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那位商人将我叫去,告诉我说,他发现我工作十分努力,热情很高,尤其注意到我卸货时清点物品数目的细心和专注。因此,他愿意为我提供一个年薪500美元的职位。我接受了这份工作,并且从此走上了致富之路。”
对你来讲,“多加一盎司”事实上并不是什么天大的难事,既然我们已经付出了99%的努力,已经完成了绝大部分的工作,再多增加“一盎司”又何妨呢?而在实际的工作生活中,我们往往缺少的就是“多一盎司”所需要的那一点点勤奋,一点点决心,一点点敬业的态度和自动自发的精神。
在日常工作中,有很多工作环节都是需要我们增加那“一盎司”的。大到对工作、公司的态度,小到你正在完成的工作,甚至是接听一个电话、整理一份报表,只要能“多加一盎司”,把它们做得更完美,你将会有数倍于一盎司的回报,这是毋庸置疑的。
付出多少,得到多少,这是一个众所周知的因果法则。也许你的投入无法立刻得到相应的回报,也不要气馁,应该一如既往的多付出一点。回报可能会在不经意间以出人意料的方式出现。你付出的努力如同存在银行里的钱,当你需要的时候,它随时都会为你服务。
再努力一次
在任何时候,面对工作中的困难我们都不要妥协,要坚信“再努力一次”就会有新的转机。谁都知道凡尔纳是一位世界闻名的法国科幻小说作家,但很少有人知道,凡尔纳为了发表他的第一部作品,曾经遭受过多么大的挫折。
这里记录的,就是凡尔纳当时一段令人难忘的经历:
1863年冬天的一个上午,凡尔纳刚吃过早饭,正准备到邮局去,突然听到一阵敲门声。凡尔纳开门一看,原来是一个邮政工人。工人把一包鼓囊囊的邮件递到了凡尔纳的手里。一看到这样的邮件,凡尔纳就预感到不妙。自从他几个月前把他的第一部科幻小说《乘气球五周记》寄到各出版社后,已经是第14次收到这样的邮件了。他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拆开一看,上面写道:“凡尔纳先生:尊稿经我们审读后,不拟刊用,特此奉还。某某出版社。”每看到这样一封封退稿信,凡尔纳心里都是一阵绞痛。这次是第15次了,还是未被采用。
凡尔纳此时已深知,那些出版社的“老爷”们是如何看不起一个不知名的作者。他愤怒地发誓,从此再也不写了。他拿起手稿向壁炉走去,准备把这些稿子付之一炬。凡尔纳的妻子赶过来,一把抢过手稿紧紧抱在胸前。此时的凡尔纳余怒未息,说什么也要把稿子烧掉。他妻子急中生智,以满怀关切的感情安慰丈夫:“亲爱的,不要灰心,再试一次吧,也许这次能交上好运的。”听了这句话以后,凡尔纳抢夺书稿的手慢慢放下了。他沉默了好一会儿,然后接受了妻子的劝告,又抱起这一大包书稿到第16家出版社去碰运气。
这次没有落空,读完书稿后,这家出版社立即决定出版此书,并与凡尔纳签订了20年的出书合同。
没有他妻子的疏导,没有“再努力一次”的勇气,我们也许根本无法读到凡尔纳笔下那些脍炙人口的科幻故事,人类就会失去一份极其珍贵的精神财富。
约翰·吉米是美国一家人寿保险公司的保险员,他花65美元买了一辆脚踏车到处拉保险。不幸的是,成绩始终是一片空白。可是,吉米毫不气馁,晚上即使再疲倦,也要一一写信给白天被访问过的客户,感谢他们接受自己的访问,力请他们加入投保的行列,每一字每一句都写得诚恳感人。
可是,任凭他再努力、再劳累,也没有什么效果。两个月过去了,他连一个顾客也没有拉到,上司催他也是愈来愈紧……
劳累一天回来,他常常连晚饭都没有心情吃,虽然娇妻温顺体贴,但一想到明天,他就全身直冒冷汗。
他在日记中写道:“从前,我以为一个人只要认真、努力地工作,任何事情都能做好,但是这一次,我错了。因为事实显然并不如此。我辛辛苦苦地跑了68天,然而,却连一个客户也没有拉到。唉保险工作,对我很不合适,不如换个地方找工作吧……”
妻子劝告他说:“坚持下去就有希望。”吉米听从了妻子的劝告。
吉米曾想说服一个小学校长,让他的学生全部投保。然而校长对此毫无兴趣,一次一次地拒吉米于门外。当他在第69天再一次跑到校长这里来的时候,校长终于为他的诚心所感动,同意全校学生投保。
他成功了。坚持不懈的精神,使他后来成了著名的保险推销员。
100%完成任务
钢铁大王卡耐基说:“一般人只投入25%的精力和能力在工作上。如果有人愿意投入50%以上的能力,那可是值得全世界的人向他们脱帽敬礼。至于100%全心投入工作的人,在这个世界上可真是找不出几个。”
从卡耐基的这番话中,我们可以看出,能100%完成任务的员工,也是相当可贵的。虽然比起极少数那类主动找事做的员工,他们还要稍逊一筹,但能做到这一点,也是不容易的了。这类员工,也应属优秀之列。
但这类员工可能出现的问题是安于现状,不努力优上加优。
一家医疗保险公司的一位名叫安娜的理赔协调员就是一例:
安娜工作5年来,业绩连年增长。可现在,她突然停滞不前。她的工作并未退步,但在原地踏步。
她的主管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便问她是怎么回事。安娜老老实实地回答:“我已经尽我所能了。我始终认为自己能干好,我已经千好了。”
主管问她,她现在是否还像原来那样热爱自己的工作了,安娜回答:“说不上。但5年了,难道不是很正常吗?”
