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告诉你一个居里夫人的故事
2884700000008

第8章 返回华沙

我们每天都愉快地过着生活,不要等到日子过去了才找出它们的可爱之点,也不要把所有特别合意的希望都放在未来。

——居里夫人

(一)

转眼之间,玛丽已经快20岁了,她美丽高贵,气质优雅,曾经卷卷的短发也长成了一头迷人的金发。深邃的眼睛就像镶嵌在脸上的两颗宝石一眼,楚楚动人。身材也发育得越发高挑,有了成熟女性的曲线。

总是,这时的玛丽已经摆脱了孩子时的稚气,举手投足之间都散发出迷人高雅的气息来。

这一年的暑假,兹基洛夫先生的大儿子卡西米尔从华沙大学回到斯特基度假。他惊讶地发现,家里多了一位楚楚动人的家庭女教师,而且谈吐不俗,见识广泛,跳舞骑马样样精通,一点都不像那些乡下姑娘。

卡西米尔立刻被玛丽深深地吸引住了,并很快就爱上了玛丽。

在这一年的农村生活当中,玛丽的工作虽然很忙,而且也强迫自己拼命学习,但这里几乎没有一个人能够与她进行对等的、哲人式的谈话与交流,她有时几乎为此而焦躁不安。要知道,精神上的荒芜对一个有头脑、有追求的青年人来说,那是十分可怕的。

而现在,玛丽的面前突然出现了一位从华沙大学回来的大学生,是和约瑟夫一样大学生!而且,他还住在华沙,与她的父亲、哥哥、姐姐和那些朋友们生活在一个城市,仅这一点,就足以拉近她与卡西米尔之间的距离了。

所以,玛丽也在不知不觉中将卡西米尔当成了自己的亲人和知音,经常与他在一起谈论各种文化和知识。

随着接触的增多,两个人的关系也日渐亲密,并很快就坠入了情网,在彼此在眼中已经看不到别人的影子了。两个未经世事的年轻人像所有年轻人一样,将世界上的一切都理想化了,以为世界上的一切清规戒律都是为别人而设定的,绝对不会套到他们的身上。只要他们之间有爱情,就可以无忧无虑地生活在一起,共度地老天荒。

卡西米尔也考虑过家里的意见,但他觉得爸爸妈妈都很疼爱自己,一定不会让他为难,何况他已经成长为一个有知识、会思考人生的大学生了。而玛丽也天真地认为,兹基洛夫先生和夫人对她都很尊重,虽然夫人的脾气不太好,但也是个好人。自己虽然穷一点,但从受教育的情况来看,他们两家也可以说是不分仲伯。

所以,卡西米尔和玛丽都对他们的爱情充满信心,并且确信一定可以顺利地向前发展,甚至商量着准备订婚了。

然而他们错了。当卡西米尔郑重地将自己心爱的玛丽带到父母面前,向父母表明他们准备订婚时,有着根深蒂固传统观念的兹基洛夫先生马上就对这门婚事表示了强烈的反对,甚至气急败坏地训斥道:

“我们绝对不可能允许你娶一个身份卑微的家庭女教师!”

兹基洛夫先生的夫人也几乎气得昏过去,她对儿子大声喊道:

“你应该清楚,这个姑娘身无分文,现在不得不在别人家找事情做。如果我们家的孩子与这样一个像女仆一样的姑娘订婚,别人是一定会笑话我们家的!这成何体统?”

生性懦弱的卡西米尔害怕了、退缩了。尽管他向玛丽委婉地、歉疚地解释了这一切,但玛丽的心灵还是受到了巨大的伤害,而且伤害她的人在智力上比她还要低,这更让她感到伤心和愤怒。

在这之前,玛丽还天真地认为兹基洛夫先生和夫人都十分尊重她,她也理所当然地承认和接受了这份尊重;而现在,她才明白,当这份“尊重”在触及社会最根本的等级制度时,那虚伪外表下的狰狞就会暴露出来。

就这样,玛丽纯洁无暇的初恋,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残酷方式宣告结束了。这对于一个身边没有任何亲人关怀的年轻女孩子来说,该是多么难过的一件事。尤其让她不能忍受的,是她所付出的那份真情,以及与卡西米尔的海誓山盟,一转眼就灰飞烟灭了。就连美好的爱情尚且如此,还能有什么值得信赖的呢?

