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禅宗经典智慧故事全集
289000000015

第15章 微笑拥抱生命之大美 (1)

容颜之美与德行之美

智慧点金石

生命本身是美丽的,“充内形外之谓美”。人的美丽可爱,不仅仅是由于他的容貌,更取决于他的精神面貌。正如托尔斯泰所说的格言:“人不是因为美丽而可爱,而是因为可爱而美丽。”一个品质高尚的人,永远是年轻美丽的。心灵是美的,自然而然会由内而外地散发出来。德行之美比容颜之美更美。

要评判美,就要有一个有修养的心灵。

故事苑:曲径通幽

自古以来,世人对何为美就争论不休,而禅者主张美在内心。

有位女施主家境很富裕,无论是财富、地位、能力、权力,还是漂亮的外表,都没有人能够比得上她,但她却郁郁寡欢,连个可以谈心的人也没有。于是她就去请教无德禅师,询问如何才能具有魅力以及赢得别人的喜爱。

无德禅师告诉她:“你能随时随地和各种人合作,并具有和佛一样的慈悲心怀,讲些禅话,听些禅音,做些禅事,用些禅心,那你就能成为有魅力的人了。”

女施主听后,发问:“禅话怎么讲呢?”

无德禅师回答:“禅话,就是说欢喜的话,说真实的话,说谦虚的话,说利人的话。”

女施主又问:“请问禅音怎么听呢?”

无德禅师回答:“禅音就是化一切音声为微妙的音声,把辱骂的音声转为慈悲的音声,把诽谤的音声转为帮助的音声、哭声闹声,粗声细声,你都能不介意,那就是禅音了。”

女施主再问:“那请问禅事怎么做呢?”

无德禅师回答:“禅事就是布施的事、慈悲的事、服务的事,合乎佛法的事。”

女施主更进一步问:“禅心怎么用呢?”

无德禅师回答:“禅心就是包容一切的心,普利一切的心。”

女施主从此以后,一改从前的骄气,在人前不再夸耀自己的财富,不再自恃美丽,对人总是谦恭有礼,对眷属尤能体恤关怀,不久就被夸为“最具魅力的施主”了!

在上帝的一切创造物中没有比人的心灵更美、更好的东西了。下面就是佛祖评论何谓美的故事:

有个财主有七个女儿,个个花容月貌。每当家里来了宾客,财主总要把女儿们叫出来展示一番。他最想听到的就是客人们的赞叹声,而实际上也确实这样。

有一天,来了个客人,财主照样让他看自己的女儿,然后问他:“我的女儿们美吗?”

那个人说:“这样吧,你让她们穿上盛装,去各地街上行走,如果每个人都说她们美,我就给你五百两黄金,只要有一个人说不美,你就输给我五百两黄金,您看怎么样啊?”

财主欣然同意了。于是,他带着女儿们在各地游走,每个人都说他的女儿们漂亮,眼看五百两黄金就要到手了,财主又带她们来见佛祖,得意洋洋地问:“佛祖,你说我的女儿们美吗?”

佛祖不屑地答道:“不美!”

财主很不高兴,问:“城里的每个人都说她们美,怎么就你一个人说不美呢?”

佛祖回答:“世人看的是面容,而我看的是心灵。我认为,身能不贪钱财,口能不说恶言,意能不起邪念,这样才是美!”

财主听了佛祖的话,灰溜溜地走了。当然,他也输了五百两黄金。其实,那个和他打赌的人正是佛祖的弟子,他知道佛祖是怎样看待美的,而到佛祖这里来是他为财主安排的最后一站。

佛祖也认为面容之美,不是最重要的,真正的美在于心灵之美。

弦外有音

太喜欢听到别人的赞美,连美也变成庸俗。应该学会把心灵的美看得比形体的美更珍贵。美犹如盛夏的水果,是容易腐烂不易保存的。

因此,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心灵结合起来吧,只有这样,美才会放射出真正的光辉。

