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谁来为教育买单
2893800000054

第54章 2000亿:谁为“教育成本”买单?(2)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教育收费问题已连续3年成为全国价格投诉头号热点,2002年全国共立案查处价格违法案件6.5万件,查处违法金额5亿元,其中教育乱收费行为近2万件,占立案查处总数的296%。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一份抽查结果,过去5年共查出全国中小学乱收费15亿元;而一些权威教育专家认为,“该数据过于保守了,现在有的一个城市学校乱收费都能达到上亿”。

据某知名教育专家推测,2002年全国共有9.88万所中学和45.69万所小学,其中至少2%为省市级重点学校,最保守的估计,每所重点中、小学年收择校费分别为500万和200万元,如此`计算,光择校费一项,全国一年就超过270亿元,这当中大部分是属于乱收费。

在以教育为本的中国,愈演愈烈的乱收费正在成为最广泛的百姓话题,甚至演变成为一些典型的社会悲剧。

读大学难,但上幼儿园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光学杂费每年随随便便就得七八千元,高的甚至达到了一万七八千元。一些家长为此惊呼:“上幼儿园比上大学还贵!”

教育部明文规定,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不得招收择校生,不得以任何理由和名义向学生家长收取与招生挂钩的赞助费、捐资助学费、共建费,但是这并没有成为阻止许多学校发财的障碍。

在福州,招收择校生的现象普遍存在,少数被家长们看好的小学更是借机收取高额赞助费,个别优质校甚至开出了每个择校生须缴纳近2万元。这还不算什么,在去年实行“三限”政策之前,广州一个择校生收费可高达15万~18万元,现在,其他一些城市的收费水平已经开始像前几年的广州。这当中重点学校又尤为突出,南昌的一位家长说:“入学捐款四五万元不过是‘毛毛雨’,就是捐上10万元、20万元的也大有人在。为了找关系,我又另外请客送礼,花了近3万元来疏通关系。”

教育、汽车、房子已成为10万元级消费的三大代表,教育投资牵涉千家万户,教育腐败很容易牵动公众神经。

广东吴川是广东西部一个经济欠发达县级市,教育经费本已捉襟见肘,但吴川教育局及所属教办在短短一年半的时间里,“吃”、“分”教育经费高达600多万元,局机关日均报销餐费达到4000元。国家审计署驻广州特派员办事处对吴川教育局财务状况进行审计时,其财务问题方暴露出来。

吴川市区有一家“百鸟巢”饭店,这是全市消费最高的饭店之一,“经费困难”的吴川市教育局却把这里作为“定点接待餐厅”,市局的所有接待、包括各种会议都要在这里用餐,直接“签单”。

教育局很多干部职工对此感到不解:局里一方面在高级消费场所“签单”,一方面正常办公开支都保证不了。每年的试卷费、试题费300多万元,学校向学生收取后交给教育局,但现在局里还欠着去年的90多万元印刷费和100多万元的试卷费,从学生那里收上来的这笔钱不知去了哪里。

吴川教育系统财务账上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吃饭报销的单据特别多。经查明,2002年1月1日至2003年6月30日,吴川市教育局机关餐费开支209万多元,教育局属下17个教育办公室餐费开支402多万元,总计高达611万元,每月平均餐费开支34万多元。

国家审计署对17个省(区、市)的50个县(市、区)2002年和2003年上半年基础教育经费投入及管理使用情况审计调查发现,教育乱收费现象尚未得到根本遏制,基础教育收费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违规收费,其中45个县违规收费金额达4.13亿元。与此同时,其中43个县地方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挤占、挪用、滞留各类教育资金达4.45亿元。

国家审计署公布的数字显示,这4.13亿元的违规收费中,政府部门违规制定政策收费为2.46亿元,中小学校自行违规收费1.67亿元——政府部门既然克扣了教育经费,当然要制定政策“暗示”学校乱收费,将克扣的经费缺口填起来,将政府挤占、挪用、滞留的教育资金“转嫁”到学生头上。

谁为“教育成本”买单

中国国家统计局城调总队对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内的146个城市、80个县城和72个镇的17万户城镇居民家庭的大规模抽样调查显示,54%的城镇居民家庭有子女就学或上幼儿园,人均一学期教育支出1208元,培养一个孩子从幼儿园到大学毕业,20年总共需费用5.5万元。

调查显示,大学以上的学生每学期每人支出为4838元;大专生支出3971元;中专生支出2657元;高中和初中生分别支出1441元和801元;小学和幼儿园分别为548元和758元。

按照目前的消费水平,以每年两个学期计算,幼儿园四年合计需费6064元,小学六年需费6576元,初中三年需费4806元,高中三年需费8648元,大学四年需费29028元。20年总共需费55000元。这些费用基本上不包括生活消费。

在我们把目光投向究竟要交多少学费时,我们不妨抽取五年时间看看我国的城镇居民、农村居民的可支配收入。

中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996年4839元,1997年5160元,1998年5425元,1999年5854元,2000年6280元;

中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996年1926元,1997年2090元,1998年2162元,1999年2210元,2000年2253。

