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禅宗经典智慧故事全集
289000000027

第27章 活在当下,脚下踏去是坦途 (1)

无须瞻前顾后,把握当下每一天

智慧点金石

这个世界上一大半的悲剧是因为人们的瞻前顾后而造成。许多人喜欢让自己沉溺于各种痴心妄想之中,例如在工作时不好好工作,在恋爱时不好好恋爱,在娱乐时不好好娱乐。这使得他们总是在“得不到”和“已失去”两种痛苦状态间摇摆不定,并抱怨自己的人生毫无乐趣。

故事苑:曲径通幽

人生苦短,我们应该珍惜每一分钟,切勿在虚幻中浪费我们宝贵的时间。只有珍惜一分一秒,我们才能学会享受我们短暂的人生乐趣。

过去有一位学禅的年轻和尚,一心求道,希望有日成佛,但是多年苦修参禅,似乎没有进步。

有一天,他打听到深山中有一座古寺,住持某老和尚修炼圆通,是得道高僧。于是,年轻和尚打点行装,跋山涉水,千辛万苦来到老和尚面前。两人打起了机锋。

年轻和尚:请问老和尚,你得道之前,做什么?

老和尚:砍柴、担水、做饭。

年轻和尚:那得道之后,又做什么?

老和尚:还是砍柴、担水、做饭。

年轻和尚于是哂笑:那何谓得道?

老和尚:我得道之前,砍柴时惦念着挑水,挑水时惦念着做饭,做饭时又想着砍柴;得道之后,砍柴即砍柴,担水即担水,做饭即做饭。这就是得道。

这两个禅宗故事指出了把握现在的重要性,要一心活在现在的情境中。

弦外有音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并没有生活在现在,他们总是将时间和精力浪费于瞻前顾后上。

所谓“当下”,就是指你现在正在做的事、待的地方、周围的人;“活在当下”就是要你把关注的焦点集中在这些人、事、物上面,全心全意认真去接纳、品尝、投入和体验这一切。活在当下是一种全身心地投入人生的生活方式。当你活在当下,而没有过去在后面拖着你,也没有未来拉着你往前时,你全部的能量便能集中在这一时刻,你的生命也因此具有了一种强烈的张力。

活在今天,明天还有明天的事

智慧点金石

所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一旦错过,你就错过了一次绝佳的机会。

许多人都相信来生与前世,如此,在面对今生的不幸时,便可以用前世作借口,说那是前世欠下的;在对今生不满时,可以用来生作憧憬,期待来生再实现。

人生无常,很多事情都不是我们能预料的,我们所能做的只是把握当下,珍惜拥有此刻与现在,踏踏实实过好生命中的每一天。

故事苑:曲径通幽

禅者的生活,无论什么,都不假手他人,也不等到明天,“人不是我”,“现在不做,重待何时”。这是每一个现代人应该深思的问题。

有一天,老禅师带着两个徒弟,提着灯笼在黑夜行走。一阵风吹过,灯灭了。

“怎么办?”徒弟问。“看脚下!”师父答。

当一切变成黑暗,后面的来路与前面的去路都看不见,如同前世与来生,都摸不着,这时我们要做的是什么?当然是“看脚下,看今生”!

日本的亲鸾上人九岁时,就已立下出家的决心,他要求慈镇禅师为他剃度,慈镇禅师就问他说:“你还这么年少,为什么要出家呢?”

亲鸾:“我虽年仅九岁,父母却已双亡,我不知道为什么人一定要死亡?为什么我一定非与父母分离不可?为了探究这层道理,我一定要出家。”

慈镇禅师非常嘉许他的志愿,说道:“好!我明白了。我愿意收你为徒,不过,今天太晚了,待明日一早,再为你剃度吧!”

亲鸾听后,非常不以为然地说道:“师父!虽然你说明天一早为我剃度,但我终是年幼无知,不能保证自己出家的决心是否可以持续到明天。而且,师父,你年事已高,你也不能保证你是否明早起床时还活着。”

慈镇禅师听了这话,拍手叫好,并满心欢喜地说道:“对的,你说的话完全没错!现在我马上就为你剃度吧!”

路就在脚下,现在不做,更待何时?

有一天,佛陀刚刚用完午餐,一位商人走来请求佛陀为他除惑解疑,指点方向。佛陀将他带入一间静室中,十分耐心地听商人诉说自己的苦恼和疑惑。

商人诉说了很久,有对往事的追悔,也有对将来的担忧。最后,佛陀示意他停下来,问他:“你可吃过午餐?”

商人点头说:“已吃过。”

佛陀又问:“炊具和餐具可都收拾得干净完好了?”

商人忙说:“是啊,都已收拾得很完好了。”

接着商人急切地问佛陀:“您怎么只问我不相关的事呢?请您给我的问题一个正确答案吧!”

