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谁来为教育买单
2893800000044

第44章 探源:大学生性爱调查及其背景(1)

一组数字折射出的观点

2000年12月初,在西安某著名高校发生了一件丑闻:一天深夜,学校保卫处在搜查一名潜入宿舍楼的小偷时,竟然在一男生宿舍内查出5名和男生双双同宿一床的女生。此闻一出,校园内外一片哗然。

一份令人忧虑的调查答卷。2001年1月,采用无记名问卷式对西安、北京、上海、武汉、重庆等6大城市的一些著名高校随机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对婚前同居行为表示“可以理解”或持肯定态度的占485%,“说不清”的占27%。也就是说几乎75%以上的大学生差不多“认可”或“不反对”婚前同居这一现象。在回答“当您的恋人向您提出婚前性行为的要求,您将采取什么态度”时,其中表示答应或可能答应的大学生占56%;在回答“只要确立恋爱关系,就可以发生性行为”这一问题时,接受此观念的大学生占235%,“说不清”的占35%;在回答“您有过和异性同居的行为吗”问题时,表示“有”的占52%,而女生竟高达673%。

这份调查答卷展示了当代大学生的基本心态和行为。

同样,一项涉及22个省区市、38所大学、1.5万名学生,包括近140个性健康教育问题的大学生性健康教育调查报告,揭示了又一个让人深思的问题。这份报告在历经4年调查、分析和出书的漫长历程后,2003年11月17日于首都师范大学“全国大学生性健康教育交流研讨会”上面世——

“当前我国男女大学生对性知识需要的情况”,面对34个性知识的问题,85.2%的男生和88.2%的女生首选“异性交往心态与礼仪”的内容,对于爱情与婚姻知识的需求排在其次。“性美的标准”、“性审美文化”、“性交际调控”、“性道德的基本原则”、“人类性反应周期”以及“避孕原理及方法”等也都是大学生盼望了解的知识。

大学生的性知识来源,低年级学生偏向于从“报刊”上寻求性知识,高年级学生多从“医学专用书籍”中探询性问题答案。

69.8%的男生最早的性知识不是从父亲那里获得(母亲对于女生的首次性知识指导率达51.3%)。大学生从教师那里获得性知识的人数比例都很低,最多没有超过1.4%。

最早在小学出现异性向往的男生,有半数以上是因为父母对其漠不关心,不愿与父母交流。

95%左右的同学对大学时期是否可以谈恋爱持赞同态度。“爱情是一种感情,不一定以婚姻为归宿”的看法,得到63%~60%的男女大学生的认同。

超过半数的大学生认为可以拥抱和接吻。男生中仅有26%左右、女生中7%的人认可恋爱中可抚摸身体最敏感和最隐蔽部位甚至可以性交。

90%以上的男生对于自己的性别满意度较高,而有超过1/4的女生表示在可能的情况下愿意改变自己的性别。

45.5%的男生认为未婚同居更适合社会生活方式,女生只有26.8%。

90%以上的大学生认为“有必要”或“很有必要”。有85.1%的同学认为目前性教育状况“太保守”,多数同学认为所在学校没有正规的性健康教育。对于“何种形式开展性教育最好”,26.9%的男生和30.8的女生认可“办讲座”,其次为“开设公共课”或“选修课”。

由于性科学涉及了医学、遗传学、生理学、解剖学、心理学、美学、伦理学、社会学等多门学科,学习性科学就需要对一些最基本的性学名词有一般性的了解。此次调查选取了24个性学名词,除对“月经”一词含义的了解女生比男生高以外,对其余23个词的含义,甚至一些与女性关系更密切的词汇,如“怀孕”、“分娩”、“子宫”等,均是男生比女生了解得更准确。即使男生了解相对较差的“艾滋病”、“卵巢”、“雌激素”、“排卵”4个名词,知晓率在77%以上。