玛丽突然陷入一种心灰意冷的绝望当中,她在给表姐的信中写到:

……你要问我的前途计划,我现在就告诉你,我已经没有计划了,或者说,我的计划太普通,也太简单,根本不值得一提。我现在的生活就是得过且过,到了实在不能过下去时,我就向尘世告别。这个损失想必很小,而人们惋惜我的时间也一定很短,和惋惜许多别的人一样短。

……

一向坚强乐观的玛丽,在失恋的打击下变得消沉起来。

(二)

失恋让玛丽感到痛苦和耻辱,可却只能选择忍耐和保持沉默。虽然她很想要离开这个让她伤心的地方,回到华沙的亲人身边,既可以远离让她触景生情的痛苦之地,又能在亲人的身边得到安慰,但为了每年那500卢布,为了让布罗尼娅能够继续读书,坚强的玛丽选择继续留下来,毕竟这里的工资还是相当可观的。再想到别的地方找这么好的工作,不说不可能,但谁能料到什么时候才能找到呢?

玛丽不愧是一个坚强的姑娘,当那最痛楚的时刻过去之后,她马上调整自己的情绪,将失恋带来的痛苦深深地埋藏起来。

此后,她就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过一样,继续认真地辅导布兰卡和安妮的功课,并继续义务地教授那十几个“农民学生”。

一切又都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但是,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玛丽都无法振作起自己的意志和信心。她似乎从失恋这件事中发现了自己的幼稚和无知,天啊,她竟然指望这些富人能够像她那样思考问题。

由此,玛丽开始将这种想法方法,结果她甚至怀疑起自己以前的计划来,觉得那些抱负、理想可能也是幼稚可笑的。

这种消极情绪就像麻醉剂一样,麻痹着她的神经。1887年的12月10日,她在给表姐的信中写到:

我的前途计划有限得很:我只想有一个自己的角落,能与我的父亲生活在一起……因此,如果可能的话,我会离开这里,不过还要过些时候才能行。我可以回到华沙,在一个寄宿学校里教学,再另外教些课赚点钱。这就是我全部的希望了,人生不过如此,没有什么值得过分忧虑。

如果玛丽真的按照这种想法生活下去的话,那么就不会有后来的伟大女科学家居里夫人了。对于一位自尊心强、智商很高的年轻姑娘来说,初恋因毫无理性的原因而夭折,打击也的确非同一般,但她最终还是从这场风暴中挣扎出来了,并慢慢从迷失中寻觅到了新的目标。

当玛丽在斯特基这个小山村经历身心的打击后,现在科学,尤其是现代物理性也进入了困顿时期,经典物理学上的困难一个接一个地凸显出来,但科学家们却找不到任何出路。一场激动人心的科学革命正在聚集力量,寻找新的突破口。

巧的很,玛丽也是在这个时候,经过一番痛苦的洗礼之后,正在恢复生机,聚集力量。当激动人心的科学革命到来时,玛丽以一个最活跃、最具力量的科学家身份,加入到这场任便人类认识的活动中去了,并且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在枯燥的乡村又生活了大半年之后,第二年的10月25日,玛丽听说自己的好朋友卡佳订婚了,便抽空给卡佳写了一封回信:

亲爱的卡佳:

知道你订婚了,真为你高兴。

……说到我,我很愉快,并且经常用欢笑来掩饰我的不快。这是一件我已经学会了的事。……我度过了一段很艰难的日子,在回忆的时候,唯一能够安慰我的,就是不论怎样困难,我还是诚实地应付过来了,而且头依然昂得很高(你看,我在生活中还是没有放弃从前使梅耶小姐憎恨我的那种态度)。

卡佳,你会说我变得多愁善感了,不过不用担心,我绝不会陷入这种与我的天性很不相容的恶习之中,只不过我觉得自己最近变得很神经过敏而已。因为有些人尽力设法让我变成这样……

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明年的5月,安吉就小学毕业了,我和兹基洛夫先生订立的3年合约也在那个时候到期。到时候,我们就又能在华沙见面了。等我到你身边后,你会发现,我还是像以前一样的快乐、自在……

从这封信中可以看出,以前那个机智、坚强和使命感极强的玛丽又回来了。她逐渐找到了自我,找到了往日的抱负和梦想。

玛丽每天计算着所剩不多的日子,默默地鼓励自己,一定要坚持下去,不要让任何事情打倒你!当然,她的天性也让她尽力完成她的职责,让她的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获得更好的成绩。

新的一年——1889年,就要来临了。

(三)