绝妙的和谐之道

智慧点金石

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处世的绝妙之处就在于让二者的观点和谐共存。但是,在生活中,我们很难做到这一点,稍微不慎,就会出现偏颇,从而造成更大的矛盾。因此,人们总是为一些小事而斤斤计较。

故事苑:曲径通幽

就连旷达如东坡者也会有时这么孩子气,与他门下的四才子之一的秦观在鸡毛蒜皮的小事上起争执。

苏东坡和秦少游都是才高八斗的大文人,因而常常为了谈学论道,争论不休,互不退让。

有一天,两个人在吃饭的时候,刚好看到一个人走过,由于那人许多天没有洗澡,身上长满了虱子,苏东坡就说:“那个人真脏啊,身上的污垢都生出虱子来了!”

秦少游却表示反对,说道:“我看才不是呢!虱子是从棉絮中长出来的。”

这样一来,两个人各持己见,争执不下,便决定去请佛印禅师主持公道,评论虱子是怎么生成的,并且决定输的人要为一桌酒席付账。

苏东坡由于求胜心切,私下跑到佛印禅师那里,请他务必要帮自己的忙。可是过后不久,秦少游也去请禅师帮忙,佛印禅师都答应了他们。

两人都以为胜券在握,放心地等待评判的结果,禅师评断说:“虱子的头部是从污垢中生出来的,而虱子的脚部却是从棉絮中长出来的。”

禅师做了一次高明的和事佬,苏东坡与秦少游两人的观点也得以和谐共存。

弦外有音

人生一世需要处理的各种事情太多了。在人际关系方面,要处理好与师长、亲人、朋友的关系;在经济方面,要量入为出,精打细算;在家庭方面,要培养夫妻感情、照顾子女生活;在精神方面,要提高自己的修养,树立起远大的理想。如此,才不会虚度人生。如果过于计较一些小事,那么又怎能拥有美好的心境呢,又怎么与他人友好相处呢?

出门在外难免心情不好

智慧点金石

时刻反省自己的良知,用自己的良知与处世标准进行自我约束和管理,才能减少过失,无愧于心。自我约束是减少犯错最有力的道德力量,因为一个人做了违背道德信义的事,首先会受到来自内心的惩罚。而正直和诚实就是一个人的良知,是一个人心中的审判官。

故事苑:曲径通幽

唐玄宗开元年间有位梦窗禅师,他德高望重,既是有名的禅师,也是当朝国师。

有一次他搭船渡河,渡船刚要离岸,这时从远处来了一位骑马佩刀的大将军,大声喊道:“等一等,等一等,载我过去!”他一边说一边把马拴在岸边,拿了鞭子朝水边走来。

船上的人纷纷说道:“船已开行,不能回头了,干脆让他等下一班吧!”船夫也大声回答他:“请等下一班吧!”将军非常失望,急得在水边团团转。

这时坐在船头的梦窗国师对船夫说道:“船家,这船离岸还没有多远,你就行个方便,掉过船头载他过河吧!”船夫看到是一位气度不凡的出家师父开口求情,只好把船撑了回去,让那位将军上了船。

将军上船以后就四处寻找座位,无奈座位已满,这时他看见坐在船头的梦窗国师,于是拿起鞭子就打,嘴里还粗野地骂道:“老和尚!走开点,快把座位让给我!难道你没看见本大爷上船?”没想到这一鞭子正好打在梦窗国师头上,鲜血顺着脸颊汩汩地流了下来,国师一言不发地把座位让给了那位蛮横的将军。

这一切,大家都看在眼里,心里是既害怕将军的蛮横,又为国师的遭遇感到不平,纷纷窃窃私语:将军真是忘恩负义,禅师请求船夫回去载他,他还抢禅师的位子,并且打了他。将军从大家的议论中,似乎明白了什么。他心里非常惭愧,不免心生悔意,但身为将军却拉不下脸面,不好意思认错。

不一会儿,船到了对岸,大家都下了船。梦窗国师默默地走到水边,慢慢地洗掉了脸上的血污。那位将军再也忍受不住良心的谴责,上前跪在国师面前忏悔道:“禅师,我……真对不起!”梦窗国师心平气和地对他说:“不要紧,出门在外难免心情不好。”