我们试图在这些数字的背后找到一些鲜活的事例——

走在北京某著名高校校园,无论是白天或者是夜晚,随时都能看见校园林荫丛中那一对对相依相偎的情侣。一位男生坦言:“在大学里都谈恋爱,没有谈过恋爱的只是很少的一部分。没有不想谈的,除非他有问题。而恋爱过的,很少没有同居过。”

“那么你呢?”“我……当然……”他说着扶了扶眼镜说,“比起他们我还落后多了,我是大三才谈女朋友的……后来就……”

北京某著名高校哲学系高才生:“大学生也是人,而且正处于青春期,他们都需要爱的抚慰。更需要性,你知道吗?我们宿舍有7个男人,其中有6个人都是手淫高手。我们都是20来岁的人了,如果对性对女人,对生理的一切都茫然无知,那是一种悲哀。我们太压抑了,太忽略了人生存在的意义。也许时间久了,我们真的会失去性功能……”

肖某是天津某大学的风流才子,在校有“校园诗人”之称。他的诗曾经获得过全国诗歌大奖。据说他先后同40多个现代女性保持着同居关系。但你只要踏进这所校园随便拉住一个学生问都知道他的名字。正如他的同学所说:“他太潇洒,太现代了。”“他的诗写得真棒,女孩们就甘愿和他在一起混而不管明天会是什么结果。他说人的性欲是自然的,属于人性本能的东西,应该得到充分满足……我觉得似乎也有道理。”这话出自一位带眼镜的长得文文静静的女学生之口。

试问,这位现代的“校园诗人”是属于哪一种类型呢?是文明的堕落还是太过的“文明”?

南京某高校数名“情圣”以多年经验制作了一份《泡妞必读》。其中的“窍门”有:想要迅速解决自己的“个人问题”,首先要练就“千杯不醉”的绝技。

作为这篇《必读》的作者之一,2004年大四的小徐十分骄傲。据说,男生宿舍之中共有4位男生参与编写该《必读》,4名男生都是同学们公认在“情场”中搏击多年的经验丰富之人。本来他们编写这份《必读》只是出于好玩,但没想到《必读》在宿舍里面立即广泛流传开来,很多同学都接受了他们在《必读》中的意见,知名度在学校中与日俱增。

这本另类《必读》从一个角度体现了现代部分大学生的心态。当问及为何在《必读》之中没有“提倡”了多年的以情感人和忠贞专一政策时,小徐和他的室友们对此显得不屑一顾,他们认为现代人追求的是速配爱情,不再需要以往那种长期的感情培养,大家需要的是在疲惫的竞争中寻找一份寄托。

陶佳是上海某大学艺术系的一位女大学生。很多男人为她的美丽倾倒,那双双温柔而富于挑逗性的眼睛,轻而易举就能被她所吸引。她直言不讳地说:“我不属于传统的女人,但也不是放荡的女人。我不接受专一的爱,我只是认定我的感觉,而不是法定约成的婚姻。”

“我曾经分别和几个男人同居,但我没感到有什么不好,只要自我感觉好就行。”这是她的人生准则,但究竟用哪一种尺度可以量出她的对与错呢?

与之配套的是,性用品“攻入”高校超市。

据陕西媒体报道,安全套、早孕测试纸等成人性用品已经悄悄进入了西安的部分大学校园,摆在柜台上公开出售。西安地处内陆,人们的性观念相对保守,性用品“攻入”该地高校超市,尤其具有象征意义。

17岁的北京中学生林伟峰和陈曦于2003年完成一份名为《北京市中学生性生理、性心理发展现状及其期望的性健康教育调查研究》的报告,调查结果被学术界认为比较接近现实情况。对于“你怎样看待婚前性行为”这一问题,接受调查的1795名北京中学生中,45.3%的初中生和63.9%的高中生认为,只要双方愿意就可以。

