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孙思邈与千金方
2887300000004

第4章 惊世巨著《千金方》

晋隋间,社会动荡不安,我国这一时期的医药学家虽然在疾病的认识、医方创制、新药发现等方面都有很大的进步,但多散在各家的方书之中,得不到整理和提高。到了唐代,国家统一、生产发展,经济繁荣,为科学文化和医学的交流和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千金方》就是孙思邈在整理和提高以前医学成就的基础上,总结自己毕生的临床经验,写出的一部综合性临床百科全书。《千金方》是两部书的合称,它们分别是《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

自从孙思邈踏入医学宝库的大门以来,便把毕生的精力都奉献给了医学事业。他敢于实践、勇于探索,并善于向劳动人民学习,他在行医的过程中,深感古代医方散乱,不便参考,便着手进行整理,广集各医书的精华。孙思邈还对唐以前的医学资料进行汇总、研究,并结合自己数十年的临床心得体会,于652年,70岁高龄时写成了《备急千金要方》。

《备急千金要方》全书共30卷,分232门,合方论5300余首。其中包括了“脏脉之论、针灸之法、脉证之辨、食治之宜、先妇女而次婴孩、先脚气而后中风、痈疽、水肿、七窍之病、五石之毒、备急之方、养生之术”等方面。这本书突破了长期医必称 《黄帝内经》,药必言《神农本草》的旧制,其规模之大,在唐代以前的医书中是罕见的。《备急千金要方》是孙思邈在总结前人成就的基础上,充实了新的内容,从基础理论到临床各科治疗做了系统的、全面的论述。可以说,它是祖国医学在唐代文化发展高锋时期的代表作,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类百科全书。后来,为了补充 《备急千金要方》的不足,孙思邈又在前书的基础上,继续探索,不断积累,于百岁时又写成了另一名著 《千金翼方》。对《备急千金要方》加以补充和发挥,共计三十卷。两书统称为《千金方》。

在这两部划时代的巨著中,孙思邈不仅收载了唐以前的“经文古方”,而且还记录了大量的“俗说单方”,并结合自己丰富的医学实践,创造性地发展了祖国医学。对疾病的预防、诊断、用药、处方、针灸、食疗等,都作了精辟的论述。在妇科、儿科方面,也有许多独创。例如,他主张胎儿初生必须“先以棉裹指,拭儿口中及舌上青泥恶血”;对落地不作声的假死儿,也提出了许多急救之法。这些在1300多年前提出的见解,完全与现代科学的提法相吻合,足见他的医道之高明。

(一)《千金方》的由来

孙思邈孩童时期体质不好,瘦弱多病,但因为他从20岁开始便认真钻研医学,为人开朗乐观,又十分注意保养身体,所以在他70岁时仍然精力充沛。同时他想到自己为百姓治病也有将近半个世纪了,积累了很多治病经验,搜集了大量的医学材料,为了把他的医疗经验更好地传承下去,为更多的人解除病痛,他下定决心回到家乡著书立说。

他在弘文馆摘录的大量医经、方书资料,大约占全部篇幅的三分之一;他在各地访问、学习中搜集到各种单方、验方和秘方,为数也不少;还从当时一些少数民族、域外各国的医药材料中,收集到一些宝贵的治疗方法和药物,这部分内容大约占全部篇幅的五分之一。这部书的确是孙思邈毕生精力的结晶,几乎包括了当时所有医学的理论和实践,以及临床各科的全部成果。

这是在1300多年前的旧社会,当时纸、笔等工具还十分不方便,要编著这样大规模的书,所要克服的困难,所要付出的巨大精力,就是在今天,也是难以想象的。但是,孙思邈以自己丰富渊博的学识、坚忍不拔的毅力,终于在古稀之年完成了这部巨著。他感到十分高兴,因为他自认为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可以不虚此生了。但是,他还有些遗憾。最大的一件遗憾,是直到此部书著成时,也没能见到《伤寒论》的全貌,只从别的著作中看到过一些片断的内容。自己虽然也治疗了一些伤寒病人,但总觉得经验还太少,自己的书中还没能深入论述这种病症。