1996年试行并轨收费及1997年全面并轨后,农村居民的人均年收入还不够当时的2000多元/学年的学费。1999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收入为5854元,而农村居民收入仅为2210元,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一个城镇居民一年的收入只够一个学生一年的学费,农村居民则要二至三人的年收入才够。2000年学费猛涨,而相应的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幅度则不大,拿农村为例,一个三口之家的农村家庭的年收入为6759元,而去年的学费则平均在4000元左右,仅学费一项就占去了整个家庭收入的59%以上。再加上近年来城乡居民利益格局变化较大,不少家庭或个人的工资收入增长缓慢,甚至下降。而医疗、养老、住房等费用支出有增无减,因此城镇居民心理压力和经济压力越来越大。

一个大学生从进大学到毕业一般需要学杂费、生活费等费用6万元左右。对于一般的农民家庭要在4年内拿6万元钱几乎是不可能的。即使积蓄了几万元钱,也不够读4年的大学费用,大多农村家庭在孩子读高中时,就捉襟见肘,而孩子上大学就得去借钱。

一对夫妇去城里打工,每人500元一月,一年毛收入在1万元左右,除了吃饭、路费等一些开支,剩下来的能有6000元就很不错了,一对夫妇至少要打2年工才可供孩子读一年书。但赚这500元工资,他们往往每天要工作12个小时以上。这还要老天保佑不生病,天天身体好。再苦的活他们干,再累他们也承受,他们就是这样拼死累活地干,两年还难以挣到孩子一年上大学的费用。

一位较为精明的农民算过一笔账,仔细阐述他“种10亩地养不活一个大学生”的道理:10亩地出产7000斤优质稻,除去农业税及各项开支,一年存下3500元就相当不错了。而一个大学生一年的学费、住宿费就不下于4000元,显然这笔钱不足以养活一个大学生。

据《经济参考报》报道,北京大学课题组对高校毕业生起薪点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高校毕业生月薪在1000元以下的占409%,1001~2000元的占455%,2001~3000元的占95%,3000元以上的占41%,平均月收入为15507元。

四成以上的大学毕业生月收入低于1000元,这恐怕是令人始料未及的。必须指出的是,课题组的调查只调查大学毕业生的起薪点,这里的平均数和调查对象应当都不包括那些毕业后还没有找到工作的毕业生。如果要算毕业后没有找到工作的毕业生,那部分毕业生的起薪点应该接近于零。2003年是扩招后的第一批大学生毕业,初次就业率只有50%多一点。

这么一算,中国的高等教育将面临着这样一种尴尬局面,它意味着中国的高等教育在让许多家庭为孩子的教育而倾家荡产之后,好不容易才毕业的孩子可能连养活自己都面临困难,更不用说还债和救家庭于水火。按国家相关部门的统计数字,2001年中国城市居民人均收入是6860元,以平均每个家庭四口人计算,如果家中是两个劳动力,那么他们每人每年必须收入13720元,平均月工资1143元。也就是说,一群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毕业生,其工资收入并没有比一个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员工高出多少,甚至旗鼓相当乃至更低。这样的社会成本和个人成本付出就需要检讨,不幸我们今天面对的 “赔本”比率是如此之高。

让我们再看一看教育水平不低,而收费却并不高的20世纪30年代。

据载,20世纪30年代我国的大学分为三大类:国立大学,私立大学,还有教会大学。学费最便宜但是也最难考取的,是清华、北大、北师大、交通大学、中山大学这样一些主要由国家教育专款支撑的国立大学;而被称为“贵族大学”的协和、燕京、辅仁和上海圣约翰、沪江等,这些具有西方特别是美国背景的非常洋气的教会大学,近乎外国大学的分部,学费特别昂贵;另外一些借助捐赠和基金会补贴的私立大学,如天津南开大学、北平朝阳大学、中国大学、中法大学以及上海的复旦、大同、大夏、光华大学等,学费介于两者之间。

1932年修订的《国立北京大学入学考试简章》第14条明文规定:北京大学学费每年银元20元,分两期,于每学期开学前交纳:第一期自9月至次年1月,交10元;第二期自2月至6月交10元。又,体育费每学期银元1元。这就是说,北大学生每年交费共22银元。宿费全免。

30年代清华大学以及北平医学院、工学院、法商学院等的学费跟北大基本一样。全国各地的师范学校一律不收学宿费。

1934年修订的《燕京大学本科教务通则》中关于30年代教会大学的学费规定如下:“本大学学生,每学期须于注册时,依照下列费用表纳费——本科正式生学费55银元;特别生及附习生学费每学分5银元(学生以学分为交学费标准者,每学期至少需交学费15银元);宿舍费(电,炉,水等)20银元;医术费(药费另计)2银元;体育费2银元;杂费2银元。”

这就是说,20世纪30年代燕京大学本科正式生的学费每学期银洋81银元,每年162银元。此外一些著名的教会大学,如北平辅仁大学、上海圣约翰大学、沪江大学,以及广州岭南大学的学费,跟燕京基本一样,每年大约160银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