更多的新闻事件印证了调查报告的数据。北京妇幼保健所医生游川作过一项后来引起轩然大波的统计,它显示自1998年以来,在北京某妇产科医院接受中期引产手术的女性中,一半左右未婚,其中20岁以下的女孩达14%。而在该医院的另一个粗略统计表明,做大月份引产的女性中,50%为18岁以下的少女;至于一般人工流产,少女的比例更是日益增多。

2003年12月22日,一名刚刚出生的男婴因自己母亲的不慎,从一幢居民楼6楼坠落后死亡,而这个母亲还未满16周岁。

《北京文学·精彩阅读》2004年第3期披露,一个上初三的男孩子,初次遗精的时候,以为是自己“小便流脓”了,于是非常恐慌。他首先想到去求助于妈妈,但他的母亲非常不耐烦:“真不要脸,这种事情都来问我,去问你爸爸!”他又去问爸爸,爸爸说:“你真没有出息,这么点儿大就流这玩意儿。”

在一次大学生与政府官员直面性健康的座谈会上,一位大学生问国家计生委的一位司长:当您的孩子进入青春期时,您给孩子讲过性知识吗?会场哄然大笑,这位司长很尴尬,他犹豫了一下说:“我的孩子是男孩,没讲过,主要是难以启齿,但我家有很多书,孩子会通过看书获得知识。”

一位高中男生坦言:我对性敢说敢问,而老爸却在家中谈“性”色变,高中之前全家看电视,只要出现亲热镜头,马上让我闭眼。我第一次遗精时,问我老爸,他欲说还“羞”,不知从何说起。我觉得现在学校不光是应该给学生开设性教育课,同样还应组织专家给家长上性教育课。

“夫妻房”和“学生鸳鸯”的是非功过

高校学生宿舍历来“男女有别”,即使是研究生也不例外。然而,这一局面有望被打破。据悉,同济大学新学期将率先为同在本校读研的“夫妻学生”开房,此举无疑也是开了高校的先河。这些“学生夫妻房”每间有十七八平方米,还是按照学生宿舍的规格,没有厨房等设施,和“小家庭”略有差别,每间“夫妻房”的房租为每月400~500元。虽然有教育部门因考虑到“是学校还应以学生学习为主,不应以夫妻生活为重”,担心此举“会形成这样一个误导——已婚研究生今后也要像享受单位分房一样要求学校分房”,而不赞成大多数没有条件的高校推广这种做法。

可不是每一所高校都像同济大学那样“开明”,在更多的大学,“女生宿舍”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禁区。为了防止男女学生之间的同居现象,一些学校在女生宿舍门口竖立一块醒目的牌子:女生宿舍,男生禁止入内。并在门口安排了门卫严格地把关。这样一来,在某种程度上抑制了男女同居,但是在男生宿舍里却频频发现女生留宿的身影。在重庆某大学,男生们曾强烈地提出抗议:“为什么女生宿舍不准男生进,而男生宿舍却准女生进?”这样没过几天,男生宿舍楼前也有了一块同样的牌子。可叹它并没有挡住现代女孩的脚步,一则则丑闻频频从男生楼里传出。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阿德口述实录——

室友姓袁,性情温和宽厚,颇得女生青睐。在吃了两份爱情快餐之后,相中了热情大胆的女孩侯。两个人可谓性情中人,以闪电般的速度进入了热恋期。每天一起吃饭、一起自习,一起玩闹,就连洗澡都一起去,到浴室门口再分开,那股黏糊劲儿比502还厉害。

女孩侯经常来我们宿舍,俩人毫不避讳地拥抱亲吻,用这种无声的驱逐令将我们全赶走。大家用沉默来提醒袁,可没用,时间一长,自然引起大家在背后的诸多不满。老大戏称他们为“猿猴”结合,老三则大胆地推断他们的后代有可能是“狒狒”……在此类玩笑中,我们似乎找到了某种平衡,但也埋下了矛盾的种子。

