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谁来为教育买单
2893800000034

第34章 中国第一考“状元”陈情书(2)

在所有的希望成为绝望远去之后,在所有的绝望禅化为新的希望到来之前,我义无反顾地背起行囊,重新踏入高中的校园。我突然意识到自己是个复读生了,心情顿时低落到了极点。面对着满世界的陌生,回想起一个月前,我还在和那些曾经朝夕相处的老师和同学谈笑风生,对未来充满了憧憬和希望;一个月后的今天,我却独自一人坐在空荡荡的教室里,独自品尝这“物是人非”的心酸。

雨终于停了,阳光又开始普照了。

曾经以为自己长大得足以去忽视这种情感,蓦然回首却发现,寄一封信给岁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无论向哪个方向投递,时光的步伐都会再一次把那些零碎的镜头,重新带回我的记忆里……

相册一页页翻过,季节与季节更迭,阳光与星光交替,妆成了一张张新面孔,又走近我。多么感谢记忆的相册,帮我定格住那片灿烂的美丽!

高考犹如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能顺利通过的已是少数,跑在前面的又少之又少,而大多数,是默默无闻的人们,高考之于他们,仅仅是一次经历而已,但他们仍尽力而为,坚持跑到终点。鲁迅说:“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些虽落后但仍非跑至终点不止的竞技者和见了这些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国将来的脊梁。”

“我要再读一年!明天就去学校!”我嘴里吐出这样的几个字,很轻,但很坚定。爸爸微微点头:“这才像我的女儿嘛!你自己决定就好!”妈妈默默地站起身,开始为我收拾东西,准备行李——我住校。

一个月后,回家。妈妈笑吟吟地从厨房端来特地为我们准备好的饭菜,一家五口围坐在桌前,脱去了一身的劳累与疲乏,享受着盈然四溢的饭香与菜香,小屋里充满了温馨与幸福。几个孩子各自讲着学校里发生的趣事,或是谈论某个问题,不时地有一些小小的争执,爸爸妈妈观察我们,倾听我们的话,尊重我们提出的观点,不时地发表一下自己的见解,肯定我们的观点或是启发我们的思考。这是我们最愉快的时刻——餐桌上的课堂。

一年后。捧着烫金的录取通知书,我心里却像打翻了的五味瓶,酸甜苦辣涩,一应俱全。这时,我才了解到许多我不曾了解的事实。母亲在我去复读后,一看见电视上给考上大学的人点歌,一听到别人问起我,她就禁不住暗暗垂泪。那时,市文科状元去复读已迅速地传遍了大街小巷,成为人们的谈资,在别人看来,我是作了一个错误的决定,上个不错的大学就行了,为什么一定要上北大?此时,只有我的父母最支持我,相信我。然而,同时,父亲的厂子也负债累累……这一切,我都被蒙在鼓里。那时的我,在学校里,只是轻松地学,轻松地考罢了,哪里会想到这许多?直到此时,我才明白,父母是多么地盼望这一天,远比我盼得久、盼得深啊!他们把这所有的爱与盼深深地藏在心底,藏得如此之深,以至于我丝毫没有觉察……

准备来京的那天早上,我还在迷迷糊糊的睡梦中,隐隐听见爸爸对妈妈说:“昨天晚上好长时间都睡不着,想着她就要走了,才突然觉得她真正长大了……”临行,爸爸递给我一张纸,说:“这是我今天早上写的,你就带着吧。”展开,是两行字:“儿读大学甚好,远离家乡自顾。”我哽咽了。

北上的火车就要开了,送我到车站的爸爸和我一下子都沉默了,我突然发现,一向严肃的爸爸的眼角竟也泛出一点点的晶莹。我转过头去,泪汹涌而下……

张爱玲说:“短的是人生,长的是磨难。”这句话道出了:活着,不易。是的,活着,不易,因为生活的道路是坎坷而崎岖的;但是,活着,也不难,因为你有战胜坎坷与崎岖的武器,诸如亲情、友情和其他一切人间至情,诸如信心、意志、勇气或其他一切美的品质。生命既已开始,就要有勇气接受随之而来的一切,对于每一个生者,属于自己的就是品味人生,痛楚的泪,甜蜜的笑,大起大落的浓烈,不悲不喜的平淡……