出门在外难免心情不好!可是生活如此复杂,有几个人能真正地去体谅别人?又有几个人来体谅你?但是,如果互不体谅,生活将会痛苦不堪,也就失去了生活的乐趣。

弦外有音

良心的惩罚是最痛苦的煎熬,是人生痛苦的根源之一。背负着良心的惩罚会让你苦恼得寝食不安。要做到坦荡荡,唯有让自己的心充满正直、诚实。当正直和诚实的阳光普照着你的心灵时,阴霾就会远离你的世界。

天是心中那片天,神是心中那尊神。心中有原则,做事就不会为得失所迷,心情就不会为得失所累。为人处世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不要让灵魂受审判。

残缺之美:完美的禅在于不求完美

智慧点金石

禅,并不是建立在完美之上的,准确地说,禅也不需要完美,禅追求断臂维纳斯那样惊心动魄的美。

法国诗人博纳富瓦说得好:“生活中无完美,也不需要完美。”

残缺之美才是真正惊心动魄的美。欣然接受缺陷,才能发现隐秘之处的幸福。佛说,不圆满的人生才是完美的人生。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憾。只有有缺憾的人生,才是真正的人生。

故事苑:曲径通幽

国王有五个女儿,这五位美丽的公主是国王的骄傲。她们那乌黑亮丽的长发人人皆知,所以国王送给她们每人一百个漂亮的发夹。

有一天早上,大公主醒来,一如既往地用发夹整理她的秀发,却发现少了一个发夹,于是她偷偷地到了二公主的房里,拿走了一个发夹。

二公主发现少了一个发夹,便到三公主房里拿走一个发夹;三公主发现少了一个发夹,也偷偷地拿走四公主的一个发夹;四公主如法炮制拿走了五公主的发夹;于是,五公主的发夹只剩下九十九个。

第二天,邻国英俊的王子忽然来到皇宫,他对国王说:“昨天我养的百灵鸟叼回了一个发夹,我想这一定是属于公主们的,而这也真是一种奇妙的缘分,不知道是哪位公主掉了发夹?”

公主们听了这件事,都在心里想:是我掉的,是我掉的。可是头上明明完整地别着一百个发夹,所以都懊恼不已,却说不出。只有五公主走出来说:“我掉了一个发夹。”

五公主披散着一头漂亮的长发,王子不由得看呆了,决定和她一起过幸福快乐的日子。

很多时候,人生并不总是因为全部拥有而感到幸福,相反却因此而失去了美丽,人生就像那九十九个发夹,虽然不够完美,但却异常精彩,人生也正是因为这许多的缺憾而使得未来有了无限的转机、无限的可能性。

的确,生命就像是一首高低起伏的乐章,高低音错落才会显得生动而鲜活,所谓“如不如意,只在一念间”,人生的真相便是“不如意事十之八九”。

人生的不圆满是需要我们去面对和承认的事实,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换一个角度来对此进行分析,其实,人生的缺陷和不圆满也是一种美,太过平顺、太过完美,反而会令我们感到腻味,以至于心生厌倦而不再珍惜。

我们只有在鲜花凋谢的缺憾里,才会更加珍视花朵盛开时的温馨美丽;只有在人生苦短的愁绪中,才会更加热爱生活,拥抱真情;也只有在泥泞的人生路上,才能留下我们生命坎坷的足迹。

从前有一个男人,他一辈子独身,因为他在寻找一个完美的女人。

当他七十岁的时候,有人问他:“你一直在到处旅行,从喀布尔到加德满都,从加德满都到果阿,从果阿到普那,你始终在寻找,难道你没能找到一个完美的女人,甚至连一个也没找到?”

那老人变得非常悲伤,他说:“不,有一次我碰到了一个,有一次我碰到了一个完美的女人。”

那个发问者说:“那么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你们不结婚呢?”

他变得非常非常伤心,他说:“怎么办呢?她也在寻找一个完美的男人。”

人生只是短暂的几十年,在感情世界中,完美的真正意义在于不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