一次,袁踢球擦破了点皮,侯买了一堆水果来看他。侯伤心欲绝地摸着袁的伤口,嗲声嗲气地说:“太不爱护自己了,以后咱们不玩了好不好?”老三立刻模仿袁的口气说:“好,以后咱俩夫妻双双把树爬……”我们立刻笑得前仰后合,侯却气白了脸。老四边笑边接着说:“不好不好,爬树太危险,还是捉虱子玩最安全。”我们乐疯了,多日积攒的压抑变成了笑出的眼泪。袁愤怒地冲上来要和老四动武,我们连忙上来架开了他。袁一看这架式,气得用颤抖的手指点着我们,随后拉起侯摔门而去。

从那以后,袁只在晚上睡觉时才回来,回来也是一声不吭,谁都不理。侯也再没来过我们宿舍。我们的生活似乎恢复了往日的平静,但宿舍里压抑的气氛更重了。

一位母亲泣血的呼唤——

我最最亲爱的女儿,你们安全吗?

女儿,我们在想你,呼唤你,快快回来吧!

自从你2004年1月12日离家出走以后,我这个不称职的母亲每天每晚每时每刻每分用眼泪在想你,梦里不停地在呼唤你,常常梦见你回家来了,我们多么的(地)高兴,母女俩激动的(地)拥抱在一起。还常常做噩梦为你们的安全担忧,半夜常常被噩梦吓得大哭大叫的(地)惊醒过来。(我在)上班的路口(上)好几次跟汽车相撞,上班的时候不专心,常常做错事。女儿快快回来吧!父母想你想得快要发疯了。

女儿,你和小董的事情妈妈跟你说过,如果你们俩考不上大学就不同意你们在一起,不会认你们的,那时(是)我给你们激将的办法。女儿,哪个做父母的不要自己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呀。在这几个月里,我们到处找你们,北蔡、花木、奉城、辛海,每一家人家每一家汽油站,远到小董批衣服的地方,女儿即使你们不想回家,给家里来个消息。只要你和小董安全,我们也就不求什么了。假如(你们)回来了,我们一定会认你们的。

母亲2004年4月19日

2004年4月19日是上海市奉贤区某中学高三学生依萍(化名)和其男友小董一起离家出走的第99天,也是刘女士疯狂找寻女儿的第99天。这99天来,她茶饭不思、夜不安寝,每次听到电话铃声响起就激动地抓起电话,期盼能听到女儿在电话那头哽咽地喊一声:“妈妈”。可是每次都是失望。

在经历了99夜的痛苦挣扎后,怀着最后那一丝几乎不可见的希望,她找到当地媒体《新闻晨报》,含泪给女儿写下忏悔书。

在刘女士眼里,依萍是因为和小董谈恋爱而离家出走的。第一次得知女儿在谈恋爱是2003年的暑假里的一天,刘女士下班回家,在信箱内看到了一封寄给女儿的信。这封信是楼下的小朋友淘气撕开后,又扔在了她家的信箱内。

信的开头第一句话是“老婆,我爱你”。刘女士便忍不住看了下去,原来这是女儿同班的一名男生小董写来的,显然小董已经和依萍“确立了恋爱关系”,信上满是“我想念你”、“好想来看你”的话。从小董的语气看,两人已经到了如胶似漆的状态,这令刘女士忧心忡忡,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找女儿来好好谈谈。

2004年1月12日是依萍结束高三第一学期期终考后的第一个星期一,班主任姚老师突然打电话来询问,依萍和小董都不见了,是不是出事了?

刘女士才感到事情不妙,回家一查后发现,依萍除了带走了一个紫红色的拉杆箱和自己的身份证,还有家中4万元的存折。“我们后来到处去找,一直找到北蔡的一家银行,她竟然一次把钱都取了出来,账户里只剩下了6分钱。”刘女士在北蔡一银行的帮助下,看到依萍取钱的录像,才大致勾勒出女儿离家出走那天的经过:依萍拿到她的钥匙后,便取出了家中的存折,然后转存到自己的活期账户内,再坐车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