司汤达的墓碑上,刻着他的三句话:“活过了。写过了。爱过了。”是的,生命的美丽不在于结局如何,而在于所经历的那一段历程。只要我们升起生命的帆,一路高歌,披荆斩棘而去,蓦然回首,便会发觉身后是一道道绮丽的风景……

牢骚D等待:赴北大欣赏“一塔湖图”

常江2001年高考吉林省文科第一名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我一生都无法忘记整整一年的高考复习对我的脾气和性格产生的巨大影响。现在回想起来,真可谓是“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当初的一切刻骨铭心的感觉都淡了下来,才让我可以更加清醒地去审视那段残酷的岁月。

高考过后的等待,是一个极易焦躁的时期,也是一个突发性事故频繁发生的高峰时期。尽管考试已经结束了,以往的很多类似于考生“预感到自己考不上服毒自尽”的事例不绝于耳,无情地刺激着我的中枢神经。当然我并不是一个脆弱到动不动就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的人,但是在并不很长的半个多月中,我甚至也曾有过如果考不上就如何如何的滑稽想法。曾经有那么几天,我一遍一遍地看着北大的招生简章上的那些蛊惑的介绍,一次一次地到北大的主页上去发呆、沉思。那段日子我经常会感觉到北大离我很遥远,似乎是我穷尽一生的力气也无法企及的。

于是我作了一个今天看来很“伟大”的决定——去北大看看。

我和一位好朋友很快地买了去北京的火车票,匆匆踏上了行程。火车是在夜里开的,于是上了车就躺在了铺位上,没多久车厢里的灯就熄灭了。我怀揣着对北大的向往和希冀,很快就睡了过去。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已经身在祖国的伟大首都了。

很快,我们就找到了北大。我永远都无法忘记红得让人眩晕的西校门,三三两两的学生在那里穿梭着,虽然看不清他们的表情,但我想那一定是无比自豪和舒畅的。

我还清楚地记得进了西门的那两座华表,圣洁庄严,使得我一并对它们附近的古朴的教学楼以及水塘中欢快游动的小鱼都肃然起敬起来。我突然发现其实传说中的最高学府竟然也是这么平民化,亲切得像是一个紧凑而热闹的大庭院。

我们回去,我对朋友说。

他不解地看着我,已经进了北大的校门,难道我竟然没有在里边逛逛的好奇心?

我笑着对他说,我心里清楚得很,这个地方是一定要属于我的。

于是,我们就回去了。我没有遗憾,相反心情放松了很多。我感觉到自己和北大的环境是如此的契合,以至于我只是在门口张望了一下就能产生如此强烈的共鸣。那一刻我突然觉得这个世界上是存在一种叫“缘分”的东西的。我和北大有缘,我很幸运。

于是,一切似乎都是那么理所当然。半个月后,一个和平常没有什么分别的闷热上午,我的班主任在一个突如其来的电话里告诉我,我是文科状元。

我哭了,在复习最累,身心最疲惫的时候,我都没有流过眼泪,但是当我得知我终于被幸运女神选中了的时候,我竟然哭得一塌糊涂。

我打电话给在外地办事的爸爸告诉他这个消息的时候,他竟然也哭了起来。这是我从小到大第一次听见这个脾气倔犟的东北男人的哭声,我突然觉得那个声音很美,那是父亲炽烈深沉的爱在一个恰当的时机喷薄而出的声音,胜过人世间一切美妙的音乐。

说实话,高考状元带给我的自豪感远远不及亲人师友的欣慰带给我的自豪感强烈。我明白能考状元是一种偶然,即使“状元”这两个字属于别人,我也不会有什么过多的遗憾。但是我在父亲母亲老师同学的眼中,看见我一直希冀能永远拥有的关爱和支持,那将是我一生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我一直没有为我那天未曾亲眼领略“一塔湖图”的美妙风光而遗憾。因为我终于可以用我一生中最绚烂的四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去拥抱它和欣赏它。

那几天——直到现在,我都感觉到自己是世界上最幸运和最幸福的人。

牢骚E日记:录下大考流水账

雷蕾2000年高考湖南省文科第一名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萧伯纳曾说过:“人生有两大悲剧,一是失去梦想,一是梦想实现。”

有人说,不经历高考,人生将不完整。这也许有点危言耸听了。然而,经历过高考的,却是永远也难以忘记高考,这个中滋味,真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初进高三搬进新教学楼,新桌新椅新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