好、还是为企业好,还是只想着人家不要冤枉你?

很多人都急着去为自己辩解,觉得自己解释完了,上司了解了真相,不再责怪你或者自己感到很舒服,目的就达到了。实际上,这么做非常容易掉入情绪的漩涡、沟通的漩涡、与主管之间和谐的漩涡,让你忽视了沟通的真正目的。

例如,有的领导在骂完你后,希望你能附和他,说他骂你是对的,然而或许有一天他会发觉误会你了,由于你的沉默反倒更喜欢你。碰见这一类型的领导,如果你与他解释得十分清楚,他反而觉得你讨厌,由于你觉得他判断错误,就算到最后他可以接受这件事实,可是却讨厌了你整个人,你虽然小赢,却是大输。因此了解领导的类型要比沟通技巧更重要。所以,对领导的性格了解是十分重要的。大体上,领导可以分为下面4种类型:

统帅型。这类领导的主观意识特别强,是说一不二的。服从型的部属容易和他沟通,倘若你的个性不属于服从型的,你的受挫是由于性格或者不听话,并非是由于沟通技巧不好。

足智多谋型。这类领导思虑严密、谨慎、做事认真。他喜欢他的下属聪明,甚至要求外表漂亮、内在还要聪明,如果你非常努力,可是傻兮兮的,也没法讨好他。

宽容型。虽说这类领导重视人和,可是他依旧可能误解你,然而这类领导更为喜欢马屁型的属下。

大大咧咧型。这种领导喜欢跟他一样大大咧咧的下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