在这一年严冬,全部书稿已经誊清。孙思邈对徒弟们说:“书是完成了,可是还得写一篇序言,把写书的目的说清楚才行。再说,也还没有书名呢。”他良思片刻,拿起纸笔。端端正正地写了六个大字:“备急千金要方。”还边写边说:“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也就是说,人的生命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东西,比千斤黄金还要珍贵得多。如能用一剂方药来拯救人的生命,所积的功德真要远远超出千斤黄金的价值了。所以孙思邈用“千金”两个字来命名自己的医学著作。

孙思邈在著完《备急千金要方》之后犹感不足,于是他仍然辛勤劳作,继续长途跋涉,搜寻预阅而未得之先贤论著,再集三十年之功,撰写出《千金翼方》三十卷,以作《备急千金要方》的补充。值得一提的是,《千金翼方》将晋唐时期已经散失到民间的《伤寒论》条文收录其中,单独构成九、十两卷,竟成为唐代仅有的《伤寒论》研究性著作,对于《伤寒论》条文的保存和流传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千金方》的内容

孙思邈通过学习以及总结自己的医疗实践,成就了医学名著——《千金方》,对医学及药学方面等都有很详细的阐述,对中医药后来的发展作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

其中,《备急千金要方》共三十卷,全书的主体内容,是他自己几十年来治病的经验总结,这大约占一半左右的篇幅。从具体分类来说,全书开卷的部分,卷一名为序例,分为九项,他阐述了医生应学习的古典书籍、为医之法、病因概述、诊断、处方、用药的方法及配伍、药物的炮制、药物的合理服用以及常用药物的储备。

孙思邈将妇人科放在卷二、三、四。这是因为在医学上妇人病比男人的病要多一些,孙思邈认为,这些妇女受那么多疾病的煎熬,还受着三从四德的约束,从医疗上说,应该特别加以重视。在封建社会歧视妇女的社会风气下,孙思邈这样做,十分鲜明地表现了他反对封建礼教的勇气,是很可贵的。在这三卷里,他分上、中、下三部分详细地讲述了妇科的常见病症及治疗预防的方法。

随后两卷即卷五上、卷五下论述的是小儿科的病症。他特别重视小儿的疾病,是因为小儿是“哑科”,自己不会诉说病情,有什么病容易耽误。所以把它也放在书的前面,这样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

在妇科、儿科的后面,卷六上、卷六下就是人体各种特别感觉器官耳、眼、鼻、喉、口腔等疾病。卷七至卷十则讲述了诸风、伤寒所致疾病的诊断治疗。卷十一至卷二十,孙思邈根据五脏(心、肝、肺、脾、肾),六腑(小肠、胆、大肠、胃、膀肮、三焦)的病症分别叙述。卷二十一至卷二十五,对一些杂病,像消渴、水肿、外科痈疽、急救等等进行了讲述。卷二十六、卷二十七,论述了食疗及养生。卷二十八至卷三十阐述了号脉诊断疾病、经络走向以及如何用针灸的方法治病。

《千金翼方》共三十卷,卷一到卷四是专门研究药物的文献。孙氏按《新修本草》之例,分玉石、草、木、人兽、虫鱼、果、菜、米谷、有名未用等9类,记载了1105种 (其中附药272种)药物的性味、功能、主治、别名、产地及处方、采药等内容。特别在药物的采集、种植、炮制、贮藏等方面,都有系统的论述。

《千金翼方》一书中用四卷 (卷五—卷八)篇幅对妇科疾病的诊断治疗做了详细的论述;用两卷(卷九、卷十)叙述了伤寒疾病;卷十一阐述了小儿的疾病,卷十二谈到了养性。相比《备急千金要方》,在《千金翼方》中增加了辟谷(卷十三)、退居(卷十四)、补益(卷十五)、中风(卷十六、卷十七)、杂病(卷十八—卷二十)、万病(卷二十一)、飞炼(二十二)、疮痈(卷二十三、卷二十四)、禁经(卷二十九、卷三十)。在卷二十五至卷二十八中,对脉象诊断及针灸治疗疾病做了论述。因此说,《千金翼方》对《备急千金要方》做了更深的论述和补充。

孙思邈在《千金方》中把许多杂症都概括于脏腑、虚实、寒热之中,从而立方遣药。同时,这部著作中内、外、妇、儿、五官、针灸、营养各科无所不包,并都初具规模,这对以后临床医学的分科发展,大有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