这类员工与主动找事做的员工有两大区别。
其一,与主动找事做的员工比起来,他们对经营业绩的贡献要低许多;
其二,他们在敬业度上有差距。有的员工赞同组织或团队的价值和使命,但对自身工作要求缺乏准确的理解。
再看一个例子:
克利夫是一名银行出纳。他的工作还算过得去——不出大错,没有顾客投诉,也不偷懒——但是他从不多干一点活。他的同事觉得他还不错:能完成工作,与大家和睦相处。
但是,每当有额外需要时,他从不自告奋勇。他也不像其他出纳一样,为缩短顾客排队时间或实施新的顾客奖励而献计献策。
银行经理找克利夫谈话,了解他的工作情况。克利夫感到意外,问:“怎么,出了什么问题了吗?”
经理说他的工作没有问题。这时,克利夫才松了口气。经理问他对自己的工作怎么看,克利夫面带惊奇地回答:“我不过是个银行出纳,还能干什么?”
经理向他指出,每个出纳都是银行的代表,而使顾客感觉到他们和他们的存款受到悉心照顾是至关重要的。
这样的工作状态,稍不留神就会堕入平庸的深谷!
带着思考做好每件小事
一个积极主动的员工总是要带着思考去完成工作中的每一件小事,在主动的思考中求得发展。
有一个人在19岁那年,独自一人带着6个窝窝头,骑着一辆破自行车,从小山村到离家80公里外的城里去谋生。
他好不容易在建筑工地上找到了一份打杂的小工活。一天的工钱是17元,这对他而言只够吃饭,但他还是想尽办法每天省下1元钱接济家人。
尽管生活十分艰难,但他还是不断地鼓励自己会有出人头地的一天。为此他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2个月后,他被提升为材料员,每天的工资加了1元钱。
靠比别人多付出,他初步站稳了脚跟。之后,他想继续寻求新的发展。他认为:要在新单位站稳脚跟,就得更多地得到大家的认可,甚至成为单位不可缺少的人。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这点呢?
冥思苦想之后,他终于想到了一个小点子:工地的生活十分枯燥,他想,能不能让大家的业余生活过得丰富一点呢?想到这点,他拿出自己省下来的一点钱,买了《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名著,认真阅读后,讲给大家听。这一来,晚饭后的时间,总是大家最开心的时间。每天,工地上都洋溢着工友们欢心的笑声。
一天,老板来工地检查工作,发现他有非常好的口才,于是决定将他提升为公关业务员。
一个小点子付诸实践后就能有这样的效果,他极受鼓舞。于是,他便将在乎小事的特长,运用到工作的各个方面。
对工地上的所有问题,他都抱着一种主人公的心态去处理。夜班工友有随地小便的习惯,怎么说都没有用,他想尽办法让大家文明上厕;一个工友性格暴躁,喝酒后与承包方要拼命,他想办法平息矛盾,做到使各方都满意……
别看这些都是小事,但领导都看在眼里。慢慢的,他成了领导的左膀右臂。
由于他经常主动找方法,终于等来了一个创业的良机。有一天,工地领导告诉他,公司本来承包了一个工程,但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难度太大,决定放弃。
作为一个凡事都爱想办法的人,他力劝领导别放弃。领导看着他充满热情,突然说了一句话:“这个项目我没有把握做好。如果你看得准,可以由你牵头来做,我可以为你提供帮助。”
他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不是给自己提供了一个可以自行创业的绝好机会吗?他毫不犹豫地接下了这个项目,然后信心百倍地干了起来。
这位年轻人获得了用不懈的进取精神和不断想办法解决难题的益处,从此更加努力。他现在不仅拥有当地最大的建筑队,还是内蒙最大的草业经营者之一,每年有1万多户农民给他的企业提供玉米、草等饲料。拥有了巨额财富的他,在贫困的故乡建起了一个全世界最大的金霉素生产厂,其生产量占全球的14,很多父老乡亲跟着他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
这位创造了奇迹的人,他叫王东晓,是内蒙金河集团的董事长。
第一次从思维学家吴甘霖先生的著述中看到这个故事,不由地大发感慨。的确,机遇垂青于有准备的人,只要我们在工作中主动运用我们的大脑,认真做好每一件小事,我们便会找到属于自己的最佳坐标。
两个高中毕业生小张和小林,来到深圳后,一直没有找到工作。当口袋里的钱所剩无几时,他们只好来到一个建筑工地上找到包工头推销自己。
老板说:“我这里目前没有适合你们的工作,如果愿意的话,倒可以在我的土地上千一段小工,每天给你们30元钱。”无奈之下,两个人同意了。
第二天,老板给他们分配了任务——把木工钉
模时落在地上的钉子捡起来。每天小张和小林除了吃饭的半个小时外,一刻也不歇,每令人捡了足足八九斤钉子。几天下来,小张暗暗算了一笔账,发现老板这样做十分不合算,根本达不到节流的目的。小张决定和老板谈一谈这个问题,但小林却极力阻止他:“还是别找老板的奸,否则我们俩又得火业。”小张没同意,他直接找到老板。
“老板,恕我直言,企业需要效益,表现看来,抬回落下的钉子是一件合理合情的事,但实质上它给您带来的只是负值。我老老实实捡了几天钉子,每天最多不超过十斤。这种钉子的市场是每斤25元,这样算下来,我一天能制造20元的价值,而您却给我30元的工资。这不仅对您是损失,对我们也不公平。如果现在您算透了这笔帐打算辞退我,请您直说。”