但是,佛陀却只对他微微一笑,说:“你的问题你自己已经回答过了。”接着就让他离开静室。

过了几天,那位商人终于领悟了佛陀的道理,来向佛陀致谢。佛陀这才对他及众弟子说:“谁若对昨天的事念念不忘,追悔烦恼,或者对明天的事忧愁妄想,他将成为一棵枯草!”

佛陀告诉我们,人只能生活在今天,也就是现在的时间中,谁都不可能退回“昨天”或提前进入“明天”。“昨天”是“存在过”的,不可及;“明天”仅是“可能存在”的,同样不可及。所以,最重要的是做好今天的事情,认真过好今天。

弦外有音

看看在城市中终日忙碌的我们吧,我们面对堵车的街道抱怨不停,口出脏话;我们在超市中购物时毫无目的,就像没头的苍蝇;我们坐在沙发上拿着遥控器不停地变换着电视频道;而在工作中,我们恨不得一口吃掉八个胖子……

如果你不想在这样的生活中匆匆老去,并想了解如何享受已经拥有的时间、金钱和爱,答案其实很简单,那就是让自己过好今天,把今天的事做好。

莫预支明天的烦恼

智慧点金石

人们之所以总会有这样或者那样的麻烦,是因为人们总是生活在过去或者未来,而往往忽视或者并不理会我们生活的“当下”。一个真正懂得“活在当下”的人能“快乐来临的时候就享受快乐,痛苦来临的时候就迎着痛苦”,在黑暗与光明中,既不回避,也不逃离,以坦然的态度面对人生。

不忘记自己从哪儿来,也不寻求自己往哪儿去,无论承受什么际遇都欢欢喜喜,忘掉死生,像是回到了自己的本然,这就叫做不用心智去损害大道,也不用人为的因素去帮助自然。这就叫“真人”,真人才有真我的风采。

这也是人生活着的价值。一切的作为,不去追究最初的动机是什么,也不要追求结果怎么样。一个人如果忘记了无始无终的时空观念,对现有的生命悠然而受之,天冷了就穿衣服,天热了就脱衣服,受而喜之,才能顺其自然,活在当下,不预支明天的烦恼。

故事苑:曲径通幽

有人问一个禅师,什么是活在当下?禅师回答,吃饭就是吃饭,睡觉就是睡觉,这就叫活在当下。是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现在你做的事情,最重要的人就是现在和你一起做事情的人,最重要的时间就是现在。

从前,有个小和尚每天早上负责清扫寺庙院子里的落叶。

清晨起床扫落叶实在是一件苦差事,尤其在秋冬之际,每一次起风时,树叶总随风飞舞落下。

每天早上都需要花费许多时间才能清扫完树叶,这让小和尚头痛不已。他一直想要找个好办法让自己轻松些。

后来有个和尚跟他说:“你在明天打扫之前先用力摇树,把落叶统统摇下来,后天就可以不用扫落叶了。”

小和尚觉得这是个好办法,于是隔天他起了个大早,使劲地猛摇树,这样他就可以把今天跟明天的落叶一次扫干净了。一整天小和尚都非常开心。

第二天,小和尚到院子里一看,不禁傻眼了:院子里如往日一样落叶满地。

这时老和尚走了过来,对小和尚说:“傻孩子,无论你今天怎么用力,明天的落叶还是会飘下来。”

小和尚终于明白了,世上有很多事是无法提前的,唯有认真地活在当下,才是最真实的人生态度。

有人请教大龙禅师:“有形的东西一定会消失,世上有永恒不变的真理吗?”

大龙禅师回答:“山花开似锦,涧水湛如蓝。”多么美妙的一幅山水画啊!

“山花开似锦”——山上开的花呀,美得像锦缎似的,转眼即会凋谢,但仍不停地奔放绽开;“涧水湛如蓝”——溪流深处的水呀,映衬着蓝天的景色,溪面却静止不变,没有丝毫的背离。

这一对句,隐喻着世界本身就是美的,稍不经意,就将消逝。生命的意义在于过程。在我们这个物质世界,有一个时间之箭,任何东西都要受它的强烈影响。

弦外有音

花开的本身,注定要凋落,山花却不因要凋谢,而不再蓬勃开放;清清的涧水不因其流动,而不映衬蓝天。时间之箭是单向的,我们这些有生命之物,都要把握住现在、今朝,开心地活好今朝每一刻。

看来,不要预支明天的烦恼,认真过好今天比什么都重要!人活在当下,应该放下过去的烦恼,舍弃未来的忧思,顺其自然,把全副的精力用来承担眼前的这一刻,因为失去此刻便没有下一刻,不能珍惜今生也就无法向往未来。

你能把握的就是每一刻的当下而已!

绝知此事须躬行

智慧点金石

学禅只有实证,你证到了以后才知道,是法不可说,凡是可说的都不对。因此,我们可以这么说,禅不是虚玄的,而是一个修正的事实。每个想要有所成就的人,都必须付出实践才能获得真正的解脱。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故事苑:曲径通幽

唯有实实在在体验、修持,你才能真正见佛性,得禅悟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