玛丽在斯特基担任家庭教师期间,不但要寄钱给姐姐布罗尼娅,还要经常安慰父亲,免得年迈的父亲担心自己。但是,上天好像还要进一步对她进行磨练,淬励她的心志。

原来,哥哥约瑟夫已经从医学院毕业了。他打算在华沙开设一家医院,但由于缺少资金,只好先在乡间开了一个小诊所。

为了鼓励哥哥,玛丽经常在深夜完成自己的功课后,写信给哥哥,鼓励他继续到研究所进修。

而不久后,父亲斯特罗多夫斯卡也为了自己那些可爱的孩子们放弃了中学教员的工作。他想到距离华沙不远的利尼斯感化院担任院长,这份工作虽然比较辛苦些,但薪水要比做教员高一些。

1888年4月,斯特罗多夫斯卡先生正式上任了。

此后,斯特罗多夫斯卡先生每个月都会给布罗尼娅汇40卢布的生活费,玛丽因此也可以不用再寄钱给姐姐了。

这时,玛丽与兹基洛夫先生的契约期限也快要到了。她想,等这边的工作一结束,她就回到华沙去,与家人们生活在一起。

然而,意外的事情却出现了。

当玛丽接到父亲的信,说他已经转职后的数天,有一位贵族夫人找到玛丽。

“玛丽小姐,我希望您可以在这边的工作结束后,可以到我家来担任我女儿的家庭教师,时间是一年,好吗?”

这位贵族夫人是华沙一位富有的工业家的妻子。她是千里迢迢来到斯特基村的,一见到玛丽就感到十分投缘。

听了夫人的话,玛丽有些犹豫。她本来是很想回到华沙的父亲身边的,可是一年500卢布的薪水又充满了诱惑,因为钱可以帮助她尽早地去巴黎留学。

最终,玛丽接受了这份工作。

1889年4月下旬,玛丽终于离开了这个让她难过的小村庄,回到华沙了!3年多来,她做了无数次回华沙的梦,多少个夜晚,她从狂喜的梦中醒来,独自一人轻轻拭去眼角的泪水。如今,她终于能够回到华沙,见到父亲和哥哥、姐姐了,这怎么能不感到兴奋呢?

华沙的街景依旧,一切都是那么亲切、熟悉,仿佛在欢迎她返回来似的。

3年没有见到自己的亲人,久别重逢的喜悦笼罩着他们。这时,哥哥约瑟夫依旧听从玛丽的建议,继续在研究所研读医学;姐姐希拉已经订婚,现在正在拜师学钢琴。

玛丽一心惦记着父亲,所以刚到华沙的第二天,她就迫不及待地到感化院去了。

当她双脚站到院长室的门口前时,顿时呆立了:3年未见的父亲苍老了许多,胡子、头发和两鬓都有了白霜,额头也增添了许多皱纹,一双眼睛也不再像以前那样炯炯有神了。

“爸爸!”玛丽激动地叫了一声。

“啊,玛丽!你终于回来了!”斯特罗多夫斯卡听到喊声,抬起头来,见到了可爱的小女儿,万分激动。他赶紧跑到门口,拉住玛丽的手。

“爸爸,您身体看起来不太好,怎么回事?”玛丽焦急地问。

“没事的,你不用担心,昨天晚上睡得晚了,今天看起来有点疲倦。”

玛丽知道,这是父亲的谎话。父亲面容苍老、憔悴,一定是太劳累了。

3年没见,父女俩既激动,又亲热,似乎有说不完的话。

终于,难得和父亲相处的一天又过去了。

在休息几天后,玛丽便再次离开华沙,前往新主人弗鲁卡斯家中担任家庭教师,期限是一年。

不过,这次离开时间并不长,而且弗鲁卡斯先生不久就与他的女儿到波罗的海的海滨度假,玛丽可以与他们一起返回华沙。

这是一份很理想的工作,不但工资不低,还能待在华沙。由于从去年开始,布罗尼娅的学费就由父亲承担了,所以现在玛丽就能自己存一些钱,作为将来到巴黎留学的费用了。

到1890年9月,在弗鲁卡斯先生家中的教师工作也结束了。至此,前后将近6年的家庭教师工作终于结束了,23岁的玛丽,将单调的乡村生活和弗鲁卡斯先生家浮华的生活统统扔在背后,回到她自己的家中。父亲那皱纹密布的脸上,满露着笑容迎接她。他的小玛丽终于回来了,在她远赴遥远的法国之前,还可